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齐发的毁灭马耳他的立体战就开始了。
马耳他岛高呼求援。在许多据点上受到的压力已经超过了能够支持的程度。守军司令多比将军焦急万分。丘吉尔准备让海军冒着严重的危险去援救马耳他岛,作为可供选择的办法之一,是派遣萨默维尔海军上将率领他所有的航空母舰与“沃斯派特”号,经过运河驶入地中海,并护送一支运输船队驶往马耳他岛,希望在途中能与意大利舰队大战一场。另外,他请求罗斯福总统准许“黄蜂”号载运“喷火”式飞机,再一次驶往马耳他岛。丘吉尔在电报中写道:“若无此种支援,我恐马耳他岛将成为齑粉。同时,马耳他岛的防御正在有效地消耗敌人的空中力量。”罗斯福当即应允,并回电道:“我愉快地说,‘黄蜂’号可再次装运‘喷火’式飞机驶往马耳他岛。”于是在地中海的战史上,出现了一场少有的激烈的争夺战。尽管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使出了“摧天之力”,但马耳他并没有被制服得不能动弹。由于没有能使马耳他失去作用,也没有能把它拿下来,德国即将付出昂贵的代价。6月16日,英国的一个大护航舰队开到这个被围困的海岛。尽管损失了几艘军舰和运输船,这次行动使马耳他又恢复了基地的作用。美国航空母舰“黄蜂”号上的“喷火”式战斗机飞到了马耳他,不久以后就使德国轰炸机再也不能轰炸这个岛屿了。隆美尔尝到了苦头,他的供应船只被击沉了3/4。随着盟军在地中海优势的日益增长,马耳他要塞的地位日益巩固。丘吉尔抓紧这一有利时机运送兵员和武器。在此期间,向中东前线运送了7个装甲旅,1000多辆坦克,其中几乎半数是来自美国的“格兰特”式和“谢尔曼”式坦克。在数量上与敌人相较占有二比一的优势。在西部沙漠已集结了空前强大而训练精良的炮兵,来支援即将发动的攻势。与此同时,飞机也由550架增加到1200架,军队的实力已较前大大增强。为了切断隆美尔的“输血管”,断绝他与海上的联系,根据蒙哥马利将军的建议,经丘吉尔批准,以马耳他要塞为中心,向敌人发动了一次规模空前的空中和海上战役,主要目的是摧毁隆美尔的运输船只。这一行动卓有成效:8月份,隆美尔的30%的军需品被击沉于海底;9月份,又被击沉30%;10月份,击沉数字上升到40%。部队、坦克、大炮、军械、卡车、食品、医疗用品,尤其是汽油不断地被击沉在地中海海底。
在这一有利形势的推动下,蒙哥马利正积极准备代号为“捷足”的阿拉曼战役。丘吉尔曾把这次战役看作是“命运的关键”。为了保证这一战役的彻底胜利,蒙哥马利对他司令部的全体将士进行了战前动员。他告诉他们,倒霉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一个新的时期开始了。“任何进一步的退却或撤退都是完全谈不到的。忘掉它吧!我们要在这里坚持战斗,不会有后退的问题。”他命令把一切安排撤退的计划统统烧毁。他对保卫尼罗河三角洲、消灭隆美尔和打败墨索里尼充满信心。丘吉尔更是望眼欲穿地等待着向敌人发动这一攻势。10月20日,他在给新任中东总司令亚历山大将军的电报说:“无论是北非还是维希法国的事态发展,均对我有利。‘火炬’作战计划的准备工作正在顺利地如期进行中。但我们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你和蒙哥马利即将进行的战役上。这场战役很可能对未来有重大影响。请代我向蒙哥马利和科宁厄姆致热烈的问候。当你开始进攻的时候,请用‘齐普’一字通知我。”10月23日,丘吉尔所等待的那个字——‘齐普’终于来了。就在这天夜里21点40分整,蒙哥马利麾下的10万大军就要向敌人正式发动攻击了。当晚,皓月当空,1000多门大炮对准敌人的炮兵阵地齐声怒吼,划破了埃及西部沙漠的寂静,映红了海滨的天空。隆美尔的代理指挥官施图姆将军同所有的情报官们都大为震惊。北段从未有任何迹象表明英国已在这里集结和隐蔽了如此强大的密集炮兵群。在北段开火十几分钟后,德军第二十装甲师司令报告,英军在南段也发动了攻击,似乎是一场主攻。同时又出现了另外一种威胁。靠近德军前线的地中海海岸巡逻部队打电话报告说,英国军舰在强大的轰炸机群的支援下,正轰击达西附近的第九十轻步兵师的地段。其实这是一次佯攻。英国人使用了他们的一种新式特殊武器,即“声音和味觉的欺骗”。这样一来,把施图姆弄糊涂了。直到天亮以前他的司令部仍然弄不清英军的真实意图。炮兵摧毁了德军的通讯网。为了摸清情况,施图姆将军亲自乘半履带式装甲车,奔赴第九十轻步兵师司令部。但是,他永远也没能到达那里。在北段第二十一高地,他遭到英军反坦克炮和机枪的伏击,从车上摔了下来,心脏病发作而死去。非洲军团临时由冯·托马将军担任总指挥。中午蒙哥马利几乎与德军最高统帅部同时得到一份“超级机密”,告称施图姆已死,并命令第十三军和第三十军向敌人阵地发动猛烈攻击。这时,正在奥地利的阿尔卑斯山上养病的隆美尔,接到了陆军元帅凯特尔从“元首”司令部打来的电话,说英军已在阿拉曼发起大规模进攻,施图姆将军失踪,据说已死。他问隆美尔,身体状况怎样?能不能立即返回统帅部?一架“海因凯尔Ⅲ”飞机将在两点以后在维也纳新城等他。隆美尔回答说,他愿准时离开。凯特尔请他等候电话通知。到午夜,电话铃又响了,这次是希特勒打来的电话,要求他立即返回前线,并说他是出于无奈才这样做的。
隆美尔返回前线,心急如火,到处是被动挨打的局面,整个战区每辆车只能再发三次汽油,军需严重缺乏,士气不振,形势危急。11月2日,蒙哥马利的步兵和装甲部队突破了战线的南部,开始压倒守卫这一战线的意大利师团,德国的非洲兵团也接连失利,步步退却。看来,隆美尔的命运已成定局:他面对着数量更多、装备更好的英联邦部队;他的军需运输大动脉几乎全被切断;得不到准确的情报;日夜遭到炮轰和空袭;他所采取的每一个重大行动都被“超级机密”破获。隆美尔成了一个没有希望的统帅。这天晚上,他向设在3200千米以外的东普鲁士的希特勒大本营发去一封无线电报,报告说他再也守不住了,打算乘目前为时尚不算晚,向西撤退到60多千米之外的富卡阵地。
第二天,当他已开始这样行动时,希特勒发来了一份严厉的电报,要求他必须坚守阵地,不许后退一步。
事情就是这样明摆着的:如果接受“元首”的命令,德意军队将立即遇到歼灭。拜尔莱因将军说,隆美尔接到这项命令时,头一遭在非洲感到不知怎么办才好。经过一番内心斗争,他决定服从最高统帅的命令。但这一决定却遭到了他的副手冯·托马将军的强烈反对。托马说:“希特勒的命令是愚蠢的,荒谬的,我再也不能执行这种命令了。”说完之后,他穿起一身干净的制服,挂上勋章和军阶领章,站在他那辆正燃烧着的坦克旁边,直到一队英国军队前来接受他的投降。当天晚上,蒙哥马利在他的司令部餐厅里与托马共进晚餐。
隆美尔一面勉强地下了一道停止退却的命令,一面派专人乘飞机回国向希特勒说明:除非同意他立即撤退,否则全军将要覆灭。但是事态的发展,已使得这次旅行成为多余的了。11月4日晚,隆美尔冒着因违抗命令而被送上军事法庭的危险,决定保全他的残兵败卒,撤退到富卡。但是能撤出来的也只是装甲部队和摩托化部队的残部。步兵只得抛在后头听任他们投降,事实上多半已经投降了。11月5日,希特勒来电“同意将部队撤到富卡阵地”;但是,富卡阵地早已被蒙哥马利的坦克越过了。隆美尔率领他的非洲军残部在15天中一气溃退了1100多千米,一直撤到班加西以西,但是到了那里还是没有驻足喘息的机会。残部中有意大利部队25万人,德国部队1万人,60辆坦克。阿拉曼战役使隆美尔损失了近6万人,其中德军34万人。
这是德、意法西斯在非洲末日的开始,决定了轴心力量在世界这一地区的命运。
第四部分 点燃“火炬”第44节 点燃“火炬”(1)
丘吉尔从莫斯科回国后,就着手实施“火炬”战役的计划。他建议罗斯福任命艾森豪威尔将军担任这一战役的总指挥,亚历山大将军担任副总指挥。双方商定这一计划提前执行。英美联军将于1942年11月8日在法属北非登陆,然后再由西向东对德、意发动进攻,以彻底歼灭北非的德、意军队,控制地中海,巩固中东,为尔后在意大利和巴尔干半岛的军事行动创造有利条件。
“法属北非”,包括法属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摩洛哥位于非洲西北端,东面和东南面与阿尔及利亚为邻,南面与西属撒哈拉接壤,西临大西洋,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西班牙相望,是扼地中海入大西洋的门户,面积约45万平方千米,1912年沦为法国的“保护国”,北部狭长地区和南部的一个地区划为西班牙的“保护地”。
法国投降后,维希政府在“法属北非”约有军队20万人,飞机500架。在法国的土伦和“法属北非”各港口尚有4艘战列舰,12艘巡洋舰,约40艘驱逐舰,20余艘潜艇和其他舰艇,这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北非法国军政官员受维希政府管辖。他们认为,1940年法国向希特勒投降是遵照合法的贝当政府之命行事的,因而也是合法的。相反,在他们心目中,反对法西斯侵略和维护法兰西民族独立的戴高乐将军以及法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抵抗运动倒反而是非法的,因而把他们视为仇敌。同时,由于英国支持戴高乐将军领导的自由法国运动,并且曾同维希的武装力量发生过几次冲突,所以北非法国当局的反英情绪也很强烈。鉴于这些情况,盟军的这次登陆作战是打着美国旗号,形式上表现为纯粹是美国的军事行动。对流亡伦敦的戴高乐将军也是严守机密,因为美国总统罗斯福对他抱有成见,怕他参与其事会引起北非法国当局的反感,同时也怕他泄密。
为了争取法军将领的同情,美国驻阿尔及尔的总领事罗伯特·墨菲等人,对法国将领如阿尔及尔的马斯特和朱安将军、卡萨布兰卡的贝图亚尔将军等做了一些颇有成效的工作。他们的友好行动为盟军的登陆创造了一些条件。
早在1942年7月下旬,英、美联合参谋长委员会在伦敦讨论作战方案时,英国人就主张在地中海内的北非海岸登陆,以尽快向突尼斯东进,接应向西进攻的英军第八集团军。美国人则希望把登陆地点选择在靠大西洋沿岸的卡萨布兰卡,以免德国人利用从西班牙可能获得的帮助,而将美英联军封闭在地中海内。经过长时间的争论,并在罗斯福和丘吉尔的干预下,于9月20日达成了一个折衷方案,确定在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达尔贝达)和阿尔及利亚的奥兰(瓦赫兰)、阿尔及尔三处同时登陆。在卡萨布兰卡登陆的全部是美国部队;进攻奥兰的将由英国海军运送,并有一支美英联合空军部队负责支援的美国登陆部队;对阿尔及尔作战的大部分是英国部队,由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