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霸道人生-第3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看在眼里大觉惊奇又对看一眼,听着这日本人别扭的汉语,心里也都挺不是滋味,一贯看不起人家东洋人,哪知道危难之际才知道这些日本企业家,比大部分中国商人大大的有良心,为给旗下数十万员工找一条活路,不惜低声下气点头哈腰。

赵大喜心里也挺不是滋味,无趣的摆一摆手:“小董,你带他们找个酒店先住下吧,多订几张去北京的机票。”

散会之后众人心里面都挺不是滋味。都有点接受不了,哪知道日本人还都是这么有良心的,这也太让人难以接受了吧。赵大喜又哈哈一笑挺无所谓,迈着四方步回家睡觉,第二天上午带着仓重英武去北京,见一见老首长。

这天晚上在中南海,苏和的住处。

苏和满面红光看着态度恭敬的仓重英武,也自然露出大度表情:“来者是客,你也请坐吧仓重先生。”

赵大喜自然不动声色态度沉稳,田中勤又偷偷竖一个大拇指过来,脸上也都是红光满面。这天在苏家饭桌上,苏和兴致大起听的入了神,听着赵大喜给他讲解下一步的重组上市计划,苏和对于跨国并购重组根本也是一窍不通,却并不防碍他的兴致。尤其软银第二号人物仓重英武的恭敬态度,更让苏老爷子觉得老脸上大有光彩。

听完了赵大喜的汇报,苏和也拍桌赞叹:“你也挺不容易,为了这次跨国并购重组,你也计划了好多年吧。”

田中勤言语之间也唏嘘感慨:“别人都看到你风光无限,背后遭了多少罪又有几个人清楚。”

赵大喜眼睛也稍有点红,还是擦一擦眼睛把话题带开:“呵呵,我看中的还是软银技术,可惜动手还是慢了。软银技术优势已经不象前几年那么明显了。”

苏和眼睛也有点红了,善意的摆手:“什么话,人家是做了多少年的大公司,就算技术优势不明显了也还是世界一流,好好跟人家学。”

赵大喜自然听教听话乖乖点头,把老领导哄的开开心心才回酒店休息。数天之后消息见报,这一回在日本国内倒是并没有激起多大的反响,大部分日本人已经接受了软银被收购的事实。只是日本产经大臣紧急召见了孙正义,知道收购已经完成之后也就没话讲了,已成事实再干涉也没什么用。

只是几个记者在产经新闻上,写了几篇无关痛痒的文章。酸意十足倒还替孙正义说了两句好话。还自欺欺人的认为中国公司,如果能帮助日本公司,把产品卖给日渐富裕起来的中国人,那么让中国人持有一部分所有权也是可以接受的。

这自欺欺人的文章见报,响应者了了无几,大多数日本人选择性失明,带着很微妙的心态,忽略了日本软银被一家中国民营企业收购的事实。对于在日本国内遭受的冷遇,赵大喜只是咧嘴冷笑,下了四个字的评语,岛民心态。

《华尔街日报》也专门刊发文章,以一贯另类的角度诠释了这次收购,认为通过兼并收购日本企业,不但可以让中国企业获得先进技术,也有助于日本企业走出经营困境,实际上是一种双赢,并且委婉批评了日本企业一贯根深蒂固的,抗拒外国企业收购的毛病。华尔街的文章当然居心叵测,最后还补充说明日本人抗拒的,倒也不光是中国人,事实上所有的外国企业想在日本落脚都不容易,矛头直指日本奉行的日本壁垒政策。

赵大喜当然不关心华尔街日报怎么写,他更关心国内的反应。

如他所愿这一回消息传开,反而在国内激起渲染大*,舆论顿时一片哗然,不少人四处搜集北山集团的一切信息。都想弄清楚这么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民营企业,凭什么收购日本软银,北山集团金字招牌几乎是一夜之间响亮了起来,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企业,因此省下了上亿的广告费。

偏偏北山集团总裁赵大喜,拒不接受任何媒体记者的访问,仍旧保持着一贯低调的神秘面纱。以赵大喜的性格来说,当然知道崇拜神秘是人类的天性,他越低调越神秘别人就对他越感兴趣,就越怕他。

苏和也欣然兑现承诺,给北山集团亲笔题了四个大字“再接再励”,赵大喜满心得意让人把这四个大字连同老首长的亲自签名。镀成金字挂在办公室里。有了这四个大字撑腰,谁敢动他都得考虑后果。

第八卷 第四章 出书立传

这天早晨田中勤进了苏和的办公室。看到老领导桌子上摆的一本书,书名叫做《经典跨国并购案例》,书是摊开的书里还夹着书签,应该是老领导最近热衷的一本书,连吃饭的时候都摊开来看。田中勤心里也跟着得意,脸上露出会心笑意,知道老领导是有意给赵大喜出书立传了。

这天晚上田副秘书长回家之后,一个电话打给赵家村:“恭喜你了,从古到今有几个人能著书立传的,一次壮举足够你传唱千古了。”

赵大喜仍是一笑置之:“就我这样的还传唱千古,能安安稳稳过好这辈子就不错了。”

两个人电话里聊了一阵,赵大喜还是跟老雷两个人商量一阵,还是由北山集团投资部出面,写一份《中国跨国企业并购风险研究报告》。现身说法拿出各种数据,全面分析了中国企业要完成跨国并购需要面临的风险,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并且提出了“信息不对称风险理论”。

北山集团投资部为了这份研究报告也算精英尽出,借着收购日本软银的东风,也要在业界争一争辉。长达五万字的研究报告印成了书,这天出版社送来样品的时候,赵大喜握在手里也多看了几眼。心里暗赞自己手下投资部这些人。每个都是能独挡一面的精英。

这些人跟着梁新城研究了十年美股,又跟着自己先后完成了盛大集团上市,收购软银这样的壮举,也都算是身经百战的投资高手,随便挑出来一个都可以做国策顾问还绰绰有余。可比那些光说不练的专家学者强上百倍。

身边老雷也满心得意,说话的时候也意味深长:“赵总,要不要先给段书记办公室送一份?”

赵大喜抬头看他一眼,油然笑道:“老雷,你想干什么?”

雷主任又嘿然一笑:“书出版了当然是要给人看的,也是该让咱们这位段书记醒一醒了,让他知道外来的和尚不一定会念经。”

赵大喜听到有趣哈哈大笑:“老雷,你这个心态真不好。哈哈,说到投资炒股我不如你,但是说到跟领导相处嘛,你还得慢慢学……咱们这位段书记是脸皮很嫩的人,你把书送去他的办公室,他脸上还能挂的住嘛?”

雷主任也不过是发两句牢骚:“唉,对,厚黑学还真是挺高深一门学问。”

赵大喜又捧腹狂笑,笑到直不起腰:“厚黑学……呵呵,厚黑学可是咱们段书记最看不上的一本书。”

雷主任被他笑到抓一抓头发,也忍不住跟着摇头失笑,就好象听到了这世界上最好笑的笑话。两人嘻嘻哈哈笑了一阵,赵大喜收拾心情把小董叫进来,坐在老板椅里稍一琢磨,心思自然也就活跃了。

从桌上拿几本样书,吩咐小董:“去。找个人,把这几本样书送去孟省长办公室。”

小董虽然一头雾水还是照办了,雷主任也听到收起笑意,认真琢磨赵总此举深意,不直接送段书记办公室,反而先送去给孟省长过目,这里面的深意就足够他琢磨上好半天。

雷主任琢磨了一阵,也若有所思的小声说话:“孟省长这个人……”

赵大喜脸上再次露出有趣笑意:“孟省长这个人挺好,跟谁都笑呵呵的也没什么架子,连换了三任省委书记他还能屹立不倒。老雷,你要是能把这里面的学问琢磨明白了,我就跟老领导推荐你去当国务院国策顾问。

雷主任又摇头失笑,跟赵总聊了一阵心里倒敞开了,自知不是当国策顾问的材料。

七月的第一个星期一,段书记办公室。

孟省长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心态,背着胳膊迈着四方步,晃进了段书记办公室,手里还捏了一本白皮书。周围人看在眼里纷纷跟他打个招呼,对看一眼琢磨着孟省长最近也不知道是怎么了,没事老爱往段书记办公室里面跑。

正在打电话的段书记也没在意,随口一问:“老孟。坐吧,找我有事?”

孟省长脸上仍是笑呵呵的,随意摆手:“没事,来你这坐坐。”

两个人对坐闲聊几句,孟省长也就起身告辞了,临走之前不经意间,把手里那本赵大喜主编的白皮书给忘在茶几上了。直到段书记匆忙起身去开会的时候,不经意间才看到这本书,下意识的拿在手里看了几眼。

段书记翻看了几眼,说话态度还算平和:“这本书谁送来的?”

旁边秘书对看一眼,想一想才回答:“好象是孟省长落下的吧,段书记,要不要给孟省长送回去?”

段书记又翻了几页,稍一犹豫才摆摆手:“先放我这吧,不急着送回去。”

几个省委秘书再对看一眼,偷偷擦一把汗也都知道雨过天晴,几天没见政协那位赵副主席,又闹了这么多花样出来,平白让所有人都跟着他提心吊胆,担心了好多天,这人每每能把钢丝走的如履平地,倒是天底下头一号的奇人。

孟省长人在办公室里,手里也握着一本样书,看了一阵虽是一知半解,却不影响他的好心情,看了一阵还哼上了小曲。直到有秘书来提醒他快开会了,孟省长才不紧不慢的站起来,开会嘛有什么要紧的。

隔着两天没什么动静,老雷又着急了把小董找来问话:“你确定把书送到孟省长办公室了?”

小董还被他问道一脸冤枉:“绝对送到了。我亲自交给孟省长的秘书。”

老雷又抓抓头发满心的不理解,这份研究报告是他和投资部同仁熬夜一个星期,才写出来的一篇大作。自问写的字字珠玑,满心因为这书一送到省委,一定会造成轰动效应,哪知道书是送去了,到现在连个嘉奖电话也没有,就好象兜头被人浇了一盆冷水,心里挺不是个滋味。

赵大喜仍是不动声色,起身同时轻拍他肩膀:“死心了吧,老雷,风头不是这样出的。”

雷主任也四十多岁的人了,又忍不住颓然叹一口气,从赵总这年轻人身上学到的东西,倒比他活了四十多年的经验还要丰富。赵大喜又哈哈一笑安慰他两句,有心教他怎么出风头,风头出尽还能让别人无话可说。

又过了两天香港《文汇报》大版面刊登了该书节选,港府一票有头有脸的投资家纷纷予以关注。纳兰晴领着赵大喜登门拜访香港著名金融投资家,全国著名侨领庄世平庄老先生,也是纳兰家的世交好友。两人见面的消息见报,又在港府兴起一阵小小的波澜,媒体纷纷猜测北山集团是不是要请庄老出山。

之后久为动笔的庄老兴致高涨,亲笔写了一篇文章登在香港财经杂志上。给了北山集团投资部极高的评价,还给那本研究报告白皮书写了个序言。之后北山集团才来了小车,邀请雷主任一行去省委给省委领导们做专题报告。老雷早就头皮发麻,心里滋味古怪也跟赵总学了个乖,才知道原来出风头也是一门高深的学问。

赵大喜仍是不可一世:“去,露个脸吧,也让那几个美国老混子知道,这么大个中国十三亿人,比他强的大有人在。”

雷主任打起精神狠一点头,总要在省委领导面前,尽力磨一磨高盛系的锐气。赵大喜也自知刚刚收购了日本软银。要消化软银也需要一段时日,以他一贯的心性来说总要弄出一点动静,先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