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横行无忌闯三国-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修快步来到赵云近前,说道:“这位想必是赵云赵先生吧,在下北海王修!”

赵云听了立刻是一愣,自己是个武将啊,怎么成先生了!

其实这也怪不得王修,今天赵云穿的就是平时庄稼人穿的衣服,不过赵云这人向来爱干净,所以衣服洗的一尘不染,而且赵云本来就是个小白脸,加上王修先入为主,认定赵云就是个文士,所以称呼赵云为“先生”。

赵云一听眼前这人是北海来的,心中登时明白了七八分,人家带着礼物来这里,想必是为了招揽自己,不过赵云怎么也想不通,自己刚刚从师傅那里回来,根本没有半点名声,怎么这个张德会派人来招揽自己!

听说张德如今已经占领了青州全境,也算得上是一方实力不弱的诸侯了,而且听闻张德在讨伐董卓的时候居功甚伟,加上年轻,应该很有前途。要是去投靠张德估计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王修被赵云请进屋,两人寒暄了几句,赵云才问道:“不知道王修先生前来所谓何事?”

“实不相瞒,在下乃是北海太守张德麾下典农校尉,我家主公很是仰慕先生,本想亲自登门拜访,奈何冀州乃是袁绍所属,所以特地派修来请先生出山!”王修道。

赵云点了点头,这个“先生”的称呼听起来可真是别扭啊!至于投靠张德的事情,自己不能这么快做决定,还是先跟好友夏侯兰商量商量再说,于是赵云说道:“多谢张北海好意,只是此事,云一时难以决定,若是王大人不弃,能否先在这里小住几日,让云思量一二!”

王修点了点头,这也是人之常情,并不是人人都像自己因为老爹犯了事落在张德手里逼得投靠张德的!

北海城。

管宁带着两个人来到了太守府,两人都是文士打扮,第一人三十岁左右的年纪,相貌并不是很出众,第二人身高八尺,长相也是一般,不过既然是管宁带来了,张德自然也不敢怠慢。

“张大人,这两位是我的好友,这位是是仪,字子羽,乃是北海营陵人;这位是孙邵,字长绪。这二位都是当地名士。”管宁的介绍很是简短。

这时候两人起身道:“是仪(孙邵)见过张大人!”

张德感激的看了管宁一眼,自己手下现在最缺的可就是人才了!

———————————————————————————————————————————

状态不好,思路不清,给点时间调整调整。

第一九四章 大舅哥来了

 是仪字子羽,是北海营陵人,本姓氏,后来是仪去六艺术院拜会孔融跟管宁,当时孔融说“氏”字“民”无上,可改为“是”,所以是仪就改了姓。是仪这人饱读诗书,很有才学,而且还当过县令,用现在的话说是一个有N年工作经验的公务员。

而孙邵也是北海本地人,今年还不到三十岁,孙邵身高八尺,相貌出众,很有名士的风骨,而且孙邵这人不但饱读诗书,而且熟读兵法韬略,因此孙邵算的上是个能文能武的有志青年。

这二人都是北海人,自然于管宁相熟。前些年,张德刚来北海的时候,因为张德那时候名声并不怎么样,所以二人根本没有投靠张德的想法。后来讨伐董卓结束,张德再次招贤的时候,是仪本来想要出山相助的,可是孙邵却认为张德当时还不成气候,毕竟头上还有个青州刺史焦和。

张德干掉焦和从临淄回来以后,孙邵见张德已经占领了青州全境,准备去投靠张德,不过此时大举任命原来的“泰山四寇”,这样是仪心中十分不舒服,是仪这人是个文士,有些自命清高,跟强盗出身的人为伍,是仪觉得不是滋味,于是就劝住了孙邵。

不过这回时机可就不一样了,张德如今已经拿下了徐州大半,又闪电般的平定了青州的内乱,恐怕下一步就会兵进下邳了,要是不趁着现在赶快在张德手下谋个好差事,恐怕等到张德完全占领青徐两州的时候,人才会大把大把的来投靠张德,到时候自己再去投靠恐怕效果就比现在差远了。所以两人找来管宁来引荐。

是仪和孙邵两个人,张德从来没听说过,特别是是仪,这个姓氏也太少见了。不过管宁说这两个人很有才,管宁这个人张德还算是有些了解的,这人虽然满腹经纶,但是跟一般的夫子还是有些不同的,管宁这人做事十分的务实,而且管宁这人说话从来不说的很满,所以既然管宁说这二人有才,想必这二人应该是很有才干。

如今张德青州内乱刚刚结束,正需要安定人心,而孙邵和是仪又都是青州本地人,所以张德便将这二人派往了济南和临淄,协助两地搞好内政。

不久,陈宫从彭城回来了,而当彭城见到李柔以后,也对李柔的才学表示非常的钦佩。陈宫这人除了口才不怎么样以外,应变能力也稍微差一些,不过陈宫战略眼光却是一流的,所以陈宫喜欢谋定而后动,当然陈宫自己是非常清楚自己这个缺点的。

而李柔这个人恰好十分擅长应变,战略目光比起陈宫要差上许多,但是应变能力是相当不错的,这正好能够和陈宫互补,虽然李柔是个残疾人,不过不影响李柔成为一个好谋士,只是李柔这人来历不明,但是看李柔这满脸的伤,想必有不少不好不愉快的过去,张德和陈宫也就没有好意思询问。

陈宫回来没多少天,就到了春节了,而在农历的腊月二十八,北海城却来了一个重要的客人,那就是曹操的族弟曹纯。

曹纯今年只有二十二岁,说起来和张德的生理年龄是一样的。不过和张德不同的是,曹纯眼中充满了年轻人的热情,总体看起来,曹纯长的和他哥哥曹仁一点也不一样,比起曹仁的老练,曹纯更像一只冲动的小老虎,满脸充满着张扬的气息。

曹纯这次是奉命前来接曹操的家人去洛阳的,曹纯带了五百人来,这也是曹纯第一次带兵。所以曹纯显得格外的激动。

曹纯,怎么说也是张德的大舅哥,所以招待大舅哥,张德自然没有怠慢,而忽悠一个二十岁刚出头的毛头小伙子,对于张德来说并不困难,所以不久,这位大舅哥就被张德忽悠到了,而从他的口中,张德也知道了几个很重要的情报。

首先是西凉马腾和韩遂领兵进京勤王,但是因为兵力不足被李傕和郭汜击败,马腾韩遂退回了凉州,但是马腾虽然败了,朝廷却册封马腾为凉州刺史。之后李傕和郭汜则屯兵天水,樊稠因为跟李郭二人不合,所以屯兵安定,张济虽然顶着个雍州刺史的职位,但是手中的兵马却是最少的。而且夹在李郭跟樊稠之间日子也不好过,所以干脆带着自己那些本来就不多的兵马奔武关找侄子张济去了。

然后朝廷又下旨张鲁为汉中太守,同时也嘉奖了上庸的李蒙和西城的王方,两人都被封为列侯。

不用说,这些都是出自刘备的手笔,加封马腾凉州刺史,是为了牵制李郭和樊稠,封张鲁等人则是为了安定汉中局势,张鲁本来就和刘备关系不错,所以如今刘备得势,自然忘不了张鲁。

李蒙和王方二人自从董卓死了以后,变成了无依无靠的孤魂野鬼,这两人本来本事就是一般般,而且胸中也没有什么大志,所以两人觉得很无助。而之后刘备派简雍来向二人宣旨,加封两人为列侯,刘备这人本来人缘就好,而李蒙跟王方二人见刘备给了自己好处,也觉得刘备这人得势以后没有忘了自己,于是干脆表态投靠了刘备。

另一条消息是曹纯在路上探知的,那就是豫州袁术跟袁遗的战斗已经结束了。

袁遗最终还是被袁术打败了,袁术虽然败了几场,但是毕竟南阳是大汉最富庶的郡,人口众多物产丰富,论起战争潜力,恐怕比起一个州来差不了多少,加上袁术这个人又不是什么爱民之人,兵败之后立刻强行征兆了十万壮丁,凭借着巨大的兵力优势,击败了袁遗。

袁遗败了以后,曾经找汝南袁家求助,希望袁家能够劝劝袁术能够看在同宗的份上饶自己一命,不过袁术这人小心眼,非要杀袁遗,袁遗为了保命,跑去冀州投靠了袁绍。

荆州鹿门书院,荆州鹿门书院,庞德公摇着扇子,看着窗外飘飘的飞雪,心中有些惆怅,如今年关已到,学生们都回家了,偌大的鹿门书院又变得冷冷清清了……

——————————————————————————

昨夜气温骤降,不小心感冒了,哎……

第一九五章 子龙破贼

 一个少年来到了庞德公近前,这个少年皮肤黝黑黝黑的,尖嘴猴腮,不能说是很丑,但是也绝对不能说长相一般,如果用古人看相的说法,这人长的不是什么富贵之相。

“叔父,是时候用膳了!”这名相貌奇特的少年说道。

庞德公看了看身边的少年,点了点头,这个少年便是自己的亲侄子庞统旁士元,对于这个侄子,庞德公确实是很欣赏的,庞统敏而好学,而庞德公也倾囊相授,论才华,在鹿门学子当中,庞统当数第一!

可惜的是庞统的长相却是是有些说不过去,想想自己,在想想自己那个兄长,好像都算得上是五官端正,可是这个庞统长的却是是有些说不过去了。

这时候,一个小童过来说道:“先生,外面有一个人求见先生!”说着递上了拜帖。

庞德公一愣,大过年的,谁趁着这个时候来啊,不过所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而且人家是依照礼数来的,所以庞德公还是接过了拜帖。

打开帖子,一个人命首先映入庞德公眼前。李严?这个名字自己好像在哪里看到过啊!对了,这人曾经行刺过袁术!想到这里,庞德公眉头皱起,这个李严来找我干什么?

“带李严到堂中等候,我稍后就到!”庞德公冲着小童说道。

几日前,李严还在豫州帮助袁遗对抗袁术,但是毕竟是经验不足,肚子里的学问也是有限,加上双反实力差距很大,所以袁遗最终还是败了,而李严则再次过起了流浪的日子。

这次战斗让李严认识到,自己的学问很是不足,所以便起了拜师的想法,而家在南阳的李严自然知道荆襄多名士,而其中以庞德公名声最盛,所以李严便赶到了鹿门书院,希望能够拜庞德公为师。

……

常山郡。

赵云经过多日的思量,终于决定答应了王修,投靠张德。

其实赵云的想法也不难理解,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当然希望自己能够出人头地,而投靠袁绍不受重用,使得赵云很受打击,而这时候张德又亲自派人来访,就像现在某个高学历青年,去某个大公司却被安排了个小职员,而这时候有另一家大公司告诉你来做高管吧,这时候这个青年当然会乐意跳槽。

不过天公不作美,这几天下起了大雪,而赵云家又住在山中,道路十分难走,而且赵云决定举家搬迁,也需要时间准备,所以大家决定等到过完年再回青州。

腊月二十八,一大早,赵云就到了院子中舞剑。若是行家看来,赵云这剑武的绝对得让人竖大拇指,可是偏偏王修是个文人,看不懂这些,只觉得赵云舞剑舞的是眼花缭乱。比起军师舞的是好看多了。

说起来,陈宫也会两下子剑法,没事的时候经常耍弄两下,而且汉代的文人并不像后世那样五谷不分,四肢不勤,相反,不少文士都会驾车射箭和剑法。所以王修看到赵云舞剑,仍然没把赵云朝着武将方面想。

赵云正舞的起劲,就听见村口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