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新:中国学术,起源于天文与人文两大因素。夏商以前的早期宗教自然观为太阳崇拜,在周代转变为北斗崇拜。 而其人文因素一为慎终追远的政典文化(尚书),一为敬祖尚亲的人伦文化(三礼)。 春秋以后百家兴起,至战国秦汉则大统归入道法两家。 孔子试图复兴三代古礼,但长期处于不入官学的非主流地位。直到汉武帝罢黜黄老道法及百家,独尊儒术,儒家上升为官学,才成为主流文化。 魏晋玄学在贵族文化中兴起,以虚无为本体而注重尘世享乐,实际是中国的存在主义。 隋唐宫廷崇佛,士人尊儒,民间尚道教,佛、道、儒三足鼎立。 宋明新儒学勃兴,主张〃名教〃,核心是三纲五常。晚明及盛清士人倡导经世致用之实学,经学则以考据语言训诂学而复古(新汉学)。这就是我所理解的两千年中国传统宗教及学术演变之大体脉络。
5、阴阳观念的实质
记者:我还想请教关于中国哲学的几个概念的问题。
何新:请讲。
记者:阴阳观念的实质究竟是什么?这两个概念似乎从没有被真正讲清楚。关于五行的说法,在现代人那里更是混乱。想知道您的高见。
何新:关于阴阳,过去没有人讲得清。我们首先可以考察一下这两个字的语源。阴的语源是烟,烟在古语言中又有古音读若乌,乌云,乌烟,古人认为是一回事。 乌云笼罩,就是〃阴〃。所以阴也就是暗(阴、暗古语亦相通),也就是没有光明。而阳,本义是太阳,就是阳光,就是光明。阴、阳概念的实质,就是黑暗与光明。光明可见,黑暗则不可见。但古人已经知道,光明与黑暗并非两个事物,或两种物质。光明的消失就是黑暗,黑暗中能量的增强就是光明。 如果我们用现代的观点来解释的话,阴阳概念的本质就是现代物理学讲的〃能量〃。能量的熵化,能量的消失,就是〃阴〃。能量的聚集,能量的增强,就是〃阳〃。 古人认为,宇宙是光明与黑暗,即阴与阳两种范畴交替运动和循环的产物,这就是所谓〃一阴一阳之为道〃。 在中国学术中,最早〃阴〃与〃阳〃是作为一对天象、天文和历法中的范畴。在《易传》和老子哲学中,发展成宇宙本体论的范畴。这两个范畴都不具有物质实体的涵义,而是抽象的哲学理念。 阳,就是显现,是实在。阴,则是非显现,是潜在的东西。潜在的东西生化为实在的东西,实存的东西内化为潜在的东西,这是阴阳转化的实质。
6、〃五行〃论的真义
记者:讲得透彻。那么什么是五行呢?
何新:至于五行,行,古音读恒,五行就是五恒,也就是五常。五行或五恒的本义,就是指五种永恒存在者。 印度古代哲学认为宇宙的实体是四大,(地水火风),后来发展为〃五大〃(地水火风空)。中国的五行观念是金木水火土,五种永恒存在者。五行与印度的〃五大〃哲学具有某种对应的关系。地/土,水/水,火/火,这三对范畴类同。不同的是印度的风、空,在中国则是金和木。然而这两种原始本体理论似乎是具有某种共同背景的。 五行的另一种解释是〃五运〃(见《黄帝经内·素问》〃五运〃篇。) 运就是运行,运动。静态的五行在五运中变成了动态的概念。 五运就是〃金、木、水、火、土〃五大元素的运行和相互转化。
记者:您说五行是指五大恒在物,这是不是唯物主义的本体观呢?
何新:中国古典哲学所说的〃金、木、水、火、土〃五大元素,并不是指五种实有的物质。五行与其说是五种物质的物理元素,不如说是五种象征性的物态符号。如果你把它们理解成有固定属性的物质,你就无法理解为什么由同样物理物质构成的人,会有所谓〃火〃型人,〃木〃型人,〃水〃型人之类的分别。在同一个人身上,中医认为〃肝属木,肺属金,胃属土〃。这绝不意味着火型人是火作的,木型人是树作的,而人的肝脏中有树木,肺中有金属,胃中有土石等物质实体。晋人张华《博物志》说:〃石者,金之根甲。石流精则生水,水生木,木生火。〃张华所说〃石〃,即土。他指出五行论所言的物不是实质而只是形态:矿石生金,金化而生水(液体),液体(水)滋润生木(植物、生物、有机物),木燃烧而生火,火燃尽而生灰(土/石)。因此,五行论的实质是存在的五大形态: 金/金属,木/生物,火/等离子,水/液态,土/固态。五行所描述的不是物质,而是五种恒大的物态。 古人认为金、木、水、火、土五大元素存在互相转化的关系,就意味着否定了它们本身是绝对性的物质。所谓变(运)的进程,转化的过程,实质正是一种抽象化的过程。
7、太极一元论
记者:阴阳五行哲学似乎是一种多元论。
何新:不对。 中国哲学中最深刻的本体论观念,源于《易经》中的阴阳理念。 《易经》历代的传注者均认为,阴与阳,黑暗与光明并不是两种物质。黑暗乃是光明的 缺失而不是异于光明的另一物质。所以阴阳理论不是二(或多)元论,而是一元论。朱熹说,不是同时有阴阳两种不同物,而是 说阴去则阳生,阳去则阴生。同一个本体,生化出两种现象:阴和阳。这是一元论,而且是 符合易经哲理的一元论。阴阳统一于〃太素〃,〃太极〃。太素就是极小、无限小,而太极就是本原。所以〃太素生太极,太极生两仪〃(阴/阳)。
记者:为什么太素是极小?
何新:素语根从系,系、细古音通。细即小,太细即太小,所以太素即极小。(太素又即太幽,素从系,从幺音,与幽相通。幽即幼,亦有小意。) 即无限小。宇宙发生于太素,即发生于无限小,这是一种思辨。中国古代人具有深刻的思辨智慧。
记者:阴阳五行概念究竟是什么时候产生?
何新:非常之早。近代〃古史辩〃一派认为五行是邹衍创始至汉代方士大倡其道。梁启超认为战国以前无阴阳概念,郭沫若《金文丛考》认为金文无五帝五行概念。这些都是片面之说。甲骨文中已有五方、五帝、五风神的记述,阴阳概念亦已见于金文。清代以前一直认为阴阳五行概念来自伏羲。伏羲是传说神王,固不可信。但作为一种宗教哲学,我相信阴阳五行及四象、廿八宿理论的产生不晚于商代,在商周时早已成为正式的国家官学。
8、道就是逻各斯
记者:这种阴阳哲学是中国哲学所独有的。
何新:也不尽然。类似这种阴阳哲学,在古波斯哲学中也存在。古波斯的神秘主义光明崇拜(米特拉Mitra崇拜)与中国的阴阳哲学似乎具有某种联系。还应注意到,虽然说希腊哲学与中国哲学在本质上不同,但在古典中国哲学与希腊哲学中,也并非完全没有可比较的因素。 罗素曾说,古希腊哲学中有一个主导性的概念〃logos〃。他这个观点是剽窃于黑格尔的。黑格尔说logos一词有两种意义:言词和尺度。无独有偶,中国哲学中也有一个类似于逻各斯的主导性概念,就是〃道〃。 道至少有三层涵义:1、语言(〃道可道,非常道。〃道者,祷也,祝也,咒也,诵也。)2、另一层涵义是规范、秩序(道理),道路。3、第三层涵义是运动、动力(导,引导,导动,推动)。 〃道〃作为哲学的概念,起源于〃天道〃,即天体运行的轨道。中国古代哲学与天文学有直接和密切的联系,所以古代哲人首先正是从天文轨道的周期性、秩序性、可重复性上认识了宇宙万物现象之内存在着秩序和组织的理念。在表面的无序之下,存在着秩序和组织的超级理性。这种理性,就被古人归纳为〃天道〃和〃道〃的概念。荀子说: 〃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谢,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之神。〃 这就是说,人们是从宇宙中的周期及秩序,认识到一种超人类的理性和逻辑组织的存在(是之谓〃神〃)。 陈寅恪认为中国古代的原始道教起源于后汉的五斗米道或天师道,这是不确切的。道教的真义是天道教,即天文道教。它的宗主神玉皇是主持北斗的天神,即天玑玉衡星座中的玉衡(皇)星。所谓玉皇大帝,即北极星和北斗星君。道教起源于上古崇拜太阳和北斗的天文学。道家、道教,都是起源于对天道的观察与研究。(日本的国家宗教起源也在于此。日本神道教是中国上古天道教的次生变种。) 所以我说中国古代哲学的道一元论,本原是理性主义。而中国关于道(天道)这个概念远比西 方Logos的概念要丰富和深刻。
9、儒家的流变
记者:儒家是中国思想史上影响最大的学派,您对儒家思想评价如何?
何新:汉武帝、董仲舒以后,儒家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儒家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1)先秦的孔学阶段,(2)汉唐的经学阶段,(3)宋明的理学阶段,(4)清代的复古主义即〃汉学〃阶段。 这四个阶段的儒家在学术的侧重点上有所不同,关注的问题不同,并且都呼应着不同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伦理及心理问题。但是总的来说,儒家学术中,以政治和伦理的思想为强,以经济和哲学的思想为弱。儒家不长于哲学思考,虽然宋以后的张载、周敦颐、二程、陈亮、朱熹以及明代王阳明等援佛释儒,引入了佛教的某些本体观念以充实和改造儒家的本体论,但这种改造很难认为是成功的。
记者:所谓儒家,为何称作〃儒〃?胡适说,儒是〃懦〃即柔弱的关连语,儒家以软弱为自名。他的论点能否成立?
何新:当然不成立。总体来说,我对胡适学问的评价甚低。此人只是个〃白话文〃先生而已。此人的名声是西化派炒起来的,是名不符实的典型。 胡适早年在美国学了些杜威的实用主义,也只是皮毛。他对中国传统学术功力下得不足,涉猎虽广而浅尝则止。功力比不上同时代的章太炎、钱玄同、沈兼士、傅斯年、汤用彤、陈寅恪,聪明比不过梁启超,勇气和锐悍又比不过鲁迅,徒有些小聪明而已。 他关于儒名的这种皮相之谈,就是其学术浅薄的一个例子。
10、儒名的由来
记者:那么您如何理解〃儒〃?儒家儒家,讲了几千年,却没有人真正了解这个名称的由来。
何新:这个问题我在1984年已经考证过。(见《诸神的起源·附录》,三联出店,1985。)儒字在《说文》中没有确切解释。但〃儒〃这个字肯定不是儒家之〃儒〃的本字、本义。与先秦西汉经典中许多名字的语用意义一样,这是一个假借之字。因此,要理解儒家之名的由来,必须探寻它的本字及本义。 从字源考虑,儒字从人从需。古音读如需。关于〃需〃字的语源,《说文》认为是濡,即润湿之义,字形从雨、从而。但考察金文〃需〃字,字形从而从大,而是胡须,需实际是〃须〃的异文、同源字。找到需的这个同源字,则〃需〃以及儒名的由来就容易解释了。
记者:请继续讲,我在记录。
何新:郭沫若考证金文〃须〃字时曾指出,须的本义是巫师,也就是巫觋之觋的本字。需、须、觋,与〃兄〃字的本义相同。这是深刻之论。需、须、兄实际都是声部相同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