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楚-第2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说话的。蛮子们很快就被他治服了,不仅听话,还从每个部落里抽调了五十到一百人不等的勇士交给张良,组建了一只千人左右的蛮兵。张良也大方,专门给他们打造了适合的武器和战甲,又针对巴蜀一带的地形进行训练,很快这支蛮兵就成了张良手中的一支精锐。按照共尉组军的传统,这一千蛮兵和张良带来的三千人马一样领饷,一样享受各种待遇,张良还请人给他们上课,让他们读书识字,在这些蛮兵中建立了很高的威望。

有了这个做基础,再加上关中强大的财力、物力支持,张良从入巴蜀到把巴蜀的富户捏在手里,不过短短的一年时间。一听说张将军提议修复陈仓故道,只需要各户筹集一部分资金,以后还能分期偿还,那些富户们立刻爽快的掏了钱,只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陈仓故道就重新疏通了。

刚从云中赶回来的共尉闻说,立刻带着人赶到陈仓视察。与张良重新见面,共尉十分高兴,张良的政绩他已经通过报告了解了不少,现在再亲眼看到张良在巴蜀百姓眼中的威信,他就更满意了。两人交流了情况,共尉特别向他提起了陈余和臧荼的反应,张良考虑一阵之后说,看来要想平定天下,最后还是要用武力解决。项羽服丧快要结束了,他一定会做出反应,不会让我们再这么轻松的发展下去。既然陈余他们不肯轻易低头,那就联合项羽,逼他们低头,与此同时,在作战中造成实际优势,为最后和项羽对决作好准备。

两人意见一致,最后的焦点就焦中了韩国身上。韩国夹在东西楚之间,谁占了韩国,谁就占了先手。张良沉思片刻,说:“我让关朝回去一趟。”

共尉大喜。

关朝刚刚走,项悍就到了。

第一章 关中经略 第三十一节 关中实力

项悍看着眼前新开通的陈仓旧道,心中一阵阵的发凉,共尉温和的笑容看在他的眼里,却象是恶魔一样的可怕。陈仓旧道的疏通对于关中和巴蜀的意义,项悍一清二楚,他相信,共尉下这么的功夫清理这条路,绝不是他说的那样,仅仅是为了通商。

恐怕更多的是方便运兵运粮。

“君侯这么急着赶来,有什么事?”共尉打断了项悍的思路。

项悍总算回过神来,恭敬的施了一礼:“子羽希望与大王一会,所以派我来关中,告知大王。”

“在哪里?”

“大梁。”

“什么时候?”

“八月中秋。”

共尉沉默了片刻,点点头道:“烦劳君侯回报兄长,我一定准时到。”

项悍有些意外,他本来以为共尉要问问条件什么的,没想到共尉这么爽快的就答应了。他准备了一肚子的话没机会吐出来,让他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可是既然事情办完了,他也没必要多事,当下应了,奉上带来的礼物,就准备下去休息。共尉却叫住了他:“君侯莫急,你到彭城来回数千里,不急在这一时。”

项悍有些不解。

“你且稍候,我马上安排酒宴,为君侯接风洗尘。另外,你来一趟,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回,让兄长笑话我关中小气。很快就有一批巴蜀的货物从这条路上进入关中,届时我挑一些,请你带回去给兄长和嫂嫂,以及我那还没过门的长媳。”共尉说着,忍不住的笑了起来。项悍一听,也忍不住的笑了。他知道共尉大方,每次使者到关中去,都会带大量的礼物,对项琳更是呵护有加。

项悍没有推辞,在陈仓住了几天,正如共尉所说,很快就从巴蜀来了一批货物,有驰名天下的漆器,有灿若云霞的蜀锦,有细白绵软的賨布,都是项悍闻名已久,却很少有机会能见到的东西。共尉精挑细选了几大箱,还有一些奇珍异物,一起让项悍带回彭城。

八月初,项悍回去彭城,把出使的情况向项羽做了汇报,然后献上共尉请他带回来的礼物。打开一个个箱子,看着琳琅满目的物品,项羽先是满面笑容,渐渐的,又锁起了眉头。

“陈仓旧道很方便吗?”项羽的嗓音低沉,有些沙哑。

“很方便。臣亲眼看到,路最窄的地方也有两三步宽,一人一车,完全可以顺畅的通行,路宽的地方,两车可以交汇。”项悍详细的解说了他看到的陈仓道,一点细节也没有漏过。他留在陈仓的时候,并没有呆在城里傻等,而是利用这段时间向走了一段陈仓道,所以对陈仓道的情况有很直接的感观。也正因为如此,他才不敢耽搁,一路上夜以继日的赶路,好把这个消息早日通报给项羽。

“陈仓道足有两百多里,他只用了两个月就修通了?”项羽有些不敢置信,他算来算去,觉得共尉没有这样的实力。这么短的工期内完成这样的事情,那得征召多少民夫?就算这是农闲季节,可是这么多人的吃喝拉撒就是个大问题,更何况项悍说,那些民夫还有不少是拿工钱的雇工,这得是一笔多大的开支啊。共尉这两年发展得这么快吗?

“是的。”项悍抹了一下头上的汗,接着说道:“不过,臣听说西楚官府没有掏一个钱,都是巴蜀的富户们垫的资。”

项羽愣了一下,眼睛有些发直,半天才回过神来,他直起身,向前倾着身子,一脸的不敢置信,商人的脾气他是知道的,没有好处,他们绝对不会这么干。共尉开了什么条件,居然让他们愿意这么出血?“那他们有什么回报?”

“所垫的钱,由以后的税收中返还,而且,张良将巴蜀的盐井、铁矿、丹矿,都承包给了他们,据说,他们垫的钱,快则五年,慢则十年,肯定就能收回来。”项悍解释了一番,然后又说道:“臣,还看到一个情况。”

“说。”项羽有些沉不住气了。

项悍吸了一口气,极力让自己的话听起来不是那么惊讶:“西楚为了通商,把驰道开禁了。”

“什么?”项羽还是吃了一惊,噌的一声站了起来,瞪着两只重瞳看着项悍。驰道是秦统一天下之后建的皇帝专用通道,别说普通百姓,就是王公大臣没有皇帝的特许也不准在驰道上通行。耗费了大量财物的驰道,就是皇帝专用的道路,普通百姓踏上一步都是死罪,那是皇权最直接的象征。秦朝修的驰道通行天下,南到会稽,北到九原,都有驰道,嬴政当年巡行天下,走的就是驰道。秦朝灭亡了,走驰道的当然不是皇帝了,但也仅限于各国的王,充其量在紧急行军时,可以短时间的经由驰道前进,他们都很自然的把驰道当成了自己的禁地,普通人等不得入内,这就是王者的风范。项羽是这么干的,田荣也这么干的,臧荼、陈余等人没有一个不是如此,只有共尉,居然把驰道开禁了,连最下贱的商人,都可以经在驰道上走。

对于项羽来说,这无异于是让普通百姓随意进入自己的王宫。

项羽第一个念头就是:他疯了?

“关中的驰道,所有人都可以走,但是商人要收税,根据货物的多少收税。”项悍咽了口唾沫,继续说道:“战时,只有军队和运送军用物资的商队可以通行,平时,所有人都可以走。臣这次在关中来回,走的就是驰道,马车一路通行无阻,一日可行一百五十里,如果起早贪黑,可以走到两百多里。”

“太快了。”项羽颓然的倒在席上,眼睛有些无神。他估计了一下,马车在驰道上一日可行一百五十里的话,步兵在驰道上一天可以赶一百里左右,骑兵可以赶到五百里,这种速度,目前是各国之中最快的。如果考虑到关中沿途可以供应粮草,军队不用带辎重,只怕速度还可以更快一些。

这么说,万一函谷关发生战事,陇西的人马赶到函谷关,最多也就是三到四天的时间。而现在没有哪一个人有这胆气说,能在三到四天的时间内拿下函谷关。

他项羽也不能。

“你还看到了什么?”项羽停顿了好半天,才有些无力的问道。

“关中十万常备军已经换装完毕。”项悍想了想,又说道:“臣听说,有一部分新式军械运到的北方,不知是装备韩信部,还是向哪儿去了。臣出咸阳的时候,看到长长的车队向北去了。”

“北面?”项羽沉吟了一下,眉头锁得越发的紧了。他想起项佗刚刚送来的情报,西楚东柱国韩信在云中征兵,目前总数已经达到十万,势力已经渗透到雁门郡,最近的一支部队留太原不到二百里,随时有可能入侵太原和河东。

看来这批军械是给韩信了。项羽抚摸着腰间共尉送的那口剑,有些头疼,项佗的能力本来就不如韩信,又是三面受敌,现在韩信一个人的大军就超过了整个河东,那项佗还能守得住吗?如果再算上新式军械的威力,项羽担心,一旦双方发生冲突,只怕项佗会一击即溃,河东根本守不住。

还好这次武涉和陈余、臧荼谈得比较好,项羽暗自松了一口气。

“准备大梁之会吧。”项羽挥了挥手,示意项悍退下。自己一个人在大帐里有些烦躁的踱来踱去,看着那一箱箱的礼物,项羽连声叹气。分封两年,自己什么进展也没有,最近还丧了亚父范增,共尉却风生水起,一日千里。大梁之会,自己还有多少谈判的筹码?

中秋很快就到了,八月十三,项羽作为东道主,从彭城赶到大梁。早就在边境守候的河南王申阳、殷王司马卬、赵王歇赶来迎见。代王陈余没有来,他作为赵国的大将军要坐镇邯郸。臧荼也没有来,太子臧衍来了,他向项羽解释说,匈奴人闹得正凶,父王正在对付匈奴人的侵扰,所以不能亲自来见大王了。

项羽假作关心的问了一句:“对付匈奴人还顺手吧,要不要我派人支援你们一下?”

臧衍微微一笑,鞠了一躬:“多谢霸王美意,有了西楚提供的新式军械,我们倒还勉强支撑得来。如果需要,到时候再请霸王出手。”

项羽吃了一惊,怎么他们也有西楚的新式军械?他装作一副随口一问的样子,笑着说:“都是姻亲,西楚王还是偏着你们啊,还支援你们军械,我这里可只有一口剑呢。”说着,他还拍了拍腰间的那口巨剑,脸上带着三分戏谑的笑了。

臧衍很惊讶:“霸王,谁说他是支援我们了,那是卖给我们的。”

“卖给你们的?”项羽脸上的笑容顿时没了,追问道:“怎么个卖法?”

“唉呀。”臧衍似乎一提这事就觉得牙疼,倒吸了一口气说道:“要说起来,这次西楚王可真是黑了心了,一副骑兵甲,一只戟,一口刀,足足卖了我们三十万钱,再加上箭支等武器,我们花光了从咸阳分来的财物,竭尽全力,才装备了一万人。”

项羽目瞪口呆,他知道燕国一年的赋税也就几亿钱,要不是从咸阳分到的财物,他确实装备不起这一万人。不过项羽对共尉这个价格也觉得不可思议:“这么贵?”

“贵,真是贵。”臧衍连连点头,停了一会又说:“不过,算起来还真是值。我们装备了这一万骑兵之后,同对付匈奴人的时候,这一万人可起了大作用了。匈奴人一看到这一万穿着精甲的骑兵出现,掉头就跑,连面都不照。”

“有这么大作用?”站在项羽旁边的项佗有些心虚,如果这一万人就这么利害的话,那韩信的十万人是什么概念?

“嘿嘿,君侯还不要不信。”臧衍看了项佗一眼,想到了项佗的困境,刚才还肉疼的心情好了不少。“韩信的十万大军当然没有全装备新式军械。”他说,项佗刚刚松了一口气,臧衍又接着说:“不过,他原先从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