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步话机,火箭筒、火焰**器、药品。”黄历伸出手掌比划了一下,象是一个见钱付货的奸商。
“先说,管不管用还没准呢”泰丽用笔去敲打黄历的手。
“呵呵,我相信你们美国人不缺我这点东西。”黄历急缩回手,讪笑着说道:“还有你这个中间人,我也是信得过的。好吧,简单说说……”
两栖登6一定要事先做好周密的计划;要详尽细致地进行侦察;舰炮射击和空袭要充分、准确、配合良好;必须装备足够数量和良好质量的两栖作战车;制订尽可能准确的潮汐表;要有整套对付半地下式碉堡的装备和战术;后勤保障非常重要;通讯和通讯设备至为关键;兵力必须充足;指挥要果断,能随机应变;士兵要有勇敢精神和高度训练水平………
泰丽认真地记录下来,然后望着黄历,用感谢的语气说道:“这得多谢你了,救了多少美国小伙子的性命,上帝的择——”
“停,大姐,别说上帝好吗?”黄历赶紧打断了她,笑道:“提到美国小伙子,我倒是想起件事情来,你岁数也不小了——”
“停,别跟我说这事。”泰丽学着黄历的样子反过来又打断了黄历,起身向外走。
“嗨,有中意的说一声,没中意的等我从集中营里给你弄几个。”黄历在身后取笑着,却只换来有些恼怒的哼声。
泰丽刚走,便有谍报中心的头目赶来向黄历汇报,情报来源是从游击区一次战斗中缴获的日本士兵的日记本。
日军对文字的保密并不注意,根源可能是他们认为自己绝对不会失败。谍报中心早就注意到了这种情况,黄历给作战部队下了命令,缴获敌兵日记本一定上交。而日本兵大部分都有记日记的习惯,东方人的感情总喜欢用含蓄的形式表达。而从这上面仔细分析,谍报中心便能得到很多的情报线索。。。。
更多到,地址
第四十二章棋局展开
第四十二章棋局展开
为了搜集情报的方便,铁血青年军也开始抓俘虏,不是那种刻意的,只在不付出额外伤亡、安全的情况下才那么做。
日本鬼子从小就接受了武士道教育,满脑子为天皇尽忠的思想。他们笃信人战死之后会成为军神,灵魂会脱尘世的躯壳,飞到东京千代田区九段一个叫做靖国神社的地方去享受后代人的香火。他们蔑视死亡,能忍受令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和境遇。他们不知道投降,一心只想多杀几个敌人,因此常常只有把他们杀光,战斗才能终结。
当然,有时候也有例外。一些伤兵,一些极其虚弱的士兵无力自杀,便给了铁血青年军抓俘虏的机会。日军指挥部根本不考虑这种可能性,他们以为皇军除了胜利就是战死。他们一方面对士兵竭尽恫吓之能事,宣传敌人对战俘一律处死,被俘是军人最大的耻辱;另一方面,他们从未对士兵们进行过反审讯训练,因此鬼子一旦被俘虏,心理防线失守就会很乖,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好比竹筒倒豆子一样痛快。
“……今村君很幸运地被抽走了,去参加一个精干善战的部队,期待他多杀几个狡诈卑鄙的敌人,真是羡慕他啊……”日记本上的这句话让黄历皱起了眉头,看看日期,已经是半个月前的事情了。
“还有一本被烧得残缺的日记上也提到了这个精干善战的部队。”谍报中心的吴副主任继续汇报道:“综合我们的分析,鬼子很可能在抽调精兵,组织一支特殊的作战部队。”
“特勤队,别动队,特种部队?”黄历若有所思地摸着下巴,“这是极有可能的,既然是精干,那人数便不会多,化装、潜入、偷袭,大概也就是这么个战术。你们有相应的措施吗?”
“有一些,还正在完善。”吴沧重谨慎地说道:“希望军长能做些指示。”
“我又不是神仙,别老依靠我。”黄历笑着摆了摆手,说道:“你们尽快弄好,半个月的时间,鬼子正在训练,虽然不知道具体出动的时间,但咱们要尽快布置妥当。我现在就给各部队下命令,提高警惕,增加友军的互相识别标记和口令。另外,通知政务委员会和各重要机构,保卫力量也要加强了。”
“是,我马上下去完善预防措施,并要敌占区的各情报员注意这支特殊的部队。”吴沧重起身说道。
等吴沧重走后,黄历看着地图,沉思起来。经过这段时间的休整,主力部队不仅恢复了元气,还有很大程度上的扩充。而游击部队在西婆罗洲这块森林覆盖率过百分之六十、地广人稀的土地上也进展顺利,游击区最远已经延伸至西婆罗洲中部的锡拉特一带,活动面积接近了西婆罗洲的四分之一。
当然,游击区是在农村和山林,鬼子占据的大城镇则不予理会。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要想扩大根据地,则必须要动用主力部队拔除这些钉子。否则,根据地则将被这些鬼子占据的城镇分割,不能连成一片,
设想与现实总是存在着差距,黄历当然不想过早地暴露实力,想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子,但展到瓶颈时,便有障碍摆在眼前。
不能被动地等着鬼子出招,即便攻坚能力还不够,也可以采取其它的办法,削弱鬼子的力量,使其不得不放弃一些东北部不达的城镇。黄历的手指在地图上慢慢划动,最后停留在楠阿特普艾这个名字上。
围城打援,古老而又有效的战术,对于固守各要点的日军,只有调动他们,才能在避免攻坚消耗的前提下,消灭他们。而日本鬼子的顽固不化、悍不畏死,使得他们的防御令人生畏。别说是黄历率领的这支缺乏重武器的军队,就算是拥有强大火力的美国佬不也在塔拉瓦、硫磺岛、冲绳岛等地尝到了这种滋味。
投身于死地,默默地献身服务之,一心为获胜而前进。淬砺肝胆,培养必胜之信念……这种被洗脑之后狂妄而执着的文字在日本鬼子的日记本上经常看到,而且日本人素有自杀传统,军人们为了在神社里有自己的一柱香,受到后代的祭奠,加上神道教信仰,总是愿为狗屁的天皇慷慨赴死。
可怜又可怕,黄历暗暗握紧了拳头,必须先采取军事行动,不给鬼子周密布置的时间。现在看似形势有利,但也存在着极大的隐患,一旦鬼子组织起了印尼人的伪军部队,一旦鬼子的特殊部队开始行动,尽管不是特别害怕,但总有被动应付之嫌。
让鬼子围绕着自己的指挥棒转,不是他们想打就打,想守就守的时候。黄历决心已下,提高声音对外面说道:“小台,去请参谋长来一趟。”
………………
就在日本人加紧组织伪军部队,训练“挺身杀人队”的时候,琉璃苣广播电台开始就日本军政府成立的青年人和伊斯兰教徒组成的“乡土防卫义勇军”进行猛烈抨击。
这支由印尼人担任军官,进行军训,以加强日本人对荷属东印度防御力量的军队,对于日后华人的独立建国斗争是一个阻碍。要知道,在日本投降时,该组织的人数已经达到了十二万,成为后来印尼共和**队的核心力量,在印尼的独立战争中,挥了重要的作用。
尽管这支军队是由日本人组织训练的,但印尼共和政府在日后却要努力撇清这层关系,以向盟军证明共和政府不是日本人炮制出来的。但黄历却不想让他们如愿,将“日奸”的帽子狠狠扣了过去。
占据道义的高点,战后借清算“日奸”削弱印尼人的力量,起码在婆罗洲要做到将印尼人的影响降至最低,使其在华人独立建国的计划中无法起到阻碍的作用。
棋局已经铺开,与日本人的战争不过是刚刚布局。铁血青年军不是在同一个敌人厮杀,也不是孤军在战斗。。。。
更多到,地址
第四十三章 先下手为强
第四十三章先下手为强
征服东南亚后,日本得到了它所需要的大米、锡、橡胶,尤其是石油。东南亚以及日本军队已经占领的地方合在一起,将构成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这样,日本就可以达到经济自给,完全摆脱它以前对美国和英联邦的使人讨厌的依赖关系。
日本人最初的计划是就地驻扎,巩固自己获得的地盘。他们估计能建立足够的力量来拦截并打败盟国为了想夺回被占领的土地而派出的任何远征军,这样的远征是会遭到距离太长和供应困难的阻碍。他们相信,假使能击退这样的反攻,他们最后就会使敌人同自己达成妥协的和平,这种妥协的和平至少能把原先获得的土地中较大和较宝贵的一部分留归自己。
可以说,日本是想打一场目标有限的战争;也许它是不得已而如此,因为它不可能希望完全打垮它的主要敌手美国。对美国来说,在远东被打败,虽然是严重的,可耻的,但毕竟并没有太大关系,因此日本相信它自己能坚持较长的时间,以磨灭美国佬继续进行一场遥遥无期的、费用很大的战争的意志,就如同日本在19o4—19o5年在类似的情况下成功地磨灭了俄国熊的意志一样。至于英国,日本预料它或者会被德国完全击败,或者至少大伤元气,以致无法挽回东南亚战争的命运。
然而,这样的打算,一开始就倾向于过高地估计了日本自已的能力,以为日本能成功地守住自己的部队所必须守卫的广阔地区。同样,这样的打算同时也过低地估计了日本向之宣战的那些国家的资源和决心。
而且,日本大本营没有认识到这场战争是全球性的战争,忽视了需要同欧洲的轴心国实行最大可能程度的合作。在这个问题上,他们也有自己的理由。他们在订出自己的作战计划时,不能确定德国是否参加他们对美国的战争,特别是因为他们没有打算同德国一起攻打苏联(他们避免打苏联,这一直是东京和柏林之间存在误解的一个原因)。他们一点也没有把自己的计划告知德国,甚至后来希特勒参加对美国作战时,日本也不顾德国人在干什么,只顾自己打自己的仗,这也是日本最终完全失败的原因之一。
但日本人显然没有想到他们在太平洋战场上的胜利只维持了短短一年,瓜岛之战失利后,日本人被迫采取了守势。此时,他们才现,为了增援他们环形防线上遭到美国佬攻击的岛屿,将耗尽他们的兵员、飞机和船只等后备力量。再者,日本根本无法物色合格人员来取代在中途岛、珊瑚海和瓜达卡纳尔岛战斗中牺牲的那些受过严格训练的老练飞行员。
随后进行的俾斯麦海之战,日军再遭重创,八艘运输舰、四舰驱逐舰被击沉,六十多架飞机被击落,四千多鬼子葬身大海。日本人不得不开始被动地逐岛防御,并需要四处抽调兵力对南太平洋的新几内亚和所罗门群岛进行增援。
而此时,盟国方面对于战略的争论也告一段落。经过四年战争消耗的英国已经元气大伤,沦为了联盟中的一个小伙伴。英国不得不承认美国从今往后将在太平洋战略上号施令,而且也处于左右大西洋战略的地位。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在英国已默然放弃了他们在太平洋战争中所享有的共同指挥权后,终于可以放手扩大太平洋攻势了。
二月三日,铁血青年军下属的各游击队开始了试探性进攻,对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