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楚-第3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王,臣……”

“你不用担心。”共尉笑着说道:“不瞒左尹,南海郡虽然暂时不会有事,但是在我的计划中,南海将是我大楚向大海要宝藏的通道之一。左尹在南海,要多多费心,尽快把南越化为我大楚的真正疆域。”

公子婴听他这么说,便不再言语,心里的激动,却无以复加。

“西南的事,正如先生所言,不是兵多就能解决的,依我看,还是由先生坐镇成都,徐徐图之。”共尉从旁边接过一份地图摊在桌上,指着巴蜀的西南方向说:“我得到消息,西域诸国也有蜀地出产的賨布,却不是由陇西入西域,说是西南有一身毒国,可以直通蜀地。先生当留心一二。”

张良接过地图,仔细打量了一下,有些意外的看着共尉:“当真如此?”

共尉暗笑,当然是真的,还能骗你不成。他郑重的点点头:“不错,千真万确。”

“臣会留心的。”张良也兴趣大增,“臣会派商人先行探路。”

“呵呵呵……”几个人都心领神会的笑了起来。西楚做事,谋而后动,不明深浅的地方,都是以商人先行。这些商人当然是为了赚钱,没有利益的事情商人不会去干。但是他们与普通的商人又不一样,他们考虑的是长期的利益,所谓风险与收益相伴,西楚有一部分商人就是愿意与朝庭合作,利用朝庭提供的便利,去为自己博一份可能的巨大收益。而官方在提供帮助的时候,也会安插一部分细作在里面,这在双方来说都是心照不宣的事情。

“未来几年内,很难有大的动作,所以诸位要做的,就是准备。”共尉笑着扫了一圈,最后把眼光落到桓齮的脸上:“桓柱国,你也不要担心,我看你的身体,超过廉颇是不成问题,不要担心老之将至的问题。”

桓齮朗声大笑,他抚着花白的胡须,慨然道:“大王,臣不担心,臣能有今年的地位,已经是心满意足了。能为大王效命沙场,是臣唯一想做的,能不能封十万户,对臣来说,并非必得之物。”

“老将军果然是快人快语。”共尉赞了一声,环顾众将:“愿我君臣,同心协力,共襄国事,同享富贵,希望能福延千年,恩泽万世,将来子孙提及,都要挑一挑大拇指。”

“臣等愿为大王效劳。”众臣轰然应喏。

……

年关将近,诸事繁多,确定了今后几年的大国策之后,众人开始根据确定的方针各自行事。韩信、周叔开始调动人马,将花名册尽快上报到上柱国府,交由白公统一安排。令尹陆贾抓紧时间,进行上计工作的最后冲刺,根据各郡的情况,作进一步的调整。大批大批的粮食经大河而下,运往关东,早到一天,关东的百姓就能早一天吃上饭。随着粮食送去的,还是大批的军费,东楚军除了项羽的八千子弟兵还保留建制之后,其余的基本都解散了,就连彭城尉项佗手下的一万守军,都换成了韩信所辖的西楚军。

太学祭酒孔鲋和工学院老师、令尹府丞张苍提议改历,取消以十月为首的旧历,改用以正月为首的新历,西楚六年正月起实行。

随着关东的平定,西楚做出大的调整,除了已经征召的大军实行三年兵役制以外,暂时不考虑增加常备军数量,但是百姓的武备练习并不取消,秋冬之际,各地依然实行大校,武艺突出者,选入禁军,特别优异者,进入军学院深造。

诸项政事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正月末,各方镇大将、柱国奔赴自己的防区,上计的郡守、尉留在咸阳,与三公九卿以及太学的学子进行联席会议,日夜商讨根据国家战略调整而做出的适应性政策调整。三月末,经各方商讨议定的政令随着四通八达的驿路到达各郡县级政府,与此同时,参加新年大会的各地力田、商人也回到家乡,将咸阳的最新消息传递到帝国的四面八方。

军事行动暂时停止,如火如荼的恢复生产拉开序幕。在安排好了咸阳的政务之后,共尉带着虎贲郎和羽林郎,开始了他对新造帝国的第一次巡视,十柱国中的项羽、韩成、田荣、司马卬和臧荼随行。

第三章 楚风浩荡 第一节 月氏之王

会氏城,城门都尉花耆慵懒的趴在城头上,百无聊耐的看着下面稀稀拉拉的人流,作为月氏国的都城,会氏城是附近三百里以内最大的城池,会氏城的城门都尉,也是油水比较厚的肥缺。但是今年有些怪,已经到了暮春,往年已经开始多起来的西楚商人到现在也没看到几个,让一心等着刮油水的都尉有些心急。月氏国虽然很强大,城门都尉的收入也不少,但是跟西楚的商人比起来,他们还是太寒酸了,西楚商人随便孝敬一点东西,就够他们一个月的饷钱了。会氏城八门,唯有东正门和西正门的都尉腰包最鼓,就是因为这两个门是西楚商人最经常走的两个门。

“见鬼了?”花耆嘟囔着,将手臂往袖子里拱了拱,揩了揩被风吹出来的清鼻涕,骂骂咧咧的问旁边的副手焉各:“那些西楚的肥羊怎么还不来?”

焉各是个身材高大的武士,膀阔腰圆,他站得笔直,浑身散发出一股子凶悍。听到花耆的抱怨,他笑了笑:“听说西楚正在和东楚大战,大概盘剥得太紧了,商人们没有本钱了吧。”

“是吗?”花耆叹了口气:“他们打仗,连带着我们的油水都少了,真是不应该啊。”

焉各扭过头瞅了花耆一眼,嘴角挑起一丝坏笑:“我说,你可别总把西楚人当肥羊。我可听说,西楚人比秦人还狠呢。”

“呸!”花耆不屑的唾了一口浓痰,撇着嘴说道:“他们比秦人还狠,我们月氏也不弱,他敢来惹我们?”

“这可不一定。”焉各摇摇头,不赞同花耆的意见:“匈奴人的兵力不比我们弱,可是他们不是照样被西楚人赶出了河南?从我们这儿逃走的那个冒顿自作聪明,和西楚王做交易,结果转眼就被他坑了,现在象一只野狼藏在山里,可怜得很呢。”

“那个傻鸟。”花耆听焉各提起冒顿,也笑了。“西楚人虽然把匈奴人赶出了河南地,可是他们过了大河就不行了,要不然他们会开放边市,和匈奴人做生意?再说了,我月氏国可不是匈奴人,楚人敢惹匈奴人,未必就敢惹我们月氏。”

“你知道个屁。”焉各不愿意再和花耆胡扯,转身下了城楼。花耆一个人无聊的趴在城墙上,眼巴巴的看着东方,希望能看到一两个西楚商人的车队。就在他看得快睡着的时候,远处的一个黑点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昂起了头,眯起眼睛细看。黑点越来越大,慢慢的变成了一条弯弯的黑线,接着,黑线越来越粗,渐渐的,花耆看清了,那是一个车队,一个超长的车队。

“大伙儿注意了,有肥羊来了。”花耆兴奋的将身子探出城墙,朝下面懒懒散散的士卒们大声叫道。听到花耆的提醒,士卒们也兴奋起来,一个个精神抖擞,横眉竖眼,用手中的矛柄对着还在门口磨蹭的几个百姓用力的抽打着:“快滚!快滚!你们这些穷鬼,别影响老子发财。”

等车队来到城门前的时候,花耆已经从城上下来了,他挺着肚子,握紧了腰间的弯刀,威风凛凛的往门洞前一站,冲着车队伸出一只手:“停!”

领着的是一个年轻人,穿着常见的西楚服饰,腰里佩着一口直刀,风尘仆仆,看起来是经过长途跋涉而来。但是他精神不错,拉住战马,敏捷的从马上跳了下来,大步赶到花耆面前,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还没说话,伸从袖子里掏出一大把钱塞到花耆张开的手里,笑嘻嘻的说道:“将军,我们是从楚国来的使者,这是我们的关文。”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一份公文,双手递到花耆的面前。

花耆正在掂量着手里的钱多少,一看到公文,顿时有些紧张了。他知道,西楚的一个叫陈平的大官就在会氏城,和大王的关系很不错,经常被邀请到王宫里去喝酒,如果自己揩使者的油水,万一事发的话,可不好收拾。可是,这么多天才遇到一只肥羊,如果就这么一把半两钱就放他们过关的话,是不是太可惜了。

“田……”花耆看着手里的公文,只认识一个田字,后面的那个字太复杂,凭他那点学问,根本不认识。那个年轻人笑了笑:“那是一个伦字,是我家大人的名讳。”

“田伦。”花耆皮笑肉不笑的咧了咧嘴,看着手里的公文,作势不语。年轻人眉头一跳,脸上便有些不悦,正要说话,后面的大车里咳嗽了一声。年轻人连忙告了罪,按着剑,一路小跑到大车前。田伦掀起车帘,瞟了一眼还在那里装腔作势的花耆,皱起眉头问道:“李青,怎么回事?”

“大人,这个蛮子太贪了,我给了他足足一百个钱,他还不满足。”

“这是会氏城,你当是那些小关小卡啊。”田伦瞪了他一眼,又看了一眼花耆:“给他一匹帛。”

李青吓了一跳,可是一看田伦的眼神,又不敢多说,连忙点头,随即让人打开一只箱子,取出一匹泛着银光的丝帛,回到花耆的面前,将帛塞到眼睛瞪得溜圆的花耆手里。“将军,这是我家大人的一点心意。”

花耆喜出望外,他只是想再多几百个钱也就心满意足了,毕竟这是西楚的官方使者,不是普通的商人,可是对方居然一下子就算他一匹帛,天啦,这也太大方了。他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直到焉各赶上来提醒了他一下,他才恍然大悟,一边将帛紧紧的抱在怀里,一边冲着发呆的士卒拳打脚踢,大声骂道:“你们这些该杀头的笨猪,西楚贵人来了,怎么还不打开城门,请他们进去,难道要赏你们几鞭子才能灵光一点吗?”

士卒们看着花耆怀里的帛,都乐得眉开眼笑,手尽快脚乱的搬开了城门前的障碍物,又把半掩的城门推得大开,恭恭敬敬的请田伦等人进城。田伦经过点头哈腰的花耆面前时,还特意掀开车帘,冲着花耆点了点头,把花耆乐得口水都快流出来了。等田伦等人进了城,花耆一边推开上来要分赃的士卒,一边得意的大声叫道:“你们看,我说西楚人是肥羊吧,就连大官儿都这么好说话。”

“那是,那是,大人,你快点分钱吧。”士卒们七嘴八舌的叫道。一匹帛,十个人分,就算花耆和焉各多吃多占,他们也能捞到不少油水。

今天发财了。

田伦进了城,听着后面隐约传来的争吵声,嘴边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微笑。

沿着笔直的大街向前走了一里多路,再拐过一个弯,车队停在了一个大院前。李青上前通报,时间不长,有人出来引着田伦他们入府。田伦下了车,跟着一个管家模样的人往里走,进了第二进院子,一个长身玉立的中年人笑盈盈的站在廊下,一看到田伦,大步下了台阶,老远的就拱起手:“田大人,远来辛苦?”

田伦不敢怠慢,赶上两步,深施一礼:“中郎将田伦,见过陈大人。”

这个中年人正是黑冰台的当家人陈平。共尉入主关中之后,原本秦朝的秘密组织黑冰台就由他掌管,包括特勤组和黑杀组两个新建的秘密组织,一概由他统领。共尉给了他很多钱,让他全面掌握西域的情况。他一直以西楚使者的身份在西域各国游历,直到一年前,他才最终在月氏国定了下来,凭着他的学识和人见人爱的外表,再加上花钱如流水的大方,他很快就成了月氏王的座上客。

“请。”陈平知道,田伦虽然只是个中郎将,普普通通的两千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