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深艳:艺术的张爱玲-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公映了。
  该片描写了一位未婚的家庭女教师与有妻室的男主人之间产生感情的过程,使人想起《简•;爱》。尽管《不了情》的结尾并不是有情人终成眷属,而是女教师因架不住从乡下赶来的女主人的哭求而凄然离去,终使这段爱情不了了之。故事自是比较老套,又因戏剧的矛盾冲突不够激烈而使得影片显得较〃温〃,长处是题材的永恒,情节的生活化,导演表现出了张爱玲小说中的细致与意味,这使得影片还是颇有看头。
  那时张爱玲与胡兰成的婚姻已到尽头,只差将分手说出口,此时她的心境应有可能折射在剧本中,但该剧的情节与他俩的恋程没有太多的可比性,可张爱玲将它命名为〃不了情〃,随后将它写成小说,又取名为〃多少恨〃,倒是有那么点意思。

  第17节:银灯的诱惑电影篇(8)

  如今《不了情》的剧本不见,幸有《多少恨》,可以与影片对比。
  影片《不了情》与小说《多少恨》从故事情节、人物到段落、对话等无大不同,只有很少的地方不一致,可以看出,桑弧在拍片时相当忠实于原剧本,而改动处也改动得无不恰当。
  比如,为了给小主人买生日礼物,女教师虞家茵与雇主夏宗豫在商店里二次相遇,当时她还不知夏的身份,由他驱车送她到雇主家去,对他来说其实是回家,他却故意不点穿。当佣人来开门时,她向他道别,他却跟进门去,笑着说:〃可是这儿是我自己家呀!〃而后八岁的女儿跑出来叫〃先生〃和〃爸爸〃小说是这样写的。影片却是,夏宗豫从门外一直跟到室内,虞家茵再次想叫他走,他却在沙发上坐了下来,说:〃让我抽支烟再走。〃而后他的女儿从楼上下来,扑到他怀里,喊他〃爸爸〃,虞家茵这才恍然大悟。影片添了一些细节,大大增加了喜剧的张度。
  夏太太〃是一个没有知识的乡下女人〃,小说里的她及女佣姚妈都不时有些粗口,这当然与她们的地位或生活环境相符,可是文字的视觉效果是与电影的视听效果不一样的,后者会将原事物〃放大〃,在电影里往往会觉得很刺耳。夏太太跟丈夫吵架时道:〃我死了那个婊子不是称心了吗?〃在夏家门口,姚妈对虞家茵骂道:〃这时候还装腔作调干吗?还不回家去乐去?我们老爷哪门子楣气,碰见这些乌龟婊子的!〃电影里则都改了去,前段变为:〃我死了不好吗?我死了你们就可以称心了!〃后段变为:〃你还不称心吗?好日子不是来了吗?〃这就文雅多了,而戏剧冲突并未降低。
  最值得一提的是最后虞家茵决定离开夏宗豫,远赴厦门。小说写她走之前是将消息告诉了他的,只是她去意已决,他挽留无力,次日他来送她,她却已经走了;电影则是她未将要走的打算透露给他,等他来见她时,才发现她已经离开了,从而使惆怅、凄清的气氛达到了高潮,影片就在这高潮下结束。这样一改,使影片变得简洁,略去了两人临别絮絮对话的琐碎,而代以电影语言来表现虞家茵欲言又止愁肠百转,同时以夏宗豫对恋人将要离去的浑然不觉,为后面的百感交集做了很好的造势。
  女主角虞家茵的父亲明显地有张爱玲父亲的影子。比如有个场景是虞父与男主角夏宗豫在虞家茵住处见了面,虞父请夏宗豫在自己的工厂里为他安排个工作,夏宗豫问他会什么,他答:〃我别的都不成,就是念了一肚子旧书,诗词歌赋我是全能对付,这半辈子可说是怀才不遇呀!〃使人想起张爱玲在《对照记》中第25幅图下写的一段文字:〃我父亲一辈子绕室吟哦,背诵如流,滔滔不绝一气到底。末了拖长腔一唱三叹地作结。沉默着走了没一两丈远,又开始背另一篇。听不出是古文时文还是奏摺,但是似乎没有重复的。我听着觉得心酸,因为毫无用处。〃
  虞家茵等父亲走后,生怕夏宗豫不了解她的父亲而吃亏,于是告诉他她父亲的为人:〃本来我是他的女儿,我不应该说他不好,可是他这个人……我母亲一辈子就吃他的苦。他娶了一个姨太太,就一直不把我母亲当人。〃说着,又拿出一张父母以前的合影给夏宗豫看,以证明她母亲以前是多么姣好而今是多么憔悴。夏宗豫见相片上的虞父被刀片划成了网格状,知道是她干的,便问道:〃怎么你把你父亲的像划成这个样子了?〃虞家茵是这样回答的:〃我恨他。那个时候我才八岁……〃8岁,差不多是张爱玲在父母离异时的年龄。
  在影片中,饰演虞家茵的演员是陈燕燕,夏宗豫则由刘琼饰演,他两人都是我国早期电影明星。陈燕燕原名陈倩倩,演《不了情》时已年逾30,虽然影片中点明角色年龄为25岁,但从扮相上看明显不止。张爱玲在小说里绘出的夏宗豫的相貌是〃年轻的时候不知是不是有点横眉竖目像舞台上的文天祥〃,刘琼的眉目及脸颊的线条比较硬,似较接近张爱玲的要求。(图71)
  张爱玲却不认为陈燕燕〃老〃,相反还觉得她〃年青〃呢!她只是嫌她〃胖〃事隔30年后她在为《多少恨》写的前言中,谈到当年该片拍摄情景及陈刘两位演员:

  第18节:银灯的诱惑电影篇(9)

  〃当时最红的男星刘琼与东山再起的陈燕燕主演。陈燕燕退隐多年,面貌仍旧美丽年青,加上她特有的一种甜味,不过胖了,片中只好尽可能的老穿着一件宽博的黑大衣。许多戏都在她那间陋室里,天冷没火炉,在家里也穿着大衣,也理由充足。……不过女主角不能脱大衣是个致命伤。也许因为拍片辛劳,她在她下一部片子里就已经苗条了,气死人!〃
  张爱玲记忆有误。陈燕燕在影片中穿过两件大衣,先是一件杂色的松软的大衣,是在第一次到主人家时穿的;后来穿过一件豹斑领袖灰底大衣。许多场景下,脱去大衣后,里面是一件黑底碎花中袖旗袍,此即为张爱玲印象中的〃黑大衣〃。
  《不了情》于1947年4月10日最初在沪光、卡尔登两家剧院同时上映。就《申报》来看,早在4月2日,广告就已经打出来了,天天有,直到5月8日止,中间只5月1日停登了一天。广告内容也时有变化,且色彩由淡渐浓,极尽煽情之能事:
  第一天,以〃影坛特讯〃面目出现,在男女主角相片旁写着:〃银幕雋侣陈燕燕刘琼再度合作〃;次日在〃不了情〃旁写着〃桑弧导演,张爱玲编剧〃及出品公司;第三天将前两天的内容合在一起;第四天煽情话开始出现,在陈刘名字上冠以〃影迷一致公认之银幕大情人〃,下附〃难得碰头,再度合作〃,还有说影片的:〃无尽量哀愁,千万种感慨〃;第五天的广告达到一高潮:文字上又多了〃情近乎痴,爱人于真〃,更有〃无疑是胜利以后国产电影最最适合观众理想之巨片〃之语,竟然连用了两个〃最〃字(4月6日)。其后稍微收敛一日,就又肉麻起来,写的是,〃银幕上演员勿哭,银幕下观众哭〃,且把后一〃哭〃字放得老大。其后一日又有新词儿:〃本片独具优点:蕴藉纤巧,细腻深长〃,〃迷迷的,痴痴的,无限悲怆;皇皇然,茫茫然,千种感慨〃,甚至还有一段饶舌的忠告:〃小姐们,请你们的感情不大冲动,本片使你哀愁,使你流泪,可是这究竟是'戏',不是真的,希望你们别跟有太太的人谈爱,上帝会祝福你们〃。影片才公映一天,次日便加映了国防部新闻局刚〃监制〃好的新闻纪录片《国军收复延安》,于是〃爱情与战争〃便突兀而滑稽地相安在一幅广告画面里。许是为了节约版面,后面几期时而将〃国军〃与〃延安〃中间的〃收复〃字体缩小,于是醒目的字只剩下〃国军〃、〃延安〃、〃不了情〃(4月14日)。眼神不好的多情读者乍一看,会在它们中间生出绮思异想来。快到月底的时候,广告上又一个小高潮出现:〃献给多情的青年男女〃、〃口碑载道,越映越旺〃、〃地老天荒,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酬〃……
  以上广告里的这些词句,张爱玲写来自不费事,但恐怕她不屑为之吧。虽然做广告的人请她帮忙、而她迁就的可能性不能说没有。
  据龚之方回忆:〃《不了情》产生很大的轰动效能,卖座极佳,桑弧才动念再请张爱玲写个电影剧本,桑弧肚里藏了个腹稿,是个喜剧,他把剧本的框架告诉张爱玲参考,张因《不了情》的一举成功,心里有点甜头,对桑弧请她写第二个电影剧本慨然应允。〃这个剧本就是《太太万岁》。
  《太太万岁》《哀乐中年》
  《太太万岁》是一出家庭讽刺剧,是张爱玲追求的那种〃笑中有泪〃的喜剧。描写一个贤惠而大度的太太陈思珍,大概是个理想主义者,处处为他人着想,想要家人皆大欢喜,可是运气不佳,手段不高明,所以时时露馅,所以处处吃力不讨好:她替丈夫吹嘘,又替娘家撑场面,想使婆婆觉得她是个好媳妇,小姑觉得她是个好嫂子。她用撒谎的方法使势利的父亲资助丈夫办公司,但丈夫在发财后和一个交际花秘密同居,而婆婆又因此对她多方责难,使她精神上受尽折磨,终于下决心找律师办离婚。但在签离婚协议书时,又经不住丈夫几句悔恨的话,心软了下来,终于放弃了离婚。
  《太太万岁》仍由桑弧导演,于1947年12月14日在上海的皇后、金城、金都、国际四大影院同时上映,受观众欢迎的程度不亚于《不了情》。

  第19节:银灯的诱惑电影篇(10)

  《太太万岁》上映前10天,张爱玲在上海《大公报》的《戏剧与电影》栏发表了《〈太太万岁〉题记》,介绍剧中人物和剧情,引导观众理解作者的创造意图和手法,消解观众在看了影片之后可能会产生的误解或不解。
  《〈太太万岁〉题记》是篇好文章,平实中有文采,平易中见思想,平常中现阅历,难怪被《戏剧与电影》的主编、著名剧作家洪深所激赏,他在《编后记》中叹道:〃好久没有读到像《〈太太万岁〉题记》那样的小品了。我等不及地想看这个'注定了要被遗忘的泪与笑'的idyll如何搬上银幕。张女士也是《不了情》影剧的编者;她还写有厚厚的一册小说集,即名《传奇》!但是我在忧虑,她将成为我们这个年代最优秀的highedy作家中的一人。〃
  本来张爱玲这朵〃奇花〃也许可以安静地绽放,可被剧坛前辈这么一喝彩,就招致是非了,应了〃爱之足以害之〃的话,竟至引起一场论争,而且站在反面的是多数。激愤的,把张爱玲连同洪深骂得狗血喷头:
  〃寂寞的文坛上,我们突然听到歇斯底里的绝叫,原来有人在敌伪时期的行尸走肉上闻到highedy的芳香!……难道我们有光荣历史的艺园竟荒芜到如此地步,只有这样的highedy才是值得剧坛前辈疯狂喝彩的奇花吗?〃
  这篇文章发表时,《太太万岁》尚未公映,文章当然不是影评,而是人评。一旦评人,张爱玲在敌伪时期的一节自然又成话柄,连累得说她两句作品好话的洪深都几乎变成坏人了,尽管洪深在〃敌伪时期〃是抗日救亡演剧活动的领导者和推动者。
  自日本投降后,张爱玲就一直处于挨骂的状态,她虽然识时务地不作回应,但并非真的毁誉由人、完全置身事外,所以她借1946年11月出版《传奇》增订本的机会,写了篇《有几句话同读者说》的序言以辩白。而辩白斤斤于枝叶,显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