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翼其时为都督幽、定七州六镇诸军事,幽州(今北京)总管,雄踞河北,尉迟迥遣使招诱他,被他执送京城,使得杨坚紧张的神经又松弛了许多。
对李穆、于翼两大家族的政治收购,无疑是杨坚平定叛乱所打出的最成功的牌点。
在杨坚召开的重要军事动员会上,能征惯战的大周名将韦孝宽没有参加,此时他正率军行进在征讨尉迟迥的途中。
尉迟迥的反叛是必然的。
尉迟迥与北周皇室之间有着割不断的血亲关系。他的母亲是西魏宇文泰的姐姐昌乐大长公主,他的妻子是宇文泰的女儿金明公主。尉迟迥的孙女尉迟繁炽先嫁宇文温,后被宣帝占有,立为天左大皇后。尉迟迥一族在北周立国以来一直被重用。西魏大统十五年(549)升任尚书左仆射,翌年拜大将军。废帝二年(553),他又以攻克益州取得巨大成功,任大都督,统领益州、潼州等十八州诸军事,益州刺史,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宣帝时,尉迟迥任四辅之首的大前疑,后又转任战略要地相州总管。他的兄弟子侄也多被封官进爵,如前文所述,一门三个上柱国,二个柱国大将军,四郡公,在北周首屈一指。
尉迟迥一直为他的血统和荣耀的家族而感到自豪,他把自己的荣辱和北周王朝的兴衰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他岂能允许损害目前的既得利益,他手中的几十万大军就是他的主牌。
对于尉迟迥的反叛,杨坚是有先见之明的。自己一无特殊军功,手中又无强大的武装力量,比起尉迟迥来,只能是小巫见大巫了。而军功和军权在南北朝时代改朝换代中则是必不可少的。这必然引起尉迟迥的反感和愤慨。
对于尉迟迥的这种表现,杨坚曾大大地领教了一回。
那是在宣布杨坚任大前疑的早朝上。在武帝临终安排的四位辅臣中,首要者称大前疑,在四位中,李穆和尉迟迥在年龄和资历上都远超过杨坚。而只当了几个月大前疑的尉迟迥却要将这一位置无奈地让给杨坚,心里实难咽下这口气。他望着杨坚,眼里像滴出了血,用鲜卑语恨恨地骂了句:“什么东西!”
杨坚听得很清楚,他懂得鲜卑语,但他装作什么也没听见。小不忍则乱大谋嘛。但心里却在回敬:“老东西,咱们走着瞧,有朝一日……”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杨坚为防止尉迟迥的反叛,在山东各州府的人事安排上做了较大的调整,安置了自己的一批亲信。任李穆为并州总管。
任李穆的侄子李崇为怀州(今河南省沁阳)刺史。同学王谊被任为郑州(今河南省许昌市)总管。姐夫窦荣定为洛州(今河南省洛阳东)总管。
华阳人杨素与杨坚交往很深,被任命为徐州总管。
东垣人韩擒虎由高颎举荐,任和州(今安徽和县)刺史。于翼任幽州(今北京市)总管。
这种战略布局,北可以防止突厥南下,南可以防止陈朝北进,并形成了由北、西、南三个方面对山东、河北的包围态势。这些布置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的。杨坚争取了宝贵的备战时间。远在千里之外的尉迟迥也并没有睡大觉,他支起他特有的大耳朵在探听着来自京师的消息。阴雨连绵的六月初,尉迟迥接到了毕王贤的一封短信,才知道,宣帝已经驾崩十多天了,执掌权柄的正是他瞧不起的“杨家小子”。这消息跟这恼人的天气一样坏透了。看完信,他失神地望着茫茫苍穹,不住地责备为什么老天这么不开眼,偏偏跟自己作对。
自古一朝天子一朝臣,杨坚虽不是君,但挟天子以令诸侯,跟君有什么两样,离君位还能有多远?下一步杨坚会出什么招,傻瓜也会猜得出,看来,是认真考虑自己出路的时候了。
他急急招来了在朔州任刺史的儿子尉迟谊、时任将军的儿子尉迟惇、尉迟祐、侄子青州总管尉迟勤等一班子弟和亲信商讨对策。尉迟谊脸色苍白,像个大病初愈的汉子,他的话听起来像个深谙世故的老人。
“杨坚初入相府,立足未稳,一时还顾及不到我们,暂时不会危及我们的利益;我们和杨坚虽有不快,但并未撕破脸皮,他对我们的态度并不明朗,不妨派人前去试探一下;再说我们家将军充室,麾下雄兵以万计,地阔城坚,处于战略要冲,杨坚要使政局稳定,怎会轻易惊动我们,如果可能,我们也主动伸出手去,两家握手言和,换来永久的安宁。”尉迟勤听罢,“嗖”地站起身来,语气颇为激动:
“大哥未免太书生气了吧,你是以君子之腹度小人之心,杨坚他未必这么想。岂不闻,‘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握手言和,那只是你的一厢情愿。依我看,杨坚能够一鸣惊人,脱颖而出,是他多年苦心经营的结果,他以如此平平资历,一步跨上高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古今罕有,这足以说明他的阴险狡诈是无人能比的。这种人会与你以诚相见吗?他需要你时,也许能和你一时的共患难,但他的多疑会使你的一切梦想打破的,想一想,我们这么多手握重兵的将军,他能睡得着觉吗?与他合作,恐怕到时候他吃大鱼大肉,而我们只能喝西北风!”
“如此说来,只有言战了,我看未必。从西晋以来,哪个朝代不是靠豪强家族打天下,又是靠他们安天下的?杨坚无论走到哪一步,都需要强大势力的支持。关键是要做出姿态。再说以兵戎相见,我看胜负实难预料,一旦不利,我们何以为家?”尉迟谊慷慨陈辞。
“我看大哥太悲观了!”尉迟迥的二儿子尉迟惇也坐不住了。
“依我看,我们不战则已,战必取胜!何以言之?一是我们有强大的军队,我们仅相州就有精兵二十万,训练有素,都是以一当十的好汉,勤哥的青州也有不下十万的精良之师,再有其他州府,可集合五十万大军;其二,我们有充足的粮草;其三我们有可借之兵。只要打出‘勤王’的旗号,向全国揭露杨坚改诏的阴谋,其他总管必然群起而响应。到那时候,我们的星星之火,必成燎原之势,还愁打不败杨坚吗?”
尉迟惇说完,得意地望着他的老父,希望能给他几句赞许。
“只可惜杨坚不是笨蛋。”一直默默无语的五儿子尉迟祐开口了。
“杨坚能熬到今天的地步,足见他有过人之处,据说他把很多能人笼络得团团转,什么高颎、李德林、杨素等人,个个都是人尖子。要想在军事上取胜确实不容易。”
“你怎么长他人志气,灭自己的威风!”尉迟勤大为不满。
“我的意思只是提醒一下,不可轻敌,不要掉以轻心,要拿出一个万全之策。战争一旦开始,就不是我们能控制得了的了,这是一场命运的赌博,赌博就是冒险,我只是希望我们赢得多些,输得少些。”
“你说下去!”尉迟迥对五儿的话显得很有兴趣。
“我想,就两句话,取得广泛支持,激励军心民心。”
“好吧,这件事关乎我们家族的前途命运,让我考虑清楚再说吧,不过我们要从现在起,应做好应付危急的准备。”
正在这时,卫兵进来报告,京师来人。来人从京城带来了一份密函。
朝廷任韦孝宽为相州总管,尉迟迥回京候旨。
“终于下手了!来吧,老子可要好好款待一下这位新总管!你们各回各地,准备起兵!”
尉迟迥毅然决然地举起了反叛大旗,这年十月,他以“清君侧”的名义率兵向杨坚宣战。十天之内,连下卫州、沧州等数城,至七月初,其兵马已掌控了中原十几座城。杨坚自然不可坐视其羽翼丰满,速遣韦孝宽、王谊等出兵讨伐。杨坚谋略、兵力均占上风,在八月初便歼灭了尉迟迥的大部人马,至八月十七,讨逆大获全胜,尉迟迥兵败身亡。
十天之后,王谊率军进逼郧州近效,司马消难连夜携妻子儿女及家私数担投降陈朝,荆郢诸州反抗的巴蛮遂告平定;杨素率精锐之师一举攻克荣州,宇文胄仓皇出逃,但被杨素布下的伏兵擒获。梁睿率二十万虎贲入蜀,连战连捷,王谦兵败被斩,益州全境平定。这样看上去轰轰烈烈的三方叛乱在杨坚强有力的指挥下,很快被荡平。
李圆通不仅武功超群,而且对杨坚忠心耿耿,一天晚饭后,孤独夫人派人把李圆通找来,语重心长地对李圆通说:
“圆通啊,你来相府已经多半年了,为隋王鞍前马后奔波,吃了不少苦,受了很多累。现在四海升平,八方同乐,这不世之功里,也有你的贡献啊!”
听着这番话,李圆通按捺不住内心的感动,双膝跪地,泪水夺眶而出:
“隋王和夫人待圆通胜似父母,圆通虽肝脑涂地亦不足以报答。隋王干的是治国平天下的大事,圆通能追随左右,是我前世修来的福气,何谈苦和累!”
独孤氏看着这个虎头虎脑的小伙子,从心里感到喜欢,她想为李圆通物色一门亲事,便轻声询问道:
“圆通啊,你现在已到了成亲的年龄,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我和隋王都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了,不知你怎么想?”
猛一提到这事,李圆通心里一热,但他把到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
看着李圆通欲言又止的样子,独孤氏料定其中必有隐情,便安抚他说:“圆通,有什么事就尽管说出来,有我给你做主呢!”“这——是这样……”
李圆通讲了一段自己真实的故事。
第二部分第15节 陈老太爷
李家堡的东三十里地有座大庄子,名叫陈庄,庄里有上千户人家,庄里绝大多数人家都是佃户,租种陈老太爷的土地,陈老太爷不仅是大庄主,还是一方的霸主。
李圆通的姑妈就住在陈庄里,自家有几亩薄山地,还租种着十亩山地。姑妈有四个女儿一个儿子,像姑妈一样,四个女儿都非常漂亮,不但人美,手也很灵。
但是这个庄子不知从何年何月起,有了这么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无论是出嫁的姑娘,还是娶进的新媳妇,初夜权都必须是庄主的,据说这个规定有多年的历史了,庄上的人大都习以为常了。“这是什么规矩,难到就没有人反对?真是无奇不有!”独孤氏颇为惊讶。
“怎么没有,但谁反抗,遭殃的不仅是自己,还殃及全村人,神灵就会降灾。”李圆通继续讲述。“姑妈那年嫁过去,刚十六岁,她死活不愿屈从陈庄主,陈庄主恼羞成怒,招来几名打手硬是按住手脚,强行奸污,事后以触怒神灵为由,被剥光了衣服示众三日。要不是众乡邻死劝活劝,她早不知死过几回了。后来表妹出嫁也都是含泪忍辱。陈庄主七十多岁了,但他仍不改当年的恶习,不过,即使他死了,他的儿子中有一人还要继承这种特权。”李圆通缓了一口气,若有所思地道:
“我的表妹和我同年同月生,小时候就订了娃娃亲,但我一想起那个天杀的陈庄主,就恶心。”
“这种事情应该制止,我保证会给你一个完整的新娘。”独孤氏语气坚决地对李圆通说,“国家要安定,百姓要乐业,这是人心所向啊,你是个有志青年,要把眼界放长远一些。现在北周气数已尽,天下英雄都瞩目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