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649-父母---为孩子建立精神银行:精神银行系列丛书-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举一个这方面的例子:一个叫汤姆的邮递员,视力越来越不好,于是找到一个做眼科医生的熟人,想配一副适合的眼镜,以助弱视。医生稍微检查了他的眼睛之后说:“你需要一副眼镜,”于是,从抽屉里拿出自己多余的一副眼镜,对汤姆说:“我先把我的借给你用,我还有一副。汤姆带上眼镜试了一试说:“我一点儿也看不清,很模糊。”医生说:“不会吧!我带了看得很清楚。”汤姆说:“我什么也看不见。”医生说:“你真难侍候,我帮了你半天儿忙,白搭了。”有过这个经历后,恐怕汤姆今后不会再找这个医生看眼睛。    
    做家长的,有时也经常固执己见,就像这位眼科医生那样,用自己的眼光、有限的见识来理解孩子的作为。很多时候,双方会发生误解,甚至限制了孩子的发展步伐。    
    当我们放弃困难牟我们的挑战,成功距离我们更远。    
    ——安祺    
    以下是一个孩子与他父亲的的对话。父亲有两种不同的反应,第一种是一般父母对话时的反应,第二种是父母聆听孩子表示理解并加以诱导。    
    ①儿子:我要揍小牛!    
    父亲:怎么了?他惹你了?    
    儿子:他把我的作业本丢到烂泥巴地里。    
    父亲:你有没有先惹他?    
    儿子:没有!    
    父亲:你肯定?    
    儿子:绝对没有!    
    父亲:小牛是你的朋友,我建议你不要搞矛盾。    
    儿子:不行,他先惹的我,我不能就这样饶了他。    
    (科研父亲不理解他,不想再说下去,厌烦地走开了……)    
    ②儿子:我要揍小牛!    
    父亲:你看上去很生气。    
    儿子:我想揍他的“狗脸“!    
    父亲:小牛一定做了什么严重的事。    
    儿子:他把我新买的作业本,丢到了楼下烂泥沟里去了。    
    父亲:噢?他把你的作业本破坏了?    
    儿子:我肯定,他以为是我把他桌上放的小石人像打碎的。    
    父亲:很可能。    
    儿子:今天在上课时,我看见他恶狠狠地盯着我看。    
    父亲:是吗?    
    儿子:我确实没有打碎他的人像。    
    父亲:我理解你的意思。    
    儿子:我不是有意的,小刚用劲从后面推我,我撞到他的桌上,把小石像打碎的。    
    父亲:小刚一定很用力地堆你了?是吗?    
    儿子:是的。整个桌子全倒了。其他的东西都没坏,就是这个人像。我确实不是有意的(这个孩子开始对小牛的行为有一点儿理解)    
    父亲:你并不是有意打碎他的东西。    
    儿子:但是小牛不相信我。他以为我是有意的。    
    父亲:如果你告诉他真实情况,他会怎样。    
    儿子:不知道。不过,明天我准备去找他,他信不信我,我都要告诉他真实情况。我也想听听到底他为什么把我的作业本扔到烂泥里。    
    在第二轮问答时,父亲注意聆听了孩子的心声,并没有抢着先反应,下结论,做判断,而是诱导孩子说出心里话,表达出真实感情。他仅仅用了很短的时间,儿子就主动说出了在学校发生的事情,表达了自己心中的不愉快和不愉快的原因,并且在最后儿子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你若是做父母的,无论工作有多忙,事业有多紧,家庭情况有多复杂,你都应该每天抽一点时间聆听孩子的心里话。如果做得早,你的孩子越大越容易在心理和精神上健康发展。越早做这件事,孩子的心里存积的黑占越少。也就是说中国的俗语所说的:小洞补了,不用再担心会有大洞。


第二章  理解孩子聆听——理解孩子的感受(2)

    故事21:秋天里一个周末的下午,大庆的爸爸老林又要出门钓鱼去了。5岁的大庆也要跟着出去。老林说:“钓鱼是很累的,要很长时间坐着,你能受得了吗?大庆说:“(用手摸摸头,好像摸不到头脑)那我不去了,我呆在家里。”    
    爸爸一个人背着一大堆鱼具走了。刚走没几分钟,大庆就开始大哭:“我爸不想带我去,他明知道我想去,昨天他都答应我了。”    
    妈妈正在电脑上打文件,没有时间劝大庆,就说:“你刚才不是自己对爸爸说不去,呆在家里的吗?”    
    大庆哭得更厉害了,坐在地上不起来。妈妈说:“我正有事,你到房间去哭吧,不要吵我。”大庆一动不动地坐在地上大哭。过了一分钟,妈妈决定用另外一种方式跟大庆交流。    
    妈妈:(坐在大庆旁边的地上)我想你刚才确实真得想去,是吗?    
    大庆:(还是哭……但点点头)    
    妈妈:跟爸爸去钓鱼一定很有味道。    
    大庆:(不哭了,用劲点点头。)    
    妈妈:爸爸说钓鱼会很累,把你吓了吧?    
    大庆的表情有所改进,又点了点头。    
    妈妈:“爸爸没有早点跟你商量好,没有给你足够的时间想想,是他的责任。”    
    大庆:“就是嘛,他临走才告诉我这些,我早就准备好今天要去了。”    
    妈妈拍了大庆的背:“我等爸爸回来要找他谈谈,他昨天对你失了信,他应下次补偿。嘿,我昨天给你买的好吃的呢?来,我们把它拿出来尝尝。走,我们一起吃点心去。”    
    两人乐呵呵地站起来,直奔食品柜。    
    当孩子有话要说,有不正常的情绪需要你全方位的注意时,我建议你做以下几件事,这是我个人在生活中总结出的经验。    
    ①放下一切家务、业务,关掉电视,认真地关注孩子的需求。用心灵去聆听到底孩子需要什么,想对你说些什么,不要对他们说的话立刻做任何判断。有的时候孩子只想通过嘴父母的交流,找到自己想得通的办法。    
    ②听孩子说话时,要多听音儿,不要光听声儿。不要过早做反应,特别是作任何判断性的回答。请多用:嗯,噢,是这样,你一定很生气,你一定很累等等语言作反应。    
    ③当孩子有恐惧、有担忧、有不安时,不要说:不用怕,有我在。父母应教会孩子相信自己的第六感觉,找到担忧的所在,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比如说,一个孩子回到家里告诉妈妈说:“老师今天罚我站到讲台了”,反应型的家长说:“呵?哪个老师,岂有此理,竟敢这样待你,我找他去!”正确的方法是对孩子说:“噢,你做了什么错事,罚得这样重?”以平稳的心态跟孩子交流,搞清楚发生的事情。如果你觉得必要,你觉得还没有搞清楚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或有些事情让你担忧,就应当去找老师当面谈谈,了解情况。    
    有一天晚上,我正忙着准备晚餐,我的女儿兴冲冲地跑到厨房告诉我,她画了几画要送给我,我正忙着,就应付她说:“噢,太好了!”并没有抬头看看她的作品。过了一会儿,我女儿低头说话了,然后我就听见她小声说:“你根本就没有听我在说什么?”我这才抬起头来说:“噢,我都听见了。”于是,放下手头的活儿,坐下来跟她说话儿。她的话震动了我一下。我这才意识到用眼睛、心灵聆听对方才能感受到被接受、被尊重。    
    用心灵聆听是我们做父母的送给孩子的一份礼物,而只有做父母的才能给他们这个免费的且无价可买的礼物,才能让孩子感到自己的特殊之处。    
    抚养一个孩子需要耐心,需要父母花时间听孩子说话,跟孩子交流;需要放弃一些自己喜欢的活动,参与孩子的社交。带孩子做他们喜欢做的事,哪怕父母自己没有兴趣。耐心也表现在能在各种事上多为孩子的利益考虑,不是自私自利。特别是离了婚的家庭,父母双方都面对着生活压力、精神负担、社会舆论。回到家里,还要拿出精神款子给孩子,关心、爱护孩子。有时,父母在外面遇到不满意的事,回到家里想把火气发泄在孩子身上,骂孩子一顿或揍他们一顿,说一些自己都觉得不好听的话。有意无意地伤害了孩子的心灵,损害了精神银行的健康。耐心是精神银行的“驿站”,是健全、平衡人的一种特点。    
    幸运=动力+机会——安祺    
    前一阵子,我在一本关于心理学研究的论文中学习到孩子怎样在生活中学到各种心智特点。我觉得跟我们书中所提到的家庭影响圈有密切的联系。    
    你的孩子生活在什么环境中?    
    如果你的孩子生活在批评的环境中,他就学会了谴责;    
    如果你的孩子生活在有敌意的环境中,你就学会了争斗;    
    如果你的孩子生活在有表扬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感激;    
    如果你的孩子生活在接受的环境中,他就学会爱;    
    如果你的孩子生活在认可的环境中,他就学会自爱;    
    如果你的孩子生活在承认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有目标的生活;    
    如果你的孩子生活在分享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慷慨待人;    
    如果你的孩子生活在有安全感的环境中,他就学会相信自己和周围的人;    
    如果你的孩子生活在忍耐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有耐心;    
    如果你的孩子生活在鼓励的环境中,他就学会自信;    
    如果你的孩子生活在恐惧的环境中,他就学会忧虑;    
    如果你的孩子生活在怜悯的环境中,他就学会自责;    
    如果你的孩子生活在嫉妒的环境中,他就学会妒忌;    
    如果你的孩子生活在友爱的环境中,他学会喜欢这个世界;


第三章  解决危机解决危机

    俗话说:天有不测之风云。确实是这样。社会每天在变,人的思想每天在变,一个家庭有时也会因父母双方不合造成各种变化。    
    故事22:一个古老的故事:从前有个小村庄,有一个智者,村里的人只要有什么难处,就会来找这个智者,录求答案。    
    一个农夫匆匆地来找智者,说:“智者,智者,请帮帮我,一件不幸的事发生了。我家惟一的耕牛死了,没有劳力帮我种田了。这是最坏的厄运吗?”智者说:“也许是,也许不是。”农夫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回到家中,告诉邻里智者一定是疯了!    
    第二天,这个农夫的家门口,拴着一匹年轻的黑马,原来耕牛死了以后,农不得不出去捕抓一匹马来耕地。    
    他又去找智者,要跟他讲自己的好运,“智者,你说得对,我丢了耕牛,换来了一匹骏马,失去了耕牛确实不是一件不幸的事,我实在太幸运了,马经牛跑得快多了,你说是吗?”    
    智者说“也许是,也许不是。”    
    农夫不明白为什么智者这样说,以为智者又是疯了。    
    几天之后,农夫的儿子因骑马,摔了下来,伤断了腿。这下,农夫可着急了,马上又去找了智者,说:“你又对了,智者,我儿因为骑马而摔断了腿,无法务农,家里急缺人手,我怎么办?这是不是不幸的事?”    
    智者道:“也许是,也许不是。”    
    农夫很生气。自己儿子都摔成这样,智者还有心思开玩笑。    
    几天之后,战争爆发了。官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