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深艳:艺术的张爱玲-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借1946年11月出版《传奇》增订本的机会,写了篇《有几句话同读者说》的序言以辩白。而辩白斤斤于枝叶,显得无力,并不足以澄清一切。也许就是因此吃堑长智,当她面对人们由《太太万岁》而生的批评甚至诟詈时,便彻底地一仍其贯,再不做任何回应。而《太太万岁》的热映,观众的认可与喜爱,也多少遮蔽甚至淹没了那些反面的声音,而她是最看重读者与观众的。
  就像歌德由《少年维特之烦恼》得到了解脱,张爱玲也似乎从《不了情》与《太太万岁》中寻求了解脱,张爱玲的心空有点放晴了。也是自尊心被伤透了,如同她4年前在《洋人看京戏及其他》一文中写到的:〃无条件的爱是可钦佩的唯一的危险就是:迟早理想要撞着了现实,每每使他们倒抽一口凉气,把心渐渐冷了。〃这时的她也似乎会想到要像她所理解的高更名画《永远不再》中的那位塔希提女子那样,在〃永远不再〃之后,心里只留下〃没有一点渣滓的悲哀,因为明净,是心平气和的〃。于是她将这两部电影剧本的稿酬共三十万块法币,附在信里寄给了胡兰成,与他断然分手。
  1948年的张爱玲显然心情好起来了,桑弧、龚之方等人成了她公寓里的常客,与胡兰成分手时自称从此〃将只是萎谢了〃的她,这时在龚之方的印象里,竟变成了一个合群的、〃喜欢与人聊天〃、〃对朋友的态度热情〃的张爱玲,又恢复为那个听到好笑的故事会张口大笑的张爱玲了。在《太太万岁》大获成功之后,桑弧又与张爱玲商量,打算将她的长篇小说《金锁记》搬上银幕,张爱玲自然欣然从命。《金锁记》的故事与《倾城之恋》一样,在张爱玲也是〃烂熟的〃,何况她又有了编《不了情》与《太太万岁》的经验,故而也一蹴而就,但变成电影不顺利。物色主角曹七巧的扮演者颇费了一番周折,先是遍寻不着,后来看中了张瑞芳,可张瑞芳以肺结核并发结核性腹膜炎正卧床疗养而辞演。那时的社会正处于翻天覆地的前夜,该剧以不合时代洪流等原因,终告无果。
  《金锁记》计划的搁浅,并没有影响张桑二人的继续合作。桑弧本来就是一个不仅能〃拍〃而且善〃写〃的导演。早在1935年,他就在周信芳与朱石麟两位艺术家的提携下尝试文艺写作,在拍《不了情》之前,就创作有《灵与肉》、《洞房花烛夜》、《人约黄昏后》、《教师万岁》、《人海双珠》等电影剧本;在《不了情》与《太太万岁》之间,他还编了剧本《假凤虚凰》(由黄佐临导演拍成电影后,也引发了一场社会风波)。所以张桑二人的合作能够成功,至少部分原因是桑弧懂得写作,彼此容易沟通与理解。

  第20节:银灯的诱惑电影篇(11)

  张桑的再次合作是电影《哀乐中年》,可是拍是桑弧拍的,写也是桑弧写的,张爱玲只是以顾问的身份参与其间,拿了些剧本费,但影片上不具名。〃哀乐中年〃的名字有可能是张爱玲起的,她在《〈太太万岁〉题记》中有言:〃所谓'哀乐中年',大概那意思就是他们的欢乐里面永远夹杂着一丝辛酸,他们的悲哀也不是完全没有安慰的。〃而〃太太万岁〃的名字也可能是张爱玲受了桑弧〃教师万岁〃的启发,虽然后者是歌颂教师的正剧,前者则是调侃太太的喜剧,此〃万岁〃非彼〃万岁〃。
  当时桑弧尚未娶妻,眼见他与张爱玲屡番默契的合作及合作的成功,上海小报开始制造新闻了,桑弧周围的朋友也在想:〃张爱玲与桑弧不是天生的一对吗?〃可是大家都知道桑弧是个内向、拘谨的人,虽然因了编剧本拍电影的事与张爱玲交往频繁,但在一起也只谈〃正事〃,不扯私情,所以他两人要好,必先取得张爱玲首肯。龚之方于是有天自告奋勇,抱着成人之美之心去见张爱玲,婉陈来意。张爱玲的回答如同电影里的一个场景,比《不了情》里的任何镜头都更催人泪下。龚之方在事过50年后回忆道:〃她的回答不是语言,只对我摇头、再摇头和三摇头,意思是叫我不要再说下去了。〃
  龚之方此番前去〃提亲〃,实在是莽撞有余,而了解情况不够。对张爱玲,他是连她与胡兰成的事都不大清楚,张爱玲此时是否心伤已愈,是否冷心复苏也不晓得。而桑弧那边也有障碍桑弧十多岁时父母俱丧,是由大哥抚养大的,因此很听大哥的话。而大哥觉得写作不是一个稳当的职业,同时也可能听说了张爱玲与胡兰成的以往,故而不同意。
  《十八春》
  《哀乐中年》上映不久,上海就解放了,张爱玲在大陆的电影创作也就此告终,蜇伏了差不多10个月后,她才又在《亦报》上连载长篇小说《十八春》,总是与声名之累不无关系,连署名都改用了笔名〃梁京〃。
  《十八春》共23万字,写的是一对要好的同学沈世钧和许叔惠。叔惠先毕业进了一家工厂,等世钧毕业时便介绍他到这家工厂来实习。春节假期他俩在一家饭铺与同事顾曼桢小姐邂逅,慢慢地,世钧与曼桢成为一对恋人。曼桢14岁丧父,一家大小生活的重担便落在她姐姐曼璐肩上,曼璐做了舞女,又〃蜕变为一个二路交际花〃,后来嫁给了一个乡下有老婆的客人祝鸿才。祝鸿才在交易所里做事,投机发了财后便不安于家。曼璐想用孩子拴住他,可她自己不能生,又看见祝鸿才对二妹曼桢有意,便佯称生病,叫曼桢到她家里来照顾她,使祝鸿才有机会在一天夜里强奸了曼桢,并且随即将曼桢囚禁起来,一边又借助曼桢与世钧的误会拆散了他俩。曼桢由受辱而怀孕,在医院分娩后,在邻床产妇的帮助下只身逃出了曼璐的控制,待她打听到世钧的消息,却得知他已经结婚了。后来曼璐得肠痨死了,之前半月她来找曼桢,希望她为了孩子嫁给祝鸿才,被曼桢拒绝。但曼桢却也在母性的作用下,心里总放不下那孩子。有回孩子得了腥红热,曼桢忍不住到鸿才的家里去照顾小孩,这样就又与鸿才见面了。鸿才在她面前表现得颇拘谨,曼璐曾经一再对她说过的话占了上风,曼璐说,鸿才始终是非常敬爱曼桢的,甚至那夜的犯罪也是在爱她爱得太厉害而神志不清的情况下发生的。曼桢又想到孩子,于是嫁给了鸿才。婚后感情当然不会好,后来又离婚了。等到曼桢与世钧再次见面,已是在他们初次相识后的十八年了。他俩坐在一个广东小吃店里,倾诉遭遇,互诉衷肠,终于明白了彼此的心迹,虽然已经迟了,但两人还是得到了〃一种凄凉的满足〃。
  在《十八春》开始连载的前一天,桑弧用笔名〃叔红〃(《十八春》里有个叔惠,桑弧却用叔红,像是兄弟俩或兄妹俩)在《亦报》上写了篇《推荐梁京的小说》,篇幅不长而内容不薄,不妨照录于此:
  一向喜欢读梁京的小说和散文,但最近几年中,却没有看见他写东西。我知道他并没有放弃写作的意念,也许他觉得以前写得太多了,好像一个跋涉山路的人,他是需要在半山的凉亭里歇一歇脚,喝一口水,在石条凳上躺一会。一方面可以整顿疲惫的身心,一方面也给自己一个回顾和思索的机会。


  第三部分

  第21节:银灯的诱惑电影篇(12)

  梁京不但具有卓越的才华,他的写作态度的一丝不苟,也是不可多得的。在风格上,他的小说和散文都有他独特的面目。他即使描写人生最暗淡的场面,也仍使读者感觉他所用的是明艳的油彩。因此也有他的缺点,就是有时觉得他的文采过分秾丽了。这虽然和堆砌不同,但笔端太绚烂了,容易使读者沉溺在他所创造的光与色之中,而滋生疲倦的感觉。梁京自己也明白这一点,并且为此苦恼着。
  就一个文学工作者说,某一时期的停顿写作是有益的,这会影响其作风的转变。我读梁京新近所写的《十八春》,仿佛觉得他是在变了。我觉得他仍保持原有的明艳的色调。同时,在思想感情上,他也显出比从前沉着而安稳,这是他的可喜进步。
  我虔诚地向《亦报》的读者推荐《十八春》,并且为梁京庆贺他的创作生活的再出发。
  〃一向喜欢读梁京〃,透露了作者与梁京即便不是多年的朋友至少也是长期〃私淑〃;〃并且为此苦恼着〃,既是可以诉苦的朋友,自然不在泛泛之列;张爱玲停笔未必是她自身的原因,而桑弧说她〃并没有放弃……〃,〃也许……〃云云,其中更多可见对她的爱护与安慰;《十八春》虽然是边写边载的,但也不至于每天只写一天刊载的量,尤其是最初,想必是写了相当部分,所以桑弧才能得以先读。当然也很可能桑弧的〃读〃用的是耳朵听张爱玲谈《十八春》的构思,由此也可见两人的关系。
  畅销书作家徐訏1943…1944年间,在《扫荡报》上连载中美日三方谍报斗争于上海孤岛题材的长篇小说《风萧萧》时,重庆渡江轮渡上,几乎人手一纸。相比之下,《十八春》的畅销情形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张爱玲深谙读者心理,早在抗战后期所写的一篇散文《论写作》中对此就有不少精辟的论述,其中秘诀之一是〃说人家要听的〃,而读者要听的并非越秽亵越好,也非香艳热情的,〃而是那温婉、感伤,小市民道德的爱情故事〃。《十八春》就是这样的一个故事。而中国读者可能是因为普遍文化偏低的缘故而使得理性较差,往往分不清戏里戏外,一部《红楼梦》,就不知有多少人以林黛玉自怜,以贾宝玉自况;也有女读者哭着找上张爱玲的门去,说曼桢的故事写的就是她的经历。而〃有文化〃之如周作人虽然也把《十八春》读得入心入脑,在他的散文中屡屡提及,可是他却不入迷,他说:〃我看《十八春》对于曼桢却不怎么关情,因为我知道那是假的。〃
  可是无数读者读《十八春》读得如醉如痴,对于小说人物也就真假不辨了。当读到曼桢被姐夫污辱之后,大家无不义愤填膺,一方面为曼桢一掬同情之泪,一方面狠命诅咒曼璐和鸿才。甚至有很多读者写信给张爱玲,认为非把这一对狗男女枪毙不可,同时也吁请作者不要让曼桢的悲剧再发展下去。
  那时《十八春》已在报上连载了将近半年。有天桑弧去见张爱玲,张爱玲指着桌上的一些读者来信对他说,她没有想到读者竟这样关心她小说里人物的遭遇。这使她高兴,但也使她惶恐,因为她担心人们对她有一种误解,以为她故意把曼桢陷入最悲惨的境遇,用廉价的手法骗取好心肠的读者的眼泪。桑弧道:〃一般读者似乎对曼璐更比对祝鸿才来得憎恨,因为鸿才的卑鄙无耻原在意中,然而人们对于曼璐的陷害同胞的曼桢,总觉得毒辣过分,不知你自己以为如何?〃张爱玲道:如果读者读到曼桢被辱的一章而有一种突兀或不近人情的感觉,那是她写作技术上的失败。但是她仍要说,曼璐这一典型,并不是她凭空虚构的鬼怪。与其说曼璐居心可诛,毋宁说她也是一个旧社会的牺牲者。她自己不懂得劳动,她在风尘中拣上了祝鸿才而企图托以终身。一旦色衰爱弛,求生的本能逼使她不择手段地牺牲了曼桢,希望藉此拴住鸿才的心。当然,曼璐为了慕瑾,对曼桢也有一些误会和负气的成分。但曼璐陷害曼桢,最主要的理由还是应该从社会的或经济的根源去探索的。这并不是说曼璐的行径是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