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谋曹篡魏-第1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年,刘备以刘璋白水军督杨怀无礼为借口,将其斩之,然后亲征西蜀。

刘璋遣刘璝、泠苞、张任、邓贤等巴蜀名将前往于涪防守,皆被击败,退保锦竹,锦竹李严又被刘备收买,竟率众投降。

诸葛亮、张飞、赵云等将兵溯流定白帝、江州、江阳,惟关羽留镇荆州。

刘备再次进军围雒,刘循与诸将守城长达一年之久。

直到建安十九年夏,雒城终被攻破。

数十日后,成都刘璋出城投降,天下三足鼎立之局至此形成。

与此同时,在许都的曹操派人传达到洛阳的指领,命雍州军团首领周扬在刘备西蜀稳定之前,火速进攻汉中,并派遣了一夏侯渊、曹休、张郃等领兵五万委以全权调遣。

汉中不仅是西蜀咽喉,亦是蜀军北上的一个重要据点。

于是周扬立刻整军前往眉县,准备由此作为进攻汉中的起点。

这也是曹操第一次让周扬以主帅的身份,统领多达约十万人数的大军,若拿不下一个小小的汉中,周扬亦无面目回洛阳了。

“皇上带来了口喻,请周乡侯单独领旨。”官员宣读完诏书后道,“那么下官先行告退了。”

周扬亲自送他到了门口后,只见负责传达口喻的另一名官员,早在门口恭侯多时。

没想到小皇帝还有这样的权力,他所下达的的诏书,不都是曹操的意思吗?哪来的什么口喻,周扬心里不禁开始嘀咕起来。

只见眼前这名官员娇小瘦弱的样子,虽然头带长冠,但却十分眼熟。

周扬见他胸脯突起,这才恍然大悟道:“原来是你?”

官员道:“还不请人家进来吗?”

原来眼前之人,竟然是陪了小皇帝身边的张春华,如今虽然长得成熟丰满,姿色动人,但仍是身材矮小,惹人怜惜的小个子美女。

她脸上的稚气不仅没有被岁月洗退,因为这十几年来,只是单独陪着小皇帝玩耍,反令她变得更加未经世事。

若是如此的话,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小皇帝心里一直不曾放下小遥,便是张春华也无法替代。

周扬一想到这里,心中微微疼痛,问道:“请宣读陛下所传的口喻吧!”

张春华拔起他送的倚天剑道:“杀了你。”

周扬愕然道:“不会吧!开什么玩笑?”

张春华一对闪闪发光的动人美目,却不像是开玩笑的样子,一脸认真地道:“如果不带人家一起走的话,就杀了你,这就是皇上的口喻。”

周扬心下恍然,这小丫头片子恐怕压根就没带来什么口喻,否则的话曹操怎么可能不知道。

汉献帝一直都是曹操手中的政治筹码,他的一举一动,都在曹操的掌握之中。

虽然生活过得还算不错,但是却没有自由的权力,更没有半点政治主张。

所谓的诏书全都是曹操的意愿,口喻什么的更不可能有。

问题是张春华陪了小皇帝十几年,为何到了今天,才终于假借皇上之名来找他周扬呢?

“因为你答应过皇上哥哥。”张春华嘟嘴道。

“皇上哥哥?你居然可以叫他哥哥了?”周扬讶然道。

同时想起了小皇帝曾对他说过,他和小遥之间青梅竹马,也是以哥哥妹妹相称。

看来张春华和他相处得也应该不错,至少小皇帝不用再整天无聊了。

可现在这小丫头片子却跑了出来,还以剑相对地要跟着他。

周扬失笑道:“我可是去打仗,不是去玩,更不是去找你的仲达哥哥,你还是回许都陪你的皇上哥哥吧!至少在那里可以安枕无忧,生活过得也舒泰,也不会无聊,需要什么猫咪狗熊之类的玩具也可以尽管开口。”

张春华听他一口气讲这么大堆话来,不奈其烦地打断道:“不管啦!反正你答应了皇上哥哥,也答应了人家的事情,就一定要办到,办不到就杀了你,要么就一辈子盯着你。”

周扬晒道:“不要吧!我答应过陛下什么事了?”

张春华剑眉竖起道:“你答应帮他找到小遥妹妹,也答应帮人家找到仲达哥哥,结果一个也没有找来,怎么说?”

周扬耸了耸肩道:“我又不知道他们跑哪去了,一直都派人四处查探,还是没有消息,教我有什么办法?”

话虽如此,但毕竟是作贼心虚。

加上张春华那双毫无心机的透明眼神,直勾勾地盯着周扬虚以委蛇的目光。

周扬被越看心里越发毛,就好像藏到牧野的司马懿被发现了似的,连忙又是退让道:“行了行了,带你就带你,但却一定要听我的话,可别坏了大事。”

张春华不屑地道:“不就是进攻一个小小的汉中吗?有这么大不了的。”

周扬干笑道:“哪有这么容易,你以为打仗就是随便指挥一下士兵,然后自己坐在帐里等着胜利消息,就可以了吗?”

张春华道:“反正人家是不懂得什么打仗或政治之类的,便若是仲达哥哥在的话,这些对他来说,根本就是易如反掌的事情,你自己好好想想吧!人家先去休息了,行军之前一定要叫我哦!”

第三部:谋朝篡位 第八章:进攻汉中

建安十八年,曹操被册封为魏公,并在董昭等大臣的建议下接受了意味最高待遇的九锡之礼。

所有麾下文臣武将也都提到了晋升,周扬也被加封为征西大将军,统领雍、凉二州,并即刻起兵攻讨汉中,以封住西蜀刘备的咽喉要道。

当夏侯渊、曹休、张郃等率领五万精兵抵达之时,洛阳军队亦马上起程前往眉县。

随军的谋士刘晔建议道:“所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周乡侯理应安排一支可靠军队作为的后勤补给,这是战争必备的资源之一。”

周扬本来就没有领帅经验,但如今自己也算是位高权重,手握军权,曹操又已经确定了嗣继之事。

在这种时候给他一次这样的机会,显然对他将来助继承认一统天下寄予厚望。

刘晔也是追随曹操早期的谋士之一,加上有夏侯渊、曹休、张郃这些经验丰富的大将相助。

周扬自然抱着虚谦的态度,立刻采用了建议,命张郃负责此战的补给工作。

大军从眉县出发,汉中张鲁亦早已接到军情,并向蜀方求援。

刘备知道这是一场唇亡齿寒的战斗,对于汉中自是绝不会供手让于曹操。

虽然刚刚灭了刘璋,仍存在许多尚未稳定的内部问题,并且许多武将、军队等都要分调到各处去负责镇压、治安、防守等工作,但还是抽出了一万步兵,由大将魏延领统,火速赶往汉中支援。

“魏延?”周扬口中喃喃念着这个绝不陌生的名字。

根据所载,刘备麾下最出色的两员将领,莫过于张飞和魏延。

历史中的张飞并非一介莽夫,而是有勇有谋的大将之才,刘备能够拥有今天的地位,至少有一半江山是从张飞手里打下来的。

至于另一名领兵打仗极为厉害的人物,便是魏延。

此人自从效忠刘备以来,几乎屡立战功,后来又在北伐中率军大破魏将郭淮等人,还提出了著名的奇袭长安“子午谷奇谋”,成为了曹魏最为头痛的人物。

只可惜在诸葛亮掌权之下,无法发挥出他真正的才华,最终含恨而终,惨遭诛灭三族的结果。

演义中所谓的什么魏延生有反骨之说,皆为空谈谬论。

这位出色的将领由始至终并没有背叛过蜀国,但周扬倒是希望他真的长个反骨什么的,那就可以像当年挖掘徐荣那样,把他挖角过来,然后加以重用。

“周乡侯也知道此人吗?”刘晔问道。

“略知一二。”周扬连忙谦虚一番,才道,“刘先生有何提议吗?”

“只需修书一封回许都,在下可保证不废一兵一卒,必让蜀军无攻而返。”刘晔浅笑道。

“那就马上写吧!”

于是按照刘晔的提议,周扬当夜就命快马将这封书寄回许都。

原来在刘备攻取蜀地之后,孙权曾派人前往讨还当年向他借取的荆州江陵之地,结果却屡屡遭到搪塞,双方早已存在了间隙。

当年曹操大军压境,孙、刘联军共抗强敌,如今患难已过,刘备实力已不在孙权之下,却是另一回事了。

因此孙权打算凭几句话就拿回荆州之地,简直是痴人说梦。

这也早引起了东吴方面的不满,故而刘晔认为,只要修书一封寄回许都,让曹操派人拿着皇上的诏书前往东吴册封孙权,同时与他结好,蜀国自然会有所防范。

毕竟刘备目前的总战力足与魏吴两大国相抗衡,但一时间要聚结出一支可战军队,却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加上吴蜀两国已明显不如以前的关系,故而相互之间,必然有所防范。

果然不出刘晔所料,当周扬大军抵达阳平关的时候,蜀军早已撤离。

张鲁知道此战再所难免,立刻从汉中调兵遣将前往关中防守,魏军亦于阳平关四十里外下寨。

周扬与诸将立于山坡上,遥望着阳平关北依秦岭,南临汉江和巴山,西隔咸河与走马岭上的汉中城遥遥相对,雄踞于西通巴蜀的金牛道口和北抵秦陇的陈仓道口,与汉江南北的定军山、天荡山互为犄角之势,是汉中盆地的西门户,同时也是巴蜀通往关中的北端前沿,地理位置十分险要。

“进利于攻,退可以守。”夏侯渊道,“若能拿下天荡山的话,便可虎视汉中,对于阳平关将会造成十分头痛的威胁。”

“可是天荡山地形险要,想要绕山偷袭的话,却是谈何容易。”曹休道。

“再难,有当年我们绕虎牢关难吗?”周扬却道。

“不一样。”刘晔道,“当年虎牢关前十八路镇诸侯兵临关下,周乡侯能够偷上关北山林,主要还是洛阳对董卓的重要程度,远逊于汉中对张鲁。”

周扬叹了口气,心想他说的没错。

当年董卓丢了虎牢关,还可以乘机掠夺财物,焚城西逃。

但张鲁若是丢了阳平关的话,汉中必将汲汲可危,再无退路,唯一的选择要么是投奔刘备,要么就是开城向魏军投降了。

因此天荡山必有重兵把守,只需派一名稳重可靠的武将,带上几百名弓箭手和步兵,任何人也休想偷得上山半步。

曹休提议道:“末将每随主公亲征时,常见我方先修降书寄于对方。”

刘晔赞道:“这是个好主意。”

周扬道:“对方哪会这么容易投降?”

刘晔解释道:“降书的目的,不完全是为了让敌人不战而降,当然,若能如此自然是最好不过了,但就算敌人硬是要战,也可以起到打击敌军士气的效果啊!”

夏侯渊点头同意道:“尤其是我大魏军力强盛,战势处优,敌人的士兵和汉中的百姓们,没人愿意帮张鲁拼拿打仗。”

刘晔又道:“所以降书与造谣需双管齐下,否则单是攻打阳平关,我方就得付出庞大的时间和资源了。”

周扬听大家说得头头是道,加上自己本是抱着学习态度。

这些人无人不是战场经验丰富、军事能力极强的将领和谋士,听他们的准是没错,于是便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刘晔。

当降书发到汉中十天之后,终于收到了张鲁的回复。

刘晔拿着书信细细端详,脸上却露出了愁容。

夏侯渊连忙问道:“信上怎么说的?”

刘晔奇道:“看张鲁的态度,似乎他本人并不打算秧及无辜,对于战争亦是十分厌恶,并无意与我军作战,只是从信上的意思,却写得颇为委婉,好像不是他要死守汉中一样。”

曹休道:“张鲁麾下有个弟弟名叫张卫,此人性格倔强,主张战而不降的应该是他。”

刘晔目光始终没有离开书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