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解放以后,价格稳定了,他的记录在重复了一段时间的“今日同昨”之后,他也就失去了兴趣,放弃了这个记录的习惯。天气也是同理,如果每一个今天都“今日同昨”,天气没有什么变化的话,它就成了一部复印机,天气和一张纸没有什么区别了。天气就如同大师的作品,王羲之的《兰亭序》中20多个“之”字没有一个是雷同的,没有一个标准化的模式。天气的玄妙就在于它的变化。它的变化有规律,又不完全符合规律。于是,我等努力着。
看着精彩的足球比赛,眼球也能从比赛的进程中游离出来,观察那里的天气;2004年欧洲足球锦标赛期间,大家在欣赏比赛,我们几个同事却在打赌,通过球员的出汗状况和看台上球迷的衣着来判断当时当地的气温。有的时候看国际新闻中两国领导人在机场隆重的迎送仪式,也会不由自主地看看当地的天气,并通过人们的衣着揣测当地的气温状况。透过每天的新闻,对于世界上的天气就有了专业气象观测之外的一种直接的感官体验。
本质上,天气就是过眼烟云,过去了,人们就很难再记起,只有那些不同寻常的天气才会留在人们的记忆中挥之不去。当然有些天气本身很寻常,只是因为和不同寻常的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于是名垂青史。比如导致陈胜吴广起义的那场降雨过程,导致李自成起义的那场大旱,导致曹操“樯橹灰飞烟灭”的那股冷空气。或许再讨论那些降雨量、干旱持续时间、冷空气演变过程已经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了,但是它们象一只无形的手悄悄地影响着历史。
年青人说,我是看着你们的节目长大的;老同志说,我是看着你们的节目退休的。在那个没有任何天气变化的演播室里,我们迎来了数不清的阴晴冷暖,送走了数不清的雨雪风霜。在那个安静的演播室里,人们眼前的天气变成了脑后的历史。
我习惯把最初上镜时的节目叫做“恐怖片”。每次看十年前的节目保留带,那时镜头前的生硬和呆板,常令我毛骨悚然。我也常下意识地设想,人们当时是如何忍受“恐怖”的。
时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现在不少人都在说假话,你们倒是每天都在努力地说真话,就是偶尔说不准。就象很多家长教育孩子不要撒谎,我们从来不主观地撒谎,所以经常受家长表扬;但家长们希望孩子总是考一百分,我们做不到,所以经常被家长批评。明明知道考不了一百分,但我们每天兴致勃勃地参加考试。
天气的变化偶尔会表现出一种周期性,我们几位主持人的值班也是有固定周期的,如果这两种周期有某种程度的吻合,就会产生戏剧效果。我印象最深的是1994年夏天,每次轮到我值班准有台风跃跃欲试地准备登陆,所以每次我的开场白总是:中央气象台今天下午六点钟发布台风(紧急)警报。以至于很多细心的观众都发现,我值班好象和某些恶劣的天气有着内在的联系。但实际上,这种所谓的周期性,只是一段时间内的一种巧合。
2002年8月,欧洲的中部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洪水,德国总理施罗德感慨地说,我一生都没有见到这么大的洪水。洪水主要影响的国家德国、捷克、奥地利、匈牙利四国,成为一片泽国。降雨刚刚减弱一些,周边国家的人们就想到了“水灾观光”的生意。组织到重灾区旅游,摄像、留影,因为这场水灾毕竟是“百年不遇”的,具有历史性的纪念意义。人们常常就是这样,把别人的天灾当作自己欣赏的风景。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这是一句知名度很高的谚语。2003年正月十五那一天,我忽然很想验证一下“云遮月”与“雪打灯”之间的对应关系。于是和老编导一起蹲在天气会商室里,翻看起历史天气图。发现最近的几十年当中,除了偶然的吻合之外,中秋节的云已经没有办法预见元宵节的雪了。这句谚语实际上已经不再是道理,而仅仅是一种流传的说法了。
最后在当天的节目中,留下了短短的一句话:看来,天气并不赞成这句谚语,并且在今天用事实反驳了这句谚语。
2002年1月5日北京暖到了13度,而2003年1月5日北京又冷到了零下13度。这两天恰好都是我值班,冥冥之中似乎有一种巧合。历史常常有这样惊人的不相似。
2004年4月4日清明,北京恰好就在这一天进入春天。历时长达153天的漫长冬季刚刚结束,4月8日北京的气温就骤然升到29度,第一次让人开始感到燥热,似乎夏天已经开始彩排了。在夏天和冬天这两个漫长的季节所形成的夹缝当中,属于春天的日子实在太少了。而据专家测定,春天人的智商是最高的,夏天人的智商是最低的,因为春天令人清爽,夏天令人烦躁。可见,人要想变得聪明一些,很不容易,或许是因为春天过于短暂了。
上篇:关于天气预报天气顿悟(4)/宋英杰
听到哗啦啦的雨声,人们说:外面在下大雨;而在我们的眼里,大雨是24小时累计降水量在25到49。9毫米的雨。看到外面风沙骤起,人们说:沙尘暴又来了;而在我们眼里,只有水平能见度低于1000米的,才是沙尘暴。见到草绿了,花开了,人们说:春天来了;而在我们眼里,连续五天的平均气温均高于10摄氏度,才是入春的严格标准。所以很多情况下,科学标准与直观感受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人们更多的还是生活在感受之中。
人们说,西北的春天只有两种颜色:没风的时候是天空的蓝色;有风的时候是沙尘的黄色。当然,很多沙尘并不是MADE IN CHINA,而是从蒙古国、哈萨克斯坦“进口”的,但是这种“进口”又不属于WTO的范畴。天气的影响没有国界,然而天气的起源是有国籍的。
对于风,自古就有很多的解释,亚里斯多德说:风是地球的呼吸。或许在当时这句话还是一个具有科学色彩的命题。后来很多诗人或者哲人说:风是自然与人之间的耳语;风是上帝的表情等等。虽然科学已经认定,风是由于气压分布不均匀所产生的空气流动现象。但是我依然钟爱那些关于风的很诗意的解释,因为那是人类曾经有过的很可爱的童真。当天气在专家的案头,已经变成一个个槽脊,一个个高低压,一个个冷暖锋的时候,童真就更加可贵了。
一位朋友对我说,你的工作非常风花雪月,因为风花雪月当中,有一半是天气现象。然而那种所谓风花雪月的感觉,我们在紧张的工作流程中却难以体会到。
也许因为大风起兮云飞扬和风萧萧兮易水寒,在我们的文稿中只是“XX地区出现了大风降温天气”;而无论是“黑云翻墨,白雨跳珠”的疾风骤雨,还是“沾衣欲湿,吹面不寒”的和风细雨,在我们的文稿中,都是“受XX天气系统的影响,XX地区出现了XX毫米的降雨”。科学的预报常常让我们多了一份严谨,少了一份情趣。
我曾经和很多人一样,执拗地怀有一个梦想:有一天,我们不再忍受天气的各种变化,不再靠天吃饭,看天行事,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安排”明天的天气,明天是什么样的天气可以在某个会议上举手表决。
但是后来我发现这个想法非常残酷。因为如果有一天没有了台风,没有了寒流,没有了炎热,天气被人类象驯养动物一样关进铁笼子,那么天气也就失去了它珍贵的野性和活力,人类也就会因为自己的铁碗政策而变得脆弱下去。人类的很多智慧和技能直接起源于与天气的抗争。人工增雨、人工防雹固然可以减少坏天气所造成的阵痛,但是从广义上看,人类与环境的和谐相处,包含了人类对天气的自然属性的尊重。
清明,翻译成英文,是CLEAR & BRIGHT,是晴朗和明媚的代名词。但是杜牧的一句“清明时节雨纷纷”,却使人们把春雨当作清明时节的典型性天气(而他的话仅仅适用于江南地区),这是一句诗改变一个节气天气形象的经典案例。
前些天,我做了一个测试,“说起清明,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问到十个人,除了一个人的答案是祭扫之外,其他人的答案不是杜牧就是杜牧的雨纷纷。从某种程度上看,清明的形象代言人是杜牧,就像中秋的形象代言人是苏轼一样。
2004年的4月8日北京才正式进入春天,然而之后的10天里,气温直线上升,轻而易举地突破30度,似乎夏天开始彩排,春天面临下岗。在突如其来的燥热中,人们开始急切地盼望雨水,在五一黄金周开始之前,三场降雨如约而来,而且都不是那种蜻蜓点水、形式主义的降雨,天气一下子让我们变得乐观起来,因为北方的很多干旱能够解除了。当然降雨让我们感动的同时,也很容易让我们感冒,因为天气很冷。
在我们的印象中,遥远的西伯利亚非常非常寒冷。为什么?因为冬天,它是盛产冷空气的地方,所以西伯利亚的天气就这样概念化、脸谱化了。实际上,夏天西伯利亚的天气常常很炎热。2004年5月15日,在欧洲雨雪霏霏,北京也春雨绵绵的时候,西伯利亚的气温已然悄悄地攀升到了30度,成了北半球同纬度气温最高的地方。我们看到了一个温暖的西伯利亚。实际上,西伯利亚本身就是一个既能承载寒冷,又能制造温暖的地方,只不过我们只注重它的寒冷,而对于它的温暖缺乏关注和了解罢了。
有一天,我们和几位朋友午后在烈日下进行羽毛球比赛,激战正酣,忽然大雨瓢泼,比赛无情地被中断了,大家开始抱怨天气。我安慰大家说:本来昨天我们就预报了今天会有阵雨,天气属于不可抗力。这时一个人愤愤地说:什么不可抗力?今天我看报纸,上面说今天搞人工增雨,都是他们在捣乱。我们今天遇到的,不是天灾而是人祸。实际上,人工增雨(另外还有人工消雨、人工消雹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天气的自然属性,也必将会衍生新的社会问题。
一些大型活动如2008年奥运会,都有人工影响天气的预案。为了避免极端天气影响而采取人工消除的措施,例如,如果预计北京有可能出现强降雨,就在北京的天气上游进行人工增雨,于是就相当于北京得到了人工消雨的效果。天气好了,这些措施相当于为天气“整容”。实际上,某些时候,人工影响天气与“人造美女”有着可类比的效果。
2004年5月,一部大片《后天》讲述了几个超级气旋制造极端恶劣天气的故事,它成了我们这些人每人必看,并且反复谈论的话题。虽然从传统气象学的角度,影片中所发生的一切,不可能骤然出现。气温波动幅度和天气影响力和破坏力没有影片所渲染得那样强烈。但是从气候长期性变化的角度,天气气候完全能够变得更加恶劣,只不过,《后天》把一个可能极端漫长的过程浓缩在两个小时当中而已。看来忧天的,不仅仅是杞人。
梅雨季节开始之后,下雨的声音,已然成为人们生活中长时间演奏的背景音乐。古时候,梅雨天气中诞生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但现代的梅雨天气中唯一诞生的,是对梅雨天气的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