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昌乐大长公主笑道:“托老太后和陛下的福,现袭着一个闲职。孙子媳妇儿倒还没定下,我正为此事发愁呢,今天索性托老太后做主,帮着寻一个好的来。”
老太后拍着尉迟公子的手乐呵呵地笑道:“行!这事儿就包在我身上了!”
明帝的女儿、贺公主的堂姐河南公主几个月前新嫁到尉迟家,附马正是尉迟公子的堂兄尉迟敬。此时,贺公主正和她说着什么悄悄话。忽见尉迟公子进了明阁,不觉怔了怔,却听堂姐在耳边低声说,来者是她夫君的堂弟尉迟佑后,方知刚才在御园哂笑自己箭法的人,原来是姑奶奶的孙子、表兄佑哥哥。
儿时,老姑奶奶长乐大长公主常带着贺公主的这位表兄进宫,在皇祖母老太后的含仁殿里,贺公主也常和他一起玩耍。十多年不见,两下一时竟不认得了。不过细看上去,儿时的眉眼五官倒也没变。想想刚才大长公主说起他小时候爱流鼻涕的事,禁不住望着他捂嘴一笑。
尉迟公子不知贺公主这一笑所为何故,心下早已痴了。
他分别见过叱奴太后、祖母大长公母和姑姥娘阳平公主后,任由老太后拉着手儿不住地夸着,然耳听太后和祖母、姑姥娘说着闲话,眼睛却不时地朝贺公主和河南公主两人站的这地儿望着。尉迟公子耳见贺公主似有些心神不定的样子,不时探头朝窗外瞅。待他又回答了老太后几句什么话,再拿眼去寻时,那边此时只剩下了嫂嫂河南公主,贺公主早没了人影儿了。
少林方丈(第二十一章)(4)
尉迟公子在人群中睃巡了几番,依旧不见公主的影子,一颗心如被人摘走似的,一下子虚落得发慌起来。长这么大,他也不记得这个世上还有什么能令他如此涩楚怅惘又拂之不去的东西……
尉迟公子怅然若失地一路离开皇宫御苑回到了自家府上后,直到此时,一直以为自己活在这个世上已无所不备的尉迟公子,发觉自己竟是如此的微不足道。就连自己的四品闲职,
也不过是仗了父亲和祖父的功勋才被特别恩敕的。始终没有为大周朝廷、为陛下的江山社稷做过任何一丁点儿的事情。
一向淡看功名的尉迟公子,突然萌生了对功名的强烈渴望和建功立业的雄心抱负。他决定离开生活了近二十年的公府,离开京都繁华之地、温柔之乡。
当尉迟公子对父亲和叔父挑明要随叔父南下蜀秦的心迹后,尉迟迥和尉迟纲意外之余,倒也颇为高兴。尉迟家虽三代皇亲,然而子孙却多是靠自己的实力和文功武卫获得官爵的。家里也只有这一个儿子是在京城府上安享富贵。
然而,只因尉迟家的男丁多是朝廷武将,成年在外浴血沙场,死生难测。这个小儿子又一直被祖母格外宠爱,虽无作为,毕竟能常年守在家中给老人家一些慰藉。所以众人对他的整日嬉游于教坊酒肆,放浪于声色犬马的做为,倒也从没有苛责过什么。如今他自己突然提出要从军离京,尉迟老兄弟两人以为,虽说佑儿不曾受过什么苦,然而凭他过人的天资,磨砥一番,也可成为国家朝廷的栋梁之材。于是一同来到后庭与母亲昌乐大长公主相商。
二人再没有料到,大长公主不仅不同意这个小孙子从军,反倒训斥了哥俩一通!说:“我尉迟家的子孙为了大周江山,打仗的打仗、戍边的戍边,有死的有伤的,也有虽活着却也是三年五年也难得见上一面的,我从没拦着过谁、怨过谁。如今我身边只剩下这一个小孙子了,我留在身边,不定哪天我伸腿了,就算一时你们都不在床边灵前,只要看着他在我身边替你们守着我也知足了,也能阖眼去见你们那早死老爹了……”
老公主说完禁不住悲泣起来。
尉迟兄弟见老母伤心,一齐跪下劝说起来。尉迟兄弟早年丧父,母亲昌乐大长公主不肯改嫁。从此母子相依一晃多年。
尉迟兄弟成人后也颇知孝敬母亲,就算人在远边,凡得了什么新鲜物,能送回京城府上的,总要设法送到京城请老娘尝尝见见。如今,见老太太如此拚命阻拦,两人谁还敢答应带尉迟公子离京从戎?
众人却没有料到,尉迟公子竟是铁了心,说如果父兄不肯收留他的话,他便去投奔别的将军麾下,就是独自一人到西北要塞、敌国边地的军中也在所不惜。
大长公主和众人在一起揣摩了好几天,怎么也猜不出这个从不重功名、只知嬉游的小孙子,为何突然之间执意要出征打仗、建功立业起来?
大长公主派人细细察访起来,问尉迟公近日心绪可有什么不对头的?后来从跟公子的一个小子说,元宵节那天,公子从宫中带回了一把弓箭。从此常常喜欢一个人抱着箭久久地发楞。一天那小子不小心把箭碰掉在地上,公子大发雷霆说这把箭是宇文贺公主用过的,摔坏了拿命也难抵。
小子又说,跟公子这么多年了,什么宝贝他这般看重过?什么时候又见他发过这么大的火来?
大长公主觉得这里有些蹊跷。于是派人把箭拿来看看,见箭上刻着“御制”二字,别的也没有瞅出有什么异样来。于是便叫尉迟公子过来,装着无意地一面说话、一面却察看着佑儿的神情:“佑儿,这次我在宫中,乍见你贺妹妹时,竟吃了一惊!怎么出落得仙女似的?真是女大十八变啊!”
尉迟公子闻听此话,怔怔地望着祖母,心想祖母突然提起贺公主来,不知有什么含意?
大长公主又道:“佑儿,你也该定亲了。我有心为你求聘你贺妹妹,不知你意下如何?”
尉迟公子一张脸儿骤然窘得通红,一颗心咚咚地剧跳着,半晌才道:“祖母……孙儿眼下无功无名,不想被人小看。等孙儿凭自己的本领汗马取侯,再求聘贺妹妹不迟。”
大长公主什么都明白了!她乐呵呵地说:“咳!真真一个痴心的孙儿!我尉迟家可是附马世家啊!凭我们尉迟家的家势根底,凭我孙子的相貌人品,哪里辱没了她宇文贺?你却偏偏舍近求远!等我明天就去宫里,直接找老太后为你求聘贺公主!”
尉迟公子忙阻拦道:“祖母,如此,只怕别人会说孙儿有攀附之心!”
大长公主哪里肯听?
当下就令家人备好武帝亲政后赏赐自己的九命一品公主大轿,着了一品礼服立马动身进宫,径直来到掖宫含仁殿觐见叱奴老太后。
姑嫂二人寒喧了一番,大长公主也不拐弯抹角,当下就把事情说了一番。
姑嫂二人一位是大周的皇太后,一位是大周的大长公主,姑嫂二人私交又一向甚好。一个是你的嫡亲孙子,未曾聘娶;一个是我的嫡亲孙女,而且双方都没有定下人家。老太后又是刚刚见过那尉迟公子,心下已经见爱,见大长公主亲自来提亲,以后亲上加亲地,又岂有不乐意之理?
两位老太太主意笃定后,老太后着人把武帝叫来说了此事。武帝元宵节那天在看台上也亲见了尉迟公子的骑射之术和英姿,心下也以为没有不妥之理。但却未敢答应太后。推说皇室诸王和公主的亲事都要通过朝议方可最后定夺。
少林方丈(第二十一章)(5)
但毕竟要促成这桩婚事的,一个是自己的母后,一个是姑妈大长公主,武帝也没敢推托得太久,太后又催了两次,武帝便把齐王、赵王,陈王、滕王几位弟弟,加上宇文孝伯、王轨等亲腹召到殿上议定。
在公主和尉迟佑的这门亲事上,因尉迟家族本身就是世代附马世家,又与齐王、窦炽、杨坚皆无大的积怨,故而诸王和大臣倒也俱都乐意成全。
只是武帝仍旧还有些顾虑:陛下和尉迟两家皆是胡人,按前朝大魏以来的祖制,两家的子女首先应考虑与汉族中的大姓通婚,只有汉族世家子弟中没有合适人选时,才能考虑鲜卑本族中择婚。
孝伯奏道:“陛下,虽说自鲜卑入主中夏以来,为了天下的长久稳定和睦,自前朝孝文帝起,他本人就率先娶了汉姓女子做皇后,接着又令自己的子弟和鲜卑贵族全都娶汉姓女子为妻,并且禁说胡语、禁穿胡服。后来,就连婚丧嫁娶也都依循了中夏汉人的礼仪习俗。迄今百年以来,其实当今大周朝廷诸公当中,又有谁能真正说得清自己身上究竟有几分是汉人血缘、几分又是胡人后裔的?”
齐王道:“陛下,尉迟家世代功勋。尉迟公子虽无功绩,却文武过人、仪貌超群,如今小小年纪,又代尉迟父兄十数人孝敬皇姑母大长公主,使父兄安心守疆,其孝义可嘉!”
长孙览也道:“陛下,虽说按朝廷规制,王公子孙除嗣袭之外,未有功勋者不得晋为上品的,但尉迟父兄十数人征讨南乱、平定蜀地、治理秦川数有大功,故请陛下以此再加封一位子弟,以示圣眷。”
众臣皆随声附和。
于是,尉迟公子从四品闲职晋为从三品辅国将军之职、西都郡公的爵位。同时诏命尉迟佑留守京城,协助堂兄尉迟运总宿皇宫兵马诸务。
少林方丈(第二十二章)(1)
当着了一身裉了色的宫服的贺公主来到翰成面前时,翰成大吃一惊:出了什么大事?怎么这才几天未见,一个活泼泼的贺妹妹竟成了这样儿?
元宵节刚过,贺公主便被母亲带来的一个意外消息震惊了:父皇已经和朝中众大臣议定把自己聘与大司马尉迟迥的儿子尉迟公子为妻!
贺公主似被人砸了一棍,呆在那里半晌说不出话来。稍顷,突然长跪在母亲面前失声痛哭起来!因满腹心思无法明说,竟是越哭越痛,任凭母亲怎么问、怎么哄,始终说不出一个字来。
李娘娘甚是诧异:女儿长这么大,除了陛下要她去突厥和亲那次,还从未见她在自己面前如此痛哭过!就是那次突厥逼亲之时,公主还敢拚死反抗,也能说出为何不肯嫁突厥太子的原故。这次为何只是痛哭如此,却说不出原故来?
娘娘一边拉她起身,一边劝慰道:“女儿快起来!女儿如此伤心所为何故?这次你父皇不是把你远嫁它国,而是三代王公、附马世家的尉迟府上。女儿自小与佑公子也曾相识,元宵节那天又见过他,无论学识相貌还是骑射武功样样过人。这样的人物,女儿还看不上么?”
因见公主仍旧悲咽不已,李娘娘更是惊愕不解了:“女儿,为了你,朝廷又格外晋他为三品武职,将来效力朝廷,自然还有机会晋升。依娘看来,这门亲事并什么无不妥之处,我儿何故竟致烦痛如此?”
末了,在李妃的细心盘问下,公主终于吞吞吐吐地说出了自己的心事。不料娘娘闻听大惊失色:“天哪!这如何了得?你……你竟忘了你是大周公主了么?尉迟公子哪一点不比那个奶娘的儿子强啊?你竟敢……”
“凭他是神仙圣人,女儿此生非周家不嫁!”
“休得胡说!我儿莫非糊涂了不成?漫说你是堂堂的大周国公主了,就算一般皇族子女的婚嫁,也必得为听命朝廷的。就算没有尉迟家,你父皇也自会把你嫁到别的家势显赫、数代王公之家的子弟。哪里会允许你嫁一介寒门子弟、宫中仆妇的儿子啊?!”娘娘又气又急地流泪劝说公主。
“母亲,翰成哥虽出身平民,却是文功武卫过人之人。不仅谙知兵法、勇威过人,还建下大功,并曾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