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谋曹篡魏-第2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真无法躺下,因为他的身体被铁枪撑住。

直到周扬与他擦身而过,从背后抽出枪杆的时候,他才像崩塌的危房般轰然倒下。

所有虎豹骑都被这前所未有的惊人气势所慑,加上主将阵亡,都知道大势已去,再无任何战斗下去的意义了。

不过这些骑兵各个都是从武将中选拔而出,不仅拥有绝佳的战力,更能够在失去主将的时候,作出正确的判断,而不是立即投降或是死战至全军覆没。

仅剩的数百名重伤的虎豹骑,立刻尽全力败逃而去。

周扬这些亲卫军人数不多,就算加上由庞德统领的残余突骑兵,仍不足于困住这些战败的虎豹骑。

以至他们能够轻松地离开这片血泊之地,望洛阳的官道方向逃离。

“这些人一个也不能留。”周扬冷冷地道,“最后的杀戳,就由给任浩兄弟了。”

这都是预先安排好的重重计划,首先由周扬和耿龙亲自出击,本打算以最低伤亡的情况下,直接取下曹真的首级,可是这个计划失败了。

于是再由庞德的突骑兵进行一轮射击,接下来周扬将会大开杀戒,再一次亲率最强的亲卫军与曹真进行一次彻底的混战。

而当曹真这支虎豹骑抵达华阴一带的时候,作为从突骑兵中再挑选出来的贴身侍卫,将由任浩带领,并堵住了潼关要道,将逃走的虎豹骑进行最后的射杀,最终以杀敌一个不剩为目标。

“那么此事之后,我们该如何向朝廷解释?”回到了长安,周扬问道,“虽然曹真与他的虎豹骑被杀得一个不剩,但是他毕竟是奉了皇命,前来长安接替我的职位。”

“大司马年事已高,经不住疲惫的军旅生活,加上一路上水土不服。”司马懿面无表情地道,“终于在抵达长安之前病故。”

“那么,这三千多名虎豹骑……”周扬思考了一下,才道,“自然不可以也病死途中,应该是留在了长安,作为张郃将军与蜀军作战的后援部队。”

“支援之后,死伤惨重。”司马懿补充道,“张郃与虎豹骑全部阵亡。”

“好狠。”周扬颤抖着声音道。

“但比起皇上对付郭太后的手段,这些并不算什么。”司马懿想了一会儿,又道,“比起哥哥将来站在这个国家的最顶峰,坐在那张龙椅上的时候,这些牺牲也不算什么了。”

“真的值得吗?我自己也不知道。”周扬茫然地道,“不过游戏既然已经开始了,就得玩到通关了吧”

“能够用游戏的心态来看待战争,看待政治,单是这一点,哥哥就应该开这个头。”司马懿听不明白什么叫通关,但还是对此感到欣慰了。

无论是对还是错,已经开始了。

事实上周扬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直到今天,他才愿意真正去面对这一切。

如今想回头也不可能了,惟有开始司马懿为他设计好的下一步计划。

第三部:谋朝篡位 第九十章:渡水奇袭

第九十章:渡水奇袭

曹真死后,周扬继续西屯长安,为张合与蜀军作战提供后援。

然而这一次的目的除了击退蜀军之外,也要借此战除去张合这支足以与诸葛亮、司马懿一争长短的武将。

同时也是魏国唯一在权势与实力,都比周扬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强敌。

根据前方情报显示,诸葛亮仍旧选择了从祁山出兵,但这一次蜀军直接越过了铁龙山,气势比之前更为凶猛,行军速度极快。

“从张合将军的分军形势来看,显然是不打算与诸葛亮进行正面对决。”司马懿指着地形图道,“而是将军队驻于雍、郿镇守。”

“我军上次在上方谷吃了大亏,以至丢了街亭重镇,正是导至三郡叛降的主要原因。”周扬目光凝聚在西凉方向,声音沉重地道,“况且无论蜀军意在三郡或是整个凉州,最终仍是要向东进发,绝不可久待,所以以诸葛亮的性格,这次极有可能直接以长安为战斗目标。”

“完全正确,哥哥终于开始会以敌方主将的性格特点,来分析敌军的行军动向了。”司马懿微笑道,“张合确是个懂得用兵之人,不过我们此次却不能按照他的意愿来与蜀军作战,而要给他下达军事指令了。”

“就算要除掉张合,也必须是在击败蜀军的前提下吧”周扬肃容道。

“哥哥多虑了,我岂是顾此失彼之人。”司马懿又接着说道,“当初蜀军前锋马谡虽然丢了街亭,但是诸葛亮的主力并没有受到损害,如果说这一战我军大获全胜的话,便是胜在耗掉了蜀军来回行军的资源与之前辛辛苦苦夺下的各个据点。”

“不过诸葛亮很快又重整旗鼓,出散关围陈仓,攻武都、阴平二郡。”周扬顿了顿又道,“最后驻军于城固、赤坂,加上当时大雨三十余地,我军不得已撤退,导至蜀军西入羌中,大破费曜、郭淮于阳溪,使诸葛亮重新恢复了在丞相地位。”

“所以诸葛亮这一次直奔铁笼山,最多只是虚张声势,目的就是要我军前往迎战。”司马懿分析道,“实际上蜀国只要以逸待劳,既可以轻松破我军的进攻,又可以等待秋收后举兵反击,到那个时候,恐怕我军将难以抵挡得住已经养精蓄锐好的蜀军了。”

“那么我们要对张合将军下什么样的指令?”周扬不解道。

“虽然目前形势并不适合我们主动出击,但是哥哥却必须先打一场胜战,无论是损失还是收获。”司马懿道,“只要是胜战,并把战捷传到张合军那边。”

“然后呢?”周扬问道。

“如此一来,便可以证明了张合将军留兵防守兵后镇这个策略是错的。”司马懿转而又道,“当然,事实上只是我们的借口,目的仅仅是为了对张合下达追击蜀军的指令。”

“这样就能除掉张合了吗?”周扬有些质疑道,“如果我们打了胜战,张合追击蜀军也是理所当然,甚至有可能擒获诸葛亮,那么对于蜀军来说将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不过对于我们来说,也将要面临政治残败的局面了。”

“请哥哥好好想一想,武帝曹公征张绣之战,正是以死地之兵,击退了追来的张绣、刘表联军。”司马懿自信地道,“此时的蜀军远胜于当年张绣和刘表联军,而诸葛亮退兵必走木门道,此乃天下至险之地,在这样的地点追击这样的归师,绝对能够将张合置于死地。”

“如果张合不追,又或是追至险地便退兵的话,怎么办?”周扬追问道。

“要知道现在张合统领的军队里,大部分是属于哥哥的旧部,属于张合的军队最多不超过四分之一。”司马懿嘴角挂起笑意,又道,“而哥哥又真的打了次胜战,使张合留兵守后的策略变成了一种胆怯的行为,所以他必须得追。况且军队之中又安插了我们的人,除了随时准备刺杀张合之外,还可以作为监视他的眼线。不过最重要的还是上级有强令,军令如山,张合行伍出身,岂敢抗命。”

“关键之处,就在于我们是否能够打一次胜战。”周扬道。

“没错。”司马懿道。

“不过早在武帝曹公的时候,就有定了这样的军法。”周扬想了想道,“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

“说的是归军勿追,而不是败军勿追。”司马懿牵强在辩解道,“无论是该追不该追,总之军令如山是铁一般不争的事实,事后我们自己负起这个责任,那皆是后话。”

“因为我们已经豁出去了,多加一条也无所谓。”周扬恍然道,“只要赶在皇上发现曹真已被我们除掉,并且通知张合开始惕防我们之前就行了。”

“除了这一来一回的情报时间,再加上我们在洛阳叶玄和苏辰他们反侦察团队加以干扰的话,还要算上皇上等曹真回复,等到终于感觉到事情有异的时候。”司马懿算了算道,“至少已经是两三个月以后的事情了。”

“两三个月打一场不求收获的胜战。”周扬也学着他算了算,才道,“应该不会难吧”

为了除掉曹真而与他正面对战,付出了血的代价。

然而要与张合下这步棋,同样也是要做出不菲的牺牲,只是方式不一样而已。

这段时间司马懿几乎与周扬整天呆在房内,安排各种与蜀军作战的布署。

最后得出了结论,想要让蜀军再次退兵,惟有在上邽将他们击败,然后一直杀到卤城就可以了,接下来就是等着张合和他的那些本部人马去追击了。

时值夏季,蜀军果然进驻于上邽,准备等待秋收割麦。

周扬与司马懿率领仅剩的一千多名突骑兵,加上驻守长安的部队,勉强凑齐了四千多人马,而把耿龙这支精锐的亲卫军留在长安,只用来负责维持治安。

张合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立刻亲率一万轻骑前来会合,却依然不赞同主动进攻。

周扬与司马懿早知会是这样的结果,也并不要求张合参与这次战斗,并承诺只要把这一万轻骑交还本部,既可令蜀军再次退回汉中。

张合指着前方奔驰的河流,道:“上邽虽无险可守,但是以诸葛亮之能,必然预先派兵在渭水南面设立据点,以防止我军来犯,若是强行越水的话,必会遭到截击。”

周扬将早已准备好的答案奉上,胸有成竹地道:“如今蜀军主力尚未抵达上邽,诸葛亮多次进犯我魏境而无功退返,大多是因为粮食不足所至,若是让诸葛亮在这种地方秋收割麦的话,即可缩短行军耗粮,并且拥有足够长驱直入长安的资本。”

张合却道:“我军在后镇留防已久,以逸待劳,既便诸葛亮在上邽秋收割麦,仍然没办法耗得太久,况且后镇地形对我军极为有利,而上邽则对蜀军有利,此消彼长之下,实在是不可取啊”

周扬道:“张将军已经害怕蜀军至这种程度了吗?况且,论爵位论官职,将军似乎都应该听命于本相才对吧难道将军打算抗命吗?”

张合连忙拱手拜道:“末将不敢,如果周丞相打算亲自攻击蜀军的话,末将愿为先锋。”

周扬心中一怔,不禁讶道:“明知不可为而为知,张将军这是为什么呢?”

张合道:“周丞相虽然曾追随武帝南征北战,也经历过无数大小战役,可是末将长年与蜀军作战,深知诸葛亮用兵之术,既然周丞相认为应该在上邽袭击蜀军,自然也有其道理,但还是由末将为周丞相作开路先锋吧”

周扬本打算利用这次进攻上邽,打一场胜战给张合与众将士们看,证明张合防守后镇是错误的决定,同时也要激起军队的热血,将原本属于自己的旧部军权夺回。

没想到张合并无任何政治夺权之意,一心只想着如何与诸葛亮周旋,如何利用各种优势,以最稳妥的方式击退蜀军。

周扬感到心中惭愧,可是现在已经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张合的确是个了不起的军人,但终有一天,周扬将会亲自把他送上死路,所以现在不打算与他过于接近,以够增加以后的愧疚感。

于是断然拒绝了他的提议,决定亲自率军越过渭水,袭击上邽。

这让张合百思不得其解,却又无可奈何,惟有将这一万轻骑交还给他,自己则回到后镇继续进行防御工作。

然而面临着渭水彼岸的蜀军,周扬也感到不知道该从何着手。

“当年三江王英布渡淮袭击楚军,靠的亦是出奇制胜。”司马懿则帮他分析道,“诸葛亮熟知兵法,自然会在渭水岸边设立据点,但却不会以重兵防守,正如张合将军所言,渡水袭击乃是下策,防守后镇才是上策,就算要袭击,也应该是由散关、翼城出兵才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