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系统的26个国家发布了预警信息。如果印度洋也有预警系统,也许人们就可以更好地利用从震后到海啸登陆印度洋沿岸的宝贵的90分钟。预警早一分钟就可以挽救成千上万人的生命,可以说海啸预警是在与死神抢时间。
第三部 思考第39节:海啸的产生和预报 (2)
美日海啸预警系统发达 美国和日本属于海啸预警做得非常好的国家。美国大西洋灾害中心负责人吉姆•;邦卡先生说:“设在夏威夷的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在太平洋上有近百个监测站,可以随时监视海面波动、海啸的发生和强度。它们通过卫星、电缆和预警系统相连,而预警中心又和巨大的地震监测网相连,能在第一时间内观测到那些有可能造成海啸的地震,从而及时发出警报。” 美国西海岸和阿拉斯加海啸预警中心的主管科学家保罗•;惠特默尔向记者介绍了该中心的预警工作:“我们在美国西海岸和各岛屿都有分站,并且和地震数据中心直接联网,一旦有地震发生,所有数据几乎是同时传入阿拉斯加的海啸预警中心总部。经过预测分析,总部向有可能受海啸影响地区的分站发出警报,再由分站向该地区有关部门报警。从阿拉斯加预警中心接到地震报告、做出预测、到相关部门接到海啸警报一般不超过5到10分钟。” 海啸预警科学家泰德•;默塔说,他将协助印度政府设立24小时海啸预警系统。12月28日印度政府宣布加入太平洋26国的预警系统并在国内投资建立海床压力监测系统来预测海啸发生。 日本的海啸警报机制非常发达和成熟。1983年日本海临近北海道海域发生海啸,地震发生7分钟后震中震级被确定,14分钟后海啸警报发出,那时候,只要拿起电话,电话局首先要你听海啸警报,然后才能拨出电话。电视、广播都中断节目,反复播放警报,得到通知的沿岸人口得以迅速撤离到高地,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日本每年都要举行海啸演习,人们对海啸来临时撤离路线都很清楚。 海啸来了如何逃生 那么海啸发生了,如何撤离逃生呢?美国海啸中心每天24小时有人值班,还在每周五下午向公众开放,宣传海啸的知识和海啸时的求助与自助方法,告诉公众海啸发生前后,应当做些什么,往哪些地方疏散。下面是一些提示: 一、地震是海啸最明显的前兆。如果你感觉到较强的震动,不要靠近海边、江河的入海口。如果听到有关附近地震的报告,要做好防海啸的准备,注意电视和广播新闻。要记住,海啸有时会在地震发生几小时后到达离震源上千公里远的地方。二、海上船只听到海啸预警后应该避免返回港湾,海啸在海港中造成的落差和湍流非常危险。如果有足够时间,船主应该在海啸到来前把船开到开阔海面。如果没有时间开出海港,所有人都要撤离停泊在海港里的船只。三、海啸登陆时海水往往明显升高或降低,如果你看到海面后退速度异常快,立刻撤离到内陆地势较高的地方。四、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急救包,里面应该有足够72小时用的药物、饮用水和其他必需品。这一点适用于海啸、地震和一切突发灾害。 海啸后要严防疫病流行 遭受巨大海啸袭击的国家灾后防疫任务极为艰巨。通常,大灾过后伤寒、痢疾和肝炎等水播类疫病极易快速传播,此外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可能性也大大提高,特别在卫生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的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印尼等国尤其容易迅速大面积感染,从而造成比海啸本身更严重的后果。海啸后的五大挑战是:饮用水匮乏、卫生状况差、食物紧缺、缺少临时住所及流行病传播。 美国红十字会国际救援部门负责人卡伦•;米勒说:“我们很担心近几天传染病开始流行。在水中腐烂的尸体会严重威胁生存者的健康。”救灾人员必须及时掩埋尸体。目前红十字会在东南亚分会正向受灾地区发放简易淡水过滤器材,并密切监视那里饮用水的质量。 (稿源:《环球时报》2004年12月29日第三版)
第三部 思考第40节:海难引发的思考
志 钢 因海底强烈地震引起的印度洋海啸,至今已使周边各国死亡人数攀升至20万。数千万人无家可归,惨绝人寰。全“地球村”的“村民”共同援手,对受灾“村民”的捐款多达数十亿美元,灾后救助和重建工作正大规模展开。与此同时,人们也在沉痛反思:为什么这场大海啸造成如此巨大的破坏?有学者认为是缺乏联合预警机制。但从生态的角度上看,大海啸不但是天灾,也是人祸。是人类对大自然肆无忌惮的摧残反弹激回到自身,大大加重了海啸的破坏程度,其惨重后果是人类无意中助纣为虐导致的。 多年来,人类一味追求GDP增长率的经济活动大量消耗了石油、煤、天然气等矿物能源,释放出的超巨热量和二氧化碳造成了温室效应,使地球乃至海水升温。两极冰盖由此引起的急剧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威胁着各大陆海岸及海岛,大大加强了此次海啸的毁灭力量。另外,本来在大陆沿岸和岛屿周边有巨大的珊瑚礁群和茂密的红树林,它们不但是极特殊、极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也是捍卫海岸的天然屏障和绿色长城。有了它们,无论是台风还是地震激起的滔天巨浪都不能对沿海陆地的生命财产造成致命破坏。如上世纪50年代福建厦门曾遭到一次罕见的强台风袭击,人员伤亡,损失惨重,但紧挨着它的龙海县角尾乡因有大片茂密的红树林阻挡,损失轻微。然而,在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的20世纪,红树林遭到了惨重破坏。印尼原有的250万公顷红树林至少有120万公顷被砍掉建成了稻田或养殖塘。马来西亚50多万公顷红树林中的10万公顷正在消失。泰国1/4的红树林已荡然无存。它们在此次海啸中都深受失红树林屏障之苦。此外菲律宾有30万公顷红树林消失,加勒比海诸国沿岸原覆盖率达50%的红树林仅余15%……我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据统计,我国原有的25万公顷红树林,经上世纪60年代围海造田、80年代围海养殖及经济发展和旅游热的兴起被大量砍伐,至上世纪末仅剩1。5万公顷。 珊瑚礁的命运同样悲惨。珊瑚礁是微小的珊瑚虫们在上千万年甚至上亿年中分泌的钙质一点点堆积起来的。珊瑚虫娇柔敏感,海水温度稍有变化就大量褪色死亡,遗下白色空壳,被称为“白化”现象。白化也就是死亡了的珊瑚礁因不再生长,在海浪冲击下逐渐崩毁坍塌,化为海底碎片,不再能保护海岸。目前世界上40%的珊瑚礁受到因海水升温造成的白化现象威胁,其中26%已死亡。马尔代夫、塞舌尔等群岛珊瑚礁死亡率更是高达90%。上世纪兴起的海滨旅游热导致了印度洋、南太平洋、加勒比海等地沿岸的珊瑚礁群遭到更直接更惨重的破坏。旅游业刺激起来的建筑业需要大量石灰、水泥,而珊瑚礁正是最方便最顺手的原料,于是疯狂的采挖凿取开始了。别国不提,仅以我国海南岛为例,当一座座豪华宾馆饭店拔地而起,并争先恐后地建得离海边越来越近时,全岛近海珊瑚礁已基本被采挖一空,其中80%惨遭毁灭性破坏。真不知道在这么大规模这么长时期的破坏过程中,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干什么去了。旅游景点设立起来后,残余珊瑚又被当地人以几分钱一公斤的价格卖给商贩,商贩再以高价倒卖给旅游者……上述状况,同时也在印度洋沿岸、岛屿上不同程度地发生着。 正如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最近指出的那样,人类令人痛心地自毁珊瑚礁、红树林两道绿色长城后,无论系台风引起还是地震导致,灾难一旦袭来,滔天巨浪就长驱直入无险可守的海岸,其悲惨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因此,这次海难可说是天灾人祸各半。 人类不可能干预大洋板块的断裂位移,但完全有能力降低自己造成的温室效应,阻止人类自身对珊瑚礁、红树林等湿地生态系统的破坏。这种破坏确能使GDP迅速上升,让少数人短期暴富,但却欠下了大笔生态账。这笔账这次是以20万人的死亡作为代价来偿还的。没有温室效应,没有对生态的破坏,死伤和毁灭绝没有如此惨重。大海啸为我们敲响了生态警钟:预警机制不建立不行了,珊瑚礁不能再破坏,红树林要保护、恢复,海滨旅游必须整治,发展经济必须考虑生态,等等。捐助灾区是好的,但是不是也应该重新审视一下我们的活法?如是,那么“地球村”另一边的20万无辜死难者,也就不算白白牺牲了。 (稿源:2005年1月18日《北京晚报》)
第三部 思考第41节:天灾,一直危胁人类安全(1)
吴传华 翻开人类的历史,不难发现,灾难总是和人类相伴,姑且不论战争等人祸,单是地震等天灾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便触目惊心。地壳会随时移动和裂开,引起地震、火山爆发、海啸、山崩和泥石流等,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飓风和洪水肆虐,会给人类带来突如其来的破坏性灾难。疫病这一恶魔,更是一刻也没有停止对人类的侵害。若是被来自宇宙空间其他天体的流星和小行星撞上,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海啸:太平洋四周发生最多 最近发生的印度洋地震、海啸至少已造成受灾国15万人死亡,被联合国称为“近几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人类在不得不面对这一残酷现实的同时,也增加了对海啸这一自然灾难的关注。其实早在1883年8月,印尼就发生过由喀拉喀托火山爆发而引发的大海啸,海啸横扫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海岸,造成3.6万名印尼人丧生。 海啸是由海底激烈的地壳变化引起的海洋巨浪。当海啸发生时,海水陡涨,突然形成几十米高的“水墙”,惊涛骇浪向陆地席卷而来,所到之处一片废墟。世界上近80%的海啸发生在太平洋沿岸地区,其中遭受海啸袭击最多的是夏威夷群岛,其次是日本。据统计,1900—1983年间,太平洋地区共发生405次海啸,其中造成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的达84次,大约有18万人死亡。 地震:每年发生500多万次 作为地壳的一种“正常”震动,地震在全球每年都要发生500多万次,其中人类能感觉到的有5万多次,能造成破坏的5级以上地震约1000次,而能造成巨大灾害的7级以上地震约十几次。强烈的地震可以在几十秒甚至几秒的短暂时间内造成巨大的破坏,顷刻之间就可使一座城市变成废墟。地震还会引发海啸、火山爆发等灾害,是破坏性最大、威胁人类最严重的自然灾难。 20世纪以来发生的最严重的大地震有:1906年4月,美国旧金山发生8.3级大地震,造成6万人丧生。1920年12月,中国宁夏海原发生8.5级大地震,海原等4座县城全部被毁,23.4万人死亡。1923年9月,日本关东发生8.3级大地震,京都、横滨、横须贺三大城市被毁,14.3万人丧生。1976年7月,中国唐山发生7.8级大地震,有百万人口的唐山市被彻底摧毁,24万多人死亡,创20世纪地震死亡人数最高纪录。1990年6月,伊朗发生7.7级大地震,5万多人死亡。1995年1月,日本阪神地带发生7.2级大地震,造成5400余人死亡,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