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当于当时石油年产量的近一半。
面对能源短缺的现状,更加有效地利用石油,已经成为摆在国人面前的严峻考验。
且不说毛泽东同志早在30年前就提出“节约闹革命”的口号。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问题愈发显得迫切。在2004年10月12日的中国可持续发展矿产资源战略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强调,不能走过量消耗自然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矿产资源的老路,要把节约放在首位,全面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位领导曾讲过一个故事。中国去印度的一个高级访问团,在被主人引到会见室时,会见室里黑咕隆咚。坐定后,才打开小灯,而当会谈正式宣布开始,才打开主灯。印度能源供应十分紧张,但珍惜程度可见一斑。而在中国,长流水、长明灯等已经司空见惯。走进大的写字楼,炎炎夏日,空调保持室内恒温,城市街道亮化工程等风靡各地,都带来了能源的大量浪费。
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在能源效率、单位产品能耗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其一,我国产品能耗高。中国主要用能产品的单位产品能耗比发达国家高25%—90%,加权平均高40%左右。例如,我国火电厂供电煤耗为每千瓦时404克标准煤,国际先进水平为317克;我国每吨钢可比能耗平均为966公斤标准煤,国际先进水平是656公斤标准煤,我国国内企业主要耗能产品的单耗,落后的与先进的相差1—4倍。
其二,产值能耗高。中国的产值能耗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我国每公斤标准煤能源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仅为0。36美元,而日本为5。58美元,法国为3。24美元,韩国为1。56美元,印度为0。72美元,世界平均值为1。86美元。节能潜力巨大。有专家说,我国工业产品能源、原材料的消耗占企业生产成本的75%左右,若降低1个百分点,就能取得100多亿元的效益。甚至有专家说,如果我们能达到印度的降耗节能水平,目前国内生产的1。7亿吨石油,几乎可以满足国民经济生产的需要。
其三,炼厂规模小,加工深度低,资源利用不合理。目前国外炼厂规模一般为500万吨以上,像新加坡的炼厂规模达到1465万吨,韩国达到2100万吨,而我国平均规模才仅有400万吨,轻油收率明显低于国外先进水平。再加上小炼厂、土炼炉的盲目发展,屡禁不止,导致资源严重浪费。
面对能源的巨大浪费,国家早在1980年就组织了190多位能源方面的专家进行能源法律的研究。1984年完成了节能法的纲要,此后完成了节能条例的制定。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1997年制定了《节能法》,1998年1月1日正式实施。
由此,节约能源被专家视为在我国与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电力同等重要的“第五能源”。
通过节能而补充能源所需,比任何一种能源都更廉价、更有效益和潜力更大。而对于石油来说,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粗放式用油方式,使我们索取了过多宝贵的石油资源,已到了不节约不行的地步。
西方国家为了抑制石油消费、提高石油使用效率想尽千方百计。从1999年起,跃升的高油价更让世界各国狠下杀招。日本为了抑制石油消费而一直实行由政府严格控制的高油价政策。
日本提出了“节约石油、脱离石油”的口号。日本的石油价格是美国石油价格的4倍多,价格中所含的税收则是美国税收的6倍多。高油价有效地抑制了其石油消费的增长,在政府控制油价最为严格的1973—1986年高油价期间,日本的石油消费呈负增长,到1995年,日本全国石油消费绝对量仍低于1973年的水平。泰国政府规定,全国所有加油站在午夜12时前关闭;鼓励民众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菲律宾政府推行“省下每一滴油,换得健康环保与繁荣”的节约能源活动,向民众提供省油秘诀。各国举动不一而足,主要还是为了降低石油消费。
我国也应该进一步研究制定更为严格的专门针对节约石油的举措。如进一步研究制定《节约石油管理条例》等,在全社会建立节油监控网,强制推行节油法规、制度,鼓励节约用油。
目前,为了节能更加有效,我国推出了一项重要措施——建立和实施能源效率标识制度。国家发改委、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制定并发布的《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将于2003年3月1日实施。能源效率标识是附在产品或产品最小包装上的信息标签,表示用能产品的能源效率等级等性能指标,以引导用户选择高效节能产品,提高消费者的节能意识。
第七部分节油,控制石油消费过快增长(2)
国家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也要对高耗能企业亮红灯。在2003年12月26日,国家发改委拟定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和《产业结构调整目录》中指出,这次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是支持推广采用节能、降耗、节水、环保的先进技术设备和产品,强制淘汰消耗高、污染大、质量差和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与国家发改委产业调整方向一致,门槛较高的《上海市产业能效指南》按照自己评估体系,甚至将精炼石油、产品制造的万元产值能耗高于20吨标煤,排在产值能耗前五位,发展受到限制。以往受到各地热捧的利税大户——炼油厂、乙烯等石化企业,如今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限制,主要就是这些能源大户本身也是耗能大户。
世界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占25%左右,石油占40%以上。1998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13。6亿吨,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能源消费大国。我国原煤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70%以上,油气消费在20%左右,石油消耗比例在能源大国中算是较低的。
有人说,中国应该改变以燃烧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以保护脆弱的环境。但从目前的石油供需来看,坚持让煤炭在能源结构中挑大梁的指导思想应该无可争议。确实,煤炭同石油等相比,是笨重而肮脏的能源,煤炭在开发与利用过程中有时会带来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危及生态平衡与人类的生存。如煤炭在开采中排放的甲烷(又称煤层瓦斯或煤层气)与二氧化碳等,是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而燃烧中,与煤伴生的有害元素如硫、磷、氟、汞、砷等释放到大气中,对人的健康威胁很大。煤炭每产生一单位能量所释放出的二氧化碳比石油多29%,比天然气多80%。燃烧时排放的二氧化硫在大气中经催化氧化等过程形成酸雨,称为“空中死神”,是大气污染的元凶。所以,人们在使用煤炭时,心有余忌。大量使用煤炭,必然对交通、生态和地理环境形成极大的压力,并直接影响到能源利用效率,甚至还会引发与周边国家外交关系的紧张。
但我国是煤炭大国,连续多年煤炭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位,没有理由不使用丰富的煤炭资源。
其次,使用煤炭的弊处已经有技术来克服,可以通过煤的深度加工的代价来开发洁净煤、洁净燃料新技术等,来趋利避害,继续发挥煤炭在能源中的主导地位。
燃油锅炉、燃油发电至今是我国的用油大户。锅炉烧油,其热效率和烧煤不相上下,最为浪费。然而,至今,燃油锅炉等烧油设备仍占据着一定的份额。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工业系统曾实施压油烧煤政策,但90年代后期以来,烧油现象回升。1993年,全国烧油量达1500万吨,1996年增至3475万吨,1999年达到4400万吨。虽然燃烧的90%属于重油,但仍旧是一笔巨大的浪费。
要把有限的石油资源用在刀刃上,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石油和天然气在许多方面可以代替煤,但煤却不能完全代替石油和天然气。燃油比燃煤发热值高一倍以上。燃烧温度高,亮度大,热效率高,无渣无灰,运、储、用都方便。对其他行业或产品来说,烧油往往可以保证工艺质量,如高温工艺(玻璃、陶瓷等),而烧煤会影响质量;轻工制药业则对燃烧物的含尘量和环境保护有要求,而烧煤则会带来工艺变化的不良后果。
然而,也许没有人注意到,全国大面积的电荒,也加剧了石油的消费增长。2004年,全国大面积出现“电荒”。在中国经济最活跃的长江三角洲,缺电尤为厉害。为此,杭州、嘉兴等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文件,为企业购置自发电设备和对发电进行补贴。杭州市规定,对市场2003年7月1日以后购置的自备发电机,由同级财政给予每千瓦容量300元资助,按发电量再资助0。12元/千瓦时。由此,市场上各种柴油发电机供不应求,不管品质高低、成色新旧,只要能发电的,都成了企业甚至居民追抢的“香饽饽”。有关方面的数据显示,截至2004年6月15日,杭州市已有柴油发电机1720台,装机容量60余万千瓦;嘉兴市在电力部门备案的柴油发电机达2000台,企业自发电容量达80万千瓦;温州市自备发电机总容量更是在100万千瓦以上,超过该市供电负荷总量的1/3。据统计,2004年浙江全省电力缺口高达430万千瓦。
据全国电力监管委员会预测,全国有2000万千瓦以上的电力缺口。如果按照浙江省的做法,全部由自备柴油发电机解决,按1公升柴油发电5千瓦时计算,仅柴油的消耗就将高达400万吨,占到全国柴油消耗总量的1/15。
第七部分让天然气成为能源主角(1)
【石油故事】大庆是中国石油工业的骄傲。1977年5月,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召开时,在一时急于求成的热切希望中,曾经提出:“石油部门要为创建十来个‘大庆油田’而斗争。”其实,多找几个大庆何尝不是全体石油人的梦想啊,怎奈地下情况并不帮忙,十多年内,连一个大庆也没有找到。可是近几年,虽然没有找到“油大庆”,却找到了“气大庆”。1961年,计算大庆的探明储量是26亿吨,可采储量是8亿吨。原油的采收率是30%,而天然气的采收率可达到70%,远远高于原油。就是说,找到一个8000亿立方米天然气田,就相当于找到了一个大庆油田。可采储量是8000亿立方米的气田,最多也就探明储量12000亿立方米就够了。如果按这个数据推算,现在的塔里木气区、鄂尔多斯气区、四川气区,都已经跃上万亿规模了,相当于已经找到了三个大庆。
天然气是具有高热值和最清洁的燃料。与煤炭、石油相比,天然气具有环保、经济、安全的特点。以天然气为燃料的汽车,一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97%,硫化氢的排量减少72%,二氧化碳减少24%,噪音降低40%,且不含苯、铅等致癌物质。
由于世界各国对环保的日益严格要求,改变着世界能源需求结构。在世界燃料需求量中,天然气所占的比重逐年增加。自1960年以来,世界天然气可采储量已达140万亿立方米,储量以每年近5%的速度增长,年产量也以3%—3。5%的速度增长,大大高于石油与煤同期的增长速度,因而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
天然气在90%以上的能源领域都可取代石油。例如,1998年世界43个国家已有燃气汽车510万辆。2004年11月,我国的天然气汽车也达到了17万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