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女士抱着外孙刚出街口,就与敌军相遇,家丁们顷刻间被解除武装,从来只会执笔的谢女士干脆拿起钢刀亲自搏杀,虽然后来还是被敌军给捉住了,不过手拿钢刀的谢女士也着实让对手惊慕不已。敌军把她和她的小外孙推到孙恩跟前,望着这个刚杀了她丈夫儿子的大仇人,谢女士侃侃陈词,痛则叛军。也不知道谢道韫以一种怎样的威慑,把孙恩这个杀人不眨眼的魔王弄得冷汗直冒,下令暂时把她推到一边。
不过,孙恩先生对杀小朋友一向兴趣盎然,不肯放过她的小外孙刘涛,不知道谢女士又是怎么一番慷慨陈词,奇迹再次发生,孙恩竟然下令放了她们祖孙二人。据说谢女士当时说的是,外孙姓刘,不是谢家人也不是王家人,你要是痛恨这两大家族,你就杀我吧,别伤害孩子。估计这份为了孩子舍弃自己性命的伟大母爱,把孙恩感动了吧。
读史至此我想起苏轼对大丈夫的定义,“骤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谢道韫一个小女子居然有这样的大丈夫风范,实在是让无数自称男子汉的帅哥或者衰哥们汗颜。
谢道韫不仅才华横溢,临危不乱,而且在对待男女关系上,更是让当时的人们折服。谢道韫在死了丈夫寡居在家的时候,有位叫刘柳的大人物(会稽太守,相当于现在省长一级的官员)久慕谢女士的才名,专程到她家求见。即使在思想开通的今天,一个有身份的男人明晃晃地打着仰慕的名义到寡妇家做客,不被人笑骂脑袋有毛病就是被人戳烂了脊梁骨,回家还免不了要和母老虎格斗一番。而谢道韫也是久闻刘柳的才气,粉黛不施,素衣素袍,坦然出来和刘柳相见。两个人见面的场面,按常理应该是人们最感兴趣的,可是史书没有全程记录、跟踪采访,连包打听刘义庆先生也只记载刘柳先生出门后的感叹“瞻察言气,已经是让人心形俱服” 。
行了,只此一句,足以让后世人领略谢女士的风采了。
谢道韫的后半生写了不少诗文,汇编成集,流传后世,无一篇不脍炙人口。相比同样是未亡人的女文人李清照,谢女士的胸襟气度就宽广许多了。李清照的作品虽然以愁为基调,却局限于自身。而谢女士的愁情,却是沧桑沉郁,直指人心的,有对自己命运的哀叹,更有烽火硝烟中芸芸众生的悲怆。
从这些载入史册的事迹,这些载入史册的诗篇,我们不难想象,谢道韫不仅倾倒了当时的人,更是倾倒了后世的人。而这样的倾城倾国,还怕色衰而爱驰吗?
第一部分 千年美色第3章 两对姊妹花(1)
现在,隆重推出历史上著名的两姐妹,她们都是绝对的美女,却命运大不相同。有生不如死的也有无家可归的,有随波逐流以至死于非命的,也有坚持抗争终于获得幸福的。这两对姊妹花就是春秋时期齐国的文姜和宣姜,南北朝时的乐昌公主和宣华夫人。
这四位美女的相同之处就是她们都是公主。以前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要把皇帝的女儿叫公主,后来翻看一些野史,才算是弄明白了。原来天子的女儿“由公侯主持婚礼”,简称公
主。不过文姜和宣姜并不是天子的女儿,而是诸侯的女儿,而且,当时周天子的女儿称为“王姬”,真不知道她们两个应该怎么称呼。不过《史记》(《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公叔为相,尚魏公主”)将诸侯的女儿都称为公主,后世人也就用不着讲究许多了。
汉代以来,“公主”就成为皇帝女儿的通称;皇帝的姐妹称为“长公主”、皇帝的姑妈称为“大长公主”。
王莽篡汉,为了以示不同,把“公主”的称呼改为“室主”,说是恢复古制。但是这个“古制”到底怎么个说道,一时说不清楚,也就不说了。
宋朝时,书法家兼画家皇帝宋徽宗赵佶曾经有一段时间学周朝的样子,把“公主”改成“帝姬”。他儿子宋高宗赵构,就是杀岳飞的那位,嫌叫着不顺口,又恢复了“公主”的旧称。
最复杂的公主称呼恐怕数清朝,同是皇帝的女儿,因为她妈的地位不同,所以称呼也不同:皇后的女儿是“固伦公主”;妃嫔的女儿称“和硕公主”。如固伦某某公主,某某就是公主的名字。至于其他皇族的女儿,就统称为“格格”了,并且根据她爹的地位高低,又分了五等。乾隆封小燕子做还珠格格,说明他早就知道小燕子不是他亲生女儿了。
回到主题,先介绍齐国的两位公主。春秋时齐国,也就是现在的山东境内,出了两个美丽的公主。记得前文提到的妹喜好像也是山东人,看来山东的美女不少。这两个漂亮公主就是齐僖公的女儿,虽然史书里没记载她们的名字,怎么史书总忘记记载女人的名字啊。但是她们的爹姓姜,是姜太公的后人,所以,我们至少还能知道她们姓什么。
两姊妹中的姐姐嫁给了卫宣公; 被称为宣姜; 妹妹被称为文姜; 嫁给了鲁恒公。虽然这两桩婚事按当时的话说是门当户对,但是这两姊妹的不幸,却是从婚姻开始的。
宣姜才十五岁,“美”名就世人皆知了。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这诗就是赞美她的。而卫国(现在的河南境内)的太子姬及先生呢,也是英俊潇洒,风度翩翩,“美”名响当当。两个人虽然天各一方,但是也算是倾慕已久。所以,当姬及请他爹卫宣公向齐僖公求婚时,齐僖公欣然应允了这桩婚事。
姜大小姐美丽动人,姬及先生英俊儒雅,如果不出意外,这在当时也算一桩美满婚姻了。问题是,偏偏出了意外。求婚的使者大概觉得虽然太子是绩优股,但没现任国君的权势大吧,为了及时兑现荣华富贵,这位使者竟然对卫宣公说,姜大小姐简直是世间绝色,这样的美女,您老干吗不留着受用呢?
呜呼,可怜的姜大小姐,新婚之夜揭开盖头,相亲时的俊公子变成了陌生的糟老头,身在异乡的姜大小姐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一下子由新娘变成新郎的后妈。而他爹齐僖公,为了政治利益,居然也同意亲家翁降级成女婿。可怜啊,贵为公主,其实也不过是交易中的筹码而已。
更倒霉的是,女人就是被强暴也有可能怀孕。姜大小姐很快就怀孕了,并且接连生下两个儿子。女人可以不爱男人,但绝对不会不爱自己的骨肉。做了母亲的姜大小姐开始为自己孩子的命运担忧,以前的意中人姬及先生,成了她两个孩子最大的威胁。
姜大小姐的小儿子姬朔,可能有造谣生事的爱好,有天他对自己的母亲说,大哥从来就没忘记夺妻之恨,他说他早晚要把我们母子仨一块收拾掉。
姜大小姐只好去求助于卫宣公,老东西不知道是顺应当时杀子弑父的潮流还是自作多情讨好姜大小姐,居然告诉她,已经安排好杀手做掉姬及了。
姜大小姐尽管害怕姬及当上国君后收拾自己的两个孩子,但是也不愿意姬及就这样死去。毕竟,他是那姜大小姐最值得怀念的初恋。于是,姜大小姐赶紧派大儿子姬寿去给姬及报信。哪知道糊涂的杀手把两个人一起干掉了。一夜间失去了心爱的儿子和曾经的恋人,这对姜大小姐来说,比痛彻心肺还要痛苦。《诗经》二子乘舟说的就是姜大小姐的对两个“儿子”的思念。“二子乘舟,泛泛其景,愿言思子,中心养养。二子乘舟,泛泛其逝。愿言思子,不瑕有害。”
从此,姜大小姐整个人都变傻了,只想早点死了算了,可是那个喜欢惹事的小儿子姬朔,实在让人牵挂。这个姬朔也实在是个混账,两个哥哥死后,卫宣公也跟着呜呼哀哉了,他拣了个大便宜,当上国君,姜大小姐也成了卫国一位木头人般的太后。
可是姬朔根本就不是当国君的料,没多久就被卫国的贵族们赶回了齐国他姥姥家,逃跑时居然连他母亲的死活都懒得管了。姜大小姐落在卫国贵族的手里,她请求贵族们杀了她,可贵族们不敢。虽然当时姜大小姐的爹齐僖公早跟他女婿卫宣公在阴曹地府里谈心去了,但姜大小姐的哥哥,现任的齐国国君齐襄公姜诸儿,可不是个好惹的主。
第一部分 千年美色第3章 两对姊妹花(2)
事已至此,如何处置姜大小姐是个难题,送回齐国吧,姜诸儿和姜二小姐闹的正欢,不想让姜大小姐回去碍事。留在卫国吧,卫国的贵族们可不想认这个太后。
倒是姜诸儿记忆力惊人,他不知怎么想起当初自己的妹妹好像是应该嫁给姬及的,既然姬及死了,那就让她嫁给姬及的弟弟姬顽吧。姬顽先生迫于齐国的势力,只好迎娶姜大小姐,美其名曰完成哥哥未了的心愿。
可怜的姜大小姐啊,有家不能回,想死又死不成,被人强行拖进洞房。此后,姜大小姐像一具躯壳,死于何年,史书忘了记载。
心如已灰之木,身似不系之舟,这话用于形容姜大小姐最后的几十年岁月,是再恰当不过的了。这个弱女子,就像汪洋中的一条孤舟,任无情的风雨摆布着。是命运在捉弄她,还是身边的人在捉弄她?
姜大小姐的故事讲完了,现在轮到姜二小姐了。姜二小姐史称文姜,既然她姐姐是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她自然也不会逊色了,而且姜二小姐和她姐姐一样,在婚姻上也不顺心。姜二小姐最心仪的郑国太子姬忽先生,不知道是听谁的挑唆,认为“齐大非偶”(齐国势力太大,得罪不得,娶他们家的小姐,不能找小老婆不说,还可能因为夫妻矛盾惹祸上身),竟然撕毁了和姜二小姐的婚约。这对姜二小姐来说可是不小的打击,堂堂齐国公主,而且还是貌美如花,竟然遭到退婚,真是没面子。窝囊透顶,气恼不已,但又能怎么样呢!长久的心情抑郁,逐渐转变成为自怨自艾和顾影自怜,甚至产生了一种歇斯底里的自我摧残心态。姜二小姐后来不顾人言,我行我素的做法可能跟这种心态有关。
为了找回面子,姜二小姐匆匆嫁给了鲁桓公。倒霉的是鲁桓公却是个不懂得欣赏的人物,了无生趣的姜二小姐只好经常回娘家寻找当公主时的快乐。可是她的异母哥哥姜诸儿,却是个有名的酒色之徒。也不知道是当时的人喜欢制造八卦新闻还是确有其事,人们传言姜二小姐和她哥哥有一腿。
不过姜诸儿也一直没明媒正娶过那位诸侯家的小姐,或许就是怕娶了诸侯家的小姐,妨碍他和姜二小姐谈心吧。唯一陪伴他时间长点的就是连妃。后来连妃因为长期得不到扶正,失望之极,干脆勾结大臣把姜诸儿给杀了,立了一个听话的国君,当上了太后。喜欢玩弄女人感情的男士请注意了,别乐极生悲引火自焚。
至于姜二小姐到底和她的异母哥哥有没有乱伦,已是件说不清楚的事了,反正那时候男女授受不亲,一男一女多说两句话都会让别人以为他们不轨,更何况头脑简单的姜二小姐经常和哥哥乘坐一辆马车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