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说:〃分任务时先这样分,女同学若嫌少干得快,你们干完了来支援男同学不一样吗?〃
〃大家去了以后先挖坑,每个组的组长负责先检查坑够不够尺寸,合格了,再往里栽树。栽树的程序知道吗?〃我问。
〃知道,根须分开,埋土,一踩二提三浇水。〃
〃水不用大家浇,园林处统一浇,咱们一定注意坑要挖得够大,埋土的时候根须散开,埋一层,踩一层,用力适当。咱们听说过盖房子是百年大计,咱们栽的树,立在那也是十几年不动,甚至活上百年、几百年。咱们把树一行行地编好号,谁栽的几号树,共多少棵,半年、一年、几年以后,咱们多次来看成活率。〃
同学们下午两点钟兴致勃勃地来到工地,迅速分好了自己承包的60或40棵树的位置,热火朝天地展开了竞赛。湖心公园岸边,空气本来很凉爽,但有几名同学汗水已浸透了衣衫。力气大的同学不到两小时已栽完了60棵,同学们互相支援,两个半小时,任务全部完成。园林处负责验收的同志来检查,横看竖看,行距棵距均匀,整齐,每棵树都正直。往上拽一拽,不动;往侧面扳一扳,不歪。负责同志跟我说:〃你们学校干得最快,栽得最整齐,最结实。〃
同学们听了,互相传递着这喜人的检查结果。有同学说:〃他们如果知道完成这么多任务只来了我们一个班级,就更满意了。〃
今年暑假前,我们全班领取了往学校小花园内运土的任务。同学们问怎么干,我向大家介绍以前几届学生劳动不吃〃大锅饭〃的做法。同学们纷纷提出具体的建议,谁挖土,谁运土,每个组应怎样分配挖土、运土的位置。事先规定每人定额50盆。极有力气的张军同学非要突破定额,他找了一副担子,一人顶两人,完成了90盆。赵伟同学也不甘示弱,他膀大腰圆,个子高,力气大,端一盆觉得不尽兴,自己将两个盆摞在一起,最多时竟装了3盆摞在一起,端起来跑。一边跑,别人还替他数着:〃赵伟,这趟已115盆了!〃由于目标明确,数量清楚,能力差的也不甘心完不成任务,能力强的呢,超额完成了任务。有明确的数量互相比着,激发了劳动积极性。
平时班级劳动,包括大扫除,我都努力做到计划明确,分工具体,数量清楚,质量可比。
大锅饭害苦了我们这个国家,一定要让学生从学生时代起就和大锅饭告别,从小学会劳动前制订计划,明确责任,落实数量,提高效率。
十 大扫除15分钟结束
一天,学校广播紧急通知:明天市里有关部门要利用我们星期天休息的时间,占用我们的教室进行招干考试,下午各个班级可以用两节自习课的时间进行大清扫。
那天下午,我没有外出,在教室里写材料,后来听到各个班都开始搬桌椅大扫除了,就问生活委员尤亮:
〃咱们班怎么按兵不动呀?〃
〃老师,咱们班用不着两节课。咱们离水房近,大家分工又很具体,等别的班干一节课咱们再干也来得及。〃
〃咱班大扫除,一次需要多长时间?〃我问。
〃15分钟就能完成任务。〃
〃哪能那么快?〃
〃老师您不信,咱就试试看,您用手表计时,我指挥。〃
他走到前面,站上讲台,说:〃同学们请注意,我们马上要开始大扫除。这次老师要看咱们的效率,我说预备起,大家开始干,15分钟以后,老师和我检查,看谁承包的部位不合格。〃
生活委员一声令下,大家立即奔向自己承包的岗位。
我们班学生大扫除的任务都是固定的,谁承包什么任务,由自己报,然后生活委员再分配。
南面的6个大窗户,每个窗户两个人;北面8个小一些的窗户,每人承包1个。谁包哪个窗户便从入学包到毕业,如南面西数第一窗,内外8扇共24块玻璃,其中西面的12块玻璃归邵迎新同学,那么她就一直负责擦这12块玻璃,平时也负责保护这12块玻璃。大扫除开始,她用不着考虑别人,只一心一意完成自己这12块玻璃的任务就行了。
别人也是这样。教室共有6个门,分别包给3名同学。侯耀芳同学负责的是走廊的两个门共4扇,扫除开始,她便立即擦这4扇门。
其余同学,承包黑板的,承包讲桌的,承包四壁的,承包灯具的,承包打水的,承包拖地面的,承包擦暖气片的,承包风琴的,承包壁报的,承包教室外面分管区的,凡有一样活,必有一人承包,大家都争先恐后地为尽快尽好地完成自己的任务而努力实干。
生活委员是总指挥,他不时提醒某个部位上次检查出了什么漏洞应加以注意,有五六名同学跟在他的后面要任务。原来,这几名同学没有具体工作,叫做〃待业青年〃。不是应该人人有事做吗?为什么还要有〃待业青年〃?生活委员也很有头脑,说这叫弹性原则。如果每个人都安排了满额工作,那么大型劳动时就难以应付失误。有时,某个同学病了怎么办?有时,某个工作环节因工具或特殊原因窝工了怎么办?没有待业的,没有富余人员,只好大家都干完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再去突击。某个缺席人的任务虽少,但大家插不上手,最终还是一个完成任务的同学去承担病号的任务,这就等于全班同学等待一个人,全班同学的劳动时间都延长了一倍。手头有了机动人员,事情就好办多了,有三四个人缺席,他们便可临时顶替,哪一处窝了工,他们可以上去突击。没人缺席,没人窝工,他们便担任临时检查员、质量评比员。
我暗暗佩服生活委员的管理能力。不知不觉,时间过去了12分钟,不少同学已完成了任务等着检查了。15分钟后,同学们各就各位,回到自己的座位埋头上起自习来,尤亮请我检查。
我摸摸两层窗户之间的缝隙,很干净。再蹲下往走廊后边的暖气片下边接头处去摸,也没有一点灰尘。门框顶上,分管区角落,黑板粉笔槽内,荧光灯管的上部,都没挑出毛病。
最后,我朝着教室前面的讲桌走去。这个讲桌较大,同大剧场内的讲桌一样,结构较复杂,正立面是弧形和矩形组成的图案;顶部有挡板,还有隔板;背面,上部是3个抽屉,两端还有两个窄窄的小柜。正面、上面与两侧不容易有漏洞,抽屉和小柜内能没有灰尘吗?我打开小柜,胳膊使劲往里伸,柜角没有灰尘,再抽出抽屉,很挑剔地将抽屉翻过来,摸底部的角落,也没发现灰尘。我不得不佩服学生的劳动效率。
这样较复杂的备品,承包者也只是一个人:黄书兵。她从入学就开始承包擦这个大讲桌,擦时带什么工具,第一遍先擦哪里,从上到下,还是从内到外,哪个部位容易被人查出漏洞来,她早已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
现代化大生产的特点就是专业化程度高。专业化程度越高,熟练程度就越高,劳动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学生从小承包任务,增强了责任感,减少了劳动时当场分配任务的互相推诿现象或互相攀比现象,节省了重复分配劳动任务的时间,提高了完成所承包任务的熟练程度,不仅提高了劳动效率,也有利于他们将来走向专业化较强的现代社会。
第八章 三言两语谈育人·日记摘抄(228则)
对于教师的职业有两句经典的座右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对这两句话的理解是作为一般的教师,追求学高可能是勉为其难,做到身正一定要全力以赴。〃以德治教〃,身教重于言教是教师必须时刻牢记在心,实践在身的。
一 战胜自我·超越自我(26则)
△与其将希望寄托在客观条件的改变上,不如将希望寄托于挖掘自身潜能上。
△不能否认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内部变化的巨大促进作用,但作为内部条件的一方,更重要的力量当然是应该用在改变自身素质上。这样用力气才更有实效,才能少一点唯条件论,少一点牢骚和失望。
△改变自我,天高地阔;埋怨环境,天昏地暗。
△抽打自己的鞭子要掌握在自己手里,即所谓〃高悬鞭策自警〃。
△有毅力的人,能变不可能为可能;没毅力的人,能变可能为不可能。杰出人物之所以杰出,是因为他们做出了别人认为不可能办到的事情。
△人如果学会了驾驭自己的智力,驾驭自己的认识,驾驭自己的感情,他就从一个自在的人变成自为的人了。
△人的各种欲念时时在头脑中争先恐后地显示着自己,最终强战胜弱。势均力敌时,则由意志来裁决。也有时坚强的意志出来抑强扶弱。
△荣誉是动力,也是羁绊,是担子,也是包袱,全看人们怎样对待它。
△矛盾、麻烦是进步的障碍,但也是进步的阶梯。
△多吃苦,干实事,尊重人,工作起来就有乐趣。
△工作可以是精神寄托,是精神生活的需要,也可以是谋生的手段,是物质生活的需要。以前者的态度对待工作的,工作能创造奇迹;两者兼而有之的,工作能有成绩。仅以后者为工作终极目的的,不仅工作少乐趣,不仅会陷在钱眼里难自拔,工作也难出好成绩。
△人生的航船驶在生活的海洋之中,风浪是家常便饭。愉快幸福与否,不在于有无风浪,而在于征服风浪能力的强弱。强者幸福愉快,弱者痛苦悲哀。
△人要想不背叛自己,就得制定符合实际的计划,强化检查措施,加大检查力度,并不时研究自己执行计划的情况,定期对计划加以调整,不使任务量过紧或过松。
?摇?摇△我们常常想,这件工作呆一会再干吧!这篇文章明天再写吧!这件好事能拖几天就拖几天吧!
但我们却很少想,这个气待一会儿再生吧!这点牢骚明天再发吧!这点忧虑能拖几天就拖几天再忧虑吧!
△人真正的幸福和愉快的感觉是什么?就是能战胜自己某些狭隘东西的感觉。
△人来自动物界的事实决定了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动物性,这就决定了人永远要和自己的惰性作斗争,永远需要战胜自己的阴暗面。人最强烈的、最持久的幸福感就是征服自己惰性之后产生的幸福感。
△有作为的人,每天都在塑造着新我,每天都从一个新的角度去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设计自我。他的心灵像电闪雷鸣,不断放射出新的光芒和声音。
懦夫每天都在重复着自己昨天的言行,因循守旧,像一层厚厚的土,深深掩埋着他的才能,他只是在这土的下面叹息、抱怨。
△人都有喜欢变化、喜欢新奇的心理。人生活于变化之中、新奇之中,才更爱生活,更爱工作。
△人应该学会自我更新,今天的我应该比昨天的我有新的发现、新的认识、新的能力。我新了,世界在我的眼里就新了。
△用心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思想火花,及时加以拍摄。不要非得成为一篇,也无需前后连贯,只要它新奇,为平日所未有就行。
△新奇的思想像流星,能划破思想沉闷的夜空。对习惯于沉闷守旧的人来说,它无关紧要,也无需捕捉。而对于想要创新、想要战胜自己的人,就非要增强捕捉思维流星的本领不可。
△人对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