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主公-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060章 约法三章

李勤看向下面乱哄哄的人群,问冯成道:“现在总共有多少人?先说全部的,再说壮丁。”

冯成忙道:“回军侯的话,一共有五百六十多人,因为老妇和小孩我没怎么统计,所以具体人数不清楚,但就算差也差不了多少。至于说到壮丁……”

顿了顿,冯成小心翼翼地道:“是按二十三岁到五十六岁算的吗?那么壮丁的人数是凑够二百人了,还有多,是二百二十七人。”关于总共的人数,他没说出准数来,所以壮丁的人数就说得小心了些。

汉昭帝以后,役兵制度是百姓在二十三岁到五十六岁,在这三十四年里,必须戍边一年,而在边郡则表现为正卒、戍卒合一,戍边二年,北地郡当然是边郡了,再往北就是匈奴的地盘了。所以冯成便把壮丁的年纪算成是二十三岁到五十六岁了。

李勤皱起了眉头,这种算法往下是因为怕士兵未娶妻生子,没有留下后代,而往上则是年老体衰,不能再当兵了,既然朝廷规定了这种算法,那当然是因为实际需要了。可对他来讲,却是不行的,他需要的是职业士兵,在艰苦时刻,也就是现在,能也只能是半农半兵,而以后就要是全职的士兵了,但规矩必须提前定下来,要不然以后临时决定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麻烦。

他道:“咱们不能这么算,我看按着十六岁到四十岁之间吧,如果有超过四十的却有特殊才能,也可以入伍,不过要本人愿意才成,咱们不能强求。”

贾诩笑道:“这年头都说不强求,可何曾有不强求的事发生过?”

官府有事,拉百姓壮丁是常态,不拉壮丁,才是非常态呢!有了事时,哪有官吏会管百姓真实年纪的。你说你五十七了,我偏说你长得不象,才二十八,你能咋地,有地方讲理去么?

李勤立知他刚才说的规矩有漏洞,有了错误就要及时纠正,嘴硬是不行的,鸭子嘴硬,但却是个被吃的货。李勤立即转头道:“姐夫所言极为有理,我刚才思虑不周,没能想到这点,幸亏姐夫提醒,以后我要是再犯这种错误,姐夫须当第一时间提醒。”

贾诩很是得意,点头道:“那是自然。”

贾父在后面,却大声道:“我儿子的话,那还能错么,阿勤以后有啥事听你姐夫的话,准没错!”

李勤想了想,又道:“如果有年纪超过四十的人来当兵,那么需先看看他有什么本事,然后择优收录,但这种人一入伍,必须当军官,不得小于伍长之职,当然正常入伍的人,也要按本事给官职,要通过考核。”

贾诩这回点了点头,道:“这就对了,拉壮丁就是欺负人,拉的都是草头百姓,可没见谁敢拉当官的!”他压低声音,故作深沉,但声音却故意还是能让别的人听到,他道:“这么一来,估计附近有本事之人,会蜂拥而来啊!”

李勤笑了笑,没有回答,心中却想:“姐夫开始玩手段了,想要与众不同,还真会找时机呢!”

对于一个新成立的团体,成员会主动去寻求自己在这个团体中的地位。要让贾诩居于别人之下,他一定不肯,所以他才会如此的做作。虽然看起来他的这种行为挺招人烦的,有点臭显摆的味道,可却同样会让别的成员有种感觉,在这个团体里,只有他能和李勤说得上话,还能随时说。自然而然的,他就地位就巩固了,就算是李勤不提,他自己也不提,可别人都会认为,他是重要成员之一,在没有得到相应官职的时候,他必须得让别人有这种感觉,这很重要。

事实上,李勤说的方法仍旧有漏洞,仅能杜绝少数拉壮丁的情况,但总比没有强,完全有效的方法,是不存在的,任何一个朝代都不存在。可李勤的这个方法却有另一个大好处,就是会让很多自认为有点小本事,又有经验的人来投奔。

不管是行军打仗,还是治理地方,经验都是很重要的,而经验是和年纪相对应的,而来这里,只要能加入,就能混个小官,别看官小,但这是一种李勤集团对外的姿态,能者居之的姿态,同时表明,在这里要想出头,不用拼爹,凭的是本事。

在汉末这个门阀世家林立的年代,这已经是非常非常了不起的改革了,以才能选人,足以让李勤集团有别于其他人的集团了。

看着百姓们,李勤沉默良久。忽然,他大声道:“各位乡亲,先不要喧哗,听我李勤一言。”啪啪地拍了拍手。

下面的百姓们一起扬起头来,看向城墙上的众人,城墙上的这些人,可以算是核心人物了。

李勤大声道:“我们亲手建起了这个城堡,这里以后就是我们的生息之所了,是我们要誓死保守的家乡!就在今天,我正式宣布此堡名为扶角堡,我们都是其中一员!”说完话,他又啪啪地拍起手来。

他的话百姓们听了,都是大喜,这就表明李勤正式接纳了他们,他们都是自己人了!啪啪声中,百姓们一起鼓起掌来。

李勤又大声道:“从此后,我们扶角堡要立下无数的规矩,并要记录在案,人人遵守。现在我先宣布三条,请大家听好!”

城墙上的人听了,微微皱起眉头,心想:“这样不好吧,大喜的日子,这么心急火燎地就要规定兵役和徭役了,怪不得刚才说年纪的事呢!”

下面的百姓也都有点难受,虽然是自己人了,可是该承担的,怕是不会少承担半点,李郎是要说交税的事了,不会比官府要的还高吧?

关键也是汉末朝廷制度崩坏的太严重了,一说规矩,大家就都往不好的方面去想。

李勤道:“第一条,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李勤将请教书先生,来给堡里所有十六岁以下的孩子教书,让他们识字,所有费用堡里承担,而且还要开大学堂,让不管年纪多大的人都能来听讲。大家都要识字,要让孩子们有前途,学到大本事,自己也不要再做睁眼瞎!”

城墙上的人尽皆惊讶,原来不是要定兵役和徭役的事,而是开办学堂,这可是破天荒的事情啊!下面的百姓也都大感惊讶,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汉末,纸张没有普及,当然就算再过个几百年,纸张普及了,书仍旧是宝贵的东西,读书受教育是世家子弟的特权,寒门子弟参加科考那是隋唐时的事,就算是那个时候,能读得起书也不是件小事,要不然能出那么多的励志故事么!

这年代的百姓知道读书重要不?这是废话,如果不重要,世家子弟干嘛读书?但百姓没有机会读书,有的人一辈子都没见过书是啥东西!有的百姓说,读书没用,就应该老实种地打粮食吃饱饭,读书那玩意干嘛?这是因为他没有机会,如果有了机会,看他送自己孩子读书去不!

城墙下的百姓谁也不说话,都静静地听着,可城墙上的众人小声议论开了,都在说这是不可能的,不是说李勤不会办这个事,而是办不成,就算请来教书先生,百姓们也没时间去读书啊,而教孩子们读书,效果要十年之后才会显现出来,而且会不会白教给他们,也是未知两可的事!

贾诩初听此言,也是一愣,可稍微一想,就露出笑容了。这时,贾父在后面推了推他,小声道:“快点提意见,别让阿勤冒傻气!”

贾诩摇了摇头,心想:“这哪是冒傻气,这是妙到不能再妙的高招啊!唉,我自认就很能吹牛了,可没想到我这妻弟,比我还能吹啊!”

他认为李勤这是在吹牛,短时间内李勤的这个说法也只能是吹牛,因为人们读书后的效果显现的太慢,绝大多数人也只能会写自己的名字,以取代按手印。但这却是一个重要的消息,就是扶角堡有这个“福利”,而别处没有!

可怜天下父母心,大人们宁可自己吃苦,也会为孩子着想。如果来扶角堡,能让孩子读上书,有可能有前途,仅“有可能”这三个字,就足够让父母们拼命了。李勤要再招人,这就是最好的宣传,会有很多人来投靠,原因就是李勤可以提供他们的孩子“有可能”会过上比他们自己好的生活,只有“李勤能”,别人做不到,这点很重要。

李勤道:“请教书先生这事,就这么定了,不但管孩子读书,每天还管两顿饭,孩子在十六岁以前,我替大家养活!”

百姓听了,无不大喜,不管是有没有小孩子的,都感欢喜,这代表下一代有希望了,至少有可能比他们活得要好!

贾父大急,又拉贾诩,让儿子给李勤进言,他养不起的,万一以后孩子一大群,还个顶个的能吃,那怎么养活,得多少粮食?

贾诩转过身,对父亲轻轻摇了摇头,他心知肚明,百姓们为了孩子,一定会拼命干活,为了孩子不会抗税,而交上来的税,李勤拿出一小部份来养孩子,不但能让孩子终生感恩,而且大人也会紧紧团结在他身边。至于说到粮食,那不就是税么,看看富平的县令,那可是收不上来税的。

贾父见儿子不理他,只能干着急,他终究是看不到长远利益。

这时,李勤说到了第二条规矩。

第061章 要让名头响起来

李勤举起双手,让百姓们不要激动,他道:“我从陇县,得到了一批铜条,可咱们扶角堡又太贫穷,创业艰难,百业待兴……”

这回不用贾父着急,贾诩立时就着急了,他赶紧在后面小声道:“阿勤,私制铜钱的事,可不要当众说啊,私底下怎么办都成,可不能明说啊!”

他听李勤提到铜条,以为是要私制铜钱呢,这种事很多人都在干,一点不稀奇,可当众说出来,就没必要了,奉公守法的样子装装就行,可至少也得装装啊!

李勤却道:“我本想制一批钱来给大家花用。可是,我觉得这样不好,钱早晚是要花掉的,而且现在物价飞涨,钱不值钱,不如拿铜条做些真正有用的事。我决定,把咱们扶角堡的人名都记下来,然后制成铜牌,每人都有,不论男女。男人有铜牌,代表是咱们扶角堡的人,女人嫁出去,铜牌还是她的,让她的夫家知道,她有个大娘家,这个大娘家就是扶角堡,就是她的靠山!”

贾诩松了口气,原来是这样的啊,这是要让堡民抱成一个团,而且也是拉人的一种方法,连女人的婆家都能拉来。

忽然,下面有女子喊道:“咱们不嫁出去,咱们招女婿,让他们嫁进来!”喊话的人,却是乔女。

就听沈乙立即呼应:“对对,不要嫁出去,招咱们堡里自己人当女婿就好了!”

乔女这一喊,很多女子跟着喊了起来,甚至不少家中有待嫁女孩的父母也跟着叫了起来,都大叫着招女婿,仿佛能给扶角堡当女婿是一件多么光荣的事似的。扶角堡现在还啥也没有呢,他们就以堡民的身份骄傲了。

李勤叫道:“还有就是我要立一块大石碑,记录下今天的事,然后分给大家铜牌,以后再有人来,也同样发给铜牌,就算我穷得卖裤子,这个规矩也得执行下去!”

立碑?百姓们更加欢喜,在这年代的人心中,凡事只要立下字据,就不会反悔,如果立下石碑,铸造铜牌,那就更加不可能反悔了,他们立时就把李勤的话都相信了!

贾诩又开始琢磨了,这第二条好是好,可只能在最困难的时期用用,长久就会产生严重的弊端,现在扶角堡是在招人,是在扩张,有了这第二条,会让来投靠的百姓感到有了依靠,有了靠山,可一旦扶角堡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就会立即开始排外,而且内部斗争会非常残酷!

例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