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砺刃-第2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驶嵯热桃幌拢蛘呤撬堑脑拥姑挥型瓿刹馐裕蛘呤敲挥泻鲜实耐吨朗侄巍?刹还茉趺囱绻拦氤沟谆靼芤晾剩蛘呤窍胝剂煲晾实暮胨固故〉幕埃敲匆晾识己苡锌赡苡蒙显拥!�

齐建军也长吸了口气,甘宁军的神色虽然不是很紧张,但是很明显,他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我们还有不到48个小时。”凌天翔看了眼手表,“准确的说,大概只有40个小时了,那我们该做什么?”

“这是我们最新获得的情报。”顾卫民打开了最后一份文件。“轰炸开始前,我们的一颗侦察卫星经过了伊朗南部地区上空,这是当时卫星拍摄到的一幅照片。”

凌天翔立即朝屏幕上看了一眼。照片很模糊,只能大致辨认是几辆重型卡车,而且其中有两部是集装箱卡车。因为照片的分辨率并不是很高,所以无法判断出卡车的具体型号,也无法判断出卡车上的货物。可有一点很清楚,这不是一般的战术弹道导弹车队,因为里面没有运载导弹的发射车辆。

“车队最后到达的应该是萨卜扎瓦兰附近的一处地点。”顾卫民翻出了另外一张照片,“随后美军轰炸了这处地点,可是从我们后来得到的卫星照片来看,美军的轰炸仍然晚了一步,仍然没有能够摧毁这支车队。”

“这是运送原子弹的车队?”甘宁军又掏出了一根香烟来。

“无法证实,可是当时从道拉塔巴德离开的就只有这么一支车队,而且从转移时间上来看……”顾卫民看了三人一眼,“当时伊朗已经预感到战争会立即爆发了,因此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这支车队运载着极为重要的货物,而且在萨卜扎瓦兰附近有伊朗的地下军事基地。”

“那么,我们现在知道这支车队的具体下落吗?”凌天翔问出了关键问题。

顾卫民耸了下肩膀。“暂时我们还没有发现车队的行踪,而且很有可能已经更换了运输车辆。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运送的真是原子弹,而且伊朗决心要用原子弹来教训侵略者的话,那么目的地肯定是克尔曼省北部的达尔班德,那里有一个秘密弹头组装厂,伊朗所拥有的可靠的原子弹运载工具就是中程弹道导弹,就必须得把原子弹装到导弹的弹头里面,不然,原子弹也只能在自己的国土上使用。”

“那我们就只有一次机会。”凌天翔立即明白了顾卫民的意思。

“可问题是,我们距离达尔班德有上千公里,而我们只有40个小时的时间了……”

“那我们就得赶紧出发。”顾卫民一边说着,一边取下了小型储存器,放在桌面上砸碎之后,将里面的芯片取了出来,然后用匕首在烟灰缸里将其捣碎了。“这次行动只需要最多两支小队,我带了一支小队过来,所以现在只需要组织另外一支小队,我们得赶上外交航班,不然的话,就将错过机会了。”

凌天翔有点惊讶地看了顾卫民一眼,甘宁军与齐建军也没有立即搞明白。

第十节 垂直降落

运送300多名外交使节,以及黄龙飞等商务人员返回国内的是一架国航的B777客机。B777为世界上最大的双发宽机体客机,最多时可以392名乘客,采用典型三级舱室布局也可以运送298名乘客,其基本型号的满载航程得到了7780公里,而远程型则达到了11950公里,可以执行跨洲飞行任务。

飞机的座舱下面是行李舱,分成了前后两段。前舱可以装载6个2。44米的货盘,后舱则可以装载14个LD…3标准的集装箱。在最后一个涂有大使馆标志的集装箱装入了后货舱的时候,辅助车辆迅速开走了,飞机的两台普惠公司的PW4000型涡轮风扇发动机运转了起来,在进行了起飞前的试车之后,飞机缓缓滑离了停机位。在到达跑道尽头时,两台推力达到了330千牛的发动机迅速达到了最大功率,飞行员做了最后的检查,确定发动机,升降副翼与襟翼都工作正常之后,松开了刹车,客机在跑道上加速滑行了大概2000多米,在即将达到跑道尽头时才拉了起来,升入了空中。

B777的巡航飞行高度在10500米左右,这个高度上的空气极为稀薄,而且气温为零下数十度,人在这种环境下是不可能生存的,如果不小心暴露在外的话,那么在数秒钟之内,人会因为体内的血液沸腾而随即死亡。

凌天翔打开了手里的LED照明灯,张铁锤等四名队员都蜷缩在这只狭小的集装箱内。五人身上都穿着高空增压保温服,都背着一只不太大的氧气瓶,头上戴着用凯夫拉纤维做的头盔,以及玻璃面罩。

“检查装备!”凌天翔一边说着,一边比划了下手势。

队员们迅速检查了一遍身上的增压服、头盔、氧气面罩以及背上的氧气瓶,确认没有问题之后陆续竖起了大拇指。

凌天翔也给自己检查了一遍,同时检查了前面张铁锤背上的氧气筒。看了眼手表之后,凌天翔拍了拍张铁锤的肩膀。张铁锤拿出了一只很小的仪器,将其贴在了旁边的集装箱箱板上。仪器上的微型钻头在电动马达高速旋转了起来,随着钻头钻穿了箱板,一阵尖利的声响传了出来,气压表上读数也飞快地跳动着,最后稳定在了一个数字上。

张铁锤回头看了看凌天翔,比划出了正常的手势。现在集装箱里的增压空气已经被释放出去了,集装箱里的气压已经与货舱里的气压一样了。空气相当稀薄,队员们只能依靠氧气筒提供的氧气,而且声音的传递效率也降低了不少。

在凌天翔比划出了手势后,另外两名队员打开了集装箱的前门。躲在其他四只集装箱里的队员也陆续来到了货舱里。后货舱不是加压舱,里面的空气密度现在与飞机外的空气密度一样。凌天翔等人迅速的去取出了放在另外两只集装箱里的武器准备。每个人的武器准备都用一只大的派力肯保险箱装着,箱子外面附带了一个由气压仪控制的降落伞,在箱子到达一定高度的时候,降落伞就将自动打开。

顾卫民走到了机舱的后门处,也就是运送集装箱进入机舱的大门处。跟在他后面的那名队员找到了连接舱门的一根电缆,他迅速剥开了电缆上的橡胶层,找到了里面几根不同颜色的电线,然后将其接在了连接在单兵电脑上的一台仪器上面。过了几分钟,那名队员朝顾卫民点了点头,然后竖起了三根手指头。

“三分钟准备!”顾卫民竖起了三个指头,声音是通过无线电通信系统传递的,“我们只有5分钟的时间,动作麻利点!”

队员们将20支装着武器的箱子搬到了门边,顾卫民看了眼手表,然后拍了下那名负责开门的队员的肩膀。

在舱门缓缓打开的时候,因为破坏了飞机的气动结构,所以飞机猛的震动了几下,随即飞机上的自动驾驶系统就做出了调整,飞机又恢复了平稳。也许上面客舱里的乘客还以为只是遭遇到了紊流,而飞机上的乘务人员也会发出广播,安抚惊慌的乘客吧。

舱门刚开了一条缝,站在门边的四名队员就开始将箱子抛出去。每只箱子上面都有一个微型无线电发射装置,这样到了地面上之后,凌天翔他们就能够顺利地找到自己的武器装备。不到一分钟,所有的箱子都抛了出去,甘宁军第一个走到了门边,他朝顾卫民看了一眼,就跳出了机舱,接着齐建军等人以5秒钟的间隔时间陆续跳了出去,凌天翔是第七个跳下飞机的。最后一名跳出来的是顾卫民。

身体在空中急剧下坠,虽然身上裹着密不透气的增压服,脸上也戴着密不透气的氧气面罩,头上还戴着伞兵头盔,但是凌天翔仍然感到迎面吹来的强风,准确的说,是空气产生的巨大阻力,让他觉得仿佛处于风暴之中一样。凌天翔在空中翻过了身来,B777客机正在飞远,后面的舱门正在缓缓的合上。那名开门的队员肯定设置了自动关门的程序,而且是由时间控制的程序,这样,当客机在到达了国内的机场上的时候,舱门就已经关上了,至于那根被破坏了的电缆,恐怕就得让外交部的人去处理了。

其他的队员也在陆续下将之中,凌天翔转过了身来,头朝下,脚朝上的向地面坠落下去。最先抛出的那些箱子就在下方大概3000米处,下坠的速度非常快。凌天翔心里估算着时间,过了大概40秒的时候,凌天翔看了一眼系在手腕上的高度表,随即就缓缓的展开了四肢。巨大的空气阻力使他的动作相当吃力,而且还不能立即将四肢全部展开,要让速度缓缓慢下来,不然所产生的空气阻力很有可能让手臂脱臼。

速度在缓缓降低,高度在迅速下降。在凌天翔展开四肢,身体呈水平状态的时候,高度表上的指数已经跳到了2100,而凌天翔身下的沙漠的海拔高度是1500米。高度又降低了200米,连接着降落伞的气压开伞器启动,引伞首先弹了出去,接着主伞被拉了出去。凌天翔感到身后好像被人猛的拉了一下,接着速度就迅速慢了下来,双脚垂了下去。在其前后,其他队员身上的降落伞也都打开了,而最先抛下的一批武器箱已经落到了地面上。

沙漠里的风并不大,控制降落伞也很容易。太阳已经升到了半空中,地面上空出现了微弱的蒸腾效应,这对伞降有一定的帮助,能够降低着陆时的速度。可是,不管怎么说,在着陆的一瞬间,都相当于是从2层半高的楼房上跳下来。如果不懂得伞降的话,那么很有可能当即摔断腿骨。

凌天翔这些特种兵都接受过伞降训练,在着地的一瞬间,凌天翔顺势滚开,借此抵消掉了着地时的冲击力。这次是降落在坚实的地面上,而不像是上次从新加坡逃跑的时候,是在海面上空跳伞。从地上爬起来,凌天翔首先摘下了氧气面罩,然后迅速脱掉了降落伞包,将散落在地上的降落伞收了起来。

队员们先后成功着陆,都迅速将降落伞收了起来。顾卫民最后一个来到地面上,降落点距离凌天翔不过50米。在他收起降落伞的时候,先前着陆的队员都陆续赶了过来,两名队员在地面上挖了一个大坑出来,20具降落伞包被丢了进去,随即用沙子把坑填平了。

“尽快找到我们的武器装备。”顾卫民看了眼正在上升的太阳。“我们还有大概37个小时,还要准备赶100多公里的路呢,让兄弟们都抓紧时间!”

甘宁军与齐建军立即去将他们两人分别负责指挥的小队集中了起来。在确定没有丢下什么装备,也没有队员负伤之后,顾卫民拿出了用来接收无线电信号的跟踪器,然后叫上凌天翔首先出发了。

开始顾卫民严格的控制了跳伞的时间,就是要控制那些箱子的撒布范围。人员用的是方伞,可以控制着陆点的位置,而那些武器箱都只能自由着陆,如果撒布得太广的话,找起来相当费时,甚至有可能遗失。

半个小时后,顾卫民找到了第一只箱子,被半埋在沙子里的箱体上面涂着“12”这个数字,这是代号12的队员的武器箱。里面有一套沙漠作战伪装服、一具单目夜视仪、一挺M46机关枪、5个软弹袋、一根备用枪管、4枚进攻型手榴弹,以及一具AT…4火箭筒,最下面还压了一顶土黄色的贝雷帽,这些全是美军特种部队的装备。箱子着地的时候肯定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不然不会陷得那么深,可里面的武器装备没有半点损坏。凌天翔不得不佩服派力肯公司生产的这些保险箱的性能,如果换了别的箱子,恐怕那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