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群众所喜爱,而且曾先后进北京参加 1957年“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汇
演”和1979年庆祝建国30周年的演出,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被舞蹈
界定为最能够代表河北民间舞蹈的三大舞种之一。1991年,在沈阳举行的“全
国优秀秧歌大赛”中又荣登最高奖——优胜奖的领奖台。
井陉拉花的舞蹈特点是动作刚柔并蓄,柔中有刚,富有内在力度,下肢
动作高抬稳落,很有行走山路的生活特点。舞蹈道具的应用和队形的变化,
含有“六合同春”、“吉祥如意”的寓意。多在新春佳节、迎神赛会和喜庆
日子里表演。演出时用民间管弦乐队伴奏,曲调优美动听,节拍稳定,富有
浓郁的山村乡土生活气息。参加演出的演员根据内容的需要,为6、8、9、
10、12人不等,其化妆、道具、服饰均与当地的民俗事象有着密切的关系,
呈现出鲜明的地方性和民族性特色。
关于井陉拉花的由来,比较流行的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传说是宋末元初,井陉深山里有一个残忍无道的歹徒,占山为
王,经常抢掠民财,残害百姓,每逢年关,都要下山抢男霸女,男的充当奴
隶,为其守护山寨,女的供其淫乐。当地百姓恨之入骨,便想除掉这个恶贯
满盈的山大王。有一年春节,他们选拔了一伙胆大心细、武艺高强的青年男
女,装扮成卖艺的村姑、花童、渔妇、田公、货郎等,身着五颜六色的彩衣,
手持精巧美丽的花伞、彩扇、花瓶、花篮、霸玉鞭等物件,暗中携带着各种
兵器,佯装途经山寨,故意让强资劫掠入山、深夜,趁山大王寻欢作乐和向
他献艺之机,与被抢劫去的民夫里应外合,放火烧了山寨,除掉了山大王,
解救出许多被掠的黎民百姓。自此以后,每逢年节,当地百姓都打起花伞,
舞起彩扇,挑着花瓶,花篮,打起霸王鞭,结队欢舞,以示庆祝,就这样,
井陉拉花世代相传到了今天。
第二种。传说是,井陉山区历来土瘠民贫,每逢旱涝灾年,百姓难以糊
口,不得不携儿带女,背井离乡,外出逃荒,尤其每到年关,为逃避财主讨
租逼债,更是如此。井陉拉花 《走西口》、《跑关东》等,就反映了男女老
少,外出逃荒的情景。领路的长者手持雨伞,妻子身背包袱,男女青年肩桃
菜篮,风餐露宿,四处奔波,在低沉、哀怨的乐曲声中,迈着艰难的脚步,
跋山涉水。然而,苦难并未使人们绝望,他们在奋力寻觅出路,追求光明。
拉花舞蹈中,在前边开路的花伞便是福星的象征,它领着人们去寻找福地,
去找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幸福生活。手中敲击的四块瓦 (四块竹板),象
征着四季平安,寓有吉庆有余之意。霸王鞭代表除恶的武器,花篮和花瓶表
示如花似锦的美好前程。
第三种,传说是古时候井隆一带的深山密林里,住着一些勤劳、依靠狩
猎、砍柴、采药为生的村民。小伙子、村姑们,常常攀悬崖、跨峻岭,在一
起劳动中相助,困难中相帮,贫苦中相怜,建立了真挚的爱情。那一对对男
女,互相搀扶着登山跨涧,彼此间情真意切,男的含情试探,女的羞喜遮掩,
接着便是男女双方对天三拜(即“凤凰三点”),意在海誓山盟,白头偕老。
女的手中的花篮代表采药篮子,男的手中的霸王鞭代表打柴用的扁担,双方
伴随着乐曲,载歌载舞,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生产活动与甜美的爱情生活。
西宫大蜡会
西宫是一个大村镇,位于栾城县城南5公里处。每年农历十月十五日,
习称为“下元节”,水官生日。一年一度的西宫大蜡会于是日举行。这是一
个古老的庙会,据村庙碑文记载,始于明代以前。
每逢庙日,晚暮时分要点燃两柱大蜡烛,只见烛火光焰夺目。大蜡烛是
用石蜡加热灌制而成的,呈红色,高1米余,上顶直径30公分,下底直径
25公分,以8公分柳木棒经蜡油浸泡后做芯,每柱重65公斤以上。庙会期
间,一般都要请来戏曲班子助兴。大蜡点燃前,先放焰火,蜡烛燃着后,戏
台立即开戏,蜡不灭,戏不散,往往戏班的班头向点蜡者多次告饶后,将蜡
熄灭,戏方散场。
西宫大蜡会方圆百里驰名。那么,庙会期间为什么要点大蜡?相传,明
代黄河以南眼病流传,患者大多双目失明。有一年,一老妪在此地行医,用
自制药水为老百姓治疗眼疾,一次痊愈且分文不取。消息传开,前来求医者
络绎不绝。某地一员外夫人,患眼疾双目失明十多年,多方求医不见效。听
说这儿有神医妙方,即前来求治,老妪仅点了三滴药水,员外夫人的眼睛就
重见了光明。员外大喜,遂以重金酬谢,却被老妪谢绝。员外无奈,只好询
问老妪家址,以便日后酬报。老妪说自己是赵州栾城县西宫村人“北街西口
路南有一株大槐树,树下有一座瓦房,红漆门窗,即是我家”说完便悄然离
去了。不久,员外为报老妪之恩,受众人之托,备札品,乘马车,千里迢迢
来到栾城县西宫村。行至北街西口,确见有一株大槐树,但不见红漆门窗的
瓦房。员外思忖良久,顿解其意,便在老槐树下修建了一座庙宇,塑老妪像
供其中,并置办大蜡一根点燃,意为救苦救难,为百姓带来了光明。这便是
传说中西宫大蜡的由来。以后,西宫村为图吉利,把大蜡配成一双。
随着时代的变迁,西宫大蜡会的内容和形式也不断有所改进。
近年来,人们把庙会变成了物资交流大会,把大蜡演变成为丰收喜庆的
象征。每年大蜡提前制成,固定在焊接好的铁架上,再缚两根木杠供人抬用。
用红绸布结大花缠于蜡体上,铁架上系有五米穗、棉花等农作物,象征着农
业丰收。庙日,许多青壮年轮换抬起大蜡串街走巷,锣鼓喧天,由往昔的“娱
神”变成了当今的“娱人”。
闻名遐迩、具有独特风格的西宫大蜡会,如今多在村边的空旷地带举行。
大蜡寄托着制作者和村民对“光明持久”的追求。“大蜡会”则成为民间赏
心悦目之乐事。
军齐灯会
各地一般都以农历正月十五为花灯节。而地处华北平原的辛集市军齐村
的灯会,却从除夕夜,一直延续到正月十六。在这期间,每晚街上人流如织,
男女老幼手提各种式样的灯笼,走街串巷。灯火的光芒伴随着欢声笑语,充
溢着整个村庄。
关于军齐灯会的由来,这一带群众中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很早
以前,军齐村住着一个名叫戴三喜的人,夫妻俩在村边路旁开了一个烟火小
店。戴三喜为人正直,纯朴厚道,小店生意颇为兴隆。不料,有一年其妻突
然患了寒疾,四肢疼痛难忍。三喜四处求医诊治却不见好转,整日里心绪烦
乱,焦虑不安。一年新春之夜,三喜提灯外出,忽听门前有悦耳的叫声,抬
头看时,见有数不清的俊鸟绕店门飞翔和鸣啭。他听得如痴如醉,渐入幻境。
良久,三喜猛然惊悟,便双膝跪地朝天而拜道:“仙禽神鸟在上,草民三喜
有礼了!家妻有风寒在身,四肢瘫痪,祈诸仙恩赐神药一剂,救我妻脱难。”
话音未了,只听空中有“香椿、韭菜,香椿、韭菜”之声,再看那五彩缤纷
的鸟群绕门前的灯正转三遭,倒转三遭,一声共鸣,盘旋而去。隐约中“香
椿、韭菜”之声不绝于耳。三喜细想,似乎是门灯之威引来众鸟。原来,三
喜夫妻俩为使行人方便并招徕顾客,在门前挂一金凤形巨灯,是用绫绸、色
带扎成的,众鸟正是围着这只“金风凰”在鸣叫的。想到此,他喜不自胜,
方才鸟鸣的“香椿、韭菜”之叫声,莫非是医治我妻病之药物?于是三喜以
香椿、韭菜为妻食用,果然,几日功夫,其妻病体痊愈。以后,“百鸟朝凤”
为人医病的消息不腔而走,传遍方圆十里八乡。从此,扎挂彩灯就有了幸福
吉祥,驱邪避难之意。军齐全村家家户户都仿效戴三喜家,做出各种各样的
灯笼,有的吊在院内,有的挂在门前,还有的在院内竖起高杆,悬起了“天
灯”。
军齐人扎灯技艺一代传一代,连绵不绝。他们扎的灯笼千姿百态,堪为
精巧的艺术品。其内容有表现人物故事的,如嫦娥奔月,西施采莲、天女散
花、刘海戏蟾、武松打虎、小二赶船、八仙过海、吕布与貂婵等;有表现飞
禽走兽的,如凤凰展翅、孔雀开屏、二龙戏珠、龙凤呈祥、鹬蚌相争,喜鹊
登梅等;有表现花果植物的,如西瓜灯、北瓜灯、茄子灯、莲花灯等。此外,
还附有五光十色的灯谜、灯诗,煞是引人入胜。
在这些灯节作品中,值得特别一提的是走马灯、风筝灯、绣球灯和天灯。
走马灯是用竹板或秫秸绑扎而成的,艺人们巧妙地把灯分成三层或四层,每
层所糊纸上有不同的画面,下点一油灯或蜡烛,以烛火之热气作动力,推动
各层旋转。从一边看,灯的花色内容不时变化,令人赏心悦目。此灯画面多
是故事,如断桥、起解、战马超、过五关、西游记等。风筝灯是在灯笼上安
有一道机关,挂在放起的风筝线上,它能随风沿线升入高空,又能在和风筝
相近处自动下滑,这样循环往复,其乐无穷。天灯是竖起几丈的高杆,在顶
部安上滑轮,并扎上松柏枝条和纸花进行装饰,夜晚掌灯时,用连结滑轮的
长绳将点燃的灯笼拉向杆顶端。夜间眺望,红灯闪闪,如在云夭,故唤作“天
灯”。绣球灯是用藤条绕成大小不同的若干圆圈,弄成一个有三层圆圈相套
的绣球,外罩锦纸,扎上彩绸,最里一层的藤圈里安放蜡烛,里面两层能随
时转动,使蜡烛重心保持不变。这样,玩灯人可随意用力把灯抛向空中而灯
火却不会熄灭。绣球灯在人群中传来传去,上下翻飞,色彩斑斓,令人目不
暇接。
婚事——吃事
“婚事”,在太行山区一般多称为“吃事”,这是由于整个婚嫁过程是
一个吃的过程,从男女第一次见面开始到最后结为夫妻的各个阶段有着不同
的食俗,常见的不下二十种,“吃”的五花八门。现择要介绍如下:
“吹灯面”与“荷包面”。经媒人牵线,男方第一次到女方家中做
客,谓“相女婿”。若女方对男方不中意,或男女双方恋爱一段时间
以后,女方不满意,山里人习惯不直言相告。这时,一家人围着男方客
客气气,有的还备酒肴相待。酒后用饭,若女方端出面片,即表示“吹灯”。
因为太行山是河北与山西的界山,“面片”即山西人常做的
一种以分离为主的刀法切制的面食,方言“决片”,意谓断绝来往。若
妇方端出的是“荷包面”,即表示女方同意,因为面条中含有“鸡子”。时
下,有用饺子代替“荷包面”的,意同。
“下书馍”与“谢媒馍”。过去,山民们习惯用篮子装携馍馍,故亦称
“下书篮子”、“谢媒篮子”。女方向男方索要聘礼的同时,根据
自家亲朋的多少索要一定数量的馍,因女方收下馍后,要向亲朋相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