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正说清朝十大贵族-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说这后边的三个儿子是她与一个黄白色的神人后代,是上天的儿子,从此之后,这三个儿子的后人就被称为纯洁出身的蒙古人。成吉思汗及其家族就属于其中的一支乞颜部孛儿只斤氏。除此之外,还有主儿乞氏、泰赤乌氏等。蒙古各部的可汗都出于这个家族,所以就被称为黄金家族。
  孛儿只斤蒙古语为“borjigen”,意思是灰色的眼睛。由于满语和蒙古语构词法的差异,满语把“borjigen”转写为“borjigit”,音译为汉语就是“博尔济吉特”,所以孛儿只斤和博尔济吉特其实是一个姓氏,只不过是蒙满两种语言的差异而已。
  僧格林沁所在的蒙古科尔沁部是一个英雄辈出的部落。科尔沁,蒙古语为“korcin”;原意是指成吉思汗时皇帝卫队中专门披弓挂箭的战士,也就是弓弩手,由成吉思汗的胞弟哈布图哈萨尔亲自指挥。12世纪,众多的蒙古部落逐鹿蒙古高原。铁木真经历了塔塔儿部害其父、篾尔气惕部掠其妻、遭泰亦赤兀惕部囚禁等劫难后,经过十三翼之战,斡里札河之战、阔亦田之战、达兰涅木格思之战、合兰真沙陀之战、纳忽崖之战等重大战役,先后击败篾儿乞惕部、札木合部、塔塔儿部、克列部、乃蛮部等部落,统一了蒙古高原,于1206年在翰难河(今鄂嫩河)畔召开宗亲大会,建九游白旄,被推举为全蒙古的大汗,号成吉思汗。1211年誓师讨金。1218年灭西辽,1219年亲率20万大军西征,5年之间横扫欧亚两洲。1227年的对夏战争中,成吉思汗病死军中,在成吉思汗统一各蒙古部落和对辽、金、夏的战争中,有一支精锐的“怯薛”,即侍卫军护卫着他的安全。这支侍卫军由成吉思汗的二弟哈布图哈萨尔统领,称为“带弓箭的豁尔臣”。这支部队在跟随成吉思汗征战中,屡立战功。哈萨尔号所部“科尔沁”,即“豁尔臣”的同名异译。  
  这位勇猛善战的弟弟辅佐着哥哥,在统一北方草原的战争中,建立了不朽的军功。1206年斡难河源聚会,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赐予他四千五百封户,封地在水草丰美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历经元朝一代,其后裔都在这里驻牧,繁衍出众多的蒙古部落。时光流转到明朝洪熙年间,1425年哈布图哈萨尔第十四代子孙中有位名叫奎蒙克塔斯哈喇的部落首领,为了躲避其他蒙古部落的攻击,率其部众向东移牧到嫩江流域。为别于同族中已有的阿噜科尔沁部落之称,自号嫩江科尔沁,后来径称科尔沁部。奎蒙克塔斯哈喇有两个儿子。长子博第达喇,号卓尔郭勒诺颜;次子诺扪达喇,号噶勒济库诺颜。兄弟二人都是科尔沁部的首领。后来博第达喇又生了九个儿子。其中第三子乌巴什,号鄂特欢诺颜,率领部分部众单独游牧,形成了郭尔罗斯部;第八子爱纳噶,号车臣诺颜,仿照其兄,又自称杜尔伯特部;第九子阿敏,号巴噶诺颜,相沿此法,也自称札赉特部。博第达喇其他六个儿子和诺扪达喇的一个儿子仍称科尔沁部。由于科尔沁、郭尔罗斯、杜尔伯特、札赉特这四部同祖,所以其首领们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常观点相近,步调一致,在内蒙古东部地区形成了一个强大的蒙古部落群。随着牧场的扩大和人口的繁衍,以科尔沁为首的四部逐渐南下,成为北起嫩江流域,南到西拉木伦河流域的广袤草原的主人。这片地域也常被称为科尔沁大草原。
  到明朝末年,以努尔哈赤为首领的建州女真人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开始以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为根据地吞并附近部落。海西女真的叶赫等部落感受到威胁之后,便设法联合附近的蒙古部落进行反抗。起初科尔沁部是站在对抗者之列的。在1593年,叶赫部首领布斋纠结了几个女真部落,并联合科尔沁部首领翁果岱及其堂兄弟莽古斯、明安等,共同组成了九个部落的联军进攻努尔哈赤,史称“九部联军伐满洲”。双方浑河岸古勒山一战,努尔哈赤巧妙用兵,以少胜多,九部兵马一败涂地。结果布斋被杀,科尔沁部的翁果岱、莽古斯被俘,明安逃遁。在军事打击的胜利之下,努尔哈赤又采取了怀柔政策,将俘虏的科尔沁部首领赐锦衣战马优待放还。翌年,明安向努尔哈赤遣使通好,努尔哈赤亦崇礼相待,双方开始有了些和平交往。此后一段时间内,双方时战时和,但在军事上努尔哈赤占有一定的优势。在他利用这种优势地位不断使用恩威并施的政策之下,双方逐渐结盟,并出现联姻。在1612年,努尔哈赤遣使往科尔沁部提出聘女为妃,欲结姻戚,明安遂将女儿嫁与。1615年努尔哈赤又纳科尔沁部孔果尔之女为妃。自此清朝皇室与科尔沁部相互嫁娶不断。与此同时,双方在军事行动上的协助也已开始,清军八旗劲旅的金戈铁马曾助科尔沁部打退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的进攻,科尔沁的铁骑洪流也为清王朝统一女真、征服蒙古、讨伐明朝的战争立下赫赫功勋。到1626年,科尔沁部已在各蒙古部落中率先归附清朝。1636年清朝开始对蒙古各部首领授官封爵,并推行盟旗制度。科尔沁部被分为左、右两翼,各有前、中、后三旗,共六旗;并附上郭尔罗斯部前、后二旗,杜尔伯特部和札赉特部各一旗,十旗组成一盟,名为哲里木。会盟地点定在今兴安盟科右中旗西哲里木之地。这标志着清朝与科尔沁部双方君臣关系的最终确立。当时的哲里木盟地域辽阔。大致在现在的齐齐哈尔到哈尔滨的铁路线以南(包括以北的林旬县),哈尔滨到昌图的铁路线以西(不包括扶余县),从昌图向西到库伦旗库伦镇一线以北(以南还有一小部分),从库伦镇向北经开鲁县开鲁镇再经扎鲁特旗鲁北镇,往北直至洮儿河和嫩江上游一线以东,这其中就是清代哲里木盟的属地。

//


满蒙友谊显忠魂(2)



  清朝统治者以这种武力与怀柔相结合的方式征服了科尔沁部,也循此统一了蒙古各部落。立国之后,还用这种政策来巩固对北部边疆的统治。在怀柔的各种方法中,满蒙联姻和封爵占有重要的地位。清朝皇帝娶科尔沁部之女为后妃,这在清朝前期表现得最为明显。在本文前述的1612年明安之女嫁给努尔哈赤,1614年莽古斯之女嫁给皇太极之后,到1625年宰桑也将女儿嫁给了皇太极,此女1636年封永福宫庄妃,1638年生福临,后为孝庄文皇后。1634年宰桑又将孝庄的姐姐嫁给皇太极,此女1636年封关睢宫宸妃,最受皇太极宠爱,不幸早卒,死后追封敏惠恭和元妃。到1651年,宰桑长子科尔沁和硕卓哩克图亲王乌克善之女、孝庄的侄女,被清世祖福临册为皇后,后来被废,降为静妃。1654年,宰桑次子察罕的儿子、科尔沁镇国公绰尔济,将两个女儿都嫁给了福临。姐姐被册为后,即孝惠章皇后;妹妹封为妃,即淑惠妃。推算起来,这两姐妹都是孝庄的侄孙女了。这样的联姻,呈现出一些复杂的情况。明安和莽古斯本是兄弟,却分别将女儿嫁给了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父子;孝端与孝庄、宸妃本是姑侄两代,却先后同嫁了皇太极一夫;福临与绰尔济本是姑舅表兄弟,却娶了他的两个女儿为后、妃。这种通婚联姻尽管从今日风俗看来不合伦理,但在当时的满蒙礼俗看来完全正常。在清代,蒙古族皇后共有六位,其中四位出自科尔沁部,而且皆属宰桑家族,即上述孝端文皇后、孝庄文皇后、清世祖废后和孝惠章皇后。
  与科尔沁部的姑娘嫁往清宫的同时,清朝皇室的公主和格格也下嫁科尔沁部蒙古王公。清代的皇后之女封固伦公主,嫔妃之女和由中宫抚养的宗室之女封和硕公主。宗室中有封爵者之女皆称格格,其中亲王女称和硕格格为郡主,郡王女称多罗格格为县主,贝勒女亦称多罗格格为郡君,贝子女称固山格格为县君,镇国公和辅国公女称格格为乡君。其他宗室女皆谓宗女。公主和格格的丈夫称为额驸,是满语,即汉语的驸马。固伦公主之夫为固伦额驸,和硕公主之夫为和硕额驸;格格之夫依次为郡主额驸、县主额驸、郡君额驸、县君额驸、乡君额驸。据有资料介绍说,清代共有一百一十八位公主格格下嫁蒙古各部落,其中嫁往科尔沁部的即有二十四人,占了五分之一。从《清史稿》来统计,从清崇德年间到嘉庆年间,六朝共有十二位公主嫁往科尔沁部。
  清朝的满蒙联姻,有别于历史上汉唐等朝的和亲政策。汉唐是中央统治者对边疆民族的单方面下嫁,而在清朝则是双方互相嫁娶,而且从清开国之前一直延续到清末不断,即所谓的“北不断亲”。为了使这种联姻关系固定化,清朝还建立了“备指额驸”制度。即规定在内蒙古的科尔沁、巴林、喀喇沁、奈曼、翁牛特、敖汉等归顺较早的十三个旗内,于王公贵族的嫡亲子弟及公主格格的子孙中,挑选十五岁以上二十岁以下,聪明俊秀者,将其衔名年龄注册登记后,于每年十月报送中央的理藩院备案。这些已上报姓名的蒙古青年,由其父兄于年节到京向皇帝请安时,各自带来,以备清皇室选为公主格格们的夫婿。在全国众多的蒙古部落中,被指定实行备指额驸制度的仅有十三个旗,其中科尔沁部即占五旗,可见在这个制度下,科尔沁部是得天独厚,享有殊荣的。至道光年间,仅科尔沁左翼中旗的公主子孙台吉、姻亲台吉就达到二千余人。由此管中窥豹,可想而知双方通婚频繁给科尔沁蒙古王公带来的是何等浩荡皇恩了。
  可见,蒙古科尔沁部和清皇室世代血脉相连,有清一代始终是朝廷最为倚重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和清皇室通婚最频繁的蒙古部落。清代满蒙之间的政治联姻是一项民族统治的政策,下嫁的满洲公主身负绥服、监督和羁縻蒙古王公的重要责任。在中国历史上,匈奴、蒙古等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从来都是难于被驾御和控制的,但是清朝统治者却做到了这一点,实现了真正大一统的王朝统治,而满蒙联姻应该是其诸多有效手段中相当重要的一个。
  关于僧格林沁,史学界历来颇有争议,有人说他是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在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对于朝代的更替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如果说农民起义就代表着进步和先进,却绝对是大错特错。也有人说他是晚清政府中抗击外辱的第一人,然而,毁也好谤也好,功过也只能由后人评说,对于九泉之下的僧格林沁,他只是尽到了一个中国封建王朝王公大臣的应有责任而已,是一个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的蒙古勇士,是晚清朝廷少有的能征惯战的将领之一,是蒙古黄金家族的后代,响誉中外的成吉思汗的昆弟哈布图哈萨尔的后裔子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