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3142-谁来为21世纪中国加油-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些都给中国的石油供应带来压力。    
    节油和寻找替代能源不可回避。有人说,如果中国的节能降耗水平达到印度的程度,也许目前国内所产的1。7亿吨石油就已经够用了。在关注石油的同时,加快发展天然气工业和其他替代能源,不失为补充石油不足的好办法。    
    轿车进入家庭的尴尬    
    【石油故事】德国石油行业协会曾在2003年公布了全球2002年的最大石油消费国名单,前五位分别是美国(8。88亿吨)、日本(2。49亿吨)、中国(2。48亿吨)、德国(1。27亿吨)和俄罗斯(1。27亿吨)。上述五国占全球石油消费量的46%。中国虽然石油消费是排名第三,但人均石油消费量又大大靠后。美国人均消费量是3。28吨,日本为1。96吨,德国为1。55吨,俄罗斯为0。87吨,而中国仅为0。19吨,略等于美国的1/20,尚不及俄罗斯人均的1/4。    
    石油是交通业中汽车、飞机和机动船只不可替代的能源动力。燃油交通工具的保有量不断增加是我国石油需求不断增长的重要原因。1985年,我国机动车的数量为300万辆,1994年上升为1000万辆以上,1997年达到约3120万辆。据公安部门2004年年初公布的数据,2003年,全国在用机动车保有量为9649。9597万辆,接近1亿辆。近几年,全国汽车保有量翻番向上增长。    
    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的结果是石油消费量的急剧增加,而中国公路交通占全国石油消费量的份额也在直线上升。    
    2000年10月,“鼓励轿车进入家庭”首次写进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五”计划建议这一党的重要文献中,表明国家以轿车启动消费、扩大内需的决心和信心。    
    诚然,轿车工业是一个国家工业能力的综合反映和集中代表。轿车工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原材料工业、加工工业、机械制造工业的快速发展,是国民经济的“发动机”。轿车进入家庭,也使得人们的活动半径大大扩大,直接促进了流通和消费的增长。轿车进入家庭的程度也是国家现代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西方发达国家车流如织,美国被称为是“车轮子上的国家”,即可见在发达国家人们对轿车的依赖和轿车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我国也不例外,轿车快速进入家庭的条件已经成熟。一方面是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人变得越来越有钱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轿车现在已伸手可及;另一方面是随着入世,中国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加快,汽车关税大幅度下调,国产汽车、进口车轮番展开降价狂潮,刺激消费,使轿车降下了尊贵的身价。此外,按现行汇率计算,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突破1000美元大关,跨上了一个重要的台阶。上了1000美元的台阶后,人们的消费结构开始急剧升级,不但要吃饱,而且要吃好,还要住得舒服,行得方便。在三方面的作用下,轿车进入家庭势不可当,而且呈现井喷式快速迈进。据统计,仅北京市,2003年就新购小轿车达44万辆,如果按每辆小轿车耗油1000公升计算,就需增加油品消耗44万吨,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的采油厂的产量。全国个人汽车保有量2003年末为1242。7672万辆,比2002年增加247。245万辆,增长率为24。8%。其中,个人轿车489。0387万辆,比2002年增加146。2441万辆,增长率为42。7%。    
    与此消息相对应的,是我国汽车工业在走过50个年头之际,迎来了产销双双破400万辆大关。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的第四大汽车生产国。    
    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一看吓一跳。然而,中国由于人口基数大,千人轿车的拥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以2003年的数据为例。    
    有保守估计,到2020年,中国轿车保有量会达到54。8辆/千人,即8061万辆。虽然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但已经是一个足以让世界恐慌的数字。如果有一天,轿车像彩电冰箱那样进入寻常百姓家,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石油地质专家翟光明曾说:“如果我们所有的自行车都换成汽车,那将是一个恐怖的数字。”首先,汽车的发展带来交通的拥堵、环境的恶化,但更重要的是加剧了石油的短缺。在交通运输行业中,汽车是最大的石油消费用户。石油产品中汽油的85%—90%和柴油的30%,几乎被汽车所消耗。中国的石油消费近1/3是用作汽车的燃料。如果按1辆轿车年耗油1吨来计算,从2004年到2020年,仅汽车增加,就需增加燃油消耗6819万吨,占预计中石油消费增长量的60%。    
    其次,中国燃油税没有实行,汽油低油价政策也导致了高耗油的轿车的大量涌现。    
    2004年8月15日,凯迪拉克3。6升CTS车型首次在美国以外的地方举行首发仪式,这个地方不是中东阿拉伯某国,而是中国,并且开始接受预订。与此同时,奥迪、宝马、天籁、奔驰、克莱斯勒300M、VOLVO等豪华车也在不断登陆中国市场。而这些车都是烧油大户。与此相对应的,是全国不少地方出台的控制小排量汽车使用的政策。中国1。4升以下的经济型车只占全部轿车销售的1/4,而因为高耗能被巴黎市政府抵制的SUV却成了中国车市上的“明星”。


第七部分轿车进入家庭的尴尬(2)

    这些大排量的轿车能横行中国,就是因为中国的汽油价格较低。如果把世界各国的汽油价格做一对比,折合美元计算,2003年每升汽油,中国0。32美元,美国0。43美元,法国0。97美元,德国0。99美元,日本为1。0美元,英国则为1。22美元。之所以出现如此大的价格差异,就是因为燃油税在其中的影响作用。以汽油为例,美国税率为30%,日本为120%,德国为260%,法国为300%。最高与最低税率相差达10倍。美国的低油价政策导致了美国轿车普遍偏大、偏重,油耗偏高;欧洲的高油税政策促进了节油技术的发展和小型车的普遍使用。而我国目前燃油价格中不含税,因此与主要国家相比,价格最低,尚不及欧洲的1/3,导致中国的车型向美国靠拢,助长了奢侈浪费的风气。一方面居民选购和使用汽车时较少顾及燃油消耗,另一方面也削弱厂家开发节能车型、发展节能技术的积极性。    
    奢侈加上浪费,造成国内汽车耗油过高。以1995年为例,我国汽车保有量达1040万辆,其中汽油车约780万辆,年耗油2600万吨。若按日本汽车的油耗水平计算,仅需600万吨即可。    
    因此,我们不但面临着轿车数量激增的挑战,还面临着低油价的诱惑以及深藏于国人内心中的奢侈、讲排场、图体面所造成的挥霍、浪费的挑战。    
    在奔小康的道路上,轿车进入家庭无可避免。每个人都梦想着能够开着属于自己的私家车徜徉在街头,那不仅是方便,也是成功的标志。降低轿车进入家庭所带来的石油消费压力,是轿车工业需要努力的方向。    
    首先,就是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大力节油,减轻一些压力。如提高汽车的热效率,提高压缩比。经济发达国家汽油发动机的压缩比已从1950年的6。0提高到今天的10。0以上。压缩比的提高,使汽油发动机的功率在上升,而油耗在明显下降。    
    其次,就是破除奢侈,尽力发展中、小排量轿车。把百公里油耗量控制在5—7公升,给安全、节能、排放规范的私人经济型轿车以优惠和掌声,抵制大排量、豪华型轿车。据统计,2003年东欧各国生产的轿车,95%以上是A0(微型)级、A(普及型)级轿车;俄罗斯生产的轿车中,A0级和A级占到其轿车总产量的86%,即使在日本,轻四轮车(排量小于1升的微型轿车)的产量也占总产量的20%。    
    再次,大力发展柴油轿车。柴油轿车与汽油轿车相比,首要因素是柴油轿车的燃油经济性好,比汽油车可节约燃料费33%—40%,节能优势十分明显。德国大众生产的Lupo柴油轿车,功率为61马力,百公里耗油还不到3升。大众研发的百公里耗油不到1升,泵喷嘴为0。3升的柴油机,功率为8。5马力,最高车速可达120公里,已完成行车试验。据统计,在2001年,西欧17国柴油发动机轿车销量已占到汽车总销量的36%。专家们预计,到2007年,会超过50%。而在我们国家,比例很小,需要奋起直追。    
    最后,还要发展多种代用燃料汽车,减轻对石油资源的压力。目前,压缩天然气(CNG)汽车、乙醇汽油车、甲醇汽油车、燃料电池汽车已经问世,关注这些汽车的发展动向,充分利用国内外的技术和资源,减轻对石油资源的压力,也是奔小康的生活需求中,既可适应发展又能节约环保的必然要求。    
    与中国大量鼓励轿车进入家庭相对应的,是世界许多国家对轿车的限制和对发展公共交通事业的重视。相比于轿车的耗油量来说,公共交通则比较节省油料。以数据为例:40个人行走100公里。如果坐公交车,燃油20升;然而,坐轿车,则需要100升。韩国首都汉城为了限制小汽车,正在实施一个软硬兼施的方案。一方面通过降低公交票价促使更多的驾车人换乘公交。另一方面,为公共汽车规定专用车道,这会导致本来就已经负担过重的街道变窄。这种理论是,如果驾车者经常看到私家车堵得严严实实,而公共汽车却畅通无阻,从身旁呼啸而过,那么他们就会换乘公共汽车。    
    而人们所共知的是新加坡实施的严格的轿车控制制度。尽管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亚洲第二,高达4万多美元,属于富裕国家之列。然而,在新加坡购买私家车者,除购车费之外还要再花一笔钱购买拥车证后才能上路行驶。由于实行配给制并附以高税赋,使一辆私家车的价格是其市场价格的四五倍。因此,机动车的年保有量的增长始终控制在3%以下。    
    在2004年11月国家发改委组织编制公布的《节能中长期规划》中,已经注意到这些问题。《规划》提出,特大城市要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提高公共交通效率,抑制私人交通工具对城市交通资源的过度使用。在这份规划中,还提出,中国将研究制定鼓励发展节能车型和加快淘汰高油耗车辆的财税政策,择机实施燃油税改革方案,取消一切不合理的限制低油耗、小排量、低排放汽车使用的运营的规定。这不啻让人们看到了一个缓解轿车进入家庭的尴尬和走向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未来。


第七部分节油,控制石油消费过快增长(1)

    【石油故事】现在回想起来都有些不可思议。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工业发达国家曾依靠廉价的石油和天然气作为迅速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手段。消耗油、气比重的大小曾成为衡量各国经济和生活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在国内,由于对能源的特点及其规律缺乏全面的认识和研究,加之大庆油田的发现和开发,不适当地夸大了我国的石油资源。为了迅速提高油气在我国能源消耗中的比重,国家压低燃油价格,鼓励烧油。据统计,上海那时一年要烧掉800万吨石油,辽宁也要烧掉800万吨。在最高的年份,全国一年几乎要烧掉4000万吨原油,相当于当时石油年产量的近一半。    
    面对能源短缺的现状,更加有效地利用石油,已经成为摆在国人面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