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原则问题,完全可以不必较真,可是具有偏激心理的人就爱坚持自己的意见,即使是已经走入认识的误区,也还以错为正地坚持,这就难免让人觉得固执,不愿和他“理论”,从而疏远了朋友关系。
要克服和防止这种偏激心理,必须学会全面地客观地分析和认识问题。同样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看,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有时你强调某一点或忽略某一点都会影响你的结论。因此分析问题时不要单凭主观认识出发,更不能从直觉出发,应该进行反复的分析研究,不要轻易地表态,也不要轻易地否定他人的意见。
偏激心理的要害是情绪的激愤,常常发生在同志们对某件事的争论时,尤其是争论的双方本来就心存芥蒂,一旦意见分歧,就新账老账一起算,情绪更加激愤。这就容易将本来不大的问题复杂化,更容易使彼此的关系搞僵。鉴此,要加强自己的意志修炼,培养沉着、老练的处世态度。对同志们的意见,要按奈住自己的激愤情绪,冷静地倾听他人的看法,或支持,或反对,都不能以偏概全,夸大自己的偏激认识。
要树立谦虚的态度,偏激心理与傲慢的态度有关,总觉得自己不错,常常自以为是,而不自以为非,这就容易滋生偏激情绪。为此,克服自满意识,树立谦虚态度,就能使人遇事不狂妄自大地表态,而是在静心思考之后再陈述自己的见解。这就为你赢得思考的余地,不至于贸然表态而造成被动。
最后,是加强学习,拓宽眼界,提高认识水准。具有偏激心理的人并不是专门与人作对的,他的见解也并非全是错的,只是过分地强化了自己的看法。在激烈地争论之后,有的人也感到后悔。因此,为了在表述个人见解时防止偏激,易于被人接受,就应该用知识武装自己,接触各种各样的材料,掌握多种辩论技巧,以便有理有据地陈述个人的观点。当你对某个辩论的问题做到胸有成竹时,你就会变得沉着、大方、冷静、自信,即使有人情绪偏激你也不会以眼还眼了。
没吃到的葡萄是酸的——谈文饰心理
酸葡萄的寓言恐怕是妇孺皆知的了,那只嘴馋的狐狸很想饱餐一顿甜葡萄,可是它却被乌鸦霸占着,自己怎么也吃不着,只得怏怏地离开,嘴里不住地唠叨着:“什么甜葡萄,明明是酸的吗,给我还不吃呢!”这种对自己极盼望得到的东西却得不到时所采取的一种自我调侃的心理情绪,就是文饰心理。《西游记》里的猪八戒,论本事他斗不过取经路上遇到的各种妖怪,更斗不过孙悟空,但是他从不认输,总是找各种理由给自己下台阶,不是把过失归咎于别人,就是显露出自己不屑于与之较量的样子。这实际上也是文饰心理典型表现。
文饰心理,就是文过饰非心理的简称,属于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依德提出的“自我防御机制”范畴。这种“自我防御机制”认为当人们的行为或动机不被社会接受或陷于挫折与失败时,常常会采取一种自欺的或者是歪曲现实的方法,来减轻心理的压力与痛苦。这种心理反应是一种自卫性的保护性的措施,能化解和分散因挫折与失败所导致的心理创伤,使受损的心理得到一定的平衡。
文饰心理的表现大体有两种:一是转移发泄对象。本来自己遇到了挫折或失败,应该进行自我谴责,自我批评,可是却归咎于环境或他人。如有人考试失利,不是从自身找原因,而是埋怨老师教得不好,考试环境太嘈杂,静不下心了考试等。二是自我调侃,自得起乐。既然得不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就把得不到的东西说成是最坏的,而把自己得到的东西即使不好,也视为最好的。如有人总想晋升为教授,却因为业绩不足而落选,他把自己的不满转移为“酸葡萄心理”,到处散布说:“教授顶个啥?评上个教授一年才多收入几百元。我多活一年就是一万多块的收入,比他累得早死要划算得多呢!”以此来缓和心中的焦虑和愁苦。这种文饰心理作为人们生活中的自卫措施,对缓和心理紧张,化解矛盾,减轻精神负担,保持心理平衡,以及防止因激愤而出现过激行为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然而事物都有双重性,有其利也有其弊。文饰心理并非是一剂万能得灵药。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地遇到任何挫折或失败,都用这种灵丹妙药来医治,就容易走向其反面,成为你前进的绊脚石。因此,对文饰心理的弱点应有所防范,防止落入其误区。
第一,要认识到文饰心理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自卫措施。它的积极作用是保持短时间的自尊和心理平衡,防止因为激愤而出现过激行为。正像止痛片一样,头痛时服上一片,暂时止住了头痛,效果还是不错的。如果总是用这种办法医治头痛,不仅容易产生抗药性,而且会耽误了大病。如果遇到挫折或失败就用文饰心理来安慰自己,就容易养成逃避现实的心理,使自己意志消沉,不思进取,形成病态人格,反倒影响自己的进步和身体健康。因此,滥用文饰心理弊大于利,不可等闲视之。
第二,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敢于直面挫折或失败。在人生道路上遇到挫折或失败并非是奇怪的事,只要你认真地工作,有事业心,就难免与挫折或失败无缘。问题是当挫折或失败光顾你时,如何对待。你若借助于文饰心理,只能求得暂时的宁静,而丢失的却是远大的奋斗目标。如果你面对挫折或失败,冷静地分析原因,找出教训,虽然暂时痛苦些,却能为你找出问题的症结,得到治病的良方,对你未来的发展还是有利的。
坐在井里看世界——谈狭隘心理
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中,在展现刚解放的上海街景时,特地在一幅电影宣传广告上停留了一刹那。这是一幅美国电影《出水芙蓉》的宣传广告,画着一个翘着裸露大腿的时髦女郎。在“文革”前的舆论界一提到解放前的黄色文化,总是拿它说事儿的。当时我还年轻,没看过这部电影,觉得这一定是部充满色情的电影。
前几年我在一个音像商店买到《出水芙蓉》的黑白片影碟,看后才发现这部电影里写的是一个热情似火的恋爱喜剧故事,连色情的蛛丝马迹都找不到,到是真的看见了女演员们裙摆下的大腿。我产生了受骗的感觉,觉得这部电影被列为黄色文化的替罪羊,恐怕就是这些女演员的大腿作的孽。看来当时说话算数的人物是以狭隘的封建的农民意识来看待《出水芙蓉》的。他们认为女性的身体应该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不该拿出来“示众”,即使穿着长统袜也不行;也认为男女之间应该遵照孔夫子的教导“授受不亲”,爱情就是“淫欲”,就是败坏道德。在朱熹集注的《诗经》中就把男女幽会说成“私奔”的。其实这类狭隘的故事是说不尽道不完的,且不说“文革”期间,红卫兵们把描写爱情的文学作品视为“黄色”,把解放前的遗物视为“四旧”,必大破而后快,就是眼前,仍有些人对一些女孩子的化妆、染发、穿着,横挑鼻子竖挑眼,这都是狭隘心理在作怪。
有人把狭隘心理比作青蛙的坐井观天是十分恰切的。这种心理是指把自己的心胸、气量和见识局限在一个狭小的范围里,眼界不能放开,思路不能展开,只凭以往的(或传统的)心理暗示和经验来观察、分析问题。具有这种心理方式的人,一般是思想守旧,性格固执,眼界狭窄,缺乏全面的文化修养,看问题片面,只能从主观角度偏激地认识和分析问题,而不能看到问题的另一面,客观地全面地认识和分析问题。这种心理方式的后果,如果是普通的百姓,只是对某些现象品头论足,狭隘一下倒也无妨,至多是他自身或家人因他的思想狭隘而受到损失;如果是握有一定权力的人那就将危及他所主管的部门,甚至更大范围,给事业造成难以补弥的损失。如当年把《出水芙蓉》说成是“黄色”电影,这种狭隘的观点影响我国几十年;狭隘的破“四旧”,毁坏的宝贵的文化遗产,不亚于被外国大兵烧毁、抢掠的圆明园的价值。可见狭隘心理所造成的危害之严重了。
对这种狭隘心理的调适,应从一下几方面做出努力。其一,提高文化素养,学会辨证地全面地观察、分析问题的方法。狭隘心理源于思想的守旧、固执和偏见,因为守旧,就总是接受不了新事物,总是按原来接受的心理暗示看待问题;因为固执和偏见,总是认为自己固有的心理暗示无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乃天经地义。这的确是坐井观天的结果。要扭转这种心理现象,必须提高其文化素养。只有拥有广博、丰富的知识,才能使得他们能够居高临下,开阔视野,避免少见多怪,不会因不曾见过的事物而大惊小怪,也不会因不熟悉某种事物而盲目地下结论,更不会出于感情的好恶而对某些事物决定取舍。学会了这样全面地看问题的方法,自然就走出狭隘的阴影,提高了人的做人品格。
其次,看待人和事物切忌以偏概全,对人对事不要总认为自己始终拥有情绪化的挑剔权力。心理狭隘的人对自己看不惯的人和事,总是依自身的思维方式进行指责,似乎是对方的存在对自己是个威胁。这种心理模式就容易把个别当成一般来对待,把现象看作本质。有的心理狭隘的人在依据他的心理暗示经验做出判断时,有着很强的情绪化色彩,而且好象形成定论,不易更改。譬如有的人出差不乘坐飞机,他的理论是空难太多,生命没有保障。他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可是飞机的空难概率远比汽车的车祸小。这就反映这位先生没有乘过飞机,出于狭隘的心理拒绝乘坐飞机。因此像这样的人对你不熟悉的事物,不了解的事物,不要急于主观表态。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自己不熟悉、不了解的事物。对此要给自己留有认识、思考的空间,从具体的个案的从流中思考这些事物的对与否。譬如有的女孩子染黄头发,就有人认为不伦不类,大加否定。其实只要考虑到小女孩喜欢标新立异,对洋人的黄头发感到新奇,追求些新奇的色彩有何过错?有人对男青年蓄长发非常反感,觉得这样的人不正经,可是有一次为保护一个小女孩同歹徒搏斗的就是一个这样打扮的人。当然像这样的女孩和男青年也有异类,不能等同划一,认识到这些就说明你看问题全面了,你的心理也就摆脱狭隘了。
四、行 为 篇 人一走,茶就凉——谈退休心理
目前退休的人,大多是建国初期的青年团员和少先队员,他们从世界观、人生观的萌芽时期,就受到党的雨露的滋润,对工作不为名,不为利,有着深厚的感情;可是退休后有的人竟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某单位的一位老科员一辈子对工作兢兢业业,早起提前上班,打扫办公室卫生,打好开水,泡上茶,已经成为他习以为常的生活模式。在他办了退休之后,他一往如常地提前上班、清扫、打水、泡茶,然后等着大家来上班。起初,大家感到奇怪,都没有好意思问他是怎么回事。
可是科长却大为不满,对他说:“你已经退休了,还是在家休息吧!”他才恍然大悟,沮丧地离开办公室。还有一位处级干部在退休前给单位办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