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4344-黑魔方07年修订版考研政治哲学真题宝典-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考题指出,我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改革开放,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又出现了一些负面效应。“巨大成就”和“负面效应”之间就构成了一对矛盾,要求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学说进行分析。矛盾学说的方法论意义就是要求我们坚持矛盾分析方法。    

首先,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同一性原理进行分析。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具有普遍性,它存在于一切事物及其全部发展过程中;矛盾双方又是相互依存的,其处一个统一体中。我国改革事业也不例外,出现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总会产生某些负而效应,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是相伴而生的。我们既要看到改革的巨大成就,又要看到某些负面效应,坚持全面地看问题,坚持两点论,反对片面性,反对一点论。    

其次,用主要矛盾方面和次要矛盾方面的原理进行分析。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有主要和次要方面之分,其主要方面规定事物的性质,二者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首先看到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这一矛盾主要方面,肯定和巩固成绩,并充分发挥其正面效应,同时也不要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某些负面效应,要尽量减少负面效应,不断克服负面效应。    

第三,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的原理进行分析。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的动力。改革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负面效应是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我们要及时发现它,采取新的措施不断解决它,从而不断推动改革开放事业向纵深发展,开拓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相关知识衔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主流和支流的关系;正确对待新生事物。    

     

【命题趋势】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是前天古人的崭新事业,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每项改革措施出台,往往是正负效应并存,出现积极支持和怀疑反对同在这一复杂局面。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这个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改革开放中的问题,可以进一步提高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的坚定性、自觉性、创造性。此类内容的考题,今后还会有较大的可能性出现。    

     

本章总结    

1本章试题的特点是:第一,联系实际的范围最为广泛,可以联系自然、社会、思维以及日常生活现象,联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联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国传统哲学以及形势与政策、日常生活现象,等等,考生应加强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各种现象和事件的思维训练。第二,本章每年都出考题,特别是最近几年,如果不出分析题,就出较多的选择题,既出分析题,又同时出选择题的情况也是常有的,因此,本章是历年考研的重点,考生应予以重视。    

2对立统一规律是本章的重中之重,每年必考,估计2006年也不例外,考生复习时应予以重视。另外,2006年考试大纲新增加的知识点,也要引起注意。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原理,是辩证法的重点原理之一,长期未考,要着重复习、掌握。


系列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部分第四章、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第四章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一)选择题Ⅰ    

1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1999年文科单选题第3题)    

A人们对每一件事物都要细心观察    

B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    

C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    

D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答案】B    

【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理性认识对科学观察的指导作用,并涉及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的。人们在观察事物、获取感性材料时,以原有的理性知识为背景,受理性思维的指导。由于理性背景和理性思维的不同,观察同一事物,有人有所发现,有人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机遇指科学观察中意外遇到的现象或意外的收获,“有准备的头脑”,即观察者具有的理性知识和理性思维。有没有这种理性知识和理性思维的指导,对能否及时抓住机遇,作出新的科学发现十分重要。备选项A、C、D对于科学观察固然重要,但“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是“强调”了什么,关键是考题中的“强调”二字。这句话是“强调”选项B而不是备选项A、C、D。B最合题意。    

【相关知识衔接】唯物辩证法认为,必然性和偶然性是相互渗透的。必然性通过偶然表现、实现,偶然性包含、体现必然性。机遇指人的实践活动中偶然遇到的机会或偶然的发现,但它不是纯粹的偶性,其中隐藏着必然性。科学的任务就在于从偶然性中发现必然性;有充分理论准备并以此为指导从事实践的人,才有较大可能及时抓住机遇,从而作出新的科学发现,揭示其中的必然性。    

     

【命题趋势】“机遇”这个词在实际生活中经常被使用,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有机遇意外的“光临”,问题是能否及时抓住机遇,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这取决于人所具备的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其中理性背景和理性思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能够对机遇进行哲学分析。本题涉及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这两个知识点属于常考点。    

     

2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1999年文科单选题第4题)    

A能否满足人们的需要    

B能否被多数人认可    

C能否付诸实践    

D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的效果    

【答案】D    

【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真理的客观性和实践在检验真理中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它包含着不依人的意志为的客观内容,具有客观性。但如何证明某一种认识、思想、学说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就要看它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的效果,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特点决定的。错误是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违背的认识,是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歪曲反映,经不起实践的检验。因此,选项D最合题意。    

备选项A认为,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能否满足人的需要”,这是一种实用主义真理观,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否认了真理和错误的界限。备选项B认为,真理是“被多数人认可”,“认可”属于主观认识范畴,同样否认了真理包含的客观内容,多数人“认可”并非都是真理,相反,真理往往首先为少数人所认识和把握。这种观点是某些旧哲学家的点。“能付诸实践”的认识并非都是真理,把谬误“付诸实践”,导致实践的失败就是证明,这种观点同样否认了真理和错误的原则区别。因此,备选项C也是错误的。    

【相关知识衔接】真理和谬误的原则区别。    

     

【命题趋势】此题较易回答。要加深对真理客观性的理解,注意划清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哲学的原则界限。此题涉及内容属哲学常识。    

     

3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2000年理科单选题第3题)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答案】A    

【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在考题中已点明,是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的关系,辩证思维方法。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包括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客观辩证法是指外部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辩证法,主观辩证法指人的认识和思维的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主要表现为概念、判断、推理的内在矛盾运动、联系、发展和转化、新的思维形式代替旧的思维形式的辩证运动。客观辩证法离开人的意识、思维而独立存在,主观辩证法,是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是辩证法在认识和思维中的运用和体现,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概念的辩证法”是“现实的辩证运动的自觉反映。”(《路德维希·费    

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4页)两者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因此,应选A。    

此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主观”和“客观”的关系。“主观辩证法”这一概念中的“主观”,是指人的主观世界即认识和思维领域,并不包含“唯心主义”、“抽象”等含义。“客观辩证法”这一概念的“客观”,是指人的主观世界以外的外部客观世界,并不包含“唯物主义”、“具体”等含义,因此不能认为“主观辩证法”就是“唯心主义”、“唯心辩证法”。所以,备选项B、C、D是错误的。    

【相关知识衔接】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唯心辩证法和唯物辩证法、抽象与具体这些哲学概念的准确含义。    

【命题趋势】此题主要是考查对“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这两个特定概念在理论上的准确理解,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较少,再考的可能性不大。    

     

4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表明人的才能(2002年理科单选题第2题)    

A与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没有关联B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实践    

C取决于人的主观努力的程度D是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    

【答案】B    

【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在人的才能和知识产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本试题出自马克思《哲学的贫困》。马克思是在引述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谈到人的才能的差异时作上述论述的。亚当·斯密认为,人的天赋才能的差异没有那么大,才能的差异与其说是分工的原因,不如说是分工的结果。马克思在引述了亚当·斯密的上述思想后,说了上面试题中的那段话(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160页)。才能是指人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才智和能力。才能与知识有密切联系,但不能简单等同,才能包括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掌握,主要指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的能力。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也是才能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是形成一定才能的生理前提,但生理素质只是为一定才能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可能性,把可能变成现实,则要依靠后天的实践。马克思讲的所谓人的才能差别是由“分工掘成的”,就是说,人的才能差别主要是由人的不同的实践地位、实践领域及实践发展的深度、广度造成的,不是天生的。由于社会分工长期从事某项实践活动的人,由于在长期实践中的反复学习、锻炼、训练和接受教育,相应的特定才能就会得到突出发展。因此,正确选项是B。    

马克思上述那话并未否认人的先天素质对人的才能产生和发展的影响,只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