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德兰姆姆收下29分钱时,惊喜地看到,拘谨的乞丐竟然笑了,而且笑得那么开心,那么满足,那么灿烂。
德兰姆姆想:“这个穷苦的乞丐,在炽热的太阳底下,在高温下,乞讨了整整一天,才讨到29分钱,却全数奉献出来。29分钱虽然微不足道,但其中饱含着无价的爱心。”
后来,德兰姆姆在多次演讲中说到:“穷人没有钱,没有地位,但并不缺少互相帮助和体谅的爱心。这正是穷人的伟大之所在。只要真心愿意的话,我们每个人,即使是一个卑微的乞丐,也可以对他人献出爱心,对他人有所帮助。”
摘自《读者》2007年第18期18
最贵重的礼物
苏童
一个囚犯在一次意外中受了重伤,躺在医院的急救室里等待输血。去取血的救护车却迟迟未归,囚犯奄奄一息,在场的医护人员及监狱有关人员都焦急万分。这时,一个年轻的警察,伸出还略显瘦弱的手臂,对医生说:“快抽我的血给他吧,救人要紧。”囚犯的血管里流进了监狱警察的鲜血。奇迹般的,囚犯复活了。
这个囚犯也很年轻,他也是大学毕业,但却犯了罪,入了狱。就是这名囚犯,在他复活后的5年里,在狱中搞了一项科研项目,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被减了刑。囚犯及囚犯的家属都十分感激那名救他一命的年轻警察。在一个春天的傍晚,下班路上,这名警察,这名管教分队长,被囚犯的家属请到路边的杨树下。
“听说你要结婚了?”囚犯家属问他。
“是,定在7月1日。”警察点头回答。
囚犯家属说,“那年多亏你给他输血,否则,他早没命了……还有,他这几年在里面改造取得了这么好的成绩,还减了刑,这些,都是你帮助的结果……”说着,囚犯家属拿出两枚金灿灿的戒指,往警察手里塞,边塞边说,“这件礼物,是祝贺你结婚的,是我们的一点谢意!请你无论如何要收下……”
警察没有收下那两枚戒指。
其后的许多年里,这名警察,拒绝了不计其数的比金戒指还贵重许多的礼物。几十年后,他退休那天,一个囚犯把一个洁白的信封送给他,囚犯哽咽着说:“队长,我知道您的脾气,您从来不收他人的礼物,但这个礼物,您一定要收下……”
这名警察收下了他平生惟一的一次礼物。囚犯给他的礼物是一个洁白的信封,里面是一张纸条,纸条上的字体很漂亮:“队长,您别退休了,我们这样的人需要您这样的人来改造啊……”
一个普通警察,临到退休那天,还在被人强烈地需要着,这是一种多么巨大的幸福。
“这是我一生中收到的惟一的也是最贵重的礼物!”这名警察对我这么说时,他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这名老警察,是我的一个老同学,他的家里很清贫,但我觉得他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因为他被需要,有机会为别人服务,他活得有价值,千金难买,万金难抵。
《读者》2007年第19期目录
文 苑
·卷 首 语·生命中的三种人蔡 成1
·文 苑·喷壶梁晓声4
诗二首蓉娜·莫里茨 西尔沃斯坦6
石头汤梅子涵8
林中小溪普里什文10
草原因原始而美丽梅家胜32
父亲比约恩斯彻纳·比约恩松52
人 物
·人 物·海瑞(节选)张宏杰25
天才达利的完美爱情坏蓝眼睛40
·名人轶事·名人轶事余世存55
·历史一页·伤口白求恩54
社 会
·杂谈随感·贼光消失的时候林清玄42
消费物质还是消耗心灵北 村20
林肯的鼻子汪曾祺56
从敌人到人狄 马58
大学的诞生曹 静60
·今日话题·走出国门,你的举止文明吗张成 李雅明36
人 生
·人世间·我们乡下的爱情南在南方18
假如没有读书郑俊甫33
咱们的城市诗 秀38
·青年一代·青春中的落落野花麻 宁28
威科特先生的陷阱伊 然46
青春是只骄傲的小狗绝塞明月47
·人生之旅·请让我们回送你一程陈吉琼7
婴儿徐应杰9
在心底举行的默哀仪式潘国萍22
失踪隐 地30
隔壁,对门独 眼57
·两代之间·家乡的老母(外一则)高仓健12
行走在消逝中陆勇强17
母亲的心丁立梅43
·婚姻家庭·爱的照相簿吴若权17
永远的岸(外一则)周国平53
生 活
·心理人生·别伤害了金子般的心何长安20
美与挂碍鲍尔吉·原野31
慷慨的回报伍献卫61
·生活之友·疾病的真相曾志锋48
网络礼节Tony Brisciani50
知 识
·知 识 窗·谁藏了中国的流失国宝李红霞24
“倒”的只能是“楣”郭灿金 张召鹏31
战机型号田 力45
看 世 界
·在 国 外·300年前的黑色“巫女”申赋渔26
政府是可以破产的李子旸49
好莱坞怎样走进科学刘 芳62
点 滴
·漫画与幽默·漫画与幽默 34
·言 论·言论 27
·意 林·舒展灵魂尹玉生11
·补 白·两份名单刘诚尤13
童年不会等待亚瑟·戈登19
行善,也需要智慧赵 畅21
最爱和次爱李碧华23
不准跑的理由感 动25
低保户也快乐流 沙29
等待赵 恺30
我的观察达尔文41
必须面对的真相沈佩君51
我与《梵高传》欧文·斯通59
交 流
·编读往来·短信平台 63
我与《梵高传》
欧文·斯通 常涛 译
1927年春,我在巴黎偶然地接触到温森特·梵高的绘画。当时索尔邦大学有十年轻学生,怂恿我去参观卢森堡画廊。“……去看看温森特的画展吧,这是自从1890年他的小型画展以来第一次较大的展览。1890年那次画展,是他的弟弟提奥在他去世数月之后举办的,后来没有几个月,提奥也与世长辞了。”
画廊的墙上,并排悬挂了大约70到80幅光辉灿烂的油画,都是温森特在阿尔、圣雷米和瓦兹河边的奥维尔画的。对于受过意大利宗教画和巴黎寓意画过多熏陶的我来讲,绘画已经成了一种不能令人激动的艺术。然而,此刻,突然间面对着温森特的这个由色彩、阳光和运动组成的骚动不安的世界,我的确被惊呆了。当我惊诧不已地徘徊于一幅又一幅壮丽辉煌的油画面前时,我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这个如此深切、如此感人地打动了我的心,为我拨开了眼中的迷雾,使我能够把生命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的人是个什么人呢?
详述温森特的生活经历是困难的,因为关于他的文字记载廖寥无几。资料的主要来源就是他写给他弟弟提奥,又由提奥的遗孀乔安娜翻译出版的那些信件,为温森特的一生找到史实依据的唯一逢径,就是追随他的踪迹遍访英国、比利时、荷兰和法国。这是一段值得纪念而又有益的经历,因为当时距温森特37岁早逝才过去40年,他的绝大多数亲友和曾与他有过交往的人依然健在。我肩背旅行袋,走遍了欧洲,住在温森特曾经居住和作画的每一处房屋,跋涉在布拉邦特和法国南部的田野上,寻觅温森特曾经在那里安插画架,把大自然变成不朽艺术的确切地点。
回到纽约,回到格林威治村我的单身公寓,我意识到这样两个实际情况,其一,温森特的一生,是最为悲惨然而成就辉煌的一生:其二,年仅26岁、毫无写作经验的我,对于胜任写作温森特的故事来说,是太年轻了。
但是……没人愿意做这件事,我不能拒绝这个艰巨的工作。我已经被温森特的生活经历迷住了。尽管能力有限,我知道。我将会忠实地表现他那非凡的才能,并且设身处地地去写,那就能使读者读来如历其境,深入到温森特的心灵、思想和灵魂之中。
我是用六个月的时间四易其稿写成《对生活的渴求》(中译本名为《梵高传》)的。在此后三年中,这部手稿被美国的17家大出版社一一拒绝,其理由则总是如出一辙:
“您怎么可以要求我们,让正处于萧条时期的美国公众,接受这个关于一位默默无闻的荷兰画家的故事呢?”
1934年,手稿终于在删减了十分之一后,为美国一家老出版社的小分社接受。在出版的即日,我曾试向出版社负责人表示谢意。他神情忧部地回答:“我们印了五千册。我们还在求神保佑。”
他求的那个神算走求对了。据最近的统计,《对生活的渴求》已经被翻译成80种文字,现已铺出大约2500万册。
(万萍摘自北京出版杜《梵高传》一书)
必须面对的真相
沈佩君
亲爱的孩子,恭喜你考上大学。三十年前大学录取率不到一成时,“大学生”三个字让人肃然起敬;但在录取率往百分百飙升的今天,不管你每科平均不到12分或超过88分,你们都叫“大学生”,何其幸运!
学历在贬值,你一定听过这句顺口溜:“博士多如狗,硕士不如狗,学士在遛狗”。当你毕业想投入职场时,会发现饭碗这样少、薪水这样少,跟你一样叫大学生的人却这样多,考清洁工比考大学还难,这是事实。
有点残忍,是吗?看看大陆跟你一样年纪的孩子,每年考生1000万人,录取率五成多,考题比我们难得多,压力也大得多。但为脱贫,他们的成就动机像沸腾的水。也许你会说,台湾是台湾,内地是内地。孩子,政客可以这样说,他要的是选票;但你不能这样说,因为这是你的人生。
你必须知道世界的真相,世界地图不是只有台湾。你在台湾看到的地图,都把台湾画得太大,那是失真的比例。真正的地图里,台湾小到几乎看不见,所以你必须更有竞争力,让人家看到你。这不是跑到联合国前拉拉布条、喊喊口号就可办到。
读读《世界是平的》这本书,教科书不会教你这些,考试也不会考。但你必须知道,你未来的对手不仅是大陆每年以500万增加的大学毕业生,还有更多的印度人。他们不需要到台湾来跟你抢工作,工作自然会长脚,透过有形的迁厂、无形的网络走出去。因为他们工资很便宜,因为他们一路过关斩将拼过千百万人,他们更有竞争力。
一位智者说:“世界不仅是平的,两岸更是斜的。”大陆像块磁铁,吸住全球资源、人才、巿场。台湾越在“状况外”,状况越严重,这不是意识形态的问题,这是全球化浪潮下台湾最深的悲哀。
亲爱的孩子,考上大学只是开始。恭喜你拿到世界竞技场的门票,但你不是观众,你是必须上场和狮子肉搏的格斗士。你准备好了吗?
我的观察
'英'达尔文 毕黎 译
少年时期起,我就抱有极强烈的愿望,想去了解或说明自己观察到的事物,也就是说,想把一切事物都分门别类,归纳到某些普适的法则中。所有这些错综复杂的因果关系,曾培养了我的一种耐心,能够在悠长的岁月中,对任何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进行执著的思考。对于别人的论断,我并不轻易听信,盲目遵从。我始终努力保持自己的思想自由,以便一旦事实明显地相左于我深爱的任何假说时,马上就放弃这个假说。的确,我只能照此办法去行动,别无他径可选择。因为我记得,凡是初次建立的假说,经过一段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