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现代前期宗教史-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观点使他在一系列问题上脱离了传统教义的束缚。他认为,9世纪以后编纂 

的圣训,大多是不可信的,应断然加以拒绝;蓄奴制不符合自由、平等的原 

则,并非伊斯兰教所提倡;一夫多妻制下无平等可言,应当予以废除等等。 

但是,艾哈迈德汗的宗教改革思想有一定的局限性。他并不主张用科学和理 

性的观点来审判一切,而只限于改革、摒弃教义、制度和礼仪习惯中明显不 

合时宜的内容,以适应时代的需要。其不彻底性,后来为因循守旧的封建传 

统派所利用。 

     在同一时期,主张伊斯兰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还有艾米尔·阿里 (1849 

—1928)。1876年,从英国学成归国的阿里创建了“全印伊斯兰教协会”, 

这是印度第一个穆斯林政治组织,该组织一度在全国有50多个分支机构。阿 

里长期在印度和英国从事法律工作。他提倡在遵循伊斯兰教基本信仰的前提 

下,根据不断变化的时代条件,对伊斯兰教的精神加以进化论和理性主义的 

解释;反对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并对蓄奴制、一夫多妻制、苏非神秘主义 

等展开了批判;在法学思想上,主张以灵活变通的观点解释伊斯兰教法的四 

大法源,使伊斯兰教教法实体适应英国司法制度和审判程序,为流行于英属 

印度的伊斯兰教法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19世纪末,同阿里和艾哈迈德汗的伊斯兰教现代派相对立,印度伊斯兰 

教传统派形成了三大教育中心。其中最古老的是勒克瑙的法朗吉马哈勒经学 

院。其次为成立于1867年的迪欧班德经学院,该经学院位于德里附近,1880 

年正式命名为伊斯兰大学。这个民间学校系综合性宗教教育及科研群体,包 

括有自小学到大学的一系列教学机构及伊斯兰学术研究和出版部门。教学及 

研究活动涉及伊斯兰学术的各个领域,并始终坚持逊尼派的思想观点,影响 

远达中国、伊朗及非洲大陆。早期曾有意造就一批既熟悉传统伊斯兰教教义, 

又有开明思想的新一代穆斯林知识分子,但在以后的发展中,却越来越脱离 

现代潮流,复古思潮再度泛起,成为印度伊斯兰教界最重要的传统派中心, 

并与埃及艾资哈尔大学的宗教学者团体建立起联系。1894年,沙布里·努尔 

曼尼在勒克瑙创立了伊斯兰教师联合会。这是一个介于正统与现代派之间的 

学术团体,实际上也是印度伊斯兰教传统派的第三个中心(参阅金宜久主编 

 《伊斯兰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在这一历史时期,从印度伊斯兰教中分化出了一个新的派别——艾哈迈 

迪耶派。其创始人为米尔扎·古拉姆·艾哈迈德 (1835—1908)。他是旁遮 

普省人,早年接受过高等教育,后因不愿为英国殖民当局效力而隐居起来, 

致力于比较宗教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新的思想和见解。1880年,艾哈迈德发 

表《艾哈迈迪耶的论证》一书,阐释其教义主张,为该派的创立奠定了思想 

基础。1889年,艾哈迈德自称是接受了安拉启示的新先知,开始收徒传教, 

从而形成了艾哈迈迪耶派。1900年,该派被英国政府承认为独立的教派,但 

印度穆斯林和国际伊斯兰教界一直视其为非穆斯林,拒绝与之交往。艾哈迈 

德去世后,毛拉维·努尔丁(?—1914年)继位,改称哈里发。后因内部意 

见分歧,1914年,分裂为卡迪安支派和拉合尔支派。前者将艾哈迈迪的出生 

地视为“圣地”。 

     艾哈迈迪耶派的基本教义是在综合了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印度教教义的 

基础上形成的。它认为,世界各大宗教同出一源,各教信仰者应当互相尊重, 

和睦相处;否认伊斯兰教的“圣战”观念,主张与西方殖民者和平共处;穆 


… Page 70…

罕默德并非“封印使者”,在他以后还有使者,艾哈迈德即是新的使者,是 

安拉差遣的“新先知”,也是穆斯林期待的“复兴者”和救世主马赫迪的化 

身;同时,艾哈迈德又是基督教的救世主弥赛亚和印度教的至上神毗湿奴的 

化身,其使命是解救全人类脱离火海的苦难。 

     在印度民族主义运动日益高涨的过程中,英国殖民当局采取挑拨离间的 

策略,使处于少数地位的穆斯林和占人口大多数的印度教徒之间长期处在敌 

对状态,一直未能形成统一的反英力量。1906年,两种宗教的不同信仰者分 

别在达卡和孟买成立了两个相互对立的政治组织——全印穆斯林联盟和印度 

国民大会党,从此,印度民族主义运动分裂,为以后穆斯林分离主义运动和 

印巴分治埋下了种子。 

     全印穆斯林联盟是代表伊斯兰教封建主和资产阶级上层利益的政党。其 

主要宗旨包括:“在印度的穆斯林中促进效忠于英国政府的感情,消除对政 

府在印度事务中所采取措施的意图可能产生的任何误解;维护和增进印度穆 

斯林的政治权利,恭敬地向政府提出他们的要求和愿望”等。1907年12月 

该联盟召开了第一届年会,起草了章程,并于1908年3月在阿里迦特别会议 

上得到通过。会议还选举伊斯兰教伊斯玛仪派尼扎尔支派领袖阿迦汗三世 

 (1877—1957年)为联盟主席。以后在全国主要地区和英国伦敦都设立了分 

支机构。全印穆斯林联盟的成立,标志着有组织的穆斯林民族主义的兴起。 

1908年,“联盟”在阿姆利则城召开第二届年会,通过了一项决议,要求各 

级参事会中的穆斯林代表只应由穆斯林各选区选出。这一决议争得了印度事 

务大臣莫利和明托的同意。1909年,印度议会通过法案,允许穆斯林单独选 

举。穆斯林有了自己的选区,这就从法律上确立了穆斯林在印度的地位,也 

确立了“联盟”作为唯一重要的穆斯林政治组织的地位。 

     随着大批中、下层穆斯林群众的加入,1913年,穆斯林联盟在勒克瑙举 

行的年会上修改了章程,提出了今后的工作是“在英王的庇护下,培养人民 

热心公益的精神,并同其他教派合作,以建立一个适合印度的自治制度”。 

1915年后,以主席穆罕默德·阿里·真纳(1876—1948年)为首的主流派通 

过了与国民大会党合作的决议,并参加民族运动。1916年11月,两党代表 

在加尔各答举行年会,讨论了有关立法机构的组成以及两个组织代表定额的 

细节问题。双方达成协议,规定在选举中,穆斯林不仅在各省分设选区,而 

且在穆斯林占少数的省里也有基本的名额。此“协定”因在勒克瑙年会上通 

过,故又称“勒克瑙公约”。这一成功,真纳起了很大作用。他在年会上呼 

吁,“印度的真正进步,只有通过这两个伟大的社团之间诚挚的谅解和融洽 

的关系才能达到。关于我们自己的事,我们不能依靠别人,只有依靠我们自 

己”。但是,他们长时期仅满足于同英国进行“合法”斗争。 

     20世纪初,在印度穆斯林中出现了一股泛伊斯兰主义的思潮和行动。 

1911年,由于英国殖民当局取消了一度应允的孟加拉分省方案,从而引起了 

印度穆斯林上层的强烈抗议。同年,全印穆斯林联盟改变了一贯亲英的政策, 

宣布其最终目标是在印度组建自治政府。与此同时,部分穆斯林群众因不满 

英国的对印、对土政策,更加同情土耳其,当土决定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站在 

德、奥一边时,印度穆斯林赞成这一决定,并在行动上也给予支持,转向泛 

伊斯兰主义。1913年他们组织了一支医疗队,前往巴尔干支援在那里作战的 

土耳其军队。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印度伊斯兰教阿里迦现代派领导人穆 

罕默德·阿里在报刊上撰文赞扬土耳其“选择”加入同盟国方面,为此,遭 


… Page 71…

到英国殖民当局的逮捕,直到1919年战争结束后才被释放出狱。 


… Page 72…

                         十二、西亚的伊斯兰教 



     1。阿拉伯半岛。18世纪中叶兴起于阿拉伯半岛中部地区的瓦哈比教派, 

是近代第一个以振兴伊斯兰教为旗帜的社会运动,也是伊斯兰复古主义思潮 

的一种形式。进入19世纪,伊斯兰世界面临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入侵和内 

部矛盾的激化。在这种形势下,作为一种社会思潮或社会运动的瓦哈比主义 

在阿拉伯半岛便产生了。 

     瓦哈比主义的创始人穆罕默德·伊本·阿布杜勒·瓦哈布(1703—1792) 

于1730—1731年在纳季德 (内志)地区的阿拉伯游牧部落中开始传教活动。 

瓦哈布认为,伊斯兰世界衰落的主要原因在于脱离伊斯兰教的正道。因此, 

他认为,要改革社会,首先要恢复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的“真精神”,严格 

一神论教义,清除一切外来的或异端的影响,使伊斯兰教重新恢复到穆罕默 

德时代的原旨教义。他提出“恢复正教”和“回到古兰经去”的号召,要求 

人们严格风尚,反对崇拜安拉之外的任何神灵,从而否认人与神之间的“中 

介”之说;严禁饮酒、吸烟、跳舞、赌博、穿着丝绸、佩带装饰物等,并号 

召以圣战来捍卫伊斯兰教的纯洁性。他的追随者组成了教派,以其名命名, 

称为瓦哈比教派。为了恢复伊斯兰教原旨教义,振兴伊斯兰教,瓦哈布在政 

治上采取了与沙特家族联姻的政策,从而取得了沙特家族的支持。1792年瓦 

哈布去世后,沙特家族被瓦哈比教派拥立为世代相袭的政教合一的教长职 

位,继续奉行瓦哈比教义。 

     瓦哈布死后,瓦哈比教派在圣战的号召下,开始了一系列的征服战争, 

控制了整个纳季德地区,形成了独立的瓦哈比国家。不久遭到奥斯曼土耳其 

帝国的镇压。但很快瓦哈比派势力又再度在阿拉伯半岛兴起,恢复了在阿拉 

伯半岛的统治。 

     19世纪60年代末,60岁的费萨尔国王去世后,他的儿子们开始分裂。 

一派以拉希德家族为中心,建都哈伊勒;一派以老沙特家族为中心,建都利 

雅得。1902年,在科威特避难的沙特王室阿布杜·阿齐兹二世回归故里,召 

集旧部收复利雅得,并求助于瓦哈比派的圣战传统,组织瓦哈比军不断向外 

出击,取得节节胜利。1910年,阿布杜·阿齐兹二世创建穆斯林兄弟会,推 

行“伊赫瓦尼(意为兄弟)运动”,即不同部落的“唯一神教徒”均为兄弟, 

在水源附近建起大小不等的居民点,实行农业屯垦,为新国家的建立奠定基 

础。在号召圣战的基础上,瓦哈比军于1919年5月击败了麦加侯赛因的军队。 

1924年8月,瓦哈比军占领了塔伊夫,10月占领麦加,侯赛因被迫退位。至 

此,瓦哈比派控制了整个希贾兹(汉志)地区。在纳季德地区,阿布杜·阿 

齐兹二世在麦加加冕,成为希贾兹和纳季德的国王。1932年正式定国名为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