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造就官兵人人都有能吃苦耐劳、出征行进如飞的良好作风,是当时军队的
典范。在知温州时,他亲授将士作战韬略,很快打败了当时为非作歹的海
盗,并抓住了匪首,显示了他的指挥作战才能。韩彦直富有民族气节,在
淳熙年间初期(1174 年或稍后),他受命就任遣金使。在任使节期间,他坚
贞不屈,在敌国的威逼利诱下,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最后连金人也不得
不对他表示钦佩,期满时以礼相送,胜利地完成了外交使命。和他的父母
一样,韩彦直为人正直,办事公正廉明。在他的建议下,对靖康以来的爱
国人士进行了表彰。他还设法帮助追回被人霸占的原属岳飞的财产。并清
算了一些以前参与诬陷岳飞的坏人的罪行。晚年,韩彦直潜心学问,搜集
宋以来的史事撰成《水心镜》一书,全书167 卷。此书史料价值很高,深
受当时修国史的史臣尤袤和光宗(1190—1194)的赞赏。死后,皇帝赠其爵
位至蕲春郡公。
韩彦直在科学方面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写于淳熙五年(1178)的《桔
录》。这是他在著名的柑桔产地温州任知州时写的。柑桔类果树原产我国,
有悠久的栽培历史。从先秦的《禹贡》到以后的许多文献都陆续有记载。
到了宋代,人们不但培育出许多柑桔品种,而且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
栽培技术日趋完善,亟需人们加以总结,以便提高。另一方面,宋代的科
学技术空前发达,园艺学和古典植物学一样,引人注目地涌现了许多植物
谱录,除韩彦直的《桔录》外,著名的还有蔡襄《荔枝谱》、陈翥《桐谱》、
欧阳修《洛阳牡丹记》、陈仁玉《菌谱》等。
《桔录》是一本具有较高园艺学价值的著作。全书3 卷,记载了27
个柑桔类果树的种和品种。分为柑、桔、橙三类,其中柑8 种、桔14 种、
橙子、朱栾等5 种。在形态描述方面,作者重点突出对果实的描述,包括
大小、形状;果皮的色泽、香气、厚薄;果瓣的数目、味道和种子的多寡
等。他也是依据果实的这些差异来区分柑桔的不同种类的,为一种比较科
学的方法。从作者对真柑等果树的描述可以看出,韩彦直注意到柑桔类果
实的品质与生长环境有密切关系。还认为人工嫁接是造成这类果树种类繁
多的原因。
《桔录》详明地记述了一套柑桔果树的栽培管理和果实收藏方法,可
称为历代有关这方面经验的总结。在种植方面,作者指出把柑桔种植在离
江海10 里左右旁近肥沃“涂泥”的地方,果实大而且品质好。在管理方面,
书中提出了一系列开沟排水、锄草、施肥、填泥等措施,保证果树生长良
好。在防治病虫害方面,书中明确指出柑桔所受的危害主要有两种,一种
由藓(真菌)引起;一种由蠹(虫)引起。前者通过刮除病源菌、除去多余的
枝叶以增进果林的通光透气性,即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后者可以设法将虫
钩出,然后用木钉将洞填死以达到治除的目的。在果实采摘方面,韩彦直
指出要用小剪刀在平蒂的地方剪断,轻放筐中,细心保护。收采、贮藏都
要摒开酒气。在贮藏的过程中,要勤于检查,十日一翻,有烂的及时检出。
这些做法,也都为后人遵循。
《桔录》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柑桔专著,后来还被译成各种文字传到
国外。美国植物学家H。S 里德(Reed)在其《植物学简史》(A short historyof the plant sciences)一书中,认为韩彦直记述的果树整枝、虫害和真
菌寄生的控制以及果实的收获、贮藏技术是非常先进的。
文献
原始文献
'1'(宋)韩彦直:桔录,《丛书集成》本,商务印书馆,1959—1960。
'2'(元)揭■斯等:宋史·韩世忠传,《四部备要》本,中华书局,1936。
研究文献
'3'H。S。Reed:Ashorthistoryoftheplantsciences;TheRonaldpany;
1942;p。50。
赵知微
陈久金
赵知微籍贯、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于金代正隆至大定年间(1156—1189 年)。天文学。
关于金代的改历活动,需追溯到辽代。早在辽大同元年(公元947 年)
就使用石晋马重绩的调元历。统和十二年(公元994 年)颁行贾俊造的大明
历。可能由于文献失传,《辽史》误抄录祖冲之大明历顶替,故后人不知
贾俊大明历的原貌。金灭辽和北宋以后,于天会十五年(1137)颁行司天监
官杨级造的新历,仍称大明历。《金史·历志》说:“其所本不能详究。
或曰因宋纪元历而增损之也。”即大明历是以纪元为法的。大明历颁行至
正隆三年(1158)三月朔,发生了推食而不食的情况。大定年间用交食检验,
误差日甚。当时赵知微官司天监,于是受命修订新历。大定二十一年
(1181),赵知微编成新历。正逢一位名叫耶律履的翰林应奉献上乙未历,
便以当年十一月望月食进行检验,得出赵知微历皆精于现行历和乙未历的
结论,于是得以颁行,定名为重修大明历。
赵知微在修订历法时,几乎完全袭用杨级的大明历,其计算方法和日
月五星的运动周期一点没有改变,仅修改了推算历日的上元积年、气差、
闰差、转差、较差等差数,使之更符合天象。所以赵知微的历法用重修二
字十分贴切。重修大明历的上元甲子年距大定庚子年(1180)积88639656
岁,但其十一月朔日夜半距冬至时刻仍存在气差,冬至和十一月平朔仍存
在闰差,冬至和月近地点时刻与交点时刻也存在转差和交差,这一方法为
元代授时历所沿用。
重修大明历一直使用到金代灭亡,元灭金以后仍然沿用金的重修大明
历,直至元至元十八年(1281)改用授时历为止,历时100 年,是唐宋以来
使用时间最长的一部历法。“宋历莫善于纪元”,重修大明历继承优秀历
法成果,这是较为明智的态度。重修大明历使用的黄赤交角与理论推算值
相当接近。它所使用的月亮运动周期,包括朔望月29。530593 日,近点月
27。554609 日,交点月27。212225 日等,是中国古历中较为精确的。
文献
原始文献
'1'(金)赵知微:重修大明历,见《金史·历志》,中华书局,1975。
研究文献
'2'朱文鑫:历法通志,商务印书馆,1934。
'3'钱宝琮:从春秋到明末的历法改革,见《钱宝琮科学史论文选集》,
科学出版社,1983。
黄裳
胡铁珠
黄裳字文叔。四川隆庆府普城(今四川梓潼)人。宋绍兴十七年
(1147 年)生;庆元元年(1195 年)卒于杭州。天文学、地理学。
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黄裳中进士,先调任巴州通江尉,后又任兴
元府录事参军。此后经四川制度使推荐,应召对论蜀兵民大计,迁升国子
博士。1189 年,宋光宗登基,授黄裳为太学博士,迁秘书郎。绍熙元年
(1190),皇子赵扩被封为嘉王,黄裳调充嘉王府翊善,承担为太子侍讲之
职,次年,任起居舍人,又次年,被任为中书舍人。这期间,他经常为国
事奏疏皇上,并掌修记言之史。1195 年,宋宁宗赵扩继位,黄裳受封为礼
部尚书兼侍读,但不久就因病去世。他一生留下的著作有《王府春秋讲义》、
《兼山集》等。
黄裳在做嘉王府翊善时(1190),为教育太子曾作八图以献,曰太极,
曰三才本性,曰帝皇王伯学术,曰九流学术,曰天文,曰地理,曰帝王绍
运,曰百官。淳■七年(1247),永嘉(今浙江永嘉)人王致远将从四川所得
其中四图摹刻于石碑之上,并在地理图下注明此四图为黄裳所作。这四块
碑至近代只存其三,即天文图、地理图和帝王绍运图,现保存在苏州文庙。
苏州石刻天文图碑高216 厘米,宽108 厘米。图分为两部分,上半部
为一圆形全天星图,下半部为说明文字,碑额题“天文图”三字,星图外
圈直径约91。5 厘米,全图按照中国古代传统的“盖图”方式绘制。以天球
北极为圆心,画出三个同心圆。内圆称为“内规”,直径19。9 厘米,是北
纬约35°(相当于北宋开封府纬度)处的恒显圈;中圆直径52。2 厘米,为
天球赤道;外圆称为“外规”,直径85 厘米,相当于上述地方恒隐圈的范
围。它有28 条角距不等的辐射状线条与三圆正向交接,分别通过二十八宿
的距星,线端界外注有二十八宿宿度数据。黄道为一偏心圆,与赤道相交
于奎宿和角宿范围内的两点。图的最外边是相距较密近的两个圆圈,圈内
依次写着与二十八宿相配合的十二辰、十二次和州国分野等各12 个名称。
整个图上共刻绘恒星1436 颗,还画出了银河的界限。全天星官采用《步天
歌》的三垣二十八宿系统。
图下的文字说明,概略叙述了天文基础知识。正文共41 行,连中间双
行注,共2140 个字,内容分太极、天体、地体、南北极、赤道、日、黄道、
月、白道、经星、七政五星、天汉、十二辰、十二次和十二分野等部分。
从此图中的图形及一些数据分析,黄裳曾读过古代天文典籍,但似乎并不
深通天文。这份图很可能是以绍兴七年(1137)四川资州府龙水县(今四川资
阳东南)隐士张大■绘制的一幅盖天图为蓝本,也有可能是改绘苏颂《新仪
象法要》中的星图而成。据研究,此图的观测依据是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的一次恒星测量。
近年来,有学者用将现代星表上有关恒星的位置经岁差订正后,化归
到与苏州石刻天文图同历元(取为1080。0 年),然后把星图上测量值与归算
值相比较的方法,证认了整个星图60%以上的恒星,其中266 颗星赤经、
赤纬的单星误差在±1。5°之内。剔除画图、摹碑、刻石、测量等带来的误
差,可以证明,这份现存世界上较早的大型石刻星图确实具有较高的精度
和科学价值。
上述三图中的地理图是一幅全国总图,高221 厘米,宽约106 厘米,
图上没有画方,江河、海岸的轮廓比较精确。山脉近于现代地图上的自然
描景法,用符号表示山上茂密的森林和长城。图中标注名称的山脉120 多
座,江河60 多条,行政区名共有410 个左右。行政区名和山名均套以方框,
水名套椭圆圈,以资醒目。这种使得全图内容多而不乱的各要素关系的处
理方法及符号设计,在现存宋代全国总图中还是少见的。
黄裳一生,先后服务于两代帝王,他每次劝讲,必■古证今,即事明
理,凡可开导王心者无不尽言。由于当时大部领土沦陷,他时时不忘激发
皇室成员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信念。据记载,黄裳不但进献了上述“绍
熙八图”,还曾制浑天仪与地图,辅以诗章,欲使帝王观象知进学如天运
之不息,披图则思祖宗境土半陷于异域而未归。可见他的科学活动都带有
明显的政治目的。
文献
原始文献
'1'(元)脱脱等:宋史·黄裳传,中华书局,1977。
研究文献
'2'潘鼐:中国恒星观测史,学林出版社,1989。
'3'卢良志:中国地图学史,测绘出版社,1984。
'4'杜升云:苏州石刻天文图恒星位置的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
然科学版),1982,2,第81—93 页。
丘处机
杨文衡
丘处机字通密,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