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克频频向以色列和沙特发射导弹十分焦虑。以色列不断向布什政府施加压
力,而布什也一再保证,美军将尽全力搜寻未被摧毁的导弹发射架,使之不
再构成对以色列的威胁。越来越多的情况表明,最初几天的战绩不像原来预
计得那么乐观。布什总统多次向前线询问轰炸的效果,可施瓦茨科普夫上将
就是无法确切地回答这个问题。
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里,布什问鲍威尔将军,大轰炸到底效果如何?这
位平时总是能简短而准确地回答总统询问的四星上将,这会儿也默默不语。
布什只好半开玩笑地说,他只好对前线战况加强微观控制了。此语惹得在场
的高级助手们哈哈大笑。不过,外界已明显感觉到,无论是总统、国防部长、
三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还是总统发言人菲茨沃特,在对战况估计和战争
前景的预测上,语调显然不像刚开战时那么乐观了。
究竟是什么原因能使伊拉克顶住多国部队的强大空袭呢?从外电及军事
分析家们透露的消息中证实,在将近半年的时间中,伊拉克为对付强大的、
装备精良的多国部队,做了充分的准备。积8 年两伊沙漠战之经验,它为隐
藏飞机、坦克、步兵和导弹想出了各种办法,还在与沙特接壤的伊、科境内
修筑了固若金汤的防守阵地:由多层地雷阵、铁刺网和铺设了油管或放了油
桶的宽18 米、深6 米的坦克障碍堑壕组成的防线,既借助了巴列夫防线的特
点,又有借助两伊战争经验的发展。这种防线对各种类型的坦克来说,都是
难于越过的。伊拉克的兵营、坦克就在这几道防线的后面。这种预御工事也
证明了伊拉克是在准备打一场长期的防守战。
伊拉克1990 年8 月2 日出兵侵占科威特后,在国内,即向人民广泛宣传
科威特在历史上属本国巴士拉省管辖,收复科威特是“祖国统一”的行动,
是“正义之举”;国际社会的谴责是对伊拉克“内政的干涉”;号召人民为
捍卫祖国的统一和领土完整血战到底。萨达姆多次声称,绝不屈服于美国为
首的多国部队的压力,决不放弃科威特,要展开“圣战”,战斗到流尽最后
一滴血。1990 年8 月以来,伊拉克几次扩军,使其正规军由90 多万迅速扩
展到125 万人。美国对伊拉克宣战后,伊拉克开始进行全面动员。1 月17 日,
伊拉克政府宣布35—37 岁的男性公民一律参军。第二天,又发出凡是四肢健
全的男性公民都要到募兵站去报到的命令。与此同时,伊拉克把大量轻武器
发到市民手中,形成了全民皆兵的局面。多国部队的轰炸,不但没有吓住伊
拉克人,反而更激起了他们的反抗情绪。
还有,在1980 年到1988 年的两伊战争中,伊拉克修筑了许多永久性工
事和非常牢固的隐蔽部,当时又对原来的防御体系进行了完善和增建,使其
抗打击的能力又有很大提高。据西方记者报道,伊拉克为隐蔽其飞机不被敌
人摧毁,曾耗资数十亿美元在全国建造了8 个被称之为“超级基地”的现代
化空军基地。这些基地内建有坚固的机窝300 余个,每个机窝可容纳数架飞
机。机窝顶部是1。2 米厚的钢筋混凝土,最上面铺有很厚的沙层,即使炸弹
直接命中,也难于将其摧毁。机窝的门为加注混凝土的铁门,重40 吨,门前
筑有防沙堤,可防止敌导弹从前方攻击。每个基地设有5 条滑行跑道,以备
应急使用。这些基地的牢固程度超过北约军队的同类设施。
伊拉克的指挥所则更加隐蔽和牢固。据称,萨达姆的指挥所和隐蔽部有
数十个。其中,位于朱佐德行政大楼下面的一个指挥所,1990 年12 月才建
成交付使用,耗资7500 万英镑。里面装有齐全的电子设备,可供萨达姆随时
掌握战争进程。外电报道,萨达姆最喜欢的一处隐蔽部是巴格达机场附近的
阿布古拉普宫。它是一座复合建筑物,建在地下15 英尺深处,有60—70 个
房间,包括指挥通信中心和其他辅助设施,可随时对部队进行指挥和控制。
在巴格达城地下,“机关”重重,布满地道,可屯兵数万。在修筑地下
隐蔽部方面,伊拉克很有战略上的远见。据一名受雇修建工程的英国人士说,
在过去的10 年中,伊拉克政府规定,凡新盖的官方建筑物都必须要提供一个
隐蔽工事,否则,政府不准兴建。因此,伊拉克全国各地修建的地下隐蔽部
不计其数,为大批飞机、导弹、坦克和装甲车提供了安全的防空隐蔽条件。
因此,在多国部队飞机、导弹的猛烈轰炸中,伊拉克军事实力仍得以保存。
伊拉克之所以能顶住联军大规模空袭的另一个原因,就是采用伪装欺骗
战术迷惑敌人,让敌人摸不清虚实。战前,伊拉克在隐蔽军事目标的同时,
用塑料和木板制作了大量的飞机、导弹、坦克等模型,涂上与真实武器一样
的涂料,置于易被敌卫星和飞机发现的地方。与此同时,伊拉克还从国外购
买了大量的充气坦克、充气战车,随时可用于布置假目标。在对付美国卫星
方面,伊拉克也有高着。他们花几十万美元从西方购买了卫星照片,针对照
片反映的本国军事部署情况进行审查和改进,使多国部队难以识别轰炸目标
的真伪。据开战以来,苏联侦察卫星在伊拉克上空拍摄的图像表明,多国部
队炸毁的伊拉克导弹发射架、飞机、坦克、化学武器及核反应工厂,80 %是
模拟和伪装的,其中大部分是木制和塑料橡胶制成的。
伊朗是伊拉克的宿敌,8 年的两伊战争使两国结下了深仇。但为了对付
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的进攻,伊拉克充分利用伊朗的反美情绪,不惜放弃
部分领土,与伊朗媾和,以换取翼侧的安全,避免腹背受敌。伊拉克稳住了
翼侧,得以从两伊边界抽出数十个师的兵力加强南线的防御。据外电报道,
两伊媾和后,伊拉克航空公司大约200 架民用飞机隐蔽在伊朗的某些地方,
使其在多国部队的轰炸中免受巨大损失。
萨达姆十分清楚,靠自己的几百架飞机与多国部队的数千架飞机对抗犹
如以卵击石。因此,他采取了扬长避短、保存实力的做法。在美国开始大规
模空袭的时候,伊拉克除用高射炮、高射机枪和部分防空导弹还击外,不争
夺制空权,而是将飞机和导弹隐藏在坚固的洞库中,达到了保存实力的目的。
随后,伊拉克只是使用“飞毛腿”导弹打击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的城市和军
事目标,以图将以色列拉入战争。陆军则以躲避联军的空袭为主,不展开大
的行动,其化学武器也未使用。同时,加紧修复被袭目标。据美国五角大楼
的消息说,伊军修复工事的能力之强、速度之快令人吃惊。伊拉克在24 小时
之内就把联军炸坏的导弹发射架、飞机场、跑道及化学工厂修复了20 %。有
的机场头一天被炸,第二天发现已经修复。许多被炸毁的公路和铁路也在修
复之中。
为了削弱对方的战斗意志,伊拉克还利用战俘开展宣传攻势。海湾战争
头一周,伊军击落了多国部队20 多架飞机,其中大部分飞行员跳伞活了下
来,做了伊拉克人的俘虏。伊拉克政府把抓到的10 多名战俘带到电视台,让
他们在电视屏幕上露面。其中有海军飞行员沙安、海军陆战队员亨特、英国
飞行员尼科拉斯和彼得斯等。伊拉克方面不但让他们露面,还让他们回答问
题。沙安在电视上说:他在美国海军第三十五攻击机中队服役,该中队部署
在停泊于红海的“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上,他驾驶的飞机是A6—E “入侵
者”攻击机。当被问到对战争的看法时,沙安回答说:“我认为我们的领导
人和军队攻击和平的伊拉克人民是错误的。”当被问到有什么话要告诉家人
时,他说:“我想告诉我的父亲、母亲和姐姐,我一切都好,请他们为和平
祈祷。”
英国中尉飞行员尼科拉斯在电视上说,他是第十五飞行中队的,他的任
务是攻击伊拉克空军基地。当被问到对战争的看法时,尼科拉斯说:“我认
为这场战争应该停止,我不同意向伊拉克开战。”
飞行员彼得斯的声音在讲话时几乎听不清楚,脸上的表情十分痛苦。
伊拉克的举动在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西方军事专家
认为,从电视上看这几名战俘,有的脸上带有明显的伤痕,有的表情十分痛
苦,这明显是受到伊拉克方面的虐待,严重违反了《日内瓦公约》。英美两
国外交部还分别召见了伊拉克驻各自国家的大使,严厉警告伊方应遵守国际
公约,善待战俘。可是,萨达姆“不信邪”。就是在美英警告之后,巴格达
电台宣布,将这些战俘分别押在“伊境内的重要科技和经济目标”,以防止
多国部队的空袭。此举更引起了西方的愤怒。
美国总统布什说,这种行动不但粗暴地践踏了有关国际公约,而且是战
争犯罪。布什还警告萨达姆,不要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纽伦堡审判战
俘的情况。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布什和几个同伴驾机执行战斗任务,飞
机被日军击落,布什及同伴们跳伞,布什很幸运地被一艘美国军舰救起,而
他的两个同伴则做了日本人的俘虏。布什后来听说,他的那两个同伴被日本
人折磨得死去活来。从这种经历可知,布什对虐待战俘的行为是多么厌恶!
美国国防部长切尼和英国国防大臣汤姆·金说,伊拉克虐待战俘和强迫他们
说违心话,是战争犯罪行为,萨达姆个人必须对此负责。伊将战俘当“人质”,
丝毫不会影响多国部队对伊军的攻击行动。
战俘风波对西方公众的影响也很微妙。沙安的妻子从电视上看到其丈夫
还活着,十分惊喜,她说:“感谢上帝,他还活着!”而彼得斯的岳母也说:
“啊,我的上帝,求上天保佑,他还活着!”在美国,战俘的录像勾起了人
们对越南战争的可怕回忆。对美国人来说,做战俘和受苦刑是一样的。他们
不仅受精神折磨,还遭受肉体摧残。一位叫彼得森的越战老兵感慨地说:“这
些人刚被俘,一定很恐惧,他们可能会饿死和渴死。现在让他们做的,正是
当初让我们做的。”
欲知在海湾战争中以色列的情况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第三十章以色列何以沉默
以伊敌对由来长,昔日以国太猖狂;
今日打它不还手,何以如此“像绵羊”?
自1991 年1 月18 日开始,在半个月之内,伊拉克一连向以色列发射了
10 次共29 枚导弹。早在战争爆发前,萨达姆总统就发出警告说,如果伊拉
克遭到攻击,他将首先打击以色列。面对伊拉克的攻击,以色列却忍让和克
制,颇引国际上的注目。
伊拉克对以色列的导弹袭击始于1991 年1 月18 日凌晨2 点,也就是多
国部队发动空袭战的24 小时后。以色列电台中断了正常广播,要人们立即戴
上防毒面具,进入用密封条封好的隔离室。几分钟后,传来了两声巨大的爆
炸声。在场的一位西方记者描述说:“爆炸的冲击波使我无法站立。”一位
特拉维夫居民说:“地板在剧烈地晃动,我觉得好像进了地狱。”以色列电
视台播放了爆炸现场的画面:一座大楼被炸毁,旁边的街道上堆满了碎砖。
另外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