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楚-第2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耳心中一阵阵的冷汗,他看向共尉,共尉微笑不语。张耳有些不解,共尉和众人一样,都是项羽封的王,难道他不担心项羽一家独大,然后吃掉其他人?对了,他大概和项羽早就商议好了,他在西,占有秦地,项羽在东,占有楚地,天下的三分之二就是他们两个的了,再加上河东还没有主,那也就是项羽的囊中物了。

张耳越想越害怕,他不敢多说,如果共尉真和项羽联手的话,那么天下就没有人能挡住他们了,他们这些王都得缩在他们的阴影下过日子。但是张耳又有些希翼,项羽封章邯为秦王,占据秦人故地陇西,司马欣为翟王,占据上郡,显然是对共尉有防备,这才按排这两个人一左一右的钳制共尉。那么共尉又是怎么想的呢?

“西楚王,你和上将军是兄弟,并肩作战,共破暴秦,今日之事,你最有发言权了,以西楚王之见,上将军当王何地?”张耳笑容满面的看着共尉。臧荼、田安他们一看,不由得赞了一声,还是张耳聪明,知道关键所在。

“亚父说得有理。怀王虽然无功,却也无过,徒他为南楚王,确实不妥。”共尉正中下怀,他伸出一根手指挠了挠鼻翼道:“依尉的愚见,上将军为东楚王自然是合适的,至于怀王嘛,我等既然做了东楚王和西楚王,他当然要再升一级。”

张耳不解其意,王上面可就是天子了,共尉和项羽会甘心让楚怀王爬在他们头上?“为帝?”

“非也。”共尉摇摇手:“义帝。”

张耳恍然大悟,他眼神复杂的看了共尉一眼,暗自苦笑。这两人的情况大致如他所想,却又比他想的复杂。他们不是单纯的合作与对抗,而是既合作又对抗。项羽封共尉为西楚王,是合作,但是又让章邯、司马欣防备他,那是对抗。共尉建议项羽为东楚王,那也是合作,怀王是义帝,则是对抗,这样一来,怀王虽然在实力上没有了,但是在道义上却还占着上风,钳制着项羽。

这两个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张耳心里明白,却又不能明言反对,只能看看其他人。其他人还没搞明白其中的意思,在他们看来,楚人怎么搞,那是他们的事,不去操那个心了。

众人没有反对,那就算是默认了,项羽顺理成章的成了东楚王,伯(霸)天下,为诸王之首。

分封完毕,皆大欢喜,再次入席畅饮。席后,共尉以东道主的身份,请诸王入咸阳小住。共尉热情洋溢的说,今日在此一会,此生恐怕都不会再有机会,本王愿意竭绵绵之力,与诸位尽欢。咸阳宫殿众多,就是这上林苑里也有不少离宫别殿,诸位想热闹的,可以去咸阳城,喜欢清静的,可以住上林苑,各取其便。

众人大笑,齐声道:“西楚王慷慨,我等感激不尽。”

共尉也笑了笑,随即又抬起手摆了摆,示意众人安静。众人见他有话要说,也都闭上了嘴,听他究竟要说些什么。共尉离席,在席间走了一圈,然后走到项羽面前,行了一个礼:“伯王,我有一个请求。”

项羽沉浸在称霸天下的喜悦中,心情特别好,连声应道:“西楚王有话尽管说。”

共尉微微一笑,转向众人说道:“诸位,本王有一句话想问大家,到目前为止,本王所作所为,可对得起诸位吗?”

众人互相看了看,都觉得共尉很地道,虽然先入咸阳,成了咸阳的地主,但是他并没有把咸阳的财宝都私吞了,而是很公平的分给大家,这一点恐怕换了谁也做不到。现在又这么热情的邀请他们入咸阳城小住,开开眼,简直太对得起他们了。

“西楚王慷慨大方,我等心服口服啊。”英布第一个站起来大声说道。

“正是,西楚王处事公道,我等十分满意。”臧荼也站起身,大声说道:“希望西楚王有机会蓟县,让本王有个还你人情的机会。”他又咂了咂嘴,开了个玩笑:“只怕西楚王呆惯了咸阳,看不蓟县那个穷地方了。”

众人大笑。

共尉向臧荼拱了拱手,笑道:“多谢燕王的一番美意,我将来如果浮槎入海,一定要到燕王那里去讨一杯酒喝的。还有啊,我刚刚收到家父的书信,家父闻说能与燕王结亲,甚喜,已经允了,燕王,我们有了婚姻之约,以后走动是很正常的。”

“哈哈哈……”臧荼大喜,走上前与共尉碰了一杯酒,又转向众人道:“诸位,是不是当为我高兴高兴啊,能和西楚王结亲,臧荼荣幸之至啊。”

项羽早就知道这件事,倒也没有意外,他站起身,也拉着共尉的手臂笑道:“这么说,我们三个人都是亲家了。燕王,我可是与西楚王有约在先的,他家的长公子,那是我的女婿,你可不能抢了去。”

臧荼大笑:“岂敢岂敢,不过伯王,你的爱姬好象还没生吧,说不定给你生个太子,我就要抢西楚王的长公子去了。”

众人见他们说得有趣,都上来敬酒凑趣,一时热闹无两。共尉等众人说笑已定,这才对众人说。咸阳的宫殿他是准备好了,可是咸阳的民心初定,不宜扰动。因此希望诸王体谅,入城之后,约束手下不可扰民,万一有了冲突,可能不太好处理。

众人受了他的大礼,虽然觉得有约束不太痛快,可是也不好说什么,只得应了。共尉谢过,随即把相关的安排说了一遍。各人住在什么地方,有哪些地方可以去游览,大致有些什么宴会安排,都一一说明,众人记在心里,都觉得十分满意,本来的一点不快也烟消云散了。

话已说定,大家都没有什么意见,连声谢过共尉,临到英布的时候,英布咂了咂嘴,半开玩笑的对共尉说:“西楚王,不瞒你说,我对游览、酒宴什么的,都不太感兴趣,宫里的美人,西楚王也给我们准备好了,我也十分满意,只是有一个不情之请,不知西楚王可能满足?”

共尉看了他一眼,笑道:“九江王且说说看。”

英布叹了口气,摸了摸额头上的黥刑说道:“英布当年受了刑,在骊山为那个独夫修陵,吃了不少苦头,这口怨气一直憋在心里,不吐不快。本来打算这次入关,一定要把那个独夫的尸体拖出来鞭上三百鞭的,可是现在关中已经是西楚王的,这骊山也是西楚王的领地,我这个心愿……”

共尉有些挠头,这个事情可有些不好办,真要让英布掘了始皇陵,那关中的达官贵人,特别是公子婴为代表的那些秦宗室还是翻了天?他费了那么多心血,花了那么大的代价,才把关中安定下来的,被英布这么一搞,岂不是全付之东流?

“这个……”共尉犹豫道:“九江王的心情我能理解,可是这件事……恕我不能从命。”

“西楚王,我可不是眼馋陵里的那些财物,我就是想出出气罢了。”英布不依不饶。

“我知道九江王的心意,只是……”共尉很为难,摊了摊手,婉转而又坚决的道:“实难从命。”

英布还要再说,项羽走上来瞪了他一眼:“死刑徒,刚刚当上王,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灭人国,毁人社稷,这些无可非议,可是撅冢抛尸,你跟他有那么深的仇吗?你以为你是伍子胥?就算要掘他的陵,那也得我去,你跟他的仇,有我项家的仇深吗?”他顿了顿,又笑道:“我可听说,你受刑并不冤枉,听说是偷了六县哪一家的女子,却又手脚不干净,被人逮住的吧?”

英布脸胀得通红,窘迫不堪。旁边的人看了,大笑不止,都过来打趣英布,英布招架不住,只得落荒而逃。项羽笑嘻嘻的拉着共尉走到一边坐下,碰了一杯,关心的说道:“兄弟,这么一搞,家底空了吧?”

共尉呲呲牙,连连点头:“还真被兄长说中了,正有一件事要与兄长商量。”

“你说。”

“东海那边,我还有些产业,一时半会舍不得丢了。希望兄长能给我一个承诺,保证这条商路的畅通。”共尉笑眯眯的说道:“兄长放心,发了财,我不会忘了兄长,只是希望兄长下刀不要太狠,割得我肉疼。”

项羽白了他一眼,不以为然的说道:“海里除了盐和鱼,还能什么东西,也值得你这么当真。好了,我允了就是,你的商队只要在我的地盘上,我保证畅通无阻,连税都给你免了。”

“多谢兄长。”共尉大喜。

“不过,靠那个生财太慢了。”项羽瞟了一眼正在闹酒的其他人,凑到共尉耳边说:“真要缺钱,英布的那个主意值得考虑考虑。”说完,他抬起身,使了一个你知我知的眼色,得意的一笑。

共尉苦笑一声,这种事就算做也得悄悄的做,哪能让你知道。他本来是有打算掘开始皇陵的,因为他要找被始皇帝焚掉的那批书的留样,据说始皇陵里保存了一份。后来他入了咸阳,才知道在宫里藏书阁也有,根本不需要去挖始皇陵。因此对项羽这个建议,他只能苦笑报之。

“兄长,到咸阳后,我有一件东西给你。”共尉岔开话题,神秘的笑道。

“什么好东西?”项羽很好奇。

“当然对兄长有用的东西。”共尉卖了个关子,笑而不答。项羽被他吊起了胃口,心里痒痒的,难受之极,拽着共尉追问不休。共尉坚决不说,把项羽急得抓耳挠腮,坐立不安。

范增坐在一旁,将共项二人的举止全部看在眼里,又好气又好笑,这两个人哪里还象称霸天下的英雄,活似两个童心未泯的少年,也不象是在讨论天下大事,倒像是正在讨论什么恶作剧一般。其实想想也正常,项羽今年二十六岁,共尉二十一岁,都没到而立之年,可不正是两个孩子?可是谁又能想到,天下居然被这两个孩子给掌握了。

范增后悔不已。那天他无意中冒出一个匪夷所思的想法,惊得他这些天一直睡不踏实,精神一天比一天差。他也不知道自己想得对与否,反正当时他是真想不顾一切的把共尉收拾了。在他看来,当时杀了共尉,虽然会给项羽的帝业带来极大的风险,可是不杀共尉,却是眼睁睁的看着一个命中注定的敌人一天天的壮大,直到再也无法对付。那天晚上他曾经派项庄去过项羽的大帐,如果不是共尉意外的半夜走了,或许他已经魂归天际了。

机会一旦失去,可能就再也寻不回来了,范增看着悄声说笑的两人,忽然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第一章 关中经略 第一节 请君入瓮

八月的咸阳,是热闹的咸阳。

七月份,项羽等人享受了共尉的热情招待之后,满意的返回了关东,诸王各自就国,天下又恢复了平静,虽然在那些明眼人眼里,这不过是又一场大乱的前奏,但是在普通的愚夫愚妇看来,该死的战争终于结束了,现在可以安安心心的过日子了。

至少关中的百姓是这么想的。

随着二十多万的秦军回到自己的家中,不管是身体完好的,还是受伤致残的,每一个家庭都欣喜不已,共尉入关之后,废除了秦帝国繁重的赋税,恢复了三十税一的旧制,那些临时设立的名目繁多的税种全部取消,百姓们虽然还是穷困潦倒,绝大部分家庭一贫如洗,但是他们却充满了信心,有这样仁慈的王,家徒四壁又有什么关系,只要用心种地,用不了几年,就又能吃饱穿暖了。

百姓的要求从来都不高,吃饱穿暖,他们就很满意了。

整个关中沉浸在快乐的气氛之中,到处都能听到对新王的赞美,共尉只在咸阳附近悄悄的转了一圈,就觉得十分自得,颇有些飘飘然。他本想走得更远一点,可是十分惭愧,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