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多港商、台商)。从这个角度讲,中国商品规模地垮出国门,港商台商也做出了贡献。
虽然,成为全球的“世界工厂”也是件大好事,至少可以创造出大量的工作职位,解决部分就业问题。但是,仅仅作为产业链中的生产环节,赚的还是“辛苦钱”。拥有知名品牌的外商,往往不需要自己从事生产,他们仅仅致力于市场营销和品牌的建立。他们通过向国内的工厂下订单,提出生产标准保证货源和质量。一双耐克鞋,中国出厂价在8~10美元,而在国际市场上可卖到80美元左右。在服装、家电等行业,亦是如此。品牌的力量可见一斑。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尽管“中国造”已规模进入国际市场,出口年年增加,但中国仅仅是个“生产中心”而已,处于产业链中的最下端。
我们来看一则数据:中国国内市场中长期是供给大于需求;社会失业率以15%的速度上升,农村剩余劳动力达2亿5千万人;在出口比例上,外资由1990年的15%上升到2002年的60%,而国有企业积压产品每年达千亿元以上。
国内生产能力过剩,劳动力过剩,中长期供给大于需求。如果不能“走出去”,则中国商家之间在国内市场大打价格战在所难免。而事实也正是如此。2003年元旦前后,我回国办理签证,国内商家的价格战硝烟弥漫,异常惨烈。据说,国内商家之间的价格战甚至惊动了中央高层。在广州,出现了“1角钱买1斤鸡蛋;8角钱买1只烧鸡”的价格战,并且加入商战的都是当地零售行业的佼佼者;深圳的商战更是激烈,“打折”已经不能显示商战的强度,“买100送50元现金”、“买100送60元代币券”席卷整个深圳商场;甚至“倒贴的买卖”也出现了,“—1元空调”横空出世,让人抢得打破脑壳:商家吸引人气,希望顾客购买“—1元空调”的同时,也买些其他商品。鹏城几乎所有商场都卷进了“贴身肉搏”的价格战,竞争的场面惨烈血腥。有商家说:“不战等死,战则战死”。
2002年是中国“入世”的第一年,原本担心受冲击最大的农业和金融服务业出乎大家的意料,倒没有受到很大影响,而中国的零售行业却遭到了世界该行业巨头前所未有的竞争和冲击,再加上由于国内产能过剩造成的同业竞争,国内零售业内竞争的血腥场面层出不穷。在突如其来的竞争面前,国内零售业被“杀”得几乎毫无还手之力,防御的“阵地”(市场)接连丢失。于是,2002年底,世界营销大师、美国KTERNER营销集团总裁撰文为中国零售业指点迷津,提出一快一慢两个应对策略:快策略建议,西方经济不景气之时,正是一些当地大型零售商资产缩水之时,中国的零售业可以利用这一时机购买一些它们的股份,成为它们的股东;慢策略建议,吸引人才,加强培训,大胆改变经营观念以吸引投资。但依我看,营销大师的这两个应对策略都没有说到点子上。
我们来看看美国的零售业巨头沃尔玛,看看关键点在哪里。成立于上个世纪60年代初的沃尔玛,由于不遗余力地追求低价格,每年为美国消费者直接节省了200亿美元的开支,如果计算它对竞争对手的影响,节省的开支很可能翻几番。由于同样的原因,它迫使供应商将工厂转移到海外,使几百万美国工人失业;为此推动了美国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贡献率高达20%;它在中国的采购总额是美国从中国进口货物总额的10%。很显然,沃尔玛成功的关键点是在同等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下的低价格。沃尔玛的成功还显示,低价竞争一点都不可耻。而我们的零售商也有低价格,为什么不能与之竞争呢?原因是沃尔码有强大的品牌、巨大的全球规模采购和先进的物流配运系统——这些都使它有空间降价。沃尔码在15年前就租用了一颗卫星为其物流配送系统服务。它能在24小时内为其全球任何一家店送到所需的物品。即使这样,它在中国的经营至今为止还是亏本经营。它的亏本经营从一个侧面也表明了国内零售业的“狙击”不是一无是处。
所以,与国际跨国零售业巨头的竞争,就是要在同等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下,做到价格比他们还要低!在自己“家”里,如果我们认认真真搞管理,控制成本,成本上不怕做不过“外来者”。而这个理念也正是沃尔码近半个世纪以来所持之以恒遵循的:不断改进管理,压缩成本后就将增加的利润返还一部分给客户,如此反复,不断做到最低价。我坚持认为,在可预见的相当长一段时期,在技术含量低的行业,我们是有优势的。只要我们能充分发挥这种优势,扬长避短,我们就不怕竞争。经营模式陈旧,可以改嘛!改进的成本还是比他们低。
不但如此,我们还要“防守反击”,否则注定会被动挨打。中国的零售业应该走出去,将商场开到国外去。这样不但能促进出口,还能缓解国内同业的竞争压力,进而实实在在开始树立自己的产品品牌。国外市场相对高的利润会抵消掉因“走出去”而带来的成本增加。在国际市场上,经历了25年的中国个体商人的商业模式,应该上一个台阶了。方向就在这里。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时刻实际上来临了。
国内市场总有饱和的时候。对于在国内已经打出了自己品牌的中国企业,若要避免国内恶性竞争,追逐国际市场的高利润,就必须跨出国门,在国际市场创立品牌,形成规模销售。
“走出去”的具体方式大约有三种:1、跟随中国零售业一起走出去;2、成立大型、专业的国际商贸公司,代为企业拓展国际市场;3、有实力的企业在国际市场自己建立销售渠道。前面谈了第一种方式,华为公司采用的是第三种方式,现在来谈谈第二种方式。
拓展国际市场,需要对国际市场熟悉且国际商场经验丰富的人才。就目前的现状而言,中国广大的企业缺少的正是这类合格的国际人才。特别是产品容易积压的我国中小型企业,更是没有实力自己去养活这类高素质人才,因此,自己“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尚不现实。那么就现阶段而言,建立大型、专业的国际商贸公司代为国内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应该是一个比较可操作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但能非常专业地拓展国际市场,而且能迅速有力地形成规模销售,同时还能避免国内企业在国外市场上的单打独斗,进而避免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恶性竞争。例如,在索尼、松下、丰田、三洋等公司还不是强大品牌的时候,日本的三井、住友、伊腾中之类的专业国际商贸商社,代替了它们及广大的日本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从而使日本企业能静下心来搞产品,充分发挥了资源的优势互补。我认为这一模式完全可以为我们的“走出去”所借鉴。比如说,我国一些老牌的国有贸易公司可以向这个方向发展,而不必在国家放开进出口权限后沉沦下去。日本因为国土狭窄,一方面养成了其民族的狭隘心理,另一方面却养成了他们能抱成一团誓死向国外拓展的民族性格。好的东西总是可以借鉴的。
第二篇 海外的大陆商人——“走出去”的梦想和现实一、知难不难(5)
一个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产品品牌的多少,从一个角度反映了这个民族的素质。一个国家在国际市场的知名产品品牌多了,这个国家自身的品牌也就强大了。“每日经济”有一篇分析文章指出:西方国家的政治家早就明白了有一个经验是不变的:凡是能源短缺的国家都具有攻击性!如果一个国家的攻击性不足,实际就意味着它的攻击能力不够,在这种情况下,那也就根本走不出去。大家可以看看日本,它的攻击性是很强的。这与是否温良恭俭忍让等文化传统没有关系,这是生存问题。相信未来的中国也只能这样。确实,从某种角度看,一个国家在商场的品牌多少;说明了该国的攻击性的强弱。我们确实需要加强攻击性。
继十几年的“国际倒爷”商业模式之后,很多国家发现,当初为他们带来物美价廉商品的中国个体商贩已不再能为他们带来感兴趣的商品,反而为他们的社会治安、移民等方面带来了一些问题。如今,他们可以在美国的沃尔马(WAL…MART)、法国的家乐富(CARREFOUR)、德国的麦得龙(METRO)等一些实现全球采购的大型超市中照样能买到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并且心里踏实,产品质量有保证。于是,国际市场上对中国个体商贩加以限制、清理、不欢迎、刁难是必然的。实际上,长期以来,中国个体商贩在国外一直受到不平等经商待遇,这种不平等不但包括商业条件、商业环境的不平等,还包括人格上的不平等。为了生存,在国际市场上能留下来的成千上万的中国个体商贩,都不得不接受了这种“不平等”,甚至对此麻木不仁,逆来顺受。其实,“接受环境”虽然使成千上万的中国个体商贩在国际市场上生存下来了,甚至赚到了钱。但代价也是巨大的。巨大的代价体现在它使整个中国产品降了“格”,使所有中国海外商人都降了“格”,也多多少少影响了国家的形象和中国人的形象,从而使中国产品更难在国际市场形成品牌,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更难上规模。很显然,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国际市场上的中国个体经营商业模式将很快成为历史,因为,他们无论从规模、采购价格、质量、信誉、服务等各个方面都竞争不过实现了全球性采购的零售业巨头。他们注定会越来越不受国际市场的欢迎,所以,不变就是死路一条。那么,国际市场上的中国个体商贩的出路在哪里呢?难道就是被自然淘汰这条路吗?他们被淘汰了,中国造商品是否就应该只有通过跨国公司的全球采购形式,或港台商人的来料加工形式走向国际市场?中国的优质产品、国内知名品牌是不是还上不了国际市场的竞争“台面”,而只能在国内市场厮杀?国内有雄心壮志的老板能带领企业登上国际市场,又该如何培育自己的品牌?还有,一两个国内雄心壮志的老板能在国际市场真正树立起中国国家的形象吗?单打独斗能不能成气候?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是不是仅仅是企业行为?国家在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中的作用在哪里?作用如何发挥?驻外使馆的主要任务仅仅是与当地国搞好政治关系吗?政治关系与经贸关系如何相互促进,拓展国际市场中,到底如何发挥驻外使馆的作用?太多的问题,太多的难点,太多的不确定,太多的风险,太严酷的国际市场,太长的漫漫国际路。所有这一切,我们必须回答,并且要用行动回答。其实,我们已经能够回答这些问题,也知道必须回答这些问题。只是做的还不够。
我国很多产品,可以先从非洲、东欧、亚洲、拉美等不发达国家做起,逐渐形成规模销售,进而树立品牌,花3~5年,走“先抢占不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市场”的道路,然后合围欧、美、日发达国家市场。我国有些质量过硬的产品,当然也可直接搏击欧、美、日发达国家市场,然后铺向全世界。不过一般来说,后一条路会更加艰辛。就华为公司的通信成套设备及国内其它著名家电企业而言,先在不发达国家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