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强汉-第2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所军事学院似乎有重复的地方?造成了资源浪费?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因为受于条件的限制只有进行明确的区分。

第三所学院是混合体系,也就是说不再只限制在教导军事内容。这所学院同样由林斌出面,学院不再限制招生对象,民间人士可以进行报名,他们可以选择入读的科系,需要通过基本测试才能被录取,初步建立期间不接受学员涉及两项科系,每一名学员只针对一项知识进行教导。

林斌当然知道这样的教育体系非常落后,他对此没有任何办法,凡是都讲求从无到有,相信只要这样的先例一开,自然会有人去不断地进行完善和改革,而他恰恰也只是需要打开这样的一扇门,至于日后的事情现在烦恼也没有作用。

没有人会去笑话教育体系太过简陋,虽然还没有人明白这样的一套体系意味着什么,从而也就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不过林斌很自信的想,不用十年的时间人们会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而现在他只需要少量的付出罢了,得到的效益却是无限大。

民族的进步需要知识,知识的来源在于学习,学习的先决条件是有一个学习的环境,环境需要人去建设……

绕口令?那是进步的真理!

既然想要取代现有的王朝来统治中原,那么不能没有准备,林斌目前就是在进行准备,学院的建立构思只是一部份,他还将给民族打开更多、更先进的知识大门。

最高统治者就是有这么一个优势,他想得到什么,下面将由无数人为了一个理念而不懈努力地奋斗。

想是绝对要想,不过当然也存在优先与迟缓两种选择,以上所讲是未雨绸缪的一部份,那么军队的建设就是迫切的优先类型。

林斌已经确定南下争夺中原统治权的战略,虽然现在时机还不成熟,但是必要的准备必然不可缺少。

军事力量是存在的先决条件,想要生存下去没有自保的能力只是空谈,所以一个想要进步的民族不能缺少军事建设,所谓的军事建设当然包括很多,不过林斌可以从最基本的方面做起,那就是组织臣民建立军队!

汉部的军事优势自然是不用多讲的,她的崛起就是建立在强大的军事基础上,一个从战火中爬起来的国度在最开始的三十年内最不缺的就是战士,这也是一个国度生存下去的基本条件,那么建立军队所需要的战士自然也是十分充足的。

林斌下达扩充三个步兵军团的指令后,消息刚传达自中枢院立刻造成轰动,而这还是中枢院还没有向民间公布扩军命令的情况下。

中枢院由军官组成,军官自然有自己的家属,他们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是告诉亲人,有成年男子而还没有参军的家庭立刻开始自己的行动,家长强硬地要求家庭成员报名参军,以求在新军团里有自己家族的一席之地!

造成这样的局面有很多种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汉部军团只有有限的五个,这五个军团早就达到饱和程度,军团的职位没有空缺,如果想加入军团只能充当外围随战仆从的相关官职,领导随战仆从进行作战,而有家世的人谁愿意去一支由奴隶组成的附属作战单位当奴隶的领队?这种服役限制下所建立的军功存在打折扣的现象,如此一来基本也就没人去考虑了。

至于直接统属林斌的神策军……普通人想当个小兵都是奢望!

林斌对军队系统子弟的踊跃程度还是相当满意和开心的,但是他不会给他们任何优待,汉部已经有了自己的初步次序,一切都要按规定来,只不过那也是走走场面,相对而言功勋子弟还是有自己的优势,这也是无法避免的事情。

林斌对步兵军团的要求和骑兵军团不同,这一次步兵军团将不再下辖随战仆从这个作战单位,因为内政需要有奴隶去补充劳动力。

步兵军团只对自由民进行征召,一个步兵军团拥有二十个部级的作战编制,同时附属单位将随战仆从去除后加设了一个额外的后勤单位,这个后勤单位不直接归属军团长领导,而是归属于中枢院,这是为了防止军团长权力过大而形成尾大不掉的必要措施。

每一个校尉统领的士兵人数强硬固定必须有五千人,那么一个步兵军团的基本建制是拥有十万名士兵,它的附属后勤单位人员数量由中枢院控制,根据战场和作战态势中枢院负责对民玞进行动员。

汉部是一个尚武风格极重的势力,人们对战争中获得的军功和缴获都十分渴望,因此短暂的三个月三个步兵军团的兵员达到满额,初步的新兵训练已经展开。

可能是军团达到满员的速度太快?中枢院的总长韩安国向林斌请示是否再组建两个步兵军团,从而达到五个军团的份额,这个建议被林斌毫不犹豫地以“部族需要良好循环”的理由拒绝了,对此韩安国很迷惑。

事实上如果不是因为态势太紧张,一个举族皆兵的部族根本不是好事……

第二百八十七章 呼唤战争

紧张而且有序的建设一直都没有停止,从而林斌基本上也就没有个人时间,他每天都在重复一个节奏,起床、用食、工作、视察……如此如此的循环枯燥到了极点,但是能有什么办法?职权带来了权力,同时它也出现了相应地职责,统治者不好当,他除非想在当代而亡,不然基本没有松懈的时间,这也是勤政皇帝早早驾崩的原因之一。而在战争时期的统治者当起来更难,一个不小心就是亡国奴,谁敢松懈?

林斌自然是没敢松懈,如此一来可苦了一个人……

乌孙使者危黎须自来到西林就一直在等与林斌见上一面的机会,如今一个月都快过去了,他是苦等又等、不得不等,请求见林斌一面的申请却是犹如死沉大海一点消息都没有。

一个月足够发生太多事情,随着深寒季节来临,无论是北疆还是西北都已经开始大规模降雪,在如此季节下交通自然是遭受重大影响,但是对于西域的某些邦国来说,他们在巨大利益的吸引下季节气候根本不是障碍。

乌孙王昆莫猎娇靡担心的事情无可避免的发生了,乌孙请求与汉部联姻的消息泄露出去,西域各国明白联姻背后的巨大利益,他们无论是不是有能力都做出了表态,实力不强的国家表态是想从中分一杯羹,有实力的国家当然是竭尽所能地想要竞争。

乌孙如此保密消息是怎么泄露出去?这点其实并不存在任何疑问,这个时候想西域混乱的只有匈奴人,所以是匈奴潜伏在乌孙的细作探查或者无意中知道秘密向外传播。

目前西域并不是乌孙一国独大,车师国和龟兹国同样是西域的强国,他们最不愿意看见的是乌孙的实力瞬间得到增强,乌孙一旦强大到一个程度,那么匈奴对于他们来说就不是唯一的一个敌人,强大的乌孙同样也变成了西域各邦国的潜在敌人。

西域的局势原本就在匈奴的暗中收买和诸多阴谋下变得极其不稳定,乌孙想与汉部联姻的消息再一传开事情就变得更复杂了,乌孙王昆莫猎娇靡是想依靠联姻来增加乌孙实力的同时将西域不稳定压制下去,不过好像起了反效果,至少西域各邦国在得知联姻消息后就对乌孙国不怎么友善,联盟的局势岌岌可危。

西域也有联姻传统,政治的联姻是强强联合,在事情还没有成为定局之前谁都有机会。

车师国王一方面频繁宴请逗留在西域的汉部使节,一方面急不可耐地派出了自己的求婚使者。

车师国目前并没有要和乌孙国一争高低的意思,乌孙国会想依靠与汉部的联姻来增强实力同时获得保护,在匈奴入侵最前线的车师国这样的想法其实更强烈,为此车师国做了两手的准备,派往汉部的使者绝对是求婚使者没错,不过车师使者则是有两个选择,其一是向汉王求得公主下嫁车师国;其二就是请求汉王娶车师国王的妹妹。

一个国家的王室成员年龄相隔普遍存在,比如大王子都已经四十岁了,王室最小的成员还不满十岁。特别说明的是,车师国王现年并不老,当属壮年,他最大的女儿与最小的妹妹年龄相差只有两岁。

龟兹不在匈奴入侵的前线,匈奴想要攻到龟兹国境前提条件是灭掉车师国等十一个西域邦国,如果匈奴在解决掉了车师等十一邦国没有南下而是朝西北攻打乌孙,那么龟兹自然是还能残喘下去,如此一来龟兹对联姻就没有乌孙和车师迫切以及渴望了。

在不影响北方前线备战的前提下,龟兹国王只是象征性地派出使者前往汉部政治中心西林,龟兹王与大宛国王联合起来对上述两个西域强国提出自己的要求,看上去更像是一种胁迫和表态?

至于西域各小国自己的动作就更别谈了,利益牵扯之下事事都存在可能性,一场不大的风波被匈奴人这么一搅乱,原本就不怎么稳定的西域在匈奴的阴谋下甚至出现了联盟瓦解的危险……

身在西林的乌孙使者危黎须略一想就感到头皮发麻,如果没有快点和汉部统治者见面,再拖上两个月等春季来临匈奴人一有动静,那时西域就真的岌岌可危了!

其实林斌已经有注意到西域的局势,不过他也仅仅是注意而没有出面的打算,弱小的西域不符合汉部的利益,同时相反过来强大的西域也不符合汉部的利益,毕竟他早已经有入主西域成为西域主人的想法,在构思中西域是华夏民族西进的基地,西域既不弱又不强才是真正符合汉部的利益!

一个不弱又不强的西域可以抵抗匈奴人的入侵,但是西域的绝大部分领土会沦陷,匈奴先一步将在西域的占领地清洗一遍,战争又极大地削弱西域人。可以说,等待匈奴和西域战争进行得筋疲力尽的时候就是汉部入主西域的时候,那时林斌根本不用出多少力就能得到一个短时间内就可以掌控的西域。

林斌对和亲无比地痛恨,他从来都不觉得一个民族的希望应该建立在出卖本族女子上!哪怕是本身的民族站在强者的位置上去恩赐弱者都是错误的作为。建立在女人胸脯上的和平或是联合可靠吗?历史已经述说了无数次!民族的男人还没有死光,依靠女人去乞怜是一个统治政权用实际行动在侮辱自己的民族,每一次和亲都是当权者抬起自己的手在扇治下军队的嘴巴。

西汉政权目前进行了四次和亲,每一次刘氏皇朝都是选出非刘氏血脉的女子赐予公主称号然后嫁给匈奴。这让人想起了什么?就好像八国联军攻进了北京城,而某些人还在为让洋毛子进小门而不是从中门那样窃笑。

林斌知道养女陵子与乌孙小王子岑陬军须靡的感情很不错,他本来也对两个小家伙私下交往没什么意见,而现在他情不自禁在想:“乌孙那个老家伙是不是早有预谋?所以才将岑陬军须靡留在西林!”

显然,一旦与政治拉上了勾林斌就本能地出现反感,他排斥、无比地排斥以国家行事下嫁本族公主。他对两个小家伙的交往已经不比以前那么开明,正在有意识地减少两个小家伙的接触,必须在童年友谊变成倾慕之前划出界限,至于两个小家伙是不是会有意见不在考虑之内。

必须严正的说明一点,林斌从来都没有与乌孙共存的想法,他一直以来对乌孙乃至整个西域都是利用罢了,迟早都是要吞并,下点功夫是应该的,不过不管是为了现在还是未来,和亲根本不可能!

当然,林斌没有将那个想法告诉任何人,古人不会理解他身上背负的东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