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提问的记者们沉寂了片刻,一个戴眼镜的记者举起了手,问道:“请问陈丈夫,您那时候是因为什么而受到批判的呢?”
潘寅笑了起来,很无奈地说道:“因为在我的作品中用了大写的‘他’,你们可能不知道,长期以来,在北越这一人称代词只可以用来称呼‘胡主席’。当我听到这个指控时,我觉得仿佛是在皇家宫廷里。”
“那您对‘胡主席’是打心里不尊重喽?”一个事先安排好的记者很适时地问道。
“嗯,可能如此吧”潘寅挠了挠头,很巧妙地说道:“我觉得他很象是越南农家放置槟榔的石灰罐,这种石灰罐时间一长内部的石灰就越积越多,容积变得越来越狭长,直到无法使用,但却因使用年久而常被农家供奉起来。”
一阵笑声爆出来,胡志明体型瘦长、年高,而且被崇拜,可不就象是这样一个老而无用的石灰罐吗?
…………………
如果说南越政府之前所做的包括土地改革在内的一系列工作是为了解决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的疾苦,减轻社会矛盾的话,此次的舆论攻势,则是由浅入深,慢慢酵扩展,对社会各阶层的民众都形成了巨大的、直观的冲击。而且,对北越政府声誉的打击是沉重而有效的。而且这场舆论攻势持续时间之长,波及范围之广,效果之好,在国内外所引起的反应连策划者都感到有些意外。
越共已经陷入了全面被动,是继续狡辩,还是痛快认错,已经无法改变声誉受到重大损害的结果。最后,越共还是选择了后者,表公报承认在“土地改革”和其他方面犯了严重错误,绝大多数在“镇压逃税”运动和“土改”中被捕的干部、知识分子和农民被平反和释放。
越共总书记长征成为替罪羊,引咎辞职,由主席胡志明代理总书记。直接主持“土改”的政治局委员黎范龙被贬为中央候补委员,中央委员胡越杭则被贬为普通党员。时间不长,黎笋从越南南方的党组织调到北方担任党的总书记。这一调动表明,北越党组织的错误已严重到要由向来处于被领导地位的南方党组织来帮助纠正的地步。
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痛快淋漓地胜利了,而这次胜利所带来的是一连串的变化。先,南越的民众对于统一开始抱有恐惧和担忧,害怕北越民众所遭受的苦难也会降到自己头上,其中绝大多数的知识分子和上层人士都持有这种想法,并对南越政府扩充军力的计划表现出了理解的态度;其次,北越政府开始对通过选举和平统一持反对态度,担心声誉受损的北越政府将不是正逐步向好的南越政府的对手;最后,南洋联邦和美国向南越政府提供军事帮助,也减少了很大的阻力。
战争是很难避免的,只不过是规模大小的区别。经过了之前的一系列准备之后,南洋联邦提供的轻武器系列,以及美国提供的重武器,开始向南越输送。如果是在整编训练之前,黄历是力争避免这样做的,他很担心,一支**无能的军队会变成“运输大队”的角色,他们提供的武器会白白便宜敌人。
在南越,南洋联邦的军事教官已经秘密地直接训练和装备了七个拉迪族连和五个突击营,并在奔埃诺、奔布里和奔科塔建立了三个山地丛林反游击战的训练中心,这些训练中心都置于三十个南洋联邦特种部队军官的指挥之下。
而随着新式武器装备进入南越正规军,以及对他们训练水平的提升,正规军的作战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原来的民卫队和保安队也经过了改组,展成为一支拥有统一组织和标准化装备的职业军事力量,能够负起更大的责任。
在外表显得平和的欺骗下,南越政府的刀却正在磨得飞快,随着内部政权的稳定,军队系统的掌控,以及军队素质的提高,对南方解放战线的剿杀已经提到了日时议程。
第一百九十二章强大的舆论攻击
第一百九十二章强大的舆论攻击,到网址
第一百九十三章埃及天空的鹰战
第一百九十三章埃及天空的鹰战
《孙子兵法?虚实篇》中说: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围绕着苏伊士运河的战争一爆,英法空军便开始了旨在争取制空权的空袭行动。由于英国曾长期占领埃及,对埃及的机场、雷达站和全国防空体系自以为了解得比较清楚,所以在空袭前,与在其他地方作战不同,没有预先进行空中侦察。目的自然是不惊动敌方,以达成空袭的突然性。
同时,英法空军还针对埃及空军不能实施夜间作战的弱点和夜间防空固有的困难,出动了一百八十多架轰炸机和部分歼击轰炸机进行了夜间空袭。位于开罗城郊的埃军最大的飞机场自然是要目标,有八十多架英法飞机向那里飞去。
大片的乌云飞完了,下面是黑乎乎的丘陵和沙丘,空中一无所有,象当年麦哲伦横渡时代那样空荡和寂寞。英军指挥官克拉凯中校在双座飞机中轻轻抿起了嘴角,似乎已经看到了胜利近在眼前。嗯,晚风习习的塞得港地区、人们悠闲散步的开罗、亚历山大城,以及霓虹灯闪烁的伊斯梅利亚、苏伊士城等地,都将腾起硝烟和火光。大英帝国虽然衰弱了,但英国的利益,岂是曾经匍匐在英国统治之下的埃及所能冒犯的。
距离目标还有七十英里,他此时信心十足,新式喷火飞机的度、火力等性能都优于埃及的老式飞机,即便埃及人升空迎战,也改变不了被消灭的结果,倒是能给他一展身手的机会。
“左前方现敌机,现六架敌机,正以低向编队飞来。”听筒中响起了报警声,克拉凯冷笑一声,下达了命令,“第一护航中队前去迎击,轰炸机群加快度,直奔开罗机场。”
在克拉凯看来,六架低老式飞机根本构不成威胁,只是不知这些飞机是偶尔碰上的,还是他们的行动已经被现。应该不可能啊,他们的飞行路线和高度是经过策划的,可以绕开埃及的雷达啊?
可以说,此次英法空军的空袭计划确实很好,但却没有想到,在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到现在的四个月中,情况已经有了不小的变化。先,南洋联邦在八月份向埃及提供了三十部车载雷达及相关技术人员,可以对一些重要目标提供预警保护;其次,从南洋联邦运来的一百多架新式飞机一直秘密停在叙利亚和沙特阿拉伯隐藏,直到英美出最后通谍才紧急飞回国内,从而使英法空军对此毫无防范;最后的一点,埃及此次的对敌作战计划主要是取自南洋联邦之手,并且又经过了一些细节上的改动。
此次英法武装干涉军事行动代号为“剑客”计划,一共调动了两个伞兵旅,6战旅、步兵师和机械化师各一个,共约八万人,海军出动了一百余艘各型舰艇,军军和海军航空兵出动了各型飞机六百五十架。以色列方面则出动了九个旅约五万人,作战飞机一百五十五架。尽管联军在参战的兵力上占有优势,但埃及的军事准备因为黄历的提醒和介八,也比历史上要提前大半年。
埃及的正规军约有八个师,十五万人、坦克五百三十辆、火炮五百门、作战飞机二百五十五架,但仅一百余架能完成作战任务。到开战时,已经有两个师提前秘密地进入了西奈半岛,增强那里的防御。按照计划,巴勒斯坦自由解放组织也将出动其全部的武装力量,一万多人的部队,化整为零对以色列军队的补给线及边境线进行袭击骚扰,以牵制以色列的军队。
另外,叙利亚和约旦虽然还有些犹豫,没有明确表示将出兵助战,但也准备了一定的机动部队,只要战争形势向埃及倾侧,这两个国家也会被胜利所鼓舞,对宿敌以色列再施加打击。
而在运河西岸,埃及则用正规军换装下来的和库存的枪枝突击武装了大量的民众武装,当时在纳赛尔的宣传鼓动下,埃及国内反帝情绪高涨,广大民众积极而热情地自愿参加卫国战争。这使得埃及能够在短时间内组织起二十多万的民兵武装,以连为单位,划定作战区域,以由有经验的退伍军人或者现役的军人负责指挥。
在所有的布置中,纳赛尔对南洋联邦提供的新飞机,以及南洋联邦训练的飞行员寄予厚望,破例邀请了南洋联邦的一个顾问团直接指挥。而借助于到达埃及不久的车载雷达,南洋联邦的顾问团利用高炮和飞机,给英法空军设置了一个陷阱,此时正式展开了。
接到预警雷达报达后,在车载雷达和机载雷达的双重指挥下,六架“鹞I”式战斗机率先起飞,以较慢的度伪装成老式飞机向英法空军编队斜向飞去,将英法空军编队的一部分护航飞机吸引开来。
克拉凯中校指挥着其余飞机加向开罗机场直飞,他此时虽有疑惑,但并没有太过在意,只是认为这是一次小小的偶然。但时间只过了十几分钟,报警响起,又有六架飞机正从右侧高逼近编队。依靠正常的应对方法,十架护航飞机离开编队,向着敌机迎去。
有点不对劲儿,克拉凯皱起了眉头,埃及飞机什么时候有了全天候的飞行能力?他赶紧接通第一护航中队的频道,询问道:“惠特少校,情况如何?敌机是什么型号,现在是否接触战斗?”
“报告长官,从雷达上观察,敌机已转向逃走,我们正在加追赶。”惠特少校的声音传了过来。
克拉凯觉得情况异常,但又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正思索着该如何调整指挥,另一个频道中传出了有些惊慌的声音:“长官,正面现一大机群,高向我编队飞来。”
克拉凯吃了一惊,赶紧问道:“确认飞机数量,确认飞行度,飞行高度。”
机载雷达现在正处于初级阶段,探测的距离不远,抗干扰能力也不强。克拉凯中校刚刚下令机群进行爬升,以占据有利高度的时候,并呼叫第一、第二护航中队返航参加战斗后不久,三十多架“鹞I”式战斗机已经高逼近过来,从四面八方以单机形式,向英法空军起了猛烈进攻。
相对于南洋联邦顾问团的处心积虑,英法空军对夜间空战几乎是没有什么思想准备的,而且出于轰炸的需要,飞行编队中只三十架护航飞机,且是歼击轰炸机,在挂着炸弹的情况下,根本不是纯为空中格斗所设计的“鹞I”式战斗机的对手。埃军飞行员在南洋联邦进行的训练是严格而残酷的,而且纳赛尔亲自送他们上机的时候,曾经一人了一枚戒指,并且亲手套在他们的手指上,严肃而郑重地说道:“当你的尸体被现的时候,我会让人们知道,你是为我们的国家而战死的。埃及,将为你们为荣。”
照明弹在空中象礼花般绽放,在蓝天星斗映衬下,第一场大规模的喷气机战斗拉开了帷幕。
“真主保佑”阿齐兹默默念了一句,猛拉操纵杆,盯上了一架轰炸机,“一只会飞的猪”他心中骂着,飞地逼近过去。
这架轰炸机伤佛预感到自己的末日,匆忙将炸弹胡乱扔下,做着机动动作,疯狂地翻滚,整个飞机抖动得象蝴蝶的翅膀。阿齐兹的脸上露出了狰狞的表情,他逼得如此之近,甚至似乎能看到了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