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送上了天堂:那个修士和他的太太。”这里,把世俗欢乐比做天堂,不是对天主教会的天堂的神圣性的一种嘲弄吗?同时,告诫世人,天堂就在尘世之中。这无疑是对天主教的又一次反叛。
第三天的第八个故事,更是彻底展露了基督教的虚伪。修道院院长称可以把生性忌妒的丈夫打到地狱里去忏悔,等到他把妒忌的本性洗涤得一干二净后再重回人世。妻子满心欢喜,以为这样可以减少痛苦,她答应了。但是院长又提出一个条件,即让女人陪他睡觉。女人怔住了,没想到院长会说出这等话来,因为在她眼里,院长可是一个大圣人。可是,院长却说了一番话:圣洁不圣洁要看你的灵魂,而我求你的事不过是肉体上的罪过罢了。你的美貌引起了圣人的注意,更值得自豪,而且,院长也是一个男人,也可安慰你,你该求之不得。最后,院长还许诺了一大堆好处,以利相诱,总算让她答应了。
院长回去后,把麻醉药掺在酒里,劝那可怜的丈夫喝了下去,不久,那丈夫果然一睡不醒。院长假装惊慌,向他妻子报了丧,同时秘密把他抬到土牢里。在土牢里,院长指使心腹每天打那丈夫两顿,说是要使他改变嫉妒的本性。还编了一套胡言乱语,说他是在地狱里受罪,那人竟然相信了。不知不觉过了十个月,这期间,院长穿着丈夫的衣服,乘夜色掩护,去与那女人通奸。后来,那女的怀孕了,院长才决定把丈夫放出来。
他先是让土牢里的丈夫再喝一些麻醉药,趁他不醒人事之际重放回坟墓。那人醒过来后,爬了出来,正碰上修士们在晨祷。院长故作惊讶,说这是万能的天主所显示的奇迹。那丈夫愚昧无知,对院长千恩万谢,说多亏了他和妻子的祷告才得以从痛苦的炼狱里解放出来,转回人世。他的“复活”,在“地狱”里的奇特经历,经他的想象加工,竟变成了真的似的。他迷迷糊糊地得了个儿子,还以为是自己所生。而他的太太却继续在与教士来往,给他戴绿帽子。
故事在几个方面有其批判意义:一是院长利用神职勾引女人,这本身就是一种对教会的讽刺。二是天主教所说的地狱,实际上是人造的,他们利用各种残酷手段,欺压百姓,还说这是天主的意志,是他们应得的惩罚。他们一边欺压百姓,一边却玩弄别人的妻子。后来为了不使真相暴露,又不得不把人放出来,即便是这样,也被他们说成是天主显灵的奇迹。一个大骗局倒被他们利用,来进一步煽动迷信。还有什么比这能让人看出教会的本质呢?
还有一个故事,讲一位修士如何利用一个不懂世事的女孩想修行的心理,借着侍奉天主的名义,诱奸小女孩。小女孩阿莉白虽不是基督徒,但是听人到处崇拜天主,决心弃绝尘世的一切羁绊,到沙漠中去作隐士,以便修成一位圣徒。在行进中,有一修士自以为道行高深,便把她留在自己住的小屋里。没想到,他见女孩年轻貌美,不觉动了凡心,便开始勾引女孩,借着侍奉天主的名义,来引诱她使自己满足欲望,又不致让那姑娘把自己看成淫荡无耻的人。于是,他滔滔不绝地向她讲解魔鬼是天主的多么大的一个对头,接着又说,侍奉天主最能讨得他老人家的欢心的,莫过于把魔鬼重新送进天主禁锢它的地狱里去。
女孩不懂,就问怎么侍奉。他便说,他深信天主派她到这里来,为的是拯救她的灵魂,让它得到安宁。他说自己身上长了个魔鬼,而女孩身上长了个地狱,所以,她要想让天主高兴满足她长途跋涉来此的愿望,就得让他把魔鬼送进地狱,不明世事的女孩答应了。这样,修士既满足了自己的欲望,又用冠冕堂皇的理由骗住了小女孩。
这个故事首先是对天主教会的揭露。在侍奉天主的旗号下,修士们可以利用人们的愚昧心理奸淫妇女,还让她们觉得在干善事。其次,说明无论躲到天涯海角,人性的诱惑力并不因此减弱,即使自以为道行高深的修士也挡不住人性的力量。
第四天的第二个故事更具批判性,故事目的是批判“那帮穿着长衣宽袍的修士是多么假惺惺。”首先,作者分析了修士的骗人本事,他们谦恭柔顺,是因为有求于别人;斥责别人时则是面目狰狞、声色俱厉。他们让人相信上天堂的路掌握在他们手里,目的是把手伸进别人的钱包。神父其实是一群品性最差的人。有一个为非作歹的坏蛋,在当地呆不下去了,只好投到他处,竟然成了一名神父,在表面上,他过着严肃的生活,赞美苦修,提倡斋戒,在弄不到合他胃口的酒菜时,就不吃肉食,戒绝饮酒。每次他主持弥撒的时候,还会当着满堂的会众为救主的受难而痛哭。这样他竟然赢得了教区民众的信任,本来是只吃羊的狼,现在竟变成了牧羊人。
但他毕竟是只披着羊皮的狼,时时不忘女色。有一天,机会来了,有位对自己美貌十分自负的女人说不会随便找情人。神父假装斥责她几句。过了几天,他来到女人面前,说自己因为斥责她对自己美貌的自负而受到严厉惩罚,请求她原谅。原因是加百利天使被她的美貌打动了,见他胆敢辱骂自己的爱人,痛打了他一顿,天使说神父必须去请求那女人的原谅,并告诉她,他将借凡人形体来与她幽会。那女人非常高兴,认为连天使都爱上了她,足见她的美貌动人。她不加思索,便同意了。
神父见这个傻女人听信了,等到天色一黑,便扮作天使,跑到那女人屋里同她玩起来。女人不明就里,次日还跑到教堂向神父夸奖天使的丰姿。神父暗自得意,此后又扮作天使,光临了她家好几次。
这件风流韵事更增添了那女人的自负。一次赌气中,她说自己被加百列天使爱上了,天使还常同她过夜,这下子传遍了全城。她的几个大伯小叔决定追究一下事实的真相。一天,神父假扮天使再次去的时候,就被人发现。他急于逃跑,便开窗跳入河里,游了过去。刚上岸,见一家人家,大门开着,他便跑过去,说了些谎话,躲到房里。
主人信以为真,把他藏好,来到街上。在街上,他听到传遍全城的故事,听说加百利天使因被捉奸跳入河里逃走,明白了底细。回到家里,他立即要挟神父。然后,主人说他难以逃脱,不如趁正有一个节日,他可扮作野人去参赛。在百姓聚拢时,那人突然揭下神父的面具,说这就是调戏妇女的加百利天使。这下子,他的真面目被人识破了,后来被投进牢中,受尽苦楚而死。
这个神父表面上一本正经,但仍不改前非,暗中为非作歹,而且打着天主教会的天使之旗号,固然利用人们的愚昧,但对教会不也是一个讽刺吗?
在天主教国家,孩子出生后,常有一教士作为他的教父,作为他宗教上的导师。可是,教士们常常利用这个机会去勾引孩子母亲。第七天的第二个故事讲的就是这么一件事。有位叫林那多的教士,出家前对一位太太动了心,出家后仍一直想勾引上她。他先是与她丈夫交上朋友,然后表示愿做孩子教父,这样便有了很多机会接触太太。后来,他好歹劝说动了太太,说:“太太,我只要把这件法衣一脱掉——这当然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我就成了一个普通的男人,而不是什么修道士了。”于是两人明里暗地干下去了,“反正可以利用这层宗教上的关系遮掩着别人的耳目。”
有一天,两个正玩得高兴,没提防那女人的丈夫忽然回来。两人急中生智,忙说教父来替孩子看病,骗住了丈夫,还把本来无事的孩子的活蹦乱跳说成教士祈祷的功劳。
第七天的第十个故事讲的也是教父与孩子母亲通奸的事。据基督教教义,生前行善,死后亨福,生前作恶,死后受苦。教父死后,来到地狱,忏悔自己的罪恶。当他想到自己与孩子母亲的奸情,心里害怕不已,担心受到更加严厉的惩罚,可地狱里的朋友对他说:“得了吧,你这个傻瓜。用不着害怕。这里并不过问教父教母之事。”轻轻地一句话带过去,事实上已把教父的骗人性说得一清二白。原来并无什么因果报应,不过是骗人的说教而已。真正的天堂就在世俗的纵情欢乐中,这对戳穿教会的谎言,反对禁欲主义,无疑具有很强的批判力。
这一部分是全书中最具批判精神的篇章。在中世纪的欧洲,罗马天主教会是一座压在人民头顶上的大山,它是各国最大的封建地主,拥有天主教世界地产的整整三分之一。同时也是封建制度的最顽强的精神支柱,它给封建宗法制度绕上一圈神圣的光环。它的教堂、修道院、宗教法庭、异教裁判所,遍布在每个封建庄园、每个新兴的城镇。可以说,庞大的天主教会组织就是一面编织得密密层层的大蜘蛛网,几乎挂满在西欧的每一块土地上,它的势力伸入到每个偏僻的角落,渗透到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除了残酷的经济剥削外,它的职能就是对广大的人民实行全面的、无孔不入的精神统治。因此,要想成功地摧毁整个封建体系,必须进入它最核心的神圣组织。
在这个意义上,《十日谈》最具批判价值。从教义方面讲,它是自相矛盾的,既没有天堂、地狱和天使,也没有因果报应,这不过是教会编出来的谎话,用来压制人民的借口而已。从教会组织上看,从上到下,全是腐败透顶,金钱可以买来神职,可以赦免各种罪行。从教士行为来看,更是各种卑鄙手段用尽,为了满足贪欲,他们借手中裁判大权,随意给人安个罪名便勒索钱财,为了奸人妻女,他们以金钱相诱,以骗术相哄,以权势相逼,以教义相骗,以天使相替——而且上下勾结,同事勾结,真可谓用尽其极,无所不至。这可以说里里外外把天主教堂而皇之的外表撕了下去,展示了一副丑恶的嘴脸。
薄伽丘是值得称赞的,在十四世纪,天主教会气焰仍是万丈直升。他敢于以文学作武器,向反动势力猛烈攻击,刺破天国的幻梦,宣扬幸福在人间,赞美人性的伟大。这不是值得我们现在仍要肯定吗?对现实中国而言,这仍有重大启示价值。它让我们思考人的价值,抛弃旧的价值观念,建立新的价值体系。当然这一切要付出代价,那一阵阵的无情狂风,会刮得天昏地黑,刮得我们站不住脚跟,那尖刻的毒牙会咬得我们遍体鳞伤,但是,当我们在艰难中迎着狂风,带着伤痛,迎来人性的全面胜利时,那喜悦不是最好的报偿吗?薄伽丘提出的不仅是一个世纪、一个国度的问题,而是在人类历史上,在所有国家都是一个要永远值得重视、解决的问题,这便是《十日谈》这部分给我们的启示。
腐败、贪利又愚昧的贵族阶层
薄伽丘的笔锋不仅指向了教会,还投向了当时的社会中坚——贵族阶层。这些人掌握着大量地产和财富,荒淫无度;掌握着国家政权,与教会相互勾结,欺压百姓;他们自以为聪明无比,实际愚昧至极。薄伽丘以风趣的故事、巧妙的安排刻划了一群腐败无能的贵族。
首先,贵族们仗着自己手中的权势,以势压人。在第一天的第三个故事中,有一苏丹仗势欺人的景象。苏丹是古埃及国王的称呼,他连年用兵,弄得国库空虚。他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