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将受到威胁。
蒙恬在马上拱手道:“不知霓裳姑娘有何见教?”
那霓裳也不客气,秦国庙堂的多年磨练让她练就一身当机立断的本事,她直接说:“此次代郡谋反定是老世族的复辟暗流在使坏,他们不甘失败,利用代郡境内百姓的弱点来对付大秦。”
“不自量力!”蒙恬不屑的说,“量这些人也翻不出什么大浪!”
那霓裳提醒说:“将军不可掉以轻心,此事虽不大,但足以证明国内这样的复辟暗流不止一处,你心中有数即可。有你们蒙氏兄弟在,他们还不敢轻举妄动。”
蒙恬听后心中一暖,拱手问:“敢问霓裳姑娘此事该如何处理最为妥当?”
“此事不难。”那霓裳想了想,“将军可派副将一名,带两万步骑兵前往招降便可。他们父母妻女都在代郡城内,不会不顾孤注一掷的。”
“若他们依旧不愿投降呢?”
“当派兵斩杀挑事的老世族以儆效尤,将军的弓弩手的威力该让他们见见。然后给予优惠政策,让其心甘情愿的前来修葺长城,一举两得尔。”
“妙!恩威并重,姑娘当真思量周全。”蒙恬说。
仅仅三日,代郡谋反便宣布结束。正如那霓裳所说,老世族被改良过的弓弩手射杀后,所有的谋反士兵当戴罪立功。他们见识过超远距离弓箭后,想念着家人的笑容,心甘情愿的前来九原报到。何况,此次徭役还有工资补贴与免费食宿。
蒙恬一到九原就传出命令:九原郡、云中郡、代郡、雁门郡、太原郡征调民力六十万万,凡十万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男性当前来九原大营报到。荒废的土地由国家补贴,国家每月二十文劳力补助,赋税全免,不可延误!
此征令一发,五郡百姓踊跃参加。这样的征令着实为百姓着想,一来不用交赋税,二来家中可少一个劳力吃饭,三来还有金钱补贴。这在从前的山东六国是想都不敢想的。
一时间,修葺长城的民力从各地云集。不到三月,九原大营便人满为患,蒙恬命下属统计人数,不数不知,一数差点给统计人员吓了一跳。明明是征调六十万民力,此时大营聚集的人数已超百万,当真是人山人海了。
蒙恬有些奇怪走入百姓之中前来巡查,只见一个个民力扛着锄头铁锨背着行李在地下休息。他们见蒙恬走来一个个急切的站起来行礼,这可是他们梦中就想见的大英雄啊!
蒙恬抓住一位近五十岁的老伯的手问:“大哥,打哪来啊?”
“辽东!”
“辽东?我并没有向哪里征调啊!”
“我们都是辽东来的!”只见那个老伯的身后一群人嗷嗷直叫的高举农具。
“我们是临淄来的!”
“我们是大梁!”
“我们是关中!”
“……”
蒙恬感动的看着大家,激动的握着他们的手,说:“大秦有你们,定当繁荣昌盛啊!”
“传令:大军全军迁入城内驻扎,将地方腾给百姓,不得有误!”
“将军万岁!”
这一场景,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大跃进有些相似,大家雄赳赳气昂昂的为国家卖力,不求回报,不计个人。虽然国家也象征性的给予补贴,但国人的奋发向上的心才是这个时代的特点。
那一天的景象,长久的烙印在秦国民众的记忆里。多年以后,西汉初立而匈奴再度南下,纷纷南下的阴山人们每每想起秦时的辉煌与荣耀,无一不是万般感慨:“还是人家老秦厉害!杀匈奴如猛虎驱羊,皇帝将军一声令下,不管军民都嗷嗷直叫,哪像现在如此窝囊。这刘邦就是个废物!”
此乃后话。
不过修葺长城的确不是一项简单的工程。首先是严酷的自然环境,这里的居住条件很差,先前的军营只能入住三十万人,这一下涌进百万,各项基础设施跟不上。吃的、用的都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在秦朝,北方边疆风很大,人烟稀少,在这不毛之地靠的就是自己一身的热血和彼此工友中的友情。
蒙恬根据那霓裳的建议,用五个郡的赋税来供给他们的衣食住行。本来蒙恬还不同意,说是只有战争时期才可以动用官府赋税。那霓裳告诉他,这就是战争!
第二、百姓对乡土的留恋。古人对家乡的期盼不亚于现代人,修长城是好几年的徭役长年不回家,见不到自己的妻儿,思乡之情定然会影响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那霓裳建议蒙恬,采用轮岗制,分批将百姓遣送回家,再重新安排新人过来,如此便可解决人们归乡之情,让人们有个盼头。
第三也是最最重要的问题,便是医务后勤了。繁重的劳动,让人的身心受到极大的考验。生病受伤是必然的,如何才能保证降低伤亡,这一点,蒙恬也有所准备。
千斤重的石块从山底运向山峰,每一块巨石都蕴含着秦国人民的血与泪。他们默默的付出着,牢牢的守护着,这一道造福后代的长城天堑。
长城的修葺主要有两个部分。一是在原来的基础上修修补补,将被巨石击中过的地方用石块填补,这个工程相对简单,只需解决运输问题即可。
二是将长城之间的断裂之处首尾相连,这就是一项大的工程了。与此同时,秦国人民也在诠释着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睿智聪明的民族。
他们先用生土将最下面一层垫好,再用非常坚实的黄土压住,让其根基保证稳固。黄土上筑起夯土,夯土层中夹杂粘土碎石。待凝固后再压上巨石,这样一道完美的长城应运而生了。
直到今日,我们看见的长城依旧屹立在中华大地,这都要归功于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啊!
从辽东到临洮,从山海关到雁门关再到嘉峪关,每隔几百米就设一个烽火台,城堡相连,形成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那霓裳见证着这座伟大的万里长城开始复苏,见证着百万军民为了一个共同的梦想为之奋斗。让她感到意外的是,这里的军民脸上没有一丝强迫不甘,他们同甘共苦的精神让那霓裳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历史书上描写的尸横遍野。
这样的景象多么壮观,即便孟姜女前来,也不会哭上三天三夜,让整个长城都为之倾倒吧?
转眼一年过去,那霓裳和蒙恬朝夕相处着,他们微妙的关系时不时让身边的人悄悄议论。那霓裳心中有数,这位英武的将军每次和自己说话时都带着结巴,不知是真的口吃还是心中有过不去的坎。
冬季的一日清晨,阳光回光返照般温暖。蒙恬走到还在工地上的那霓裳笑着说:“霓裳姑娘真是治国大才,长城的修葺,不仅让军事防御体系得到完善,对开发屯田促进边远地区的发展也是起到重大保护作用啊!你看,这里的通讯和商旅明显增多,这短短一年便是如此景象,若几年之后,我大秦当更加强盛!”
那霓裳面无血色,虽则她已尽了最大努力为民力考虑,但繁重的劳动和复杂的气候还是夺取了不少人的生命。临死前,他们不愿回故土安葬,一定要将自己葬在长城脚下。他们要用自己的灵魂守护着这座天神般的巨龙。
“别忘了,让百姓轮岗回家,这可是你对我的承诺!”那霓裳冷冷的说。
蒙恬含情的看着那霓裳,郑重的说:“我对你的承诺一定兑现!”
这时一道军报传来:皇上遇刺,伤情不清!
顿时,蒙恬与那霓裳的脸色骤变!
60。…第五十九章 复辟暗流
又到冬季,这是一个多雪的冬天,咸阳城外分外的寒冷。
宏大的大秦都城,笼罩着一层肃杀的宁静。大秦立天下十余年,第一次出现刺杀君主的事件。
蒙恬听到这个消息大惊失色,立刻调集人马要回咸阳。睿智的那霓裳想了想,轻轻的抚着他冰凉的手,示意先不要慌张。
一双冰清玉洁的手,蒙恬的身体为之一震。肌肤之亲,让这个对自己充满不自信的将军心中稍稍不安。
那霓裳告诉他:“皇上身边高手如云,自己的武功修为也当之上层,不会那么轻易被刺杀的。”
“可是……”蒙恬心急如焚的说,“毕竟现在皇上伤势不清,我怎么能不立刻回咸阳窥探呢?”
“咸阳有你弟弟蒙毅,你回去干什么?”那霓裳看他不听自己的话,气愤的略微提高了声音,“当年荆轲身拥如此绝技,密谋如此不漏风声,不还是失败了吗?放心吧,皇上不会有事,再说了,你又不是太医去了能有什么用?”
“这个——”蒙恬无言以对,低着头沉思。
“你身负修葺长城与防御北方游牧民族重任,怎可轻易离开岗位?”那霓裳看蒙恬的心渐渐静下来,语重心长的分析道,“还是我回去吧,这里的情况我向皇上汇报。你别忘了要善待那些修葺长城的百姓啊!”
“好吧!”蒙恬不再坚持,打马向自己的营帐走去。
那霓裳如何能告诉他,这一次回去,更是为了离扶苏更近些。
就在国家痛失两位栋梁将才之后,嬴政不知如何做的决定,突发奇想的想看看的咸阳城的百姓民情。这一日,他带着四名卫士出了皇城,走进了咸阳街市,漫步在兰池宫外。就在他漫步在宫外那段林荫大道的阴影中,突然窜出来两名剑术极高的蒙面刺客。
天气极度寒冷,风吹着树林带给人一阵刺骨的冰冷。那夜他没有佩戴宝剑,只见那刺客一个滑步刺过来,他潜意识的顺势向身边树后一倒,才勉强避开了这一剑。
“狗皇帝,看剑!”刺客继续飞刺过来,嬴政看的出,此人的造诣很深。他双目一闭,心想自己可能要完了。
就在这时,四名卫士赶到近前,只听“嗖”的一声,刺客的右臂中了一箭。
当啷一声,剑锋落地,嬴政下意识的捡起剑,对着刺客的双腿划了过去。那刺客也向后一退,嬴政没有击中,但已顺势站起。
四名卫士乃军中千挑万选的之军士,剑术极强,力量极大。两名刺客也是江湖上有名的剑客,一时间,六人厮杀在一起。
江湖剑客虽剑术千变万化,但终究在实战上经验欠缺。秦军卫士人手一柄十斤长剑,力量威猛,在兵刃相撞之时占据了很大的优势。加之刺客一人已被弓箭所伤,战斗力下降,不一会便处于劣势。
即便如此,若不是秦军卫士一人退出搏杀使用弓箭,想杀了那两人也不是轻而易举。那卫士的箭法极准,箭箭直奔刺客眉心胸脏。那两名刺客只得分心避箭,不一会就被三名秦军卫士刺中。
嬴政拿着刺客的剑对着奄奄一息的刺客恼羞成怒的刺下去,只听扑哧一声,剑锋在刺进身体的同时发出了近乎炮烙般的响声。
“皇上小心!剑上有毒!”
嬴政吃惊的松开了手,紧忙退后两步。四名侍卫向前保护,嬴政冷静下来立刻下令,传出消息,说我被刺客刺伤,现在立刻回朕的寝殿。
那霓裳坐在嬴政的寝殿内的椅子上,听着赵高将遇刺经过全盘讲诉,心中一紧,对着坐在床沿的嬴政流露出一丝担心。
嬴政对赵高使了个眼色,赵高识趣的退了下去。嬴政看着那霓裳惊恐的眼神,微笑着说:“你是不是在担心我?”
那霓裳听了没有回答,说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