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巴西姆介绍说,爆炸发生时正好是在联军总部大院里打工的当地人上班的时间,在门口排队等候接受检查的人群和车辆排着200多米长的队伍。左边是人的队伍,右边是汽车的队伍,爆炸就是在两个队列之间发生的。
巴西姆说:“我认为这是外国势力干的,他们并不在乎伊拉克人的死活,只在乎他们自己的目的。而伊拉克人即使要袭击美军,看到这么多伊拉克人他们是不会采取行动的。”
19岁的伊拉克工人海伊达说,他在联军总部大院的一个建筑工地上打工,每天大约可以得到10美元,“我知道这一地区非常危险,但是这里的工资是其他地方的5倍,这对我很有吸引力”。
他说,爆炸后他最担心的就是他的母亲,因为母亲在爆炸后肯定会来这里找他,而这里随时还会有别的危险。他忍不住失声痛哭,断断续续地说:“我不能想像他们怎么能下这样的毒手,怎么能如此杀戮伊拉克平民?如果他们是抵抗势力,为什么还炸死这么多伊拉克人?”
在联合国正在重新评估伊拉克局势、考虑重返巴格达之际,联军家门口传来的这声沉闷的爆炸,无疑再次粉碎了人们对伊安全局势的乐观情绪。
这次爆炸表明,目前占领伊拉克的联军当局在打击反对势力、稳定伊拉克局势方面并没有取得根本性进展,并没有有效抑制包括前总统萨达姆的支持者、伊抵抗势力武装以及伊斯兰极端主义分子在内的各派反美势力进行暴力袭击的决心和能力,伤亡惨重的类似恶性袭击事件依然有可能随时发生。
在18日的爆炸发生前,美国主导的驻伊联军当局曾发布消息说,在前伊总统萨达姆2003年12月13日被抓获后的一个月内,联军受到的袭击减少了五分之一。2003年11月,联军平均每天遭遇各种袭击29起,最惨的一天是11月11日,共发生袭击事件50起,但进入2004年以来,平均每天遭遇的袭击次数已经减少到18起。
这一数字给人一种假象,似乎联军已经控制了局势,伊拉克似乎正在逐步恢复安全与秩序。在巴格达,在联军宣布解除宵禁一个多月后,深夜传来的枪声明显减少,曾经狂潮四起的抢劫活动也有所平息,一些店铺在晚上也恢复了营业。但是,这些表面的平静掩盖了巨大的危机,潜伏在伊拉克中部的反美势力并没有遭到根本性打击,针对联军和为联军工作的伊拉克人的严重暴力袭击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为了清剿反美分子、维护暂时的平静,驻伊美军在抓捕了萨达姆后加大了镇压和抓捕的力度,目前美军关押着至少9000名伊拉克人,并且每天深夜都会根据各种真真假假的情报实施突然搜捕。美军的这些急功近利的做法在消除了小部分安全隐患的同时,也在更大范围内激起了更多伊拉克人的反感。同时,美军到处设置铁丝网和检查站,在抓捕行动中肆意进行破坏甚至公然抢掠,这些都强化了美军占领者的负面形象,在客观上为反美势力提供了更多的土壤。
由于联军当局在重建问题上行动迟缓,处处刻意维护占领者利益,同时在伊拉克政权重组和主权移交问题上和当地各派势力矛盾重重,普通伊拉克人很难看到恢复家园的切实希望,这也为一些国外极端势力乘机渗入伊拉克,试图把伊拉克变成一个反美的主战场提供了可乘之机。由于目前的权力真空和实际上的无政府状态,任何人和任何武器都可以随意进出伊拉克,这就为日后伊拉克局势的持续恶化埋下了深刻的隐患。
在18日反美势力公然在联军总部“太岁头上动土”的爆炸袭击中,相当一部分分析人士认为,这一事件是外国渗入伊拉克的伊斯兰极端组织所为,因为当地伊拉克人很少采取自杀性的袭击方式,也不大可能在绝大部分受害者明显都是伊拉克人的地方引爆炸弹。如果各派恐怖势力利用目前的混乱局面大量涌入,那么夹在联军当局和恐怖势力之间的伊拉克人民从此将更加难有宁日。
当联军当局承诺伊拉克将由伊拉克人自己来管理的时候,他们所说的伊拉克人实际上是指由联军操纵的伊拉克政权。这样,即使在2004年7月主权能够顺利移交伊拉克人,伊拉克的局势也不容乐观。
专家指出,推翻一个政权往往要比打败一个军队困难,而重建一个国家则比推翻一个政权更难。
第二部分第26节 伊拉克“粮票”(1)
伊拉克边境附近的难民营里,失去家园的孩子们似乎已“习惯”了战乱。
窄小的窗口里挤满了脑袋。这些简陋的票证盖章签字后,就可以在代理政府发放物品的街道店铺老板那里,免费领取若干公斤的米、面、糖、茶等生活必需品。
昨夜,外面几乎整晚都在打枪,我紧张得迟迟不能入睡。
狗儿习惯了枪声,小朋友喜欢画坦克
不安中,我惟一的希望就是枪战不要离我们太近;希望即使万一有事,兼职保镖哈桑能够起到一些作用。分社的狗似乎已经习惯了枪声,一点反应都没有,连叫都没有叫一声。早上起来,又听到爆炸,夏南也听到了,所以一大早就坐到了电脑旁。
按照计划,我和阿德南、贾迈勒去供应卡换领中心。这是伊拉克遭受国际制裁后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国家从卖石油的钱里划拨专款,购买米面油茶糖等生活物资按人头免费发放给人民,发放的凭证就是供应卡。它有点像中国的粮票,但是必须根据人口变动情况一年一换。
我们去的第一个供应卡领换中心设在一个幼儿园里。我看到在这个遭受战乱的国家,连幼儿园墙上贴着的图画,也有好几辆坦克,武器是这个国家最常见也最喜欢画的东西之一。这里的孩子们衣着整洁,都很可爱。看到我在拍摄,老师将孩子们聚集在一起,看到外国人在照相,孩子们显得很兴奋,唧唧喳喳地笑闹着。只有一个小女孩不知为什么哭起来,老师一哄,又破涕为笑了。
“幼儿园在战争中受到了哪些影响?”我问。
老师说,主要是战争破坏了大家的安全感,导致很多家长不敢送孩子来幼儿园,战后他们流失了一半以上的学生。谈起变化,老师说,过去孩子们要学唱些歌颂旧政权的歌,现在都不允许了。如今他们在课堂上只给孩子们讲童话故事,不涉及政治和占领,但是孩子们早从社会和家庭里得到印象,认为美国人不好。老师们还说,现在幼儿园的钱也不够用,全园有7个老师、4个班,但战后9个多月里总共只领到750美元的经费。
第二部分第27节 伊拉克“粮票”(2)
采访供给卡换领中心
第二个供给卡换领中心在一个青年活动中心内。偌大的足球场早已弃之不用,成为寸草不生的泥泞不平的废地。贾迈勒说他原来经常来玩,但现在人们好像已经忘记生活中还有休闲和户外活动这样的内容了。排队的人很多,窄小的窗口里挤满了脑袋。这些简陋的票证盖章签字后,就成为有价证券,可以在作为政府发放物品代理的街道店铺老板那里交付象征性费用(相当于每人几块钱人民币)后,领取若干公斤的面粉、糖、茶、油乃至婴儿奶粉等生活必需品。
这个供应卡中心的经理告诉我们,伊拉克现在70%以上的人依然把供应卡作为主要的生活来源。这一制度是1990年伊拉克遭受制裁后开始实行的,后来在石油换食品计划中换来的食品都是通过这一福利体系发放的,这一制度对稳定伊拉克局势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联军占领伊拉克后,也不敢轻易改动这一制度。尽管几次有改的风声,结果都因为反对声音过于强烈和没有合适的替代计划而作罢。
这个经理已经在这里干了10多年,每月有130美元工资,这在伊拉克算是不错的收入了,但是还是不够养家,也必须依靠供给卡,一家人的生计才能维持。他说,他每月从供给卡得到的食品大概可以够20天左右的生活,其余的就得依靠这点工资过活。最近又听到要取消供给卡的传言,他和邻居们都很生气。但是他说,他对这一制度也有意见,主要是供应的东西质量太差,没有选择余地。
这个经理说,他认为这一制度最少还能维持两年,“但现在伊拉克的事情伊拉克人说了不算,究竟会怎样我们也不知道”。他说,究竟以后会用什么制度来保证人们的最低生活,现在人们连以后的政府是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其余的就更不用说了。
供应卡中心里也没有电,房子老旧阴暗。我看到,屋子里铺满了刚换下来的旧供给卡。这种卡每年换一次,上面记载着每个家庭的人口,各类物品的发放都是按照大人孩子的数量来计算的。主任说,供给卡上还有简单的只有工作人员才了解的防伪措施。如果有人试图假冒,他们一看就能看出来。
第三部分第28节 在枪声和爆炸声中过春节(1)
争执——发生在记者与美军士兵之间。
狗在雨中的草坪上静静地卧着,似乎并不感觉苦楚,但我们还是把它领到了屋檐下,那里干燥暖和得多。见过太多的杀戮和死亡,发现自己对于动物的感情似乎也细腻温柔了许多。
2004年1月21日,大年三十。一大早,全球第一个发出伊拉克战争打响消息的新华社巴格达分社当地报道员贾迈勒拿着厚厚一叠名片,在分社刚刚接通的无线上网电脑前,向应邀访问新华社总社时认识的中国朋友问候新春。
战地记者贾迈勒的3个愿望
2003年12月6日,贾迈勒首次踏上中国土地。随后他在北京接受了新华社社长、总编辑奖,并访问了上海和广州,接受了数不清的中国媒体的采访,掀起了一股“贾迈勒热”。令他非常惊喜的是,在长城脚下,一些中国游客甚至认出了这位为新华社发出很多战地报道的伊拉克人。
他说,他的第一个愿望,是祝中国朋友春节愉快。他的第二个愿望,就是能够有机会带上妻子孩子一起再访美丽热情的中国,“由于日程安排很紧,我甚至连著名的天安门广场都没有来得及仔细参观”,他声称“这是我此行的最大遗憾”。
贾迈勒说,2004年是中国的猴年,伊拉克的孩子们也很喜欢这种动物,可是巴格达动物园里的几只猴子在战后死的死、丢的丢,他希望孩子们也能够有机会到中国去看真正的来自自然界的猴子。
“至于第三个愿望,”他说,“那就是希望巴格达在度过战后第一个漫长而混乱的冬天后,能够真正迎来繁荣和安全的一天。”
在这个似乎注定要清清冷冷的除夕,通过仍一边如常工作一边悄悄进行过年准备的分社伊拉克雇员和中国记者的努力,我们最终还是有了一些节日的景象。我从中餐馆拎回来一包饺子放进冰箱先冻起来,其他的同事也抽空买来水果和饮料,并把久已不用的客厅收拾了出来,收看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的电视也调了出来。一直利用业余时间照料分社的两条狼狗的李骥志还给狗也洗了澡,厨房里也飘出炖羊排的
香味。
为了增加过年的气氛,我拿出一条特意从以色列带来的鲜红的中国结挂在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