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担猿し缯飧鱿匚榧嵌源扪锍掏范ド系拿弊蛹负趺挥惺裁从跋炝Α�
“崔局长,坐。”赵长风自然不会在这一点细节上与崔扬程斤斤计较,他心中忧虑着电力供应问题,所以等鲍晓飞为崔扬程端过来茶水之后,就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崔局长,下面的同志反映,最近县里很多地方经常停电,这是怎么回事?”
崔扬程对赵长风的责问很不以为然,他心中说道,现在这情况停电是正常的,不停电才是不正常。听了赵长风的问话,他叫苦连天地说道:“赵书记,我也正为这个事情焦头烂额的。现在是工矿企业的生产旺季,又正赶上盛夏,无论是居民用电还是工业用电都屡创新高。根据测算,今年我县最大用电负荷需求可达五十六万千瓦,正常用电负荷需求在四十二万千瓦,可是海州市供电局分给我县的用电指标仅为二十五万到二十八万千万,我县用电量缺口近一半左右。我也不想拉闸限电,可我这不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嘛。”
“缺口这么大?”赵长风赫然一惊。
“是啊!”崔扬程说道,“为了应对这个情况的出现,今年三月份,我们供电局和县工业局共同制定了一个全县工业企业有序用电的实施方案,其中要求工业企业拥护必须实行错峰用电、避峰用电、工业让电,保证居民的基本生活用电,保证党政军警等重要部门的基本用电,保证医院、学校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的用电。”
政府抓经济,电力供应属于政府工作的范畴。像供电局和工业局联合发文制定的方案,一般只需要抄报主管副书记、副县长,不需要报到县委书记这边来,所以赵长风倒是不知道有这个方案的存在。
这个时候赵长风也醒悟到,自己有点过于性急了,这件事情应该让分管电力部门的副县长和供电局进行联系。不过永磁材料厂这个重点工程还是他一手主抓的,他过问一下电力供应也无可厚非。
“很好!”赵长风点了点头,“措施很全面。不过,还是要保障对我县重点工程项目的电力供应啊!”
见崔扬程一脸迷惑,赵长风不得不提醒道:“粤海永磁材料厂是我县一项重点工程,它的顺利建成对我县的经济建设来说影响重大。”
换做是别的下属,在县委书记面前是这样的悟性,政治生涯基本上算到头了,以后就等着坐冷板凳吧。但是供电系统是独立于地方政府之外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崔扬程也不需要在赵长风面前有悟性,他只需要在海州市供电局、粤东电网等领导面前有悟性就行了。
“粤海永磁材料厂?”崔扬程沉吟了一下,说道:“我知道这件事情。对于咱们粤海县的重点建设工程,我局原则上是保证电力供应的。尤其是对于这个粤海永磁材料厂,在别的工业企业都实行隔日轮休用电外,永磁材料厂的用电基本上保持正常供应。只是最近气温过高,电网负荷严重超标,再采取了各种措施之后如果还调剂不过来,就不得不采取临时拉闸限电措施。由于一拉闸就是一条线,这个时候就不能保证永磁材料厂的用电供应了。”
“我今天下一个死命令,必须保证永磁材料厂的用电供应。”赵长风往嘴里塞了一根烟,啪地一声打着了火。
“这……”崔扬程犹豫了一下,供电局虽然不属于粤海县地方政府管辖,但是毕竟生活在粤海县这一亩三分地上,有很多地方都要仰仗地方政府的鼻息,否则就太不方便了。现在粤海县的一把手既然下了死命令,他如果不执行的话,肯定会……想到这里,崔扬程就说道:“赵书记,我回去立刻安排局里给永磁材料厂拉一条专线,全力保障永磁材料厂的电力供应。”
“好!”赵长风点了点头,老崔的态度也算是干脆利落。虽然眼下全县用电都紧张,但是首先还是要保证永磁材料厂的建设用电,以保证永磁材料项目在十月份羊城秋季商品交易会之前顺利投产。
不过这个也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不听崔扬程汇报不知道,粤海县现在电力缺口竟然达到了百分之五十,这样下去,全县工业生产肯定会受到严重影响,经济指标和财政收入能否顺利按照计划完成,很值得担心啊。
“崔局长,”赵长风递给了崔扬程一根软中华,“电力指标为什么这么紧张?能不能向海州市供电局反映一下,让市局再挤出一些用电指标,支援一下粤海县的经济建设?”
“难啊!”崔扬程接过香烟,摇头说道:“现在缺电不单单是粤海县一个县的问题,整个海州、整个玉江三角洲、甚至整个粤东省都大面积的出现电荒。海州市供电局的用电指标本身就不够用,又怎么能够有富余指标支援我们呢?”
“指标是死的,人是活的嘛!”赵长风笑着说道。作为官场中人,赵长风太熟悉这些官僚主义的作风了。就好比是八十年代的时候,很多东西都出现短缺,需要凭票供应,每个人分到票都是规定好的,用完自己的一份就只有等下个月或者下一年再发票的时候才能去购买。可是对于那些有关系的人来说,就能从各种渠道搞到票,随时可以购买商品。什么是票?票就是指标。就像是现在的用电指标一样,虽然说是指标是有限的,是短缺的,但是只要有关系,总是能搞到多余指标的。
崔扬程又摇了摇头,说道:“赵书记,这个可不是我不努力。为了这个用电指标,我都陪着高县长快把市供电局的门槛踏破了,但是最终海州市供电局只肯给我们粤海县增加一万千瓦的指标。相比起粤海县近三十万千瓦的缺口,这一万千瓦的电力指标只能说是杯水车薪啊!”
崔扬程口中的高县长是说分管工业经济、电力部门的副县长高建峰,如果不是崔扬程说出来,赵长风还真的不知道,高建峰为了电力指标的问题已经向海州市供电局跑了很多次了。只是赵长风有些奇怪,既然高建峰在海州市供电局那里碰了壁,为什么不向金坤县长汇报,向他汇报呢?赵长风转念一想,也许高建峰已经向董金坤汇报过了,但是董金坤却没有敢向他汇报。因为赵长风做事只要结果,不关心过程。现在董金坤和高建峰拿不出一个可以交代的结果,自然不敢向赵长风汇报了。
崔扬程继续说道:“这不,前两天我和高县长又到海州市局去找班局长了,结果等了一整天,连班局长的面都没有见到。”
“崔局长,辛苦你了。我相信粤海县人民不会忘记你为粤海县经济建设所做出的努力的。”赵长风点了点头,“情况我基本上了解了。这样吧,你这次回去先安排一下,给粤海永磁材料厂拉一条电力专线。另外也准备一下,这一两天我和你一起到海州市,去找一找班大局长。”
崔扬程走后,赵长风立即打电话给董金坤,让他和高建峰一起到他办公室来一趟。
工夫不大,董金坤和高建峰两个人来到赵长风的办公室。赵长风把董金坤和高建峰让到长沙发上,自己则在对面的担任沙发上坐下。
“金坤县长、建峰县长,这次把你俩叫过来,是想了解一下我县工业企业用电方面的情况。”赵长风给董金坤和高建峰一人扔了一根金芒果,开口说道。
董金坤和高建峰碰了一个眼神。董金坤还好,高建峰却有点诚惶诚恐的,紧张地捏着香烟,不知道怎么说好。
第114章 面子与架子
“长风书记,我要向您做检讨。”还是董金坤先开口了,“进入四月份以来,我县用电指标出现严重短缺,不得不采取大面积拉闸限电措施,这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县工业生产的局面。虽然县政府也采取了工业企业错峰用电、避峰用电等一系列紧急措施,但是这也紧紧是一种紧急情况下权宜之计,并没有从根本上缓解我县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
“不,长风书记,这件事情与县长无关,我是分管工业经济、负责联系电力部门的,出现眼下的局面,全部都是我的责任,应该我来做检讨。”高建峰知道赵长风的脾气,他不敢推卸责任,也推卸不掉。
“好,好,要的就是这个态度。”赵长风点头说道:“团结最重要啊。从金坤县长和建峰县长身上我看到了行政班子是一个团结的班子、是一个有战斗的班子啊。”
赵长风一边微笑一边说着,一下子把高建峰心头那点忐忑不安全部打消掉了。
“我这次把两位县长请过来,也只是了解一下情况,并不是兴师问罪的。”赵长风笑着说道:“再者说来,你俩两位也没有罪可问。据我所知,建峰县长为了我县的用电指标,已经连续往海州市供电局跑了很多次。前两天还去海州市供电局去做工作了,对不对?”
听到小赵书记温暖的话语,高建峰的眼眶有些湿润,他搓着手说道:“书记,您、您都知道啊?”
“知道一点,但是不全面。”赵长风点了点头,“所以才请两位县长过来,详细了解一下情况。建峰县长,你先说一说,市供电局班局长是怎么一个态度?”
“唉,班局长很难说话。”高建峰摇了摇头,“我找了他很多次,最后托了关系找他,他才勉强答应给我县增加一万千瓦的用电指标。最近我又去找他,他干脆就托辞避而不见。不过要说也不能全怪班局长,市电力宾馆里住的都是下面县里派过来要供电指标的人,海州市供电指标也有限,僧多粥少,班局长也真的不好分配啊。”
董金坤接口说道:“长风书记,老高已经把这个情况向我汇报了。我这边也在海州市活动关系,看能不能够找到一个可以在班局长面前说得上话的人,再多给我县增加一点用电指标。”
“这样啊。”赵长风沉吟了一会儿,下定了决心,“金坤县长、建峰县长,我看这样吧,班局长那边的工作就交给我来做。”
“那……”高建峰心中一阵惊喜,迟疑了一下,却摇头说道:“书记,这不好吧?您工作繁忙,有那么多事情需要考虑。这本来是我份内的工作,却推给您,不是增加您的负担吗?还是我再想一想办法吧。”
高建峰为了电力指标的事情,跑了两个月海州市供电局,知道这是一个吃力不讨好差事。电力系统是一个独立系统,地方政府的影响很小,所以电力系统的人个个都长了一张霸王面孔,很少买地方上人的账,要不怎么能叫电老虎呢?就比如他,好歹也是一个副县长,海州市供电局班局长不把他看在眼里,他勉强还能忍受。可是海州市供电局调度中心的年轻的调度员也不把他这个副县长放在眼里,说起话来能呛死人,把他碓得一溜跟头,这种滋味可是不好受。
如果是受点苦受点累挨点骂,能够把电力指标弄过来也就算了,可是孙子也装了,窝囊气也受了,电力指标却还是弄不来,回来还要挨领导的批评,那心中可就不是一般的窝火了。
现在小赵书记主动要接过这个烫手的差事,这对高建峰来说无疑是一种解脱,不管小赵书记到海州市供电局最后接过是什么样,都不用高建峰再来承担责任。你小赵书记亲自出马都搞不定,还好意思去批评别人吗?高建峰既不用担心小赵书记和金坤县长的批评,又不用去海州市供电局去装孙子,这样两全其美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可是高建峰想了一想,却没有敢应承下来。让小赵书记去跑,从短期看,他也不用受窝囊气,也不用承担风险。可是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