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在等待了足够久的时间,却发现张铭依然没有改变心意的情况下,他们决定强行将张铭推上帝位。张铭有这个资格上去,也必须上去!
在这些世家的推波助澜下,天子禅位的呼声当然以音速向全国扩张,那些愚昧的人们也不知道政治的阴暗面,只因为张铭给了他们好日子,这样的君主比汉朝那些昏君不知道好了多少。
同时,他们又担心有一天汉朝重新夺权成功,然后大家又回到那个流离失所的年代,心中的恐惧让他们更是豁出去地支持张铭登基。
最后一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张铭自己也觉得,自己该登基。
他是一个懒人,最害怕的就是未来进行改革失败后,总有一天张家会被那些不断挖墙脚的世家拖垮,然后被新的掌权者尽数诛灭。
所以,天下间他只是孤身一人,那么他会当君主,因为不管怎么样,他来到时候是孤家寡人,走了也是形单影孤;若他是一个小世家的家主,甚至家族大一点,那么他自然会选择当一个投机者,安心让汉朝千秋万代下去,然后张家就在汉朝这颗大树下,安心汲取养分。
只是他如今不仅仅是一个家族的家主,更是堂堂魏王。权力和家族都是他肩负的重担,就算他再打算懒散下去,也必须要顾及一下子孙后代的想法。
难道自己真的要学习曹操?自己安心当一个周公,然后死了之后,才让儿子篡位?就算自己不篡位,自己这个华夏的实际掌权者,难道死后史书对自己的评价就会高一些了?
明明对自己名声一点好处都没有,为什么不能让自己做这个恶人?
回想当年张铭和张瑜书房的对话:
“我是一个懒人……”张铭当时仅仅说了这六个字,但意思已经很明确。
“如此……希望你的儿子不会反对就好。”张瑜当时是这样回答张铭的。
后面其实少了几句对话:
“所谓人隔肚皮,都说知子莫若父,但在涉及权力的情况下,谁能保证儿子们就能明白我的用心?”听了张瑜的话,张铭摇了摇头。
没等张瑜说些什么,张铭继续说道:“我是一个懒人,但我更是一个父亲,同时也是张氏家族的族长!
自从我成为一个家族的族长,我优先考虑的,是我们家族的兴旺。我们成为了投机者,那么那些投机我们的人或怎么想我多少也能猜到,最坏的可能就是在我去世,甚至珑儿他们也去世之后,默默扶植起一个新的代理人,不仅将汉朝取代,更会将我张家赶尽杀绝,以平张家‘背叛’他们的仇恨。
当帝王这是我必然会走上的道路,但若希望张家能够长久,投机者的身份也绝对不能放弃……”
“世间……真的有两全其美的事情吗?”张瑜抬头看了看张铭问道。
“我有不少优秀的儿子,他们是我的骄傲。我没有完成的事情,他们会继续完成。帝王之路如何永久,我不能完成就让他们来完成,我们能为他们做的,就是切断世家挖墙脚的动作,不行至少也要无限制地延长挖墙脚的时间……”张铭将茶杯拿起,狠狠一口喝干,然后放在了茶几上。
“那么,你打算怎么延长这个时间呢?”张瑜显然被挑起了兴趣。
“现在我们不需要讨论这个,我们需要讨论的,是如何将华夏一统,然后看看在这个过程之中,是中途称帝还是统一后称帝的问题吧。
其次也是最关键的一件事,就是如何让我们张家获得那传说中的帝皇血脉,也就是让世人相信我们张家血统的高贵先吧!”张铭说完,嘴角微微翘了起来。
“看来,你已经有了腹案了……”张瑜喝着茶水,嘴角也露出了微笑。
他作为责编,他的义务就是看着张铭发展,而不是教他如何发展。张铭已经选好了自己的未来,他既不会反对,也不会赞成。因为不管走哪条路,都是张铭自己的选择,他只需要默默地观看就好。
灭秦之战后,张铭本打算灭吴之后才开始有计划的散播称帝的消息。
然而随着吴国的称臣,这个声音被提前传了出来。张铭左右思虑也觉得没什么不妥的情况下,便暗自吩咐天眼众将这个消息进一步扩散了开来。
这也使得,原本这个消息只是以音速进行传播的情况下,一度被加快到了光速。几乎一个月的时间,整个大汉每一个角落,都传出要求张铭称帝的呼声。
张铭在正式场合拒绝了,表示坚决拥立汉朝万年永存。
然而他的发言并没有让任何人沉寂,反而爆发出了更强烈的请愿。
大半个月的时间,张铭就受到了足足上百份万民书,内容都是要求他称帝。
而这个时候,存放在宫中的‘传国玉玺’被某个看官的宫女‘不小心’弄坏了。这个宫女当然被处死,但也引发了一件轰动全国的事情,那就是传国玉玺被鉴定为假货,真货不知所踪了!
后续的调查表明,传国玉玺是在洛阳之时便已经不见,这个传国玉玺经历了袁术、袁绍、汉帝三人,最后落入张铭手中。经过专家鉴定和‘知情人’的泄密,已经证实这个玉玺不过是袁术仿造,以便篡国称帝之用的假货。
于是乎,真的传国玉玺到底在哪里,就成为了一个疑案。然而这个疑案只是占据了人们心中的一个小角落,他们最关注的,依然是张铭称帝的问题。
接收到了上百份万民书之后,张铭在朝堂之上表示会考虑,但他作为灵帝义弟,本当好好扶植其子孙才对,怎么能做出如此忤逆的事情?
结果刚提出来,就被群臣站出来跪倒请求他立刻下定决心。理由很简单,汉帝年幼,根本不能履行天子职责。且魏国江山本是张铭一手创建,与汉朝何干?且早年天子已经将张铭定义为逆贼,就算张铭安心扶持汉朝子孙,难道就能让他这个逆贼变成忠臣了不成?
原本不过十来个朝臣进行情愿,结果到了最后全部文武都出列情愿。并且还想张铭表示,若张铭不接受,那么他们宁愿挂印而去。
于是,张铭妥协了。
第一时间,朝臣们三呼万岁!声音传到了房外,整个魏王殿的宫女和侍卫也纷纷跪倒三呼万岁!声音传到了殿外,周围路过的百姓纷纷跪倒齐呼万岁!声音出了陈留,整个天下的人都在齐呼万岁!
大家明白,张铭已经决定接受称帝的请求了……
一时间,陈留变得忙碌起来,一系列的祭祀道具和禅让程序都在各部门的准备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最后更是选定了在泰山封禅台进行禅位。
公元208年10月1日,张铭登上了泰山封禅台。
小‘刘熙’很早就在此等候,此刻他的心也非常的喜悦。
因为张铭告诉他,禅让之后,他将以‘义子’的身份改名张熙,认蔡琰为‘义母’。虽说不太完满,但至少日后可以跟随在父母身边享受父母的慈爱了,对于久居深宫倍感寂寞的他,已经算是一个不错的结局了。
吉时已到,张铭在群臣们的簇拥下来到了封禅台,一系列的仪式之后,张熙代表汉朝,将自己的皇冠脱下,交到了张铭的手中,这表示大权的交替已经完成。
原本是需要交给张铭玉玺的,只是既然那个被打碎了的传国玉玺,被专家鉴定为假货,那么当然就不能拿出来了,这也使得整个仪式失色了不少。
最后,张铭在众人的面前焚香,并且诵念祭文。祭文念完,本应该三呼万岁,并宣布仪式的完成。只是这个时候,天象发生了异变。
天空第一时间出现了五彩祥云,在众人的头上不断变换着。
不久,一条火龙在空中飞舞了起来,来到了张铭等人的头上,火龙慢慢消散,一个匣子冲天而降,掉了下来,不偏不倚掉落在了张铭的身边,被张铭伸手接住了。
打开匣子,里面静静的躺着一块金镶玉,大家对这块玉都不陌生,因为它就是传国玉玺!
当场,就有一些专家进行鉴定,并且一致认定,这枚传国玉玺是真的!
天命所归啊!这一切就表明了一件事,就是张铭是被上天所承认,是真正的真命天子!
于是,人们的情绪到了达到最高状态,由衷地跪倒三呼万岁!甚至连在张铭身边的刘熙,也跪了下来称呼张铭为万岁。
华夏大地又一个真命天子,在众人的见证下登上了帝位。
而远处高空的云层之中,一个飞艇正在看着地面的一切。
“火龙形状的烟火,张铭你还真敢想啊?不过若没有时空管理局制造的五彩祥云,只怕那火龙也会失色不少吧?
没想到,你会将主意打到时空管理局上……”张瑜拿着一个酒杯,虚空举起,然后一口饮尽。
“返航!”张瑜看着身边的天眼众成员,大叫一声。
在谁也不知道的情况下,这艘飞艇借着云层的掩护,离开了泰山上空。世人只知道张铭登基之时,天降祥云,火龙舞空赐予传国玉玺。却是谁也不知道,这一切不过是张铭和张瑜自编自导的戏码而已。
唯一值得惋惜的,大概就是参与这件事的天眼众了吧?
因为,他们一旦着陆,他们的生命也到达了尽头……
第二卷黄巾乱起发展势力第七十八章 一年成果全球计划
禅让结束,张铭宣布魏国改名为华夏帝国,这不仅仅是更改了国家名字,更是确定了国家的性质。
君主立宪?在这个世人还没有完全觉醒的年代,自己一个家族辛辛苦苦打下了一个偌大的江山,最后却要付出大量的权力,以换取家族的永久,哪个穿越者喜欢谁玩去。
共和制?甚至将到手的权利抛出去吗?运气好的话,百来年大家都记得张家的好,获选总统的可能性或许会高一些,但日子久了大家都觉醒了,张家后代还有没有成为总统的可能都值得怀疑了。
华夏和那个罪犯的流放地可不同,他们是一群人渣和移民组成的国家,谁也没资格领导谁只能实行共和。
为什么两个岛国都可以玩君主立宪,因为他们是单一民族国家,谁都有资格领导大家,所以他们必须要有一个最高代言人,否则整个国家会乱得一团糟。当然,华夏旁边那个岛国涉及宗教性质的情况另外计算。
在张铭的努力下,华夏已经完全成为单一民族的国家,任何一个蛮夷在法律的规定下,婚姻对象只能是汉人,几代之后,他们的血统会无限趋于汉族,同时在教育的推广下,生活习惯和行为也会变得和汉族一模一样。
华夏大地具备了推广君主立宪制的土壤,只要张铭舍得放弃大量的权力,若干年后君主立宪或许会顺利实施,当然那是百来年后的事情。
为什么呢?因为教育普及还不够,人们的思想依然很愚昧。张铭所处的国家里面,每天叫嚷着民主,但超过八成的百姓根本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权力,可以实行什么权利,他们只知道自己有多少义务而已。
在那个全球叫嚣民主平等的年代,华夏人们都依然如此,那么这个才改革了十几二十年的华夏大地,你让百姓明白什么叫做法制国家,什么叫做民主权利,他们懂得吗?
在华夏大地,百姓民主意识觉醒没有超过八成以前,就开始实施君主立宪制会有什么后果?首先帝王的权力会被一代代慢慢架空,然后国会完全控制在那些世家的手中。
他们可不会真正为大汉谋取福利,他们只懂得在自己成为国会议员的几年里,尽最大的可能为自己的家族谋取最大的福利。于是利益均沾,世家们皆大欢喜,可国力却在不断下降,唯一的好处就是百姓的谩骂不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