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可记得那次在东角门说的话吗?”黄子澄说:“陛下放心,我怎么会忘记
呢!”黄子澄退出宫门,就找建文帝另一个亲信大臣齐泰一起商量。齐泰认
为诸王之中,燕王兵力最强,野心又大,应该首先削除燕王的权力。黄子澄
不赞成这个做法,他认为燕王早有准备,先从他下手,容易打草惊蛇,不如
先向燕王周围的藩王下手。周王朱棣 (音xiāo)是燕王的弟弟,他的封
地在开封。如果先把周王除掉,就好比砍掉燕王的翅膀,下一步再除掉燕王
就不难了。两人商量停当,就向建文帝回奏。建文帝听了很高兴,就找个由
头派兵到河南把周王朱棣抓起来押到南京,削去王位,充军到云南。接着,
… Page 34…
又查出三个藩王有不法行为,把他们一个个削去王位。
燕王早就暗中练兵,准备谋反。为了麻痹建文帝,他假装发了精神病,
成天胡言乱语,有时候还躺在地上,几天不起来。建文帝派使臣去探病,那
时候正是大热天,燕王却坐在火炉边烤火,嘴里还不停地叫冷。使臣一回报,
建文帝也相信燕王真的病了。
但是齐泰、黄子澄却怀疑燕王装病,他们一面派人到北平把燕王的家
属抓起来,一面又秘密命令北平都指挥使张信带兵逮捕燕王,还约定燕王府
的一些官员当内应。不料张信是站在燕王一边的,反向燕王告密。
燕王得到消息,就把王府里充当建文帝内应的官员全抓起来,宣布起
兵。燕王是个精明人,知道建文帝毕竟是法定的皇帝,公开反叛,对自己不
利,就找个起兵的理由,说要帮助建文帝除掉奸臣黄子澄、齐泰。历史上把
这场内战叫做“靖难之变”(靖难是平定内乱的意思)。
燕王本来有带兵打仗的经验,手下有一支经过训练的精兵。他起兵南
下,很快攻下了一些据点,许多州县的官员纷纷投降。建文帝害怕起来,撤
了齐泰、黄子澄的职,想要燕王退兵。燕王哪肯罢休。
这场内战,差不多打了三年,到了公元1402年,燕军在淮北遇到
朝廷派出的南军的抵抗,打得十分激烈。有些燕军将领主张暂时撤兵,燕王
说:“这次进军,只能进,不能退!”没多久,燕军截断南军运粮的通道,发
起突然袭击。南军就一败涂地了。
燕军势如破竹,进兵到应天城下。建文帝见形势紧急,一面要将士拼
死守城,一面派人向燕王求和,愿意割让土地,请求燕王退兵,又遭到燕王
的拒绝。
过了几天,守卫京城的大将李景隆打开城门投降,京城终于被燕军攻
破。
燕王带兵进城,只见皇宫大火熊熊,正在燃烧。燕王赶快派兵把大火
扑灭,已经烧死了不少人。他查问建文帝的下落,有人报告说,燕兵进城之
前,建文帝下命令放火烧宫,建文帝和皇后都跳到大火里自杀了。
燕王朱棣即位,这就是明成祖。到了公元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
京。打那时候起,北京一直成为明朝的京城。
227 三保太监下西洋
明成祖用武力从他侄儿手里夺得了皇位,有一件事总使他心里不大踏
实。皇宫大火扑灭之后,并没有找到建文帝的尸体。那末建文帝到底是不是
真的死了?京城里传说纷纷,有的说建文帝并没有自杀,趁宫里起火混乱的
时候,带着几个侍从太监从地道里逃出城外去了;别的地方传来的消息更离
奇,说建文帝到了什么什么地方,后来还做了和尚,说得有鼻子有眼睛,使
明成祖不得不怀疑。他想,如果建文帝真的没死,万一他在别的地方重新召
集人马,用朝廷的名义讨伐他,岂不可怕。为了把这件事查个水落石出,他
派了心腹大臣,到各地去秘密查问建文帝的下落,但是又不好公开宣布,就
借口说是求神仙。这一找,就找了二三十年。
… Page 35…
明成祖又想,建文帝会不会跑到海外去呢?那时候,我国的航海事业
已经开始发展起来。明成祖心想,派人到海外去宣扬国威,跟外国人做点生
意,采购一些珠宝,顺便探听一下建文帝的下落,岂不是一举两得。
这样,他就决定派一支队伍,出使国外。让谁来带这支队伍呢?当然
非得是自己的心腹不可。他想到跟随他多年的宦官郑和,倒是个挺合适的人
选。
郑和,原来姓马,小名叫三保,出生在云南一个回族家庭里。他的祖
父、父亲都信奉伊斯兰教,还到麦加 (伊斯兰教的主要圣地,在今沙特阿拉
伯)去朝过圣。郑和小时候就从父亲那里听说过外国的一些情况。后来,他
进燕王宫里当了太监,因为他聪明能干,得到明成祖的信任。这郑和的名字
还是明成祖给他起的。但是民间把他的小名叫惯了,所以一直把他叫做“三
保太监”,后来,有的书上也写成“三宝太监”。公元1405年六月,明成
祖正式派郑和为使者,带一支船队出使“西洋”。那时候,人们叫的“西洋”,
并不是指欧洲大陆,而是指我国南海以西的海和沿海各地。郑和带的船队,
一共有二万七千八百多人,除了兵士和水手外,还有技术人员、翻译、医生
等。他们乘坐六十二艘大船,这种船长四十四丈,阔十八丈,在当时是少见
的。船队从苏州刘家河(今江苏太仓浏河)出发,经过福建沿海,浩浩荡荡,
扬帆南下。
郑和第一次出海,先到了占城 (在今越南南方)接着又到爪哇、旧港
(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东南岸)、苏门答腊、满剌加、古里、锡兰等
国家。他带着大批金银财物,每到一个国家,先把明成祖的信递交国王,并
且把带去的礼物送给他们,希望同他们友好交往。
许多国家见郑和带了那么大的船队,态度友好,并不是来威吓他们,
都热情地接待他。
郑和这一次出使,一直到第三年九月才回国。西洋各国国王趁郑和回
国,也都派了使者带着礼物跟着他一起回访。在出使的路上,虽然遇到几次
惊涛骇浪,但是船上有的是经验丰富的老水手,船队从没出过事。只是在船
队回国、经过旧港的时候,却遇到了一件麻烦事。
旧港地方有个海盗头日,名叫陈祖义。他占据了一个海岛,纠集了一
支海盗队伍,专门抢劫过往客商的财物。这回听到郑和船队带着大批宝物经
过,分外眼红,就和同伙计议,表面上准备迎接,趁郑和不防备,就动手抢
劫。
这个计谋被当地人施进卿得知,他偷偷地派人到船队告诉了郑和。
郑和心想,我手下有二万兵士,还怕你小小海盗?既然你要来偷袭,
就非得给你点教训不可。他命令把大船散开,在旧海港口停泊下来。命令船
上的兵士准备好火药、刀枪,严阵以待。
夜深的时候,海面上风平浪静,陈祖义带领一群海盗乘着几十艘小船
直驶港口,准备偷袭。只听到郑和坐船上一声火炮响,周围的大船都驶拢来,
把陈祖义的海盗船围住。明军人多势大,早有准备,把陈祖义杀得大败。大
船上的兵士丢下火把,把海盗船烧着了。陈祖义想逃也逃不了,只好乖乖地
当了俘虏。
郑和把陈祖义捆绑了起来,押回中国。到了京城,向明成祖献上了俘
虏。各国的使者也会见了明成祖,送上大批珍贵的礼物。明成祖见郑和把出
使的任务完成得很出色,高兴得眉开眼笑。
… Page 36…
后来,明成祖相信建文帝确实是死了,没有必要再去寻找。但是出使
海外的事,既能提高国家的威望,又能促进跟西洋各国的贸易往来,好处很
多。所以打那以后,一次又一次派郑和带领船队下西洋。从公元1405年
到1433年的将近三十年里,郑和出海七次,前前后后一共到过印度洋沿
海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的木骨都束国 (在今索马里的摩加迪沙一
带)。
到郑和第六次出使回国的那年,明成祖得病死了。他的儿子明仁宗朱
高炽即位后,不到一年也死了。继承皇位的明宣宗朱瞻基,是一个八九岁的
孩子,由祖母徐太后和三个老臣掌权。大臣们认为郑和出使七次,国家花费
太大,到国外航行的事业就停了下来。
郑和的七次航行,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也说明当时
我国航海技术已经有很高的水平。通过郑和出使,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
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直到现在,那些国家里还流传着三保太监的
事迹。
228 土木堡的惨败
明太祖在位的时候,吸取了历史上宦官专权引起国家混乱的教训,立
下一条规矩,不让宦官过问国家政事。他把这条规矩写在大铁牌上,挂在宫
里,想要他的子孙世世代代遵守。
但是到明成祖的时候,这条规矩就给废除了。
明成祖从他侄儿手里夺得皇位,怕大臣反对他,特别信任身边的宦官,
在他迁都北京以后,就在东安门外设立“东厂”,专门刺探大臣和百姓当中
有没有谋反嫌疑的人。他怕外面的大臣靠不住,让亲信太监做东厂提督。这
样,宦官的权力渐渐大起来。到了明宣宗的时候,连皇帝批阅奏章,也交给
一个宦官代笔,叫做司礼监。这一来,宦官的权力更大了。有一年,皇宫招
收一批太监。蔚州 (今河北蔚县,蔚音yù)地方的一个流氓,名叫王振,
年轻的时候读过一点书,参加几次科举考试没考取,在县里当教官,后来因
为犯罪,本来该充军,他听说皇宫招太监,就自愿进宫做了太监。宫里识字
的太监不多,只有王振粗通文字,大家都叫他王先生。后来,明宣宗派他教
太子朱祁镇读书。朱祁镇年幼爱玩,王振想出各种各样法子让他玩得痛快,
朱祁镇挺喜欢他。
明宣宗死后,刚满九岁的太子朱祁镇即位,这就是明英宗。王振当上
司礼监,帮助明英宗批阅奏章。明英宗一味追求玩乐,根本不问国事。王振
趁机把朝廷军政大权抓在手里。朝廷大员谁敢得罪王振,不是被撤职,就是
充军。一些王公贵戚都讨王振的好,称呼他“翁父”。王振的权力可算顶了
天了。
这个时候,我国北方蒙古族的瓦剌(音là)部强大起来。公元144
9年,瓦剌首领也先派三千名使者到北京,进贡马匹,要求赏金。王振发现
也先谎报人数,削减了赏金和马价。也先为他的儿子向明朝求婚,也被王振
拒绝。这一来激怒了也先,也先率领瓦剌骑兵进攻大同。守大同的明将出兵
… Page 37…
抵抗,被瓦剌军打得大败。
边境的官员向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