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太子已经……”瑞王看完以后就把遗诏交给了瑞王妃,犹豫了一下说道。
瑞王妃却抿了抿唇,端看要怎么用了,若是用的好了,效果并不差,特别是……太子的嫡孙还活着,有这个遗诏,也可以证明太子一脉才是先帝心中属意的对象。
甄嬷嬷开口道,“王爷,这个您保存着就好,如果到了边城,就交给永宁侯。”
瑞王看了看瑞王妃,又看了看甄嬷嬷,就应了下来,瑞王妃把遗诏叠好放到了瑞王那里,看向了甄嬷嬷问道,“这遗诏,太后是如何留下来的?”
甄嬷嬷咬牙说道,“陛下当初的那份遗诏是假的。”
虽然看见这份的时候,他们心中都有了猜测,可是等甄嬷嬷说出来的时候,心中还是一惊,甄嬷嬷接着说道,“这个才是真的,诚帝也不知道,那时候……被太后给藏起来了。”
甄嬷嬷说的含糊,可是瑞王妃已经明白了,那时候恐怕因为太后看到诚帝对太子一脉和剩余皇子斩尽杀绝的态度,心中害怕这才偷偷把遗诏隐下来,太后是诚帝的母亲,可不仅仅是诚帝的母亲,她还有个更小的儿子需要保护,所以太后能容忍诚帝把瑞王给养废,却无法容忍诚帝对瑞王的生命有威胁,所以如今把这遗诏拿了出来,不过是给瑞王增添一些筹码。
如果诚帝不是有除掉瑞王的心思,恐怕太后一辈子也不会把这遗诏拿出来。
若是诚帝知道,就连他的生母都如此防备着他,也不知是个什么想法。
甄嬷嬷深吸了一口气说道,“太后让我给王爷带一句话,‘我儿也是先帝血脉,若是真有那日,我儿不如取而代之,只求我儿看见为母的面子上,给其兄留一条活路’。”
“我从来没有这个心思。”瑞王脸色大变说道。
瑞王妃却懂了太后的所有打算,她给出了这么多筹码,不过是因为她只以为先帝血脉就剩下了诚帝、瑞王和英王世子三人,那么让瑞王拿着这些去找楚修明,也是多了一份保证,不仅是为了瑞王同样是为了自己,因为不管是诚帝还是瑞王最终胜利当了皇帝,都比英王世子强,因为她都是高高在上的太后,可是任太后万般算计,却没有想到太子一脉还有人存活着。
甄嬷嬷看着瑞王,开口道,“太后也知道王爷绝无此心,可是王爷,有时候身不由己。”
瑞王咬牙说道,“母后是不是很危险?”
若是他真的走了,太后要怎么办?诚帝又会如何对待他的母后?
甄嬷嬷闻言,看着瑞王的眼神越发慈和,说道,“不管怎样,太后都是陛下的母亲,王爷尽管放心吧,就算是为了王爷,太后也会好好保重的。”
瑞王低着头没有说话,甄嬷嬷知道瑞王就是这般优柔寡断的性子,也不在意反而看向了瑞王妃说道,“王妃,太后说王妃是聪明人,自然知道如何选择,永宁侯是王爷的女婿,王爷只有四子,长子次子都出自王妃,若是真有那日……王妃也知道王爷的为人,是绝不会亏待了王妃和世子他们的。”
这个诱惑不可谓不大,只是太后永远不知道瑞王妃想要的是什么,不过此时瑞王妃只是点了点头说道,“嬷嬷说的容易,可是……永宁侯凭什么要帮王爷?成功了自然是功臣,若是失败了,或者最后使得英王世子登位了,那么楚家百年的声望就毁于一旦不说,怕还要遗臭万年,就算是楚家推了王爷,又能得到什么?真的比现在得到更多吗?而且如果楚家保存实力,不管最终英王世子是胜是败,楚家有兵权在手,就立于不败之地。”
甄嬷嬷知道瑞王妃说的是真话,这么考虑也全然为了瑞王,楚家如今和瑞王的联系,不过是娶了瑞王的庶女罢了,可是楚家的百年声望和一个女人比起来,自然是前者更重要。
瑞王闻言也看向了甄嬷嬷,甄嬷嬷想到太后说的,开口道,“太后说王爷不如用异性王,还有把西北那些地方都封给永宁侯,令其自制……具体的太后说还请王妃询问一下赵老,近三十年,怕是不少人都忘了赵家当初一门五进士的风光,难道赵氏一族真的愿意就此沉寂下来?到时候王爷真的成事了,怕是还要依赖赵老许多。”
瑞王妃不得不承认,太后真的很会掌控人心,这些诱惑下来,若不是早就有了打算,怕就是瑞王妃都要心动,闻言微微垂眸没有说话,甄嬷嬷接着说道,“王妃也可以想想,若是王爷真的成事了,那么世子就是太子,未来的一国之君,王妃就是一国之母,那么赵氏一族不仅是太子母族,还有从龙之功。”
“我知道了。”瑞王妃缓缓吐出一口气,像是下定了决心一般。
甄嬷嬷见此心中大安,看向了瑞王叮嘱道,“王爷,太后让老奴告诉王爷,多听听王妃的话,夫妻同心才是,王妃在王爷危难之时都能不离不弃,若是王爷有丝毫对不起王妃的,太后定会为王妃做主的。”
“我不会的。”瑞王赶紧说道。
瑞王妃闻言微微一笑,没有说什么,甄嬷嬷接着说道,“太后还说,让王爷把府中的姑娘送进宫中,太后会帮着照顾的。”这是未免瑞王有所拖累,“永乐候世子妃的事情,也请王爷不用担心,太后会帮着照看的。”
瑞王皱眉,想说什么却被瑞王妃阻止了,瑞王妃开口道,“我知道了,只是四丫头如今身子不好,怕是进不了宫了,这几日我把五丫头的东西收拾下,就送她进宫陪伴太后。”
甄嬷嬷闻言彻底放了心,看来瑞王妃已经有了决断,刚刚瑞王想说什么,甄嬷嬷心里也明白,太后如今算是勉强保住自身,哪里还有能力护着沈琦,不过是这样一说罢了,而瑞王明显看出来了,想要去问,可是瑞王妃阻止了,瑞王妃已经做出了决断,为了瑞王和儿子牺牲沈琦。
太后不是不疼沈琦这个孙女,可是和儿子、孙子比起来,已经出嫁的孙女也就没那么重要了。
☆、第094章
第九十四章
等甄嬷嬷把太后说的事情都交代清楚后,瑞王妃才问道,“不知道二皇子现今如何了?”
甄嬷嬷犹豫了一下才说道,“二皇子死了。”
瑞王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地看着甄嬷嬷,二皇子明明已经被救出来了啊,甄嬷嬷见此才说道,“二皇子是秘密回京后死的。”可是怎么死的,甄嬷嬷却没有说,多说的意思,“是疾病死了的。”
这正是诚帝对太后说的,就连皇后都不知道这件事。
瑞王妃皱了皱眉头,没有再问什么,瑞王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要问什么好,可是他的脸色惨白,许久才说道,“那可是……那可是亲儿子啊。”
谁也没能给瑞王一个答案,除非他敢去问诚帝,甄嬷嬷最后是跟着客仙居的人一起离开的,瑞王妃安排了人,把专门弄好的东西用小炭炉温着送进了宫中,只说让太后也尝尝民间风味的东西,太后在看见那几道菜后,眼神闪了闪有几分惋惜和伤感,不过很快就收拾了情绪,连身边的小宫女都没注意到,“去问问皇帝,要不要一并来尝尝,我瞧着倒是不错,再把这几道菜给皇后送去。”
太后选的菜都是一些清淡的,适合皇后现在吃的。
那宫女也是诚帝安排到太后身边的,后宫的事情其实皇帝也不太管,这些人说到底都是诚帝让皇后安排的。
诚帝并没有过来,不过已经知道瑞王给太后都送了什么东西,甚至连一盘糕点里面有几块都知道的,见没有任何异常也就没有管,倒是皇后让人扶着到了太后宫中,因为二皇子生死不明,如今她消瘦了许多,那身皇后的常服穿在身上都有些空荡的感觉。
见到皇后,太后就赶紧让人扶她坐下了,问道,“可是有什么事情,太医不是让你多休养吗?”
皇后只是苦笑,“劳太后担心了。”
太后微微叹息,“莫说这般丧气的话,太医不都说了只要养养就好吗?”
皇后没有说话,“我儿至今没有消息,我如何能静心休养?”
太后面色微微一变,却没有说话,可是皇后像是看出了什么一样,并没有如往常那般,而是看着太后的神色问道,“母后,你就与我说句实话,我那可怜的儿子是不是回不来了?”
“你……”太后皱了皱眉头,这才说道,“那也是皇帝的儿子,皇帝定会想办法把他救回来的。”
谁知道听到这话,皇后却哭了起来,太后皱着眉头说道,“皇后,你的规矩呢?”
皇后抬头看着太后说道,“母后,那也是你的孙子啊。”
太后缓缓吐出了一口气,说道,“你们都退下。”
这话是对着屋中的宫女们说的,一些直接退下了,可是有些人却看向了皇后,太后眼神闪了闪,没有说话,倒是皇后摆了摆手,屋中的人才全部退下,太后面色一沉说道,“皇后好手段。”
皇后却没有丝毫的得色,只是说道,“若不是太后不愿意伤了和陛下的母子情份,又怎会落得如此?甚至连最贴身的甄嬷嬷也被送出宫去?”
太后并没有说话,皇后看向太后,她的神色有一种扭曲后的平静,说道,“母后,我只求你告诉我,我儿是不是……是不是已经死了?”
“我不知道。”太后没有开口。
皇后其实心中已经有了答案,其实皇后会察觉这些,也是在后来诚帝因为瑞王的事情和太后发生了争执后,把太后身边的人都打发出去不说,还想要限制太后在后宫的权利,就让皇后接手了这些,皇后真正掌管了后宫,消息上自然灵通了,而且诚帝不太管后宫之事,而太后也不再出头,皇后就是后宫唯一的主人,那些人自然会巴结皇后,从而被皇后知道了不少蛛丝马迹,比如在上个月,诚帝曾派太医出宫,可是却没有记录在案……
还有太医院的有几样药材的支出……很多这种不起眼的小事情,皇后推测出来的。
今日会来问太后,也是皇后想要抱着一丝希望,只求是她想得太多了,可是太后的回答,却让皇后彻底绝望了。
诚帝一直瞒着众人蜀中宝藏的事情,可是派亲信过去的时候,难免要交代几句,而那些宫中伺候的小太监,看着不起眼,可是有时候知道的却很多,在皇后怀疑后,就让人开始打探这些消息,自然知道了,特别是有些太后宫中的人被打发出去,皇后暗中把人一一抓住,暗中严刑审问后,整件事就知道的*不离十了。
甄嬷嬷离开后,瑞王心中格外烦闷,就连客仙居精心准备的美食都没有吃几口,瑞王妃略微用了一些后,就让府中那些侍卫和伺候的给分了。
瑞王在房中手里还拿着那份遗诏,看见瑞王妃就说道,“这个交给你。”
“王爷?”瑞王妃知道这个东西的贵重,没想到瑞王会直接交给她。
瑞王把东西放到瑞王妃的手上说道,“你收着。”
瑞王妃见瑞王是认真的,这才说道,“那这几日,我给王爷的里衣内缝个暗袋,到时候王爷把这个藏在暗袋中。”
瑞王点点头,问道,“太子……已经没了,这个还有用吗?”
“有用的。”瑞王妃微微垂眸说道,“有这个,只要用的好就能证明,当初诚帝的那份遗诏是假的,再加上英王世子这么久以来,一直说的那些事情……”如果说英王世子那些说诚帝杀父弑兄的话,只是推测出来,没有证据的话,这份遗诏就是最有利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