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逖舴⒍ナ啤�
结果以失败告终。
张杨在怀县乱战一场,最后带着数百亲卫逃了出来,于毒、眭固则是穷追不舍。一路东逃,最后张杨被堵在了修武城和获嘉城之间的小修武。数百残兵被于毒、眭固的上万大军团团包围,要不是小修武城小墙高,极利防守,也许张杨连求救的机会都没有了。
吕布和张杨有生死之交,义气深重,在后者危在旦夕之际,想要劝吕布回头,是不太可能的。何况王羽又不在,以吕布的心高气傲,若是贾诩或者什么人以严令禁止他出击,搞不好会翻脸都说不定。
魏延这段时间和吕布并肩作战,有了一定的情谊,但还远未达到能劝说吕布放弃救援的地步。
其实,在吕布离开离狐城的时候,魏延就已经劝过一次了。吕布的回答也是有理有据。
小修武的位置,正处于怀县和朝歌之间,算是个空白地带。青州军若要救援,最方便的就是从魏郡出兵,但魏郡现在没有战兵,只有地方部队和民兵,防守有余,进攻无力。
除了魏郡之外,就是封丘的于禁部离得最近,但于禁正与曹操对峙着,根本不可能腾出手去河内救张杨。
所以,最适合出兵的就是吕布军。
离狐距离小修武只有不到二百里路程,以并州狼骑和陷阵营的速度,日夜兼程,只要两天就能抵达目的地。围困张杨的于毒、眭固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虽有万人,但肯定挡不住吕布军的雷霆一击。
吕布保证说,救出张杨后,他也不会恋战,会直接向朝歌方向撤离。不出意外的话,算上解围作战,一共也只要四到五天,就足以完成救援,退入己方控制地域了。接下来无论曹操有什么动作,只要吕布军休整一天半天的,就能迅速投入战斗,全无误事之虞。
面对振振有词的吕布,魏延也是乏善可陈。要说,就只能将他那套阴谋论拿出来了。
然而,不是每个人都向李十一那样谦虚谨慎,对阴谋论也能全无芥蒂的倾听。魏延自忖,要是把这套说辞说给吕布,搞不好会被当成挑拨离间的小人可就糟了。
所以,李十一问计于他,他也只能以‘凉拌’作答。
相对无言半晌,李十一突然想到了什么,提议道:“不如找高将军帮忙如何?”
“循义啊,”魏延像是牙疼似的咂着嘴,摇头不迭:“循义那家伙就是个闷葫芦,其实大军开拔之前,他也来劝过了,只是温侯不肯听。”
“有这事儿?”李十一讶然叫道:“我怎么没看到?”
“时间太短了,不留神的话,一下就错过去了。”魏延神情怪异的答道:“循义就是走到温侯面前,说:形势不明,不可轻进。然后温侯答曰:吾自有计较。然后,循义就走了。”
“哈?”李十一张大嘴巴,下巴差点掉到马鞍上。他早就听说高顺是个沉默寡言之人,但他怎么也想不到,此人寡言到了这个份儿上。明明都知道形势不明,不可轻进了,岂能主公随便说个自有计较,就保持沉默了呢?
“所以说,若是文远在就好了。”魏延心有戚戚的叹了口气:“从前也都是循义提议,文远展开论述,一起劝谏温侯的,多次劝阻了温侯一意孤行,可现在么……”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李十一也是叹息连声,突然,他话锋一转,神情也变得凝重起来:“不过,文长,咱们隐雾军是不是应当……”
他话没说尽,但魏延是何等人,岂会听不出话外之音?人数所限,隐雾军的纯战力并不算高,却往往能在其他方面发挥出重大作用,达成大幅增强友军的战力,或是大幅削弱敌军的效果。
吕布一意孤行,暂时管不了他。既然如此,不如干脆拆伙先,总不能把自家的数万袍泽丢在身后,为他人火中取栗吧?
魏延其实隐隐也有这样的想法,不过,沉思片刻,他还是摇了摇头:“主公的命令就是让咱们随同温侯作战,总不能半途而废吧?就算要调整,也得等濮阳有了消息再说。军师和夫人都在濮阳,得信后,肯定会定个新章程出来,你我当以此为准才是正理。”
李十一倒是能想到,魏延与高顺、曹性等人颇为意气相投,故而不忍弃之。不过魏延说的也有道理,濮阳的幕府若是应变够快,最新的指示明天也就到了,就算要走,也不差这一时三刻。
于是,他点点头,与魏延达成了一致。
吕布星夜行军,一口气走出了近百里,一直到了延津南岸这才停下脚步,稍事休整,准备渡河。濮阳的信使,就在大军渡河之前赶到,与魏延取得了联络。
李十一闻讯赶至时,魏延正在看信,他快步走到魏延身旁,轻声问道:“如何?”
魏延随手将信递过,晃晃脑袋,似乎有些困惑了。
“军师叫咱们继续跟着,无须加入作战,以警戒为主,十一啊,你说,这是个什么意思呐?”
第931章 终极战略
从风平浪静,到波澜四起,只在短短数夕之间。
关注战局的人们本来差不多已经被之前的节奏迷惑住了,连庞德公、黄承彦这样的高人,也做出了和战局走向完全相反的判断。
按照他们的想法,龙山大捷的消息传至,曹操、孙策肯定会全面收缩,接下来的战局会恢复成王羽北上之前的态势。这场大战,最终会演变成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胜负不会那么轻易的分出来。
可未曾想,几乎就在消息传至之后的当天,曹操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展开了攻势,发动之迅速,攻势之猛烈、全面,调动兵马、资源之多,足以令任何一个关注这场大战的人瞠目结舌。
“刘备袭高唐,孙策不退反进,兵出泗水,曹操更是巧施妙计,引走了吕布,平衡,一下子就被打破了,啧啧……当日许子将的评语还真没说错,这曹孟德果然当得起乱世枭雄之称!”
仗着甘宁的勇武和青州海军的接应,庞德公一行人早在年前便到了徐州。匆匆与侄子庞统见过一面后,一行人继续北上,到了高唐。本意是想见见那位久闻盛名,却一直缘吝一会的骠骑将军,结果等他二人到了高唐,却得知王羽已经北上去了并州。
好在他两个也不是来做官的,倒也不需要什么特别的安排,在初临贵境的新鲜劲过后,庞、黄二人很快恢复了从前的生活节奏。
早起锻炼一下身体,天气好就去书院走走,和学子、教习们谈谈古,论论今,晚上则邀上三五好友,凭河临风,把酒言欢,日子过得好不自在。
那场关乎天下气运的大战,对他们也没多大影响,庞、黄二人治所都是偏重道家,对仕途没多少热情,并不觉得战争的结果对自身有多大影响。
对心态偏近于中立的二人来说,这场大战最大的影响就是提供了很多谈资。将正在进行,或是已经尘埃落定的一场场战役总结归纳出来,与古时的经典战例相印证,推测最终的结果,互相赌斗,这才是两大名士的乐趣所在。
听到庞德公对曹操的赞誉,黄承彦也是心有戚戚,捻须笑道:“难知如阴,动如雷霆,曹操用兵,确实深得兵法之旨,更难得的是他的隐忍功夫。这时机,把握得实在是妙若天成啊!”
孔融听得大为惊奇,当即追问起详情来:“承彦兄,你说的这时机是……”
青州体系中,以务实者居多,在黄、庞到来之前,名士范最足的只有孔融、祢衡这些人而已。所谓物以类聚,没用多久,这些人便凑在了一起,时常相聚。
不过,比起黄承彦和庞德公,孔融等人的口才、学识或许不差,在军事政略方面的眼光却差了不止一两筹。此外,孔融和祢衡的心态也没那么超然,远达不到黄、庞二人近乎于旁观者清的境界。
在孔融看来,曹操这次发难,怎么看都像是被逼无奈,铤而走险。若是他真有把握,就应该在并州战场没有分出胜负之前发动。那样一来,有可能令王羽顾此失彼。
而现在,王羽已经击败了马超,轻骑回援的话,路上甚至都用不到二十天!也就是说,曹操若不能在这短短的二十天里,在中原战场确立胜势,那他这场声势浩大的攻击就纯粹是瞎忙。
这如何能谈得上是好时机?
“文举到底是忠厚之士,这些人心鬼蜮的勾当,原是不在行的。”庞德公呵呵笑着,先是安慰了孔融一句,然后解释道:“时机好坏,关键不在于时间,而是形势。曹操这一次算的不是大略,而是人心!”
“人心?”黄承彦卖了个关子,庞德公再这么一展开,这个话题越发变得高深莫测起来,孔融与祢衡、管宁几人对视一眼,从对方眼中看到的,尽是茫然神色。
“嗯,人心!”庞德公伸出手,竖起食指,神情郑重的解释道:“首先,他利用了刘备和关、陈二位将军的关系……按说这种事应该越隐秘越好,在准备万全前,应该多方试探,最后才直入正题,可刘备偏偏来了个打草惊蛇……”
“很显然,这不是疏忽或者迫于情势,急于求成,而是既定策略,曹操要的就是这个效果。看看高唐眼下的局面,就应该很容易理解了。撤换陈将军的呼声很高,可偏偏军中能征善战的将领已被抽调一空,撤换陈将军容易,找到接替者却难。”
庞德公这话说到了点子上,孔融等人无不点头称是。
这倒不是王羽或是谁的疏忽,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将精兵猛将放在高唐这个大后方,本身就是一种浪费。之所以是陈到留守,只是因为此人的性格过于恬淡,让他当个副将倒还马马虎虎,让他抓总,独当一面就不靠谱了。
本来这个安排也没错,但谁想到刘备阴魂不散的又冒出来了呢?
现在就是个两难的局面。信陈到,有可能万劫不复,撤换陈到,同样要冒很大的风险。实际上,曹操、刘备很可能也没多少把握策反陈到,现在双方都是在赌,冒的风险也差不多。
“吕布被调虎离山,同样也是对人性弱点的算计。而且通过调动吕布,从沛国通往高唐的道路也打开了缝隙,高唐不再是安全的后方。这两条计策是相辅相成的,通过这连环两招,曹操成功的扭转了劣势,将王将军拖入了一场风险对等,却是曹操占据主动权的赌局!”
黄承彦和庞德公你一言,我一语,将曹操的计谋和目的推测了个八九不离十,越听越像是真的,越像真的,就越让人心惊。
“既然是赌局,心理素质就很重要了。”庞德公竖起了第三根手指,语出惊人:“所以,在连环计达成后,曹操下一个算计的就是留守的贾文和!”
“……”孔融等人已经震惊得说不出话了,要说算计陈到、吕布还算是有迹可循,算计贾诩这种事……真的有可能吗?
贾诩是谁啊?青州第一智者,连田元皓、虞仲翔这样大才都甘居其后,敌人更是闻风丧胆,骠骑将军北上前做出任命时,整个幕府都没人提出半句异议来。
说曹操要算计他?把这位大名鼎鼎的毒士当成了青州军弱点?这说法会不会太扯了啊?
面对众人饱含震惊与质疑的眼神,庞德公与老友交换了个眼色,神情泰然自若。
“老夫之所以说,曹操把握了一个好时机,就是出于尚长兄所说的缘故。诸君不妨设身处地的想想,文和现在的心态会是怎样的?就在两天之前,他才收到了大捷的消息,形势已经变得极其有利,若做最坏的打算,他甚至可以这样考虑,只要撑过二十天就是成功……”
众人的神情顿时有了变化,从惊讶转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