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006年考研政治理论辅导讲稿-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能把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的“半截子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1993年理科多项选择题第18题考查该要点)    
    3. 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和存在根源    
    (1)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根源:社会历史根源是社会生产力落后和科学极不发达以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片面夸大精神的作用。阶级根源是在阶级社会中,反动统治阶级需要支持并强化唯心主义哲学为其服务。认识论根源是主观性,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把人的复杂认识过程中的某一特征、成分、方面加以夸大,使之绝对化,造成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分离。(1998年文科辨析题第23题考查该要点)    
    (2)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精神是世界的本质,世界是精神的世界,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物质是精神的产物,完全颠倒了物质和精神的关系。(1993年理科选择题第19题考查该要点)    
    (3)唯心主义的主要形态区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基本类型。①主观唯心主义就是“头脑里所固有的”,其特征是把人的感觉、观念作为惟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必然导致“唯我论”。如宋代的陆九渊宣称:“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明代的王阳明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在西方,18世纪英国的哲学家贝克莱鼓吹物是“观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马赫说:“世界是感觉要素的复合”。都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典型代表。(1996年理科不定项选择题第11题和1997年文科不定项选择题第11题均考查该要点)。②客观唯心主义就是“天上掉下来的”,其特征是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人的精神变为独立存在的客观存在,并把它作为世界的本原和万物的创造者,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这种“客观精神”的派生物和表现。如宋代的朱熹认为:“理在事先”,理是万物之体。古希腊柏拉图主张的“理念”,黑格尔提出的作为全部存在基础的“绝对精神”,都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典型代表。(1994年文科不定项选择题第11题考查该要点)    
    唯心主义形态的变化在当代最大的特点,就是越来越主观唯心主义化。“上帝就在我心中”表明宗教越来越由客观唯心主义转向主观唯心主义。(2000年文科单项选择题第2题考查该要点)    
    补充: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易命制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即以实践为基础去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这种独特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之点。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了解人类实践活动及其意义,因而导致他们在对世界的理解和观察世界的视角等一系列问题上存在着重大缺陷。旧唯物主义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否认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固执于受动性的一面。和旧唯物主义相反,人的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把实践只看成单纯的精神活动,并不了解实践的、现实的、批判的性质。无论是旧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都由于缺少一种沟通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中介而不可能真正合理地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实践作为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物质活动,提供的正是这样一种连接、沟通思维和存在的中介。马克思主义哲学扬弃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提出了能动性与受动性相统一的实践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去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现实世界,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实践去理解,从而在世界观、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上都获得了全新的解释,构筑了统一的、彻底的、科学的哲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哲学基本问题原理的意义在于:它为研究哲学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提供了一条基本的指导线索,为划分哲学中的基本派别确定了科学标准,是反对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不可知论、形而上学的锐利武器;它是实际工作中的基本问题,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一个根本原则,是引导我们不断更新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意识,现实地变革自己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的强大工具。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中的伟大变革(易命制选择题)    
    作为唯物主义现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基于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需要而诞生的,又是在实践基础上对旧哲学的全面的清算和批判的继承,它是哲学史上伟大的革命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变革,主要表现在:1. 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结束了社会历史领域中唯心史观的统治地位。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以往的一切唯物主义者在探讨社会历史的时候都背叛了自己,成了历史唯心主义者。在社会历史领域,唯心史观长期占统治地位。唯物史观的创立,把唯心主义从其最后避难所驱逐了出去,把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统一起来。使唯物主义成为完备的、彻底的科学体系。2. 结束了旧唯物主义缺乏能动原则的状况。以往的一切唯物主义对于物质世界仅仅从客体方面去理解,不能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只是把物质世界当作人们直观的对象,而不是把物质世界当作人们改造的对象,抹煞了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相反地,能动性原则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去理解物质世界,使唯物主义具有了能动性,成为生机勃勃的科学体系。3. 为无产阶级解放提供了思想武器。以往的一切占统治地位的哲学都是剥削阶级的哲学,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以解放全人类为目的,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变革,已充分显示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理论体系的内容结构上、哲学的主题和研究对象上、哲学的本质特征及其功能与使命上,都具有不同于以往哲学的特点。(2003年单项选择题第1题考查要点)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形态和基本特征(易命制选择题)    
    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结束了那种企图包括一切科学并凌驾其上的“科学之科学”的统治。马、恩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归结为“关于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的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外部世界即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这是关于哲学对象的一个深刻的变革,它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变革表现在理论内容上,是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结合起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    
    在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哲学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从总体上说是互相分离的。古代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过某种结合,但缺乏科学根据。近代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分离的,出现了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辩证法。而唯物主义脱离了辩证法,唯物主义就不能坚持到底;辩证法脱离了唯物主义,辩证法就要受到窒息或歪曲。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实践活动的物质性和辩证运动揭示出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物质性和辩证性,就为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提供了现实的基础。唯物论与辩证法这两种哲学传统获得了统一,从而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辩证法被置于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成为唯物主义的辩证法。    
    在马克思主义之前,唯物主义只是贯彻于自然领域,而在社会历史观上,虽然也有个别哲学家表述过某些唯物主义的观点,但在总体上却一直由唯心主义占据着统治地位。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去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把思维与存在的统一理解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现实的历史过程,揭示了自然和社会的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形成社会的自然和自然的社会,说明自然史和人类史是密不可分的,这就把唯物主义原则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人类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它揭示了人类自身活动的规律,使人们对历史的研究真正成为科学,为人类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成为自己历史的主人提供了强大的认识工具,它是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理论基石。    
    2. 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发现及其伟大意义    
    (1)马克思的伟大发现    
    马克思一生的伟大贡献在于他的两个伟大发现,一个是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一个是批判地吸收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创立了剩余价值的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在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理论基础上,批判地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合理因素,完成了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为科学的伟大历史任务。    
    (2)唯物史观创立的重要意义    
    列宁指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唯物史观创立的意义:第一,在于把唯心主义从它最后的避难所——社会历史领域驱逐了出去,结束了唯心主义历史观的统治地位;第二,为研究社会生活,揭示社会本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指导;第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第四,使人们把社会历史的“盲目的必然性”变为“为我的必然性”,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成为自己历史的主人。    
    3. 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实践概念的科学规定和实践观点的确立,是实现哲学上伟大变革的关键。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特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1)在世界观中,它确认人化自然,是社会生产实践的产物。    
    (2)在认识论中,它把实践放在首位。    
    (3)在历史观中,它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总之,实践观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环节,离开了实践,就不能科学地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是指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根据,以揭示事物的规律为己任,通过概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成果,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从而为人类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集中体现为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