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是非曲直-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一看见我,欢喜得拥抱着我…… 
  徐海东在陕北迎来了毛泽东以后,得知张国焘的分裂行为非常气愤,指责张国焘不知天高地厚,毛泽东却对他说:“海东,你和张国焘有一段交情,你要多做团结的工作,如果你把他说服了,可就立了一大功啦!” 
  这次相会,徐海东没有忘记毛泽东的嘱托,他向张国焘介绍了他本人对毛泽东的印象。 
  “红二十七军到达陕北游击区以后,推行鄂豫皖区的经验,红军和苏区都有可观的发展。”徐海东专挑张国焘喜欢听的讲,“而戴季英、聂鸿钧却搞起肃反来。陕北许多同志被当作土匪或反革命,有的被杀,有的被关起来,做得太过火了。把在陕北很有影响的刘志丹也关了起来。毛泽东一到陕北,听说刘志丹被关着,就急呼刀下留人……”徐海东就这样向张国焘介绍着,给张国焘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在《我的回忆》中写道: 
  徐海东对毛泽东等一到陕北,便能纠正戴季英、聂鸿钧的错误表示敬佩。他说到毛主席等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带着北上先遣队到达陕北,已是疲劳不堪,但一般同志素来对中央的信任很深,尤其是听到毛主席的名字便肃然起敬。毛主席等中央要人旋即纠正了戴聂的错误,将被拘禁的高岗等都释放了出来,而且极力号召同志们无论是由江西来的,由鄂豫皖来的,或者是陕北本地的,都应团结一致。这样做的结果,陕北的气象,为之一新。 
  徐海东还说到,自林育英到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展的情形,对党内团结有所帮助。……他特别重视党内团结,认为团结是生路,分歧是死路,他恳切希望我能到保安去与毛等握手言欢,这样,会使前方士气为之大振。 
  徐海东向张国焘交谈的这番话,意在告诉张国焘,毛泽东已经是一位威望很高的领袖人物了,你不能再与他争高低。同时还策略地劝他与毛泽东握手言欢。这无疑打动了张国焘的心,他当时的心情也在《我的回忆》中作了这样的叙述: 
  徐海东这个朴实的军人所说的这些话,显然是真情的流露,不仅可以信任,而且令人感动。我同样觉得戴聂的整肃工作是做得过分了,毛泽东等出面纠正是适当的。我除了对徐海东表示这一点看法以外,也说到我正努力于党内团结。 
  看来,张国焘真有点回心转意了。其实,他已经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再行他的分裂阴谋也是不可能的事了,他只得顺其自然。当然,此时张国焘放弃他的分裂念头,应该是毛泽东所期待的。在保安的毛泽东正在与过去不共戴天的张学良商讨携手共同抗日的大计,那么与张国焘还有什么恩怨不能暂时搁置起来呢?还有什么分歧不能解决呢? 
  毛泽东正在以他那博大的心胸在等待张国焘的到来。 
  毛泽东一直在等待张国焘与他握手,只是等得太久,许多人都主张开除张国焘的党籍,但毛泽东没有同意,目的就是能等他回来,回到党中央的怀抱里来。并且预言一年之后张国焘肯定会来与他握手。但张国焘却没有感受到毛泽东的那种热切的等待,一直把毛泽东作为他的政治对手来对待。就凭这一点,张国焘与毛泽东相比,他已经显得十分的渺小。这也决定了他不能做也没有资格做党的领袖。 
  当毛泽东得知张国焘率部从打拉池退到同心城以后,即电告张国焘,已决定派周恩来到宁夏的洪德迎接他。 
  此时,张国焘已无话可说,即率部奔东,向洪德移动。 
  11月20日这一天,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自毛儿盖与张国焘分手之后,大家都没有想到会在宁夏的一个叫河连湾的集镇握手言欢。   
  树欲静风不止(8)   
  在这个集镇的一个大路口上,张国焘同朱德一起与周恩来相会。 
  “你们辛苦了!”周恩来上前一下抓住他们两人的手,动情地说道。 
  朱德望着周恩来,眼泪禁不住流淌下来,他什么也没有说,只是使劲儿地摇着周恩来的手。这一年来,他所经历的一切,周恩来是无法想象的,好在张国焘保全了他一条生命,才有今天的重逢。 
  张国焘则是随着朱德那摇动的手也跟着摇动。此时,他心里一片空白,他不知道说什么好。这一年来,他所做的一切,如何向周恩来交待?如何向他表露自己的心迹? 
  其实,周恩来不需要他们说什么,一切都在理解和意料之中。 
  “国焘兄只是脸黑了些,朱老总也有点瘦了。”周恩来仔细端详着他们两人。 
  “革命嘛,那有不吃点苦的?”朱德说道。 
  “有劳你大驾迎接,吾兄颇感不安啦!”张国焘拉着周恩来的手往前走。 
  他们三人边走边继续寒暄,一起来到张国焘的住处,坐下后,周恩来即向他们介绍全国目前的形势和他与张学良接触的情况。他说:“我与张学良接头的时候,张学良的态度很坦率诚恳。当我提出要以‘停止剿共,一致抗日’作为我们联合的基础时,他当即表示赞同。张学良的这种抗日决心,是日本侵略行径和蒋介石逼出来的。他那个著名的父亲被日本人谋害以后,他也被撵出了东三省,而且他本人也被国人唾骂为‘不抵抗将军’。他虽然担任着剿匪副司令的名义,而蒋介石却歧视他,要让他的东北军在剿匪中被消灭掉。这一切逼使他非抗日不可。” 
  周恩来稍作停顿,喝了一口水,继续说:“这些年来,中国的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是日寇猖獗,触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就拿这位张少帅来说,他能反过来联俄联共抗日,一是以往想象不到的事。所以抗日怒涛弥漫全国,不久以前,西南军人李宗仁、白崇禧、陈济棠等也借抗日的名义反对南京,甚至南京政府内部也有些人具有抗日的情绪。因此,我们不能用老眼光来看张学良和东北军。张学良过去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都知道,而现在他却奋发有为。东北人都希望打回老家去,东北军就是体现这种愿望的部队。东北军中的青年军官最大多数是热情反日的,东北的青年,尤其东北大学的学生,都群集到西安来,高唱流亡三部曲,这确是动人心弦,张学良本人便成了东北军和东北人民抗日的号手。” 
  周恩来还向他们介绍了很多情况,使他们耳目一新。张国焘在《我的回忆》中写道: 
  我自从1931年踏进鄂豫皖区之后,老在偏僻地区打游击,与世隔绝,已达五年之久,时代的推演,简直使我成为一个孤陋寡闻的乡下人了。周恩来从偏僻的保安,通过西安这个小窗口,吸取了外来的阳光,他所知道的虽仍极少,所告诉人们的,也不免有些抽象,但已使我们觉得世界真的变了,而他又确已得风气之先,我须急起学习,赶紧拍去游击的征尘,换上知识分子的道袍,以适应城市生活。 
  然而,周恩来向张国焘传达这些消息,不只是让他开开眼界,更重要的是让他领悟到,目前中央的抗日方针已经确定,并在贯彻这一方针上已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证明了中央当初确定的北上抗日是正确的。这一点,你张国焘是无法取代的。周恩来还要让张国焘领悟的是,全国人民都要团结一致抗日,过去党内的一切分歧都必须搁置起来,不能再闹分裂了。 
  实际上,张国焘已经理解了周恩来那话里的意思,所以他表示“须急起学习”。 
  但是,张国焘的分裂行为,却使他自身背上了沉重的十字架,因为现在的一切都告诉他,中央和毛泽东的一贯主张是正确的,而他自己却一切都错了,他从内心里感到自己的分裂行为是一种罪过,但他没有勇气承认自己的失败和错误。他无法面对自己的过去,也无法面对未来。他甚至希望由毛泽东等人主持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走到失败的地步,以便让他来挽救局面。 
  张国焘正是带着这样一种复杂的心情,同周恩来、朱德一起,率总司令部直属机构人员,踏上去往保安的路。 
  因为毛泽东正在保安等着他呢! 
  11月30日,张国焘、朱德同周恩来一道,到达保安。应该说,这也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这个日子对当时的毛泽东来说,也是值得庆幸的。读者不会忘记,1935年9月22日,毛泽东在哈达铺召开的一次会议上,就预言:明年这个时候,四方面军一定会北上来与我们会合的。按一、四方面军1936年10月19日在会宁会师的时间来看,从毛泽东预言的那一天算起,两军实际会合的时间只是往后拖延了26天。如果按毛泽东说的“在明年这个时候”,则是准确无误了。 
  直到今天,人们也不知道毛泽东究竟凭什么作出了如此准确的预言。 
  正因为如此,毛泽东很兴奋,他指示红军学校校长林彪,亲自率所有学员,到郊外列队欢迎张国焘的到来。 
  毛泽东与张国焘的空间距离在缩小。 
  张国焘一行急匆匆地朝太阳升起的方向走着,离保安越来越近,张国焘的心境也越发不可言状,步履显得那么沉重,那是历史的包袱在压着他。 
  毛泽东站在迎候人群的前面,双手叉腰,举目眺望,等待着张国焘的到来。为了这一刻,他精心地为张国焘铺好了路,留下了台阶,并且表现出惊人的耐心。是啊,这种等待已经很久了,整整一年,今天终于把他等来了。   
  树欲静风不止(9)   
  初秋的太阳,把全部赤诚洒向了黄土高原的沟沟坎坎,也洒向了这不平凡的时刻,使整个欢迎的场面显得热烈而真诚。这样的时刻,在人世间也不见几回,它让人忘掉过去一切的同时,又让人无法抹去凝固在心中的这一瞬间,就连张国焘本人在事隔几十年后,也没有忘记当时的情境: 
  我和朱德率总司令部直属机构人员到达保安。保安的红军学校校长林彪率领学生队伍到郊外欢迎我们,毛泽东等中共中央要人也和在懋功初会时一样,站在学生们行列的前面迎候。在一个预先布置好的讲台上,我们都发表了演说,互致祝词。……那时我们谈论的,不是那些过去了的事,而是策划未来。 
  在这次欢迎仪式上,毛泽东发表了充满热情的讲话,高度赞扬了四方面军英勇奋斗的革命精神,对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的前景作了美好的展望。 
  就这样,毛泽东与张国焘握手言欢。 
  历史记住了这一时刻,一切是非曲直都在不言中。 
  无论怎样,长征是由失败开始,以胜利结束的。其间所经历的一切,是探索真理,寻求正确道路的一种必然,也正因为有了这一切,才把中国共产党锻造得日趋成熟起来,使整个党和红军终于拥有了共赴国难,抵御外侮的权力。 
  从此,中国共产党成为领导全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中坚力量。本书来自免费txt小说下载站 
更多更新免费电子书请关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