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修了宽大的直道,以便利交通,活跃贸易关市。此时,“匈奴单于不胜秦,北徙”,十多年不敢南下而牧马。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第四次巡幸天下,至河北秦皇岛刻碣石门,“碣石铭”曰:“……威并诸侯,初一太平。隳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地势已定,黎庶无繇,天下咸抚。男乐其畴,女修其业。”记载了在修筑长城的同时,秦始皇还下令拆除春秋战国时,各诸侯国为互防所筑的内地长城,以维护全国的统一,并从客观上有助于经济和商业的流通与发展。
在燕、赵、秦三国长城基础上修筑的秦始皇长城,其工程规模之大,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数量之巨,和长城防御体系的完备功能,都是诸侯国长城所无法相比的。这一时期,包括燕赵地域在内的中国北部长城内外地区,政治上相对统一稳定,经济上有所发展和提高。加强和巩固了边防,从此,“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贾谊:《过秦论》)。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下焚书令。《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即在面上刺字涂墨罚配边地修长城。据《淮南子·人间训》记载:秦“因发卒五十万(按:占全国男劳力的10%),使蒙公、杨翁子将,筑修城,西属流沙,北击辽水,东结朝鲜……当此之时,男子不得修农亩,妇人不得剡麻考缕,羸弱服格于道,大夫箕会于衢,病者不得养,死者不得葬。”秦始皇修筑长城既有其历史功绩,又是人间暴政。秦始皇征发民工修筑长城,民间便有孟姜女千里寻夫,哭倒长城的传说。时至今日,山海关长城与孟姜女庙共存一地,虽非秦时所建,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它形象地告诉后世,历代长城都是人民的血肉建筑而成的。秦末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首义者陈胜、吴广便是征调去渔阳的闾左戍卒。秦朝二世而亡,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二、汉长城
汉代是汉民族文化形成大一统的历史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修筑长城最长的一个朝代。自汉高祖以后的百余年间,为防匈奴,汉王朝在修缮利用秦始皇长城的同时,不断构筑新的长城,修筑列城、亭障、烽堠,筑起东起辽东,西至新疆罗布泊,总长度达1万公里以上的汉长城。今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等地,都可见到汉长城、烽堠遗址。汉长城大体可分为西、中、东段。
西段:东起内蒙古额济纳旗苏古诺尔湖畔,西南向入甘肃,经敦煌玉门关,西至新疆罗布泊一带。
中段:在今内蒙古商都县以西至额济纳旗苏古诺尔东湖之间。汉武帝太初年间,在秦长城的北面草原上,筑起两条南北平行相距5…50公里的外长城。南外长城起于内蒙古武川县,北外长城东起于达茂联合旗,相继延伸至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又复入内蒙古至苏古诺尔湖东北。这段长城据《汉书·匈奴传》记载:“起塞以来百有余年,非皆以土垣也,或因山岩石,木柴僵落,谿谷水门,稍稍平之,卒徒筑治,功费久远,不可胜计。”狼山以北,石峰重峙,多系石筑墙,采用比较规则的片石,上下两层石块勾缝,墙高5米,拔地而起,比之战国长城前进了一步。大青山后地势平坦,则多系夯土城垣。
东段:北线,为汉武帝和昭帝时缮治。西起今内蒙古卓资县,经商都、兴和入河北张家口、承德地区,又进入内蒙古宁城县,经喀拉沁旗东南折入辽宁建平县,行经阜新向东至开原,折而向南至宽甸,达于朝鲜境内的浿水。据《史记·朝鲜列传》记载:“汉兴,为其远难守,复修辽东故塞,至浿水为界(按:今朝鲜清川江)。”南线,从河套以东经今山西左云县,向东南至雁门,越恒山沿太行山脉至今河北临漳境内,这条内层防线,为西汉武帝、东汉光武帝时所修筑。元光五年(前130年),汉武帝为大规模出击匈奴,“发卒万人,治雁门险阻”,即大规模修缮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至河北张家口一带的长城。汉昭帝时,修筑了自西而至辽东的汉东段长城;元凤六年(前75年),“募郡国徙治辽东玄菟城”(《汉书·昭帝纪》)。据《后汉书》记载,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二年(36年),命骠骑大将军杜茂“屯北边,筑亭候,修烽燧”。十三年(公元37年),又命王霸、杜茂“治飞狐道,堆石布土,筑起亭障,自代(按:今山西阳高)至平城(按:今山西大同东北),三百余里”。十四年(38年),命杜茂、马成“缮筑障塞,自西河(按:今山西离石)至渭桥(按:今陕西咸阳东),河上(按:今陕西高陵)至安邑(按:今山西安邑),太原至井陉,中山至邺(按:今河北临漳西南),皆筑堡壁,起烽燧,十里一候”。
今河北承德地区汉长城遗址,位于秦、燕长城以南,明长城以北。自内蒙古宁城县大营子一带至河北承德县三道沟门乡、志云乡汉长城遗址,残长约15公里,高1。5米,宽8—10米,大部分地段为土筑,间有以石为基,上部夯土,长城与墩台相连。承德地区汉代墩台遗址有上百余座,墩台为方形,底宽顶窄,一般存高3米以下,每边长8—12米不等,多修建在交通要道的山口或河川交汇的三角地带。当地群众俗称为“馒头包”或“炮台山”。在墩台附近发现大量属西汉早期特征的绳纹瓦片、瓮、罐等陶器残片和陶纺轮等遗物。
今辽宁境内汉长城遗迹附近发现的城址和出土遗物,均具战国燕国和汉代特征,当是在燕长城基础上,汉代又加以修缮利用。
汉代边塞承秦制,且更趋完备。据已出土的汉代简牍记载,汉沿长城修筑“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烽台“高四丈二尺,广丈六尺,积六百七十二尺,率人二百二十三尺”。亭燧为管理烽燧传递边警的驻地,每燧卒三至五六十人不等,了望敌情,传递消息,“边塞卒,不得离去亭尺寸”。《后汉书·光武帝纪下》李贤注:“边方备警急,作高土台,台上作桔皋,……有寇即燃火举之,以相告,曰烽。又多积薪,寇至即燔之,望其烟,曰燧。昼则燔燧,夜乃举烽。”迅速达军情于京都,可知其防备之甚严。汉亭燧还兼有邮递之功能,遇有紧急军情,专用“羽檄”来快速传递。
汉文帝十一年(前169年),在“遣将吏,发卒以治塞”后,汉文帝采纳了晁错募民实边的对策,“募民相徙,以实塞下”(《汉书·晁错传》)。至西汉末时,汉北边凉、并、幽3州和朔方等28郡,在编人口近800万。东汉建武十五年(39年),又徙雁门、代、上谷郡吏民6万余人,置居庸、常山关以东。在长城北部荒原偏地,开垦田地,兴修水利,“使屯戍之事益省,输将之费益寡,甚大惠也”(《汉书·晁错传》)。汉长城屯垦戍守制度,集生产、生活、战斗三位一体,既极大限度地发挥了长城御敌之功能,又促进了北疆长城沿线的经济开发和各民族间贸易流通。汉封建文明也越过长城辐射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形成广泛的民族交流与融合。
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自匈奴冒顿单于以来,汉长城关市一直对匈奴开放,“匈奴贫,尚乐关市,嗜汉财物,汉亦尚关市不绝以中之”。《汉书·匈奴传》记载:“景帝复与匈奴和亲,通关市”;“武帝即位,明和亲约束,厚遇关市,饶给之。匈奴自单于以下皆亲汉,往来长城下。”汉初,中原牲畜奇缺,至武帝时,互市交往,长城以南已是“马牛放纵,蓄积布野”。中原的先进生产方式和技术,传入游牧民族地区,“种五谷,土地、草木、畜产,作兵略与汉同”(《汉书·西域传》)。而大批畜力投入长城以南地区的农耕、运输,也使中原地区社会生产力得到很大提高,吸引了各民族不断进入汉长城带与汉民族杂居交往和融合。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四年(48年),匈奴日逐王比自立为南单于,遣使至汉奉蕃称臣;二十六年(50年),南单于部众沿代、雁门、定襄、云中、五原、朔方、北地等8郡驻守,包括今河北省西北部、内蒙古河套地区、山西、陕西省北部、甘肃省东北部。两汉时期,分布在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广阳,代、雁门和太原、朔方、五原等汉长城内外沿边郡县的东胡分支乌桓族,长期与汉民族杂居相处,逐渐融合。东汉光武帝采纳班彪的建议,在上谷宁城(今河北宣化),复置护乌桓校尉,专责管理乌桓、鲜卑两族的事务。两汉以后,乌桓族的历史活动,从历史文献中逐渐消失,再不见于记载。
西汉建都长安,东汉建都洛阳。在两汉时期,燕赵处于封建王朝的北方,汉长城对发展北部边疆的农牧业生产,巩固国家统一和增强民族融合,特别是成为发展中国与欧亚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交通的主干道“丝绸之路”的安全保障,起了重大久远的历史作用。东汉末期,北方诸部少数民族纷纷占据长城沿线地区,后至三国两晋十六国时,均未大规模修缮和利用长城。
第三节 西晋、北魏至元代的长城
在长城发展史上,西晋、北魏以后的东魏、北齐、北周,这几个王朝时期,虽然只居于北方的一隅,且时间不长,但也修筑过长城。隋朝统一全国,较大规模地修筑长城。唐、宋、辽时期,长城基本上处于修筑工程停息期。金朝统一了北方,又定中都于北京,与南宋对峙,曾修筑过长城,其中金内长城有很大一部分在燕赵区域内。元朝灭金与南宋,统一全中国,建大都于北京。这时燕赵的大部分地域,已是“腹里”地区,元朝只对原有长城关隘,加以修缮,没有大规模地修筑长城。
一、西晋长城
西晋王朝,为期短暂。自晋武帝泰始元年(265年)至愍帝建兴四年(316年),总共51年,而且在晋惠帝元康元年(291年)即爆发了“八王之乱”,在晋武帝大康二年(281年),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侵也修筑过长城。
西晋所修长城,《晋书》帝纪、《资治通鉴》均未作记载。据《晋书·唐彬传》载:“北虏侵掠北平,以彬为使持节、监幽州诸军事、领护乌丸校尉、右将军。彬既至镇,训卒利兵,广农重稼,震威耀武,宣喻国命,示以恩信。于是鲜卑二部大莫廆、敗蔚炔⑶彩套尤牍薄<嫘扪#逵瘴蘧耄驶莨惚弧K炜鼐删常吹厍Ю铩8辞爻こ侨晕鲁卿┯陧偈嘭ㄉ焦惹胰Ю铮志褪兀檐┫嗤S墒潜呔郴癜玻奕椭院何赫髡蚰妊伞!闭饫锼档摹案辞爻こ侨薄ⅰ懊嘭ㄉ焦热Ю铩北闶俏鹘拗某こ恰
西晋时幽州统辖7郡国34县。北平郡为其辖郡之一,领4县,治徐无县(今河北遵化市东)。《晋书·武帝纪》载,太康二年(281年)冬十月“鲜卑慕容廆寇昌黎”。《资治通鉴》卷八一武帝太康二年载:“冬十月,涉归始寇昌黎。”并在《考异》中指出《晋书》帝纪误以慕容涉归为慕容廆。两书所指的昌黎,均为今辽宁省义县地,而非今河北省昌黎县。
西晋长城已无遗迹可考。大体上是在今河北省承德至辽宁朝阳一线的汉长城旧址上增修而成。西晋时的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