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途-第7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镇委书记说:“也没那么严重,只是掩埋了一半。”

镇长说:“那一带是最严重的,是重灾区。”

组长问:“附近有多少村?”

镇委书记说:“有十几条自然村,同属一个村委会。”

组长问:“现在情况怎么样?”

镇委书记说:“那边的通讯路线全部被破坏了,不仅手机没信号,就是固话也打不通,因此,情况不明。”

他说,我们专门派副书记在那边坐镇指挥,镇干部有半数以上都在那一带聚集,协助村民转移。

他说,我们正准备派人把海边镇送过来的帐蓬送过去。

组长说:“我们再派三个小组过去协助他们,两个小组负责圩镇,三个小组留在镇政府待命。”

镇委书记和镇长对视了一下,说:“我们服从你的安排。”

组长摇头说:“我这只是建议。到了这里,还是听你们的,你们情况熟。”

镇委书记便说:“先派两个小组过去吧?我想,那边应该再没发生什么新情况,否则,副书记会派人来请求增援的。什么事情如果不再发生什么情况,人力也应该够了。”

他说,还是多留点预备力量。

他说,现在雨还下个不停,很难预计其他地方会不会出现问题。

组长没有坚持自己的意见,把目光转向他手下那八个小组长。杨晓丽抢先迈了一步,说,我们小组算一个吧!他说,我们也是镇制单位,我们与村民打交道应该比其他小组有经验。组长满意地点点头。

他很喜欢这个年轻人,在路上,他就已经想出了一个小小组的好作法,现在这番话,又一下子说出了他们的优势,可见他很善于用脑子思考问题,可见他势在必行这项任务。把最艰巨的任务交给这种人,组长觉得放心!

他说:“好,你算一个。”

杨晓明带着他的手下坐着送帐蓬的车去重灾区的重灾区时,才发现,这里的情况比镇委书记想像得要严重得多。想那位副书记并不是不想把消息送出去,而是这里的路完全被破坏了。车离那个村委会所在地还有五公里的时候,路就断了。杨晓明他们只得再次步行前往。这一次,每个人都扛着从车上卸下来的帐蓬。

领路的镇干部带着他们绕着弯向前走,脚下不仅没有路,且还是黄泥地。黄泥地被水冲泡得脚踩在上面直打滑,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跌得满地打滚。人从地上爬起来,只一会儿,身上的黄泥水又被雨水冲洗干净了。

有人问,这还要走多远?

有人说,这么多人,怎么就点到我们来受这苦?

有人说,我怕我们走到了,该轮到村民们来抢救我们了。

杨晓明说:“大家都没信心了?大家在车上的斗志都到哪去了?”

他说,我们既然来了,就要去最艰苦的地方,就要冲在最前面!

他说,大家跟我向前冲。

说着,他率先跑起来。那知没跑几步,脚下一滑,整个人便重重地摔在地上,而且往山下滚去。

有人大声喊,杨党委!

声音很快就被雨声掩盖了。

好几个人屏足气同时大喊,杨党委!

大家静下来等回声,好一会,耳边只有“哗哗”的雨声。手里的手电筒不停地晃着,想照得更远,但光线弱得几步远的地方就漆黑一团,什么也看不见。

第一一四七章用事实讲话

杨晓明的腰狠狠地撞上了一棵松树,人被卡住了,没滚得太远,但那腰却痛得他直冒冷汗。很清楚地听见大家在上面叫他,却痛得一时喊不出声来,缓了一口气,才躺在那里“哈哈”地笑。除了笑,他觉得似乎再没什么方法能让大家更放心了。

有人就说,杨党委笑呢!

有人说,杨党委没事。

杨晓明抬头看,就见头顶有手电筒的光像鸡蛋黄那么晃。他扶着那棵小松树站起来,感觉腰间更痛得厉害,深深呼了一口气。这口气呼了,那痛似乎减轻许多,就对上面喊,我没事。说下来个人扶扶我。马上又觉得这黑灯瞎火的,下来个人太危险,如果,也脚底打滑往下滚,可能比自己摔得还厉害。何况,又不知这是座什么山,是真正的山,还是只是山坡?这山脚到底有多深?

他就说:“不用了,你们不用下来了,我自己上去吧!”

每向前迈一步,都觉得腰间那痛钻心,杨晓明便想,这伤得可不轻。想不会是被树枝插伤了吧?伸手摸了好一会,也没摸出到底哪最痛?再把手举到鼻尖下闻了闻,也没闻到血腥味,就问自己,会不会是肋骨断了?刚才让那松树撞了一下,不会是把肋骨撞断了吧?

记得有一年,班上两个看了功夫片的学生跟影片里的警匪学打斗,被杨晓明制止后,有一个学生就捂着腰“哇哇”叫,说是被踢了一脚。杨晓明上前查看,似乎什么事也没有,就以为他在装,以为他把对方打得鼻青眼肿怕处分,就假装伤得比对方还重。当时,杨晓明还把他骂了一顿,骂他既然想当英雄,就要顶天立地,就要敢作敢当!后来,去医院验伤照X光,才知道,那家伙被踢断了两根肋骨。

杨晓明想,自己不会也是这状况吧?表面看着没什么,其实是内伤断了肋骨。

这念头一闪,他就对自己说,别自己吓自己!你杨晓明怎么会那么倒霉?还没到灾区最前线就受伤了?他问自己,真要伤了,算什么?算英勇负伤吗?你哪里英勇了?你为灾区做了多少贡献,你抢救了几个人,多少财产?

他对自己说,这会儿,你要真负了伤,那也是你自己不小心摔的,跟抢险救灾一点干系也没有?有人可能还会说,你杨晓明胆小怕死,不敢奔赴抢险救灾第一线,所以,耍小聪明,故意把自己摔伤了!

杨晓明一咬牙,脚步就轻松了,几个大跨步,就冲了上去。

大家见杨晓明回来了,大声地叫,大声欢呼,有人还拉着他的手跳啊蹦啊!

这种情形,平时是很难得见的,大家都在平平淡淡的岗位上,大家根本就不必为你的生死担忧,甚至于,还会记恨你,想因为有了你呆在那个位置,拦了他的道。然而,在这个夜晚,大家知道,立功的机会虽然离每一个人都很近,但死亡的威胁也同样伴随着每一个人。

在这种生死只是咫尺之间,人的感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平时的怨恨冷漠完全消失了,有的只是一种相互之间的关爱,高尚得只是希望这个团体完好无损,希望大家既能在这次抢险救灾中立功,又能地平安而归。

队伍继续向前走。

下了山坡,就见不远处有光亮,领路的镇干部对杨晓明说,那就是村委会所在地了。大家兴奋起来,冲着那光亮跑去。这一次,杨晓明没能跑在最前面。他那腰痛得他不能再撒开双腿往前跑,因此,他几乎是最后一个见到驻守在村委会办公室里的镇委副书记。那是一个个儿很高的中年人。他握住杨晓明的手说:“欢迎,非常欢迎你们!”

杨晓明说:“请你马上分配任务吧?”

副书记说:“你脸色很不好?”

领路的镇干部说:“杨党委来的路上摔了一跤,滚到山下,好不容易才爬上来的。”

副书记便关切地问:“没伤着哪吧?”

他上下左右地看了看杨晓明。

杨晓明挤出一脸笑,说:“没什么?摔得不重,只是滚了几下,被一棵树拦住了。如果滚到山下,我早就报销了。”

副书记擂了一下他的??,杨晓明皱皱眉,很快又舒展开了,很用劲地挺挺??。副书记“嘿嘿”笑,说,那我就不客气了。他说,我们这里的雨水是全镇最大的,我们这还时不时出现山体滑坡,地陷还时不时发生,因此,随时都会出现危险。

杨晓明回头问大家:“你们说,我们是来做客的吗?”

大家异口同声地说:“不是!”

杨晓明又问:“那我们来干什么?”

大家又异口同声地说:“我们是来抢险救灾的!”

杨晓明再问:“我们要不要书记对我们客气?”

大家再异口同声说:“不要!”

这形式,很让杨晓明感觉到自己还是学校里的老师,他的手下就是他的学生们。在这种环境里,用这种近似于幼稚的形式表达他们的决心,一点不让人感觉可笑,相反地,却很让副书记,以及其他村委会干部好一番感动。

副书记布置任务时,告诉他们,这一带,以前也偶尔出现地陷的现象,但范围很小,遇着下雨的时候,常常在村边田头会莫明其妙出现一个个洞,因为那些洞没伤害到什么,因此,村民们都习以为惯,因此,觉得干部们劝他们离开是多此一举。

他说,那些靠近山的村子还怕山体滑坡,工作还好做,都逐渐转移到安全地方了,现在最麻烦的是,怎么说服那些可能会受地陷威胁的村民离开他们的家。

他说,山里人这些年日子好过了,盖了不少新房子,虽然房子也就一两层,但那房子的?却是用山石搭建的,如果发生地陷,山石倒塌比砖块更伤人。

他说,另一组的人早杨晓明他们一步到,把带来的帐蓬都搭好了,但是,劝村民们转移进帐蓬,他们却说什么也不去。他们说,我们这些人高楼大厦见得多,山里事物见得少,所以,才那么大惊小怪。

现在,杨晓明他们的任务就是,尽最大的努力说服村民离开自己的家。

镇干部一直都在做工作,早杨晓明他们一步到的那个组也在做工作,他们的劝说效果甚至微,杨晓明又能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

杨晓明问:“目前,有没有因为地陷伤亡的村民?”

村委会书记说:“有。”

他说,某某村已经出现了几次大范围的地陷,塌了好几间房子,几乎半条村的房子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倾斜,死伤十多人,准确数还没最后定下来。

杨晓明说:“那条村的村民都很听指挥吧?都转移到帐蓬里了吧?”

村委会书记说:“当然,见了鬼都怕黑,谁还敢呆在石屋里等死!”

杨晓明对副书记说:“有办法了。”

他说,把那条村的青壮年人组织起来,带他们去各个村说说他们村里发生的事,说说地陷的可怕,一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他说,村民们互相都认识,或许,还有亲戚关系。他们的话比我们更有说服力。

他说,事实更胜于雄辩!

杨晓明从学校抽调到宣传部搞宣讲时,搞弘扬市县人精神时,深刻地明白一个道理,对普通老百姓只讲道理,把嘴都讲干了,也没人听你的,他们更注重事实,更讲实效,更相信身边发生的人和事。

活生生的事实摆在面前,杨晓明就不相信,那些不把地陷当回事的村民会不听劝!

(鲜花!)

第一一四八章境界不同

副书记大手一拍说,好,这个办法好。说我怎么就没想到这办法。他对村委会书记说,你马上去那条村,按杨党委说的去办,把村里的青壮年组织起来,把他们分配到各自然村去,每个村两到三人,配合镇干部,市里的干部一起劝说那些顽固不化的村民。

杨晓明说:“我们也出发了。随村委会书记一起去那条村,领了人,我们就直接去各个村。”

副书记突然改变了主意,说:“你看这样好不了?”

他说,其他人都分赴各自然村。你就别去了,你就留在村委会和我在一起。

他说,我这里也需要人,特别需要有人给我出出好点子。

杨晓明说:“你太抬举我了。我有什么好点子?我不只是随便说说。”

副书记笑着说:“你随便说说,就解决这么大的问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