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启-第1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环钏际炻堑南敕ā�

更加让杜康吃惊的是,姚菲居然知道了邹萌与汪可儿帮助他练功的事情,并且提议,由姚芳姐妹俩取代邹萌和汪可儿,帮助杜康修炼,这让杜康有喜有忧,喜的是姚菲对自己如此关心,甚至不惜与姐姐姚芳共侍一夫,忧的是姚菲可能会对于邹萌和汪可儿心生嫉妒,这是杜康不愿意看到的。

思忖一番之后,杜康还是不同意姚菲的想法,一是因为杼公子需要照顾,二是因为邹萌擅长巫医术,而姚芳姐妹俩在疗伤方面却没有这么大的优势。

不过,这却让姚菲有些不悦,她埋怨了杜康一番,当初,曹冥向姚芳求亲,正是杜康极力劝阻姚芳嫁给曹冥,这才导致姚芳错过了一个出嫁的机会。虽然曹冥并非是理想的郎君,但这却使得一般的富贵人家自认为高攀不起,不敢向姚虞思提亲。

按照姚菲的说法,杜康可以说是从侧面阻挠了姚芳出嫁,这才使得姚芳至今仍然待字闺中。正因为如此,杜康更应该娶姚芳,至少算是个作为补偿,更何况姚芳也是个国色天香的佳人。杜康听了这番话,顿时哭笑不得,这个理由实在是太牵强了。

于是,杜康选择了逃避,回到了彭城军中的大营。而令他感觉奇怪的是,嬴若冰和宾圉居然不见了,据卫兵们报告,是嬴若冰先行离开了彭城,而宾圉则是去找她,已经过去两天了,嬴若冰和宾圉却至今未归。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杜康本来还在为姚菲乱点鸳鸯谱而头痛不已,回到彭城之后,如今彭城这边也又生事端,这让他情何以堪?冷静地思考一番之后,杜康猜测,嬴若冰极有可能是去了青州,因为她一直在惦记着营救徐侯。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嬴若冰此行岂不是会遇到很多危险?杜康对此忧心忡忡。

其实,杜康之所以这么担心也是有道理的,根据湛小艾在青州那边发过来的情报,最近寒浇的举动有些反常,由于东夷的几个诸侯属国多年来一直在帮助寒浞父子为虎作伥,湛小艾便决定说服寒浇先除掉这些诸侯属国以孤立寒浞。

没想到,寒浇居然对此欣然应允,湛小艾猜测,寒浇如此痛快地接受了湛小艾的建议,就是因为他已经认为他并非是寒浞的亲生儿子,他已经对寒浞有了二心。寒浇这么做,也是为了剪除寒浞的羽翼。

在寒浇看来,这些诸侯虽然平日里对他毕恭毕敬,但却是畏惧他的*威,一旦将来他与寒浞反目成仇,这些诸侯未必会继续听命于他,为了避免这些诸侯们在将来危及到他的自身利益,他必须现在就提前动手,攻杀这些诸侯,吞并他们的地盘和军队,永除后患。寒浇本来就生性好杀,此时杀心顿起,几日内便灭掉了几个诸侯,其余的诸侯全都忐忑不安,惊惧之极,许多人甚至有了哗变的想法。

不仅如此,寒浇即便是在自己的宫闱之内也是疑心重重,不仅杀了几个宫女,甚至怀疑几个妻妾对其不忠,意欲杀几个小妾,只是在湛小艾的劝阻之下才改变了决定。这样一来,湛小艾更加得到了寒浇的妻妾们的信任,她们对于寒浇则更加阳奉阴违。

第275章 水神后裔

但是这样一来,在东夷各地难免又将掀起一阵腥风血雨,这样的内乱对于寒浞不是什么好事,但却对于正在同东夷人交战的杜康军团以及九黎族人却都是一个大好事,他们可以坐收渔利。而嬴若冰在这个时候去青州,非常不合时宜,难免会遇到一些麻烦。

几天后,姬陶那边也传来了情报,姬陶已经取得了寒戈的进一步信任,寒戈曾经拜见过寒浞及其母后纯狐,告密说寒浇心怀不轨,欲杀尽所有反对他的诸侯而私自称王,甚至不排除有弑杀寒浞的可能性。

寒戈的这些话让寒浞大吃一惊,他虽然半信半疑,但他对于寒戈还是信任的,此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寒浞不得不决定早做打算,防患于未然。

杜康听到了这些情报,更对讨伐寒浞父子有了信心,看样子,寒浞父子之间的一场内斗是在所难免了,这就是报仇雪恨的大好时机,这也使杜康认识到,要想除掉寒浞父子,并不一定要硬碰硬地出兵交战,还可以智取,那样才是减少兵力损失的好办法。

不过,杜康认为,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尽快去寻找嬴若冰,于是,杜康带上了潘仲义、岳华灵、吴贺等人,亲自率大军一万北上,直奔青州方向。当天夜间,大军抵达了微山湖畔一带,由于这里是杜康的故乡,加之夜色已深,杜康便下令全军在这里安营扎寨,暂时歇息一晚上。

杜康正在与众将商议军情,忽然中军大帐之外响起了一阵嘈杂声,有人在大声呼喊“有刺客……”,众人惊异之下,都面面相觑,手握兵刃,不知道何人居然敢趁夜间行刺,简直是吃了豹子胆,但众人都已经做好了保护杜康的准备。

杜康却面不变色,镇静地吩咐道:“我们出去看一看,究竟是何人敢夜闯大营。”说完,便大步向中军大帐之外走去。

众将担心杜康有失,连忙也跟着走了出去。这时,众人才发现,士兵们所说的刺客只有一个人,那个人身材高大,长发披肩,身穿白色长袍,他的手中虽然没有兵刃,但围在他身边的士兵们却无法靠近他。

那人每次看起来像是随意挥动的手,却都能产生一种无形的冲击波,能够轻而易举地打到几个士兵。不过,此人却似乎并不想伤人,只是把士兵们打倒在地,却没有任何士兵伤亡。由于此人和许多士兵们缠斗在一起,远处的士兵们也不敢放箭,生怕误伤了自己人。

杜康观察了那人一番,觉得他的修为至少达到了炼神还虚境界的中期,而且,他的功夫很奇怪,和一般的中原人的功夫明显不同,与西戎人那种异族的功夫也没什么相似之处。杜康甚至猜测,此人是否传说中的巫支祁,但观察他的修为,似乎没有那么高深莫测。

但杜康并不想耽搁时间,以免士兵们受伤,旋即朗声喊道:“弟兄们,你们闪开,那个刺客,你是何方神圣,竟敢夜闯我军大营,有本事,你就与本侯较量一番。”说着,他的手却已经握紧了轩辕夏禹剑的剑柄。

士兵们闻言立即闪开,但却仍然守护在杜康的身边,手中的兵刃一齐指向那个刺客,如临大敌,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

“哈哈哈……”那个刺客朗声大笑了几声,道:“其实,我不是来行刺你的,只是你的手下士兵们太多疑了。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乃是水神共工的后裔洪兴波,颛顼帝时,水神共工起兵争天下,失败后,为了避仇而改为洪姓……”

岳华灵有些不屑地打断了他的话,道:“住口,就凭你信口开河,你以为我们能够相信你吗?你还敢说自己是水神后裔,我还想说我是火神后裔呢。”

此言一出,旁边的将士们顿时爆发了一阵哄笑声,都有些嘲讽地看着那人,认为此人言过其实,满口胡言。

那个自称是洪兴波的人脸上显出怒色,冷哼一声,道:“你们以为我在骗你们吗?我本来是听说豫侯是大夏皇室后裔,也是个一代明君,因此,便想前来投奔,却没想到受到了你们的如此冷遇,罢了,既然如此,算我洪某人看错人了,我这就告辞了……”说完,他转过身去,就要离开。

杜康连忙挽留道:“且慢,洪先生,既然你大老远前来,我们岂能怠慢,那不是待客之道,请你随我来大帐一叙,本侯正好向你请教。”

听到杜康这么热情地挽留,也算是给足了面子,洪兴波这才昂头阔步地跟随杜康走进了中军大帐,众人对他还有几分怀疑,连忙也跟了进去,以防他猝然出手行刺。

来到大帐之内,杜康笑着礼让道:“洪先生请坐。”说完,他借助灯光,又仔细地端详了洪兴波一番,这才看清楚了洪兴波的真面目。

洪兴波年龄大约三十岁左右,留着一缕小胡子,他的面色煞白,皮肤如同那种经常在水里泡着的人一般,白色的长袍看起来质地很特别,杜康可以猜测到,他身上的长袍,即使到了水中游泳,也不会阻碍游泳的速度。看样子,这个人应该是一个水战的高手。既然他自称是水神共工后裔,那么他的水上功夫极有可能会超出常人。

洪兴波也打量了杜康一番,道:“世间传闻豫侯年轻有为,待人真诚,任人唯贤,今日一见,果真是名不虚传,豫侯的大军之中也是猛将云集,三军用命,士气如虹。放眼天下,几乎没有一支军队能够与豫侯的军队相比。”

众将听了,都难免有几分得意,洪兴波的这些话,算是说到了他们的心坎上。

杜康笑了笑,诚恳地说道:“洪先生过奖了,我军之强,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么多忠勇可嘉的将士们,同时,我军仍然求贤若渴,也非常希望洪先生能够加盟我军,我们共同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来!”

第276章 佳人遇劫

洪兴波神秘地笑了笑,道:“既然豫侯身为大夏皇室后裔,在下斗胆问一问,豫侯是否知道大禹神帝秘宝的所在?据说,当年大禹神帝曾经在某个地方封印了一些神秘的宝贝。”

杜康闻言一怔,对于所谓的大禹神帝秘宝,他是从来没有听说过,即便是听说过,也不会轻易与外人提起。

但正因为杜康也是对此并不了解,这才有些好奇地问道:“这个,本侯也是一无所知,愿闻其详。”

洪兴波却并不言语,反而目光大有深意地看了看大帐中的其余将领,似乎是有这些人在场,不便多说。

杜康却不以为意,微笑着道:“洪先生不必担心,这里没有外人,我们都是兄弟。”

众将听了之后,都感觉心里暖暖的,杜康对他们如此讲义气,他们更加坚定了为杜康效力的决心。

洪兴波笑了笑,道:“既然如此,那我就实说了,算是作为送给豫侯和各位将军的见面礼吧。”

于是,洪兴波便娓娓道来,作为水神共工的后裔,洪兴波所知道的一些古代传说,远远比寻常人要多出许多。原来,大禹神帝曾经预料到大夏会在一百多年后遇到巨变,于是便把他所有的秘笈、宝物等分藏在几座山中,以便未来有缘的人可以得到。

洪兴波知道一条线索,大禹神帝曾经从风陵堆渡过黄河,来到熊耳山,选择了一块秘密的地方,吩咐侍从开凿了一间石室,石室凿好之后,大禹神帝便在他携带来的各种秘笈和宝物中挑选了几种,放在预备好的一个金匮内,塞进石室之中藏着。然后,他又叫侍从用土石将石室遮住。而这个侍从便是洪兴波的祖父。

不过,即便是洪兴波的祖父,也只知道大禹神帝曾经在熊耳山藏了一些宝贝,这是因为熊耳山是洛水发源之地。洛水最有神灵,当初帝尧授帝舜及帝舜授大禹以天下时,皆于此水中得到祯祥。另外,从前大禹治洪水时,也曾在此水中得到过宝书及九畴等。

因水中不可藏书,所以藏在此水发源之山中,以作纪念。而且,在熊耳山之下有隧道,分通各州,叫作地脉,是一个极好的所在。不过,至于究竟所藏的是什么宝贝以及藏在具体什么地方,那就不得而知了。

从那以后,洪兴波的祖父曾经发誓过,绝不会把熊耳山藏宝之事泄露给大禹神帝后裔之外的别人,因此,洪兴波把这件事透露给杜康,并不为过。

杜康等人听了之后顿时喜出望外,这可是一个非比寻常的良机啊,如果能够找到大禹神帝的秘宝,那对于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