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楚-第1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良的眼神变得热烈起来:“既然如此,那么章平就是策应之军,李由才是主力。我军不宜坐守鲁山,应该主动邀击李由。”

众人看着地图,各自沉思不语,周叔想了一会,有些担心的说:“万一他们分兵是假,诱我军出击是真呢?”

桓齮连连点头,看向周叔的眼神里充满了赞赏,这个话不多的将领思维很周密。楚韩联军虽然兵力不如秦军强,但是他们扼守鲁山,占有地利,秦军如果强攻,难度肯定要大得多,这种情况下,他们装作分兵,引楚韩联军也跟着分兵,然后在合适的地形进行伏击,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比起强攻鲁山肯定要轻松得多。

“周将军这个建议值得考虑,要防止李由、章平反客为主,诱我军上当。”共尉连连点头,对周叔的冷静十分欣赏。张良呵呵一笑,胸有成竹的摇摇头:“周将军所虑甚是,但是叶县是由颍川入南阳的东路碍道,和鲁阳之间还隔着鱼齿山,交通不便,他们就算是想诱我军离开鲁山出击,恐怕也不容易如愿。何以如是?我军行动,不会行经鱼齿山北麓,只会经由鱼齿山南麓,秦军又如何能得我军是否驰援叶县?恐怕等他们得到消息再作出反应,我们已经吃掉李由了。”

共尉觉得张良说得有理,秦军如果真是想诱他出击,这个选择恐怕并不是个好选择。他又将李四叫来细细的问了一遍,李四说,李由向东行军十分隐秘,如果不是他们的探查范围比较远的话,可能根本觉察不到。听了李四的话,共尉更加相信了张良的判断,当下决定,快马通知叶县的守军多加提防,以免被秦军偷袭,同时命令犨令冯延柱向叶县方向移动。

共尉还没有说完,张良又站起身来,共尉一见他有话要说,连忙停住了安排,张良躬身说道:“君侯何必死守叶县?叶县是碍道的北首,虽然险要,但是秦军有备而来,恐怕就算加上犨县的守军,叶县也守不住多时。依良愚见,不如放弃叶县,退往阳城方向,然后中途而击之。”

“好计。”张良还没有说完,桓齮就拍着大腿赞了一声,他转过头对共尉说:“君侯,张将军所言甚是。叶县北对蒲坂,行军方便,而南部却是山谷夹杂,直到阳城之间,多有隐蔽伏击的好处所。我们放弃叶县,诱李由行向阳城,一来可以拉长秦军的行军路线,增加他们互相呼应的难度,二来也可以找到伏击李由的机会,如果再夺回叶县,李由就必死无疑了。”

张良一提到放弃叶县的时候,共尉便想起了他当初引诱桓齮时的战况。当初他就看到叶县到阳城之间山谷众多,想在那里伏击桓齮,不料桓齮的地形比他还熟悉,哪里适合打伏击,哪里不合适,他一清二楚,每每在间不容息之间让开了,这才一路跟着共尉到了阳城。如今对手是李由,他对南阳的地理肯定不如桓齮熟悉,由桓齮来指挥这场战斗伏击李由,可谓是以已之长击敌之短了。

“好计。”共尉笑着连连点头:“既然如此,我们也分兵出击。先生,鲁山的战线是你布置的,人马也是以韩军为主,把守鲁阳的重任就交给你了。郦将军留下协助你,周将军、桓将军,我们一起去伏击李由。”

张良也不争功,他抚着胡须表示同意,等共尉说完了,他又问了一句:“君侯准备带多少人去?”

共尉想了想:“我手下有三万五千人,郦将军所部四千人协助你,你的韩军我带一万人走,这样我总共带四万人,留三万五千人给你。”

“守住鲁阳,不用这么多人。”张良摇摇头,很坚定的说:“莫不说章平没有主动进攻的意图,就算他主动来攻,我有两万人在手,也足以守住鲁山,等到君侯得胜归来。君侯,你那边打得越是顺利,越是能早点返回,鲁山这边越是安全。”

“两万人?”共尉有些犹豫,按说有鲁山的地利条件,两万人应该是差不多了,可是韩军的战斗力他是见识过的,真要遇上近三倍于已的秦军,他们要想守住鲁山还真不是件易事。他有些为难的看了看张良,又看看桓齮。张良不动声色,桓齮却是暗暗的点了点头,不管张良这是真心诚意还是在试探,这都是把韩军分解开来,逐步掌握到自己手中的好机会,既然送上门来了,当然不能轻易放过。

共尉也有这个打算,当下不再犹豫,答应了张良的提议,带着五万人出发。周叔为先锋,带领一万五千人先行,陈恢作向导,桓齮陪着共尉带着另外三万五千人作为后军,先后离开了鲁山,两军相距三十里,向叶县南急行。

与此同时,李由带着五万秦军,绕过鱼齿山,到达昆阳,逼近了叶县。

第一章 风云再起 第二十五节 时不我待

李由全副武装,背着手站在湛浦边,看着波光粼粼的水面出神。湛浦是由鱼齿山西北发源的湛水形成的,面积并不大,方圆也就是七八十步,冰冷的北风被鱼齿山挡住了,到这里时已经不那么凛冽,在水面上吹起一层层的涟漪,正午的阳光照在如鳞细波上,万点金光,看起来极是平静。

大军就驻在湛浦南的湛坂,人不解甲,马不卸鞍,正在抓紧时间休息,吃点干粮补充一下体力。李由刚刚下令,再休息一个时辰,就要继续赶路,今天要拿下叶县。

李由的心情十分烦躁,他带着亲卫营到湛浦边来,就是想吹吹清冷的风,让自己有些发热的脑子冷静一下,好好思考一下将要发生的战事。他虽然打的仗并不多,可是基本道理他很清楚,“趋百里而争利,必蹶上将军”,孙子这句名言,现在虽然不是那么绝对了——对于秦军来说,急行百里征战是常有的事——但是其基本原则还是存在的,长途奔袭,对行踪的掩饰,对士卒体力的考验,都会提出极高的要求。

而从郏县出发,绕道襄城、昆阳,袭击叶县,又岂止百里,这一段路足足有五百里,而且最后一段路还是在鱼齿山里钻行,急行军三天,为了抢时间,他们夜里不扎营,吃干粮,喝冷水,虽然秦军以耐苦战著称,可是掉队的士卒也达到了五千余人。李由自己也感到了难以抑制的疲乏,他十分想停下来好好的睡一觉,这三天时间,他每天只能倚着马背睡两个时辰,其他的时间大部分要么在马背上行军,要么就是处理军务。他最担心的就是这次行动被楚军发现,那样的话,他的计划就会全部落空了。

急行五六百里偷袭叶城,不管是谁听了,都会觉得荒谬,所以一直不愿意和他较真的章平这次一反常态,根本不同意他的作战方案。李由自己也知道这个方案太冒险,最佳方案是和章平合兵一处,强攻鲁山,楚韩联军全在鲁山,他们虽然有地利可资得用,但是韩军的实力太差了,在鲁山一战,虽然损失大一点,但是可以就近将韩楚联军一举击杀,以后进入南阳就水到渠成了,唯一的缺点就是时间可能比较长一点——鲁山的防线,需要一点点的去争夺。

李由没有时间。

三天前,侄儿李昶从咸阳赶来了,带来了父亲李斯的亲笔信。父亲的处境很不好。沙丘之谋之后,父亲就一直在后悔,一方面他的权势在不知不觉的受到赵高的侵蚀,另一方面,他一直在担心百年之后如何去见始皇帝。象他这样的重臣,如果没有意外,死后会陪葬在始皇帝的陵寝周围,生做他的臣子,死了也要到地下去继续服侍他,到时候他将如何面对那个雄才大略的始皇帝?他给了他极大的信任,他却因为贪恋自己的权势,伙同赵高篡改了始皇帝的遗诏,逼死了公子扶苏和蒙氏兄弟,让这个不成器的胡亥当了皇帝。如今大秦帝国风雨飘摇,千疮百孔,他每天一闭上眼睛就能想得出始皇帝的愤怒。

更让他担心的却是活的皇帝,二世胡亥,胡亥现在深居宫中,他这个左丞相也难得见到他,反倒是赵高那个宦官可以随时见到。他知道赵高那张逢人就笑的笑脸后面隐藏着什么,这两年多的时间已经足够他看透赵高的本质,可是他却无可奈何了,赵高是皇帝的宠臣,言听计从,而他就是有千般计谋,也无法见到皇帝的面。转呈?那怎么能瞒过赵高的眼睛。

“昶儿,赵高……”李由欲言又止。站在他身后的李昶偷偷看了他一眼,不解其意。李昶今年刚刚十九岁,还没有行冠礼,他在李家是个异类,对家传的律令之学十分厌恶,却对舞刀弄剑的十分感兴趣,弓马纯熟,一身的疙瘩肉,七尺八寸高的年轻身体看起来充满了力量。他那喜欢律令的父亲不喜欢他,反倒是李由这个伯父很欣赏他。这次听说李斯有密信要送给李由,李昶主动请缨,到了军中就不走了,担任了李由的亲卫将。一想到即将踏入血腥的战场,李昶的血烧得热热的。

“伯父?”李昶试探的问了一声。

“昶儿,你大父现在真的很为难吗?”李由不死心的问道。

“嗯。”李昶重重的点了点头:“赵高那个阉竖现在越来越嚣张了,上次居然骗大父,让大父被陛下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责骂了一顿。最近有消息说,他在陛下面前进谗言,说大父居功自傲,有不轨之图。还对大父说,山东乱起,就是大父指使伯父向陛下施压,以图陛下的倚重……”

李昶将咸阳发生的事一件件的说给李由听,李由虽然已经听李昶说过,可是再听,依然觉得冰寒彻骨,透体生凉。李斯和赵高虽然早已暗中不和,可是表面上还没有撕破脸,前不久发生了一件事,却让他们正式决裂了。李由猜想到了桓齮可能投降了共尉的事情后,就派快马把消息通知给了李斯。李斯派人一查,发现送桓齮家人出关的那个商队手持的关传是由赵高的女婿阎乐发出来的,大喜过望,就准备上书告发阎乐,为了保密,他不敢转呈,就找借口说有要事面呈现二世,请赵高代禀。赵高当时一口应了,过了几天,派人来通知李斯说陛下现在有空,李斯就赶到宫门求见,结果被二世叫进去一顿臭骂。二世说,我天天闲着的时候你不请见,我一看歌舞你就请见,是不是看我年轻,故意来耍我?李斯一看场景就知道上了赵高的当,却又无可奈何,还没来得及说桓齮家人的事情,就被二世轰了出来。后来他又听到消息说,赵高在天子面前说,李由不是不能打败叛军,是故意养寇自重,向二世施压。李斯听到这个消息,魂飞魄散,立刻派李昶来,要李由在最短的时间内平定南阳的叛军,否则一旦陛下下旨召李由回京问罪,他就什么机会也没有了。

李由深知其中利害,这才不得不行险偷袭叶县。如果能偷袭成功,他可以直入宛城,一举平定南阳,赵高就再也没有理由说他养寇自重了。

“陛下的使者派出来了吗?”

“我出城的时候还没有,不过,估计也快了。”李昶浓密的眉毛拧成了一个疙瘩,十分担心。

“赵高这个贼子,越来越嚣张了。”李由握紧了拳头,恶狠狠的说:“等我平定了南阳,一定要到陛下面前申辩,还我李家清白。”

李昶有些偏厚的嘴唇蠕动了两下,却没有吭声。

“对了,你说的赵高府上的那个门客是怎么回事?”李由忽然想起了什么,微微的偏过身子看着李昶。李昶摸了摸头:“我也不是很清楚,是一次在酒肆喝酒时,听阎乐府上的人说的,说赵高的府里新来了个门客,人长得极漂亮,又聪明无比,计谋百出,深受赵高信任。”

“叫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