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问题就困挠了我们好长的时间。最后怎么解决的呢?还是进行股份制改造才解决的。解决的关键就是引入资金,引入管理。我们薛华鼎同志想了很多办法,也做了很多事,这些办法和事情都没有超出当时解决无线电二厂的范围,只能说我们薛华鼎同志的能力在一步步增强。但他还不具有全面领导一个县的能力。”
未等其他人说话,牛水生马上说道:“刚才罗书记说了请各位给他一个机会,这话其实说得还是有道理,谁生下来也不是就当大领导的,虽然我们现在还没有明确看到薛华鼎同志有全面领导一个县的能力,但如果我们给他一个机会,也许他也能行呢?如果我们武断的说他不行,不给他一个实践的机会,这不但耽误了薛华鼎同志的前途,也让我们的组织损失了一名好的干部。各位,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
孙迪华、罗格衡是不屑回答牛水生的话,而其他人包括冯老头都不知道接下来牛水生要说什么话,所以大家都没有接他的话茬。
牛水生显然也知道别人不会回答自己的问题。他笑了一下,又说道:“给机会是可以给的,但正如刚才冯主任所言,我们要对党负责、对几十万人民负责、对组织负责。我现在可以说,如果我们违反异地任职的原则,那么薛华鼎同志在长益县当县长有可能搞好一县的工作,如果但在昌宜县则肯定不可能。为什么?原因有三。第一,长益县县委朱书记是全力支持他的工作,他也很注意听朱书记的意见。一个稳重一个急躁,一个是多年的老帅一个是新生的牛犊,两个互补的人组合起来可能能使长益县搞好。而昌宜县的李书记却是一个火爆人,做事喜欢三板斧,要李书记去支持一个二十多岁的孩子,实在是有点勉为其难。第二点,长益县和昌宜县的特点不同。长益县几乎是纯农业县,没有什么工商业。相对工商业而言,农业生产就简单得多。薛华鼎同志在长益县能做好,面对昌宜县快要倒闭的煤矿、水泥厂他未必能做好。煤矿的安全就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必须有经验丰富的老同志来指挥坐镇不可。第三点,这点说出来可能有点滑稽。有的同志也许不知道,我们薛华鼎同志之所以在长益县取得如此好的成绩,能赢得如此多的赞誉,这与他的岳父、岳母的支持是绝对分不开的。去年五月份,为了安置好柴油机厂的下岗工人,薛华鼎就请他岳父、岳母将停电宝的装配生产线从我们安华市迁移到了长益县城,还不顾利润的减少在那里建了一个蓄电池的分厂,分流了部分下岗工人,所以他主导的那个柴油机厂的改革才得以顺利进行。他的岳父岳母帮他在长益县打好了基础,为他提供了发展的舞台,但他们还有钱在昌宜县搞这一套吗?长益县工人少,建一个工厂吸收一两百人,就解决了全县的不少困难。但是在昌宜县呢?一两百个工人对整个下岗工人的再就业作用并不大。”
牛水生的话,让不少人点头。
牛水生说道:“当然,他岳父母在主观上帮助薛华鼎发展的同时,客观上还是帮了我们政府不少忙,对于这点,我们政府应该感谢他们。我的意见只是薛华鼎同志是不是真的能领导一个县?这值得我们认真的思考。我们既不能因为他年轻而埋没一个同志的能力,也不能看到一些表面成绩而故意拨高他的地位。”
“对,这叫拨苗助长,最后会被太阳晒死。”冯老头很得意的说道,很大声。
孙迪华问道:“下面谁表态?”
王建山刚才因为担心表态过早而没有发言,被冯老头抢了先,这时正反双方都发了言,现在的他就可以骑墙了。他发言道:“我也来说几句。”
他没有抬头看任何人,目光盯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好像他要看着笔记本念稿子似的。他说道:“对于薛华鼎同志,我不是很了解,但听了组织部的考察汇报,我觉得他是一个好同志,虽然年轻、资历浅,但政治合格、敢闯敢干,现在提拨他当一个县的县长是有点过早,但并非不行,谁说年轻的就不能当领导呢?当然,如果能让他继续再在长益县干一届常务副县长,我觉得对他的生长也有好处。”
简直就是废话!
有了王建山的发言在前面做引导,纪委书记、宣传部长也模棱两可的表了态,虽然说的话都不同,但意思都是一个:“随你们领导怎么定,只要你们定了,我们就赞成。”
孙迪华对组织部部长王绪道:“你的意见呢?”
王绪是孙迪华的亲信,自然站在孙迪华一边。其实刚才他念的报告也表明了他的态度。他见孙迪华发问,马上说道:“我赞同提拨薛华鼎同志到昌宜县任县长。薛华鼎同志虽然经验不是很足,但他是从乡干部到县一步步过来的,对农村的情况、对企业的情况都很熟悉。”
他继续说道:“我之所以说他对农村的情况熟悉,首先他是农村里出生的。又在乡里担任过乡干部,我想在座的不会反对他了解农村吧?对企业熟悉,有两件事可以说明。一件事是柴油机厂的改造,如果真的没有一点经验,他能改造得好?如果大家觉得容易,为什么长益县改造了几年都没有改造好,而薛华鼎同志一出手就改造好了呢。二件事就是晾袍乡的食品加工厂。大家都吃过以长益县政府名义送来的那些土特产吧?味道很好,式样也漂亮。这个厂就是在薛华鼎一手主持搞下来的。所以我觉得让薛华鼎同志担任昌宜县县长是可以的。”
接下来是市委办公室的秘书长刘桂清发言表态。他是专门为市委服务的,市委的书记和副书记表态支持,他当然支持。
第484章
所有人发了言,孙迪华说道:“现在大多数同志是同意让薛华鼎同志担任昌宜县县长的,只有极个别同志反对。我作为市委的一把手,按组织原则可以拍板向省里推荐他。但是,我还是先在这里说几句。”
孙迪华的话让冯老头很是气愤,他插话说道:“孙书记,你说的话不准确,什么极个别同志?我们是两票反对。”
孙迪华反问道:“难道两票就成了大多数同志了?”
冯主任嘴里嘟嘟嚷嚷的说道:“那也不是极少数吧……”他的话说得很小,也不很正规,孙迪华自然采取无视的态度。
孙迪华威严的扫了众手下一眼,缓缓的扫过之后,他才开口说道:“刚才听了牛市长、冯主任的发言,我有一个感觉,我觉得你们的思维还停留在几年前。看一个干部能不能当领导,难道一定要看他的年龄,二十几岁就不能当领导?笑话!那中央为什么提出干部要年轻化?又怎么实现年轻化?你们口口声声谈资历,那我问你们什么叫资历?嗯。”
孙迪华用手指重重的点了点桌子,说道:“难道你们眼里的资历就是熬时间?熬过十年二十年就有资历了?人家在下面辛苦工作,每年都创造出令人惊喜的成绩,那不算资历?在座的都是领导干部,我相信你们也懂这些道理,为什么在薛华鼎同志的任职上说出这些荒谬的话呢?老实说我感到很奇怪,也很不理解。刚才格衡书记说得没错,我们在座的同志应该给年轻人机会,让他们有施展才能的舞台。给机会不是请客送礼,不是拿组织的事、国家的事开玩笑,也不是私下传授。现在是在开常委会,是在大家讨论,没有一个人脑袋一模就定下来,还是在进行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讨论。”
说到这里,孙迪华声音小了一些,语气平缓的说道:“看一个人是不是具有某一层次的领导能力,不能够凭他是不是有担任过这个层次的经历,我们要用全面的、发展的目光看问题。如果要先确认了这个人有了当县长的能力才让他当县长,要先确认了他有当市长甚至省长的能力才让他当市长、省长,那么,我想我们在座的各位都没机会坐这里。我就不信你们生来就有当书记、当市长、当常委当主任的本事,而且世界上也没有一种仪器能科学测量出某一个的领导能力是不是具有当县长、市长、省长的能力。那靠什么提拨干部?这不用我说吧?如果你们还不清楚,那么我就请你们放下手头的工作,进党校、进学校学习几年再来上班。一个有政治觉悟、有领导能力、敢闯敢干的同志不能提拨,那谁能提拨?我们的考察组也进行了考察,下面基层的组织也进行了推荐,我们一切都是严格按照程序来的。这样还不行,那么我就请问反对的同志,你们要怎么样才能推出、提拨一个干部。”
牛水生自知理亏,有点慌乱的说道:“让薛华鼎同志到一个全市收入第二的县,确实有很大的风险,现在他们的经济稍微滞后了一点,我们就派其他县的同志进入,是对他们的不信任。”
没有考虑好就说出的话,自然说的不全面,反而给人留下了攻击的余地。
果然,牛水生的话一说完,孙迪华就冷哼一声:“……好,有些话我不说,那我在这里再问一下牛市长,全市各县包括各区,我们是不是应该统筹考虑?他们昌宜县缺少一个县长,难道我们从其他县调干部进去就犯了天条?触动了他们哪根敏感神经?怎么能说是我们对他们不信任了?异地任职是我们的基本原则,难道我们为了不让薛华鼎同志任职,我们就破坏这条原则。”
孙迪华还没有说你牛市长以前不也跟自己打过招呼要醴阳县的副县长去当昌宜县的县长,难道派醴阳县的干部进去就不是其他县的了。
牛水生连忙说道:“刚才我的话说得有点急,我的意思不是反对从外县调入领导,而是担心薛华鼎同志在昌宜县干不好,让我们全市第二大财政县出现更坏的情况。其实,这个第二大县也是才成为第二的,昌宜县多年以来一直是我们的财政第一大县。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只有昌宜县县委县政府团结一致,不断创新,再次成为财政第一大县是完全可能,是指日可待的。”
孙迪华说道:“我们从来没有不信任昌宜县领导班子,我们一直是充分信任他们的,如果我们认为他们不行的话,那我这个市委书记、管党群的格衡书记早就要考虑改组他们的班子了。如果明知他们不对而不对他们动手术,那是我们的失职,是辜负了上级组织的信任。你们可以向上级反映我们做错了,渎职了。”
这话说的有点重,牛水生说道:“孙书记,你也知道我的话不是这个意思。”
孙迪华说道:“我是知道,但你就肯定薛华鼎同志调过去的话,昌宜县真的就会一团糟,就会鸡飞狗跳?”
牛水生本来也只是气愤孙迪华没有按自己的意愿调动干部,刚才说的那些话也是基于这点说出来的,并非发现了薛华鼎多少问题。
听孙迪华这么问,牛水生也不想、或者不敢也没必要再跟态度明确的一把手强顶,就转了口风,说道:“这是讨论会,应该有不同意见发表吧?我出于对薛华鼎同志的怀疑而提出反对意见,我想这没有错。不管怎么说,我还是不放心让昌宜县这个大县交到薛华鼎同志的手里。”
孙迪华说道:“我可没有阻止你牛市长、第一副书记的发言,我也只是在讨论,我尊重你的意见。”
牛水生没有再说话。
冯老头见牛水生退却了,他就发言道:“我认为牛市长是非常负责人的一位领导,他大胆说出了心中的疑虑。选拨一个县长的关系很重大,选好了,可以让一县的领导班子团结,让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