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燕南赵北的民俗与旅游-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选之吉地如何?”杨宏星立刻跪下详告:“回禀皇上,此地三面环山一面
江,五凤朝阳拱太皇,福天之大为吉地,千秋万代掌朝纲。据人言,明代燕
王曾拟建陵于此,后因图其近便,才改建京城以北。我主英明,觅得如此福
地,实为大清之洪福也。”
     顺治闻言大喜,遂决定在丰台峪下建陵。为取吉利,赐名昌瑞山。这就
是东陵的由来。辛亥革命后,随着清王朝的覆灭,土匪盗陵时有发生。本世
纪20年代末期发生的军阀孙殿英“东陵大盗”,使慈禧、乾隆等陵墓遭到严
重破坏。新中国成立后,东陵被列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这座
雄伟的古建筑群成为我国古建筑中名副其实的一颗灿烂明珠,是一处理想的
游览胜地。
                                 汤泉浴日
     汤泉是遵化八大景之一,在遵化县汤泉村,位于县城西北20公里燕山丛
中的茅山脚下。因水如汤沸而得名。汤泉的发源处叫总池。据说总池下面有
一块一亩见方的焦石块,含有硫磺质,泉水遇热而热滚起来。泉口筑池,冬
日水气如云,缭绕天际。每当红日凌空,彩霞四溢,俯视池水,旭日在底,
明里透红,宛如一潭红朱砂,故有“汤泉浴日”之说。
     遵化汤泉开发历史十分久远。据光绪《遵化通志》考证,认为《水经注》
所称“渔阳之北有温泉”即指遵化汤泉。相传唐太宗东征时曾至此,辽萧太
后则在此建有妆楼。唐太宗贞观二年 (628年)在这里建立了寺庙,御赐庙
额称“福泉寺”。明将戚继光任蓟镇总兵期间,曾对汤泉设施加以整修,整
修后该汤泉“甃石池之深丈余,方四寻,石栏出地者三尺,外绕石渠,为龙
吻以泄之。又为南北窦以分疏之,南者流注山麓荷塘中,北者曲曲引入浴室,
官民异区,男女异域”。大概是由于在遵化建有顺治孝陵的缘故,康熙帝屡
次亲临汤泉,并建有行宫。此后,清帝多次临幸。池北有嘉庆皇帝的御制诗
碑。至今保存较完整的是泉池南的“流杯亭”(也称“转杯亭”),亭为八
角攒尖顶,檐下雕龙,檩仿饰彩画,柱角有雀替承托。亭基由两块大石对成,
基面凿有九曲式小水槽。温泉水入亭,随槽而转,槽内温泉流杯可以烫酒。
     说起“汤泉浴日”的来历,当地老百姓中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传说远古时期,这里的老百姓得了一种怪病——浑身奇痒,搔后皮肤溃
烂,苦不堪言。当地的郎中也无良方可治此病。汤泉村里有一年轻后生,生
得腰圆膀阔,身材高大,力大无比。他心地善良,见百姓如此痛苦,决心踏
遍名山大川,寻访名医仙人,定要讨得药方为百姓治病。许多年过去了,仍
一无所获。一日他正走得困乏,来到一座神农氏庙中休息,朦胧中见一仙人
飘然而至,对他说:“壮士,吾乃神农氏也。你的诚心感动了天帝,天帝特
派我来告诉你,世间药草皆不能医治此病,唯有在天燃滚水之中沐之,方可
断此病根。你可去九夷族找后弄,借得他的弓箭,于红日正中之时,射下一
块太阳,使之落入你村附近泉池之中,天燃热水可得也。”壮土惊醒来,方
知乃是一梦。他拜谢了神农氏神像,便启程去找后羿。历尽千辛万苦,总算
找到了,向后羿说明来意,后羿慷慨应允,并全力授之以箭法。不久,壮士
箭法习成,临别时,后羿对他说:“十日已去其九,如今只余其一,切不可
用力过猛,只射下一小块便足够了。切记,切记。”壮士记下了后羿的话,
又拜谢了后羿,便携上弓箭返回故里。到家第二天,恰逢红日高照,晴空万
里,他高兴地登上燕山之巅,待正午时分,摘弓搭箭,“嗖”地一声射了出
去。但听一声巨响,一小块太阳宛如一个火球从天而降,不偏不倚,落入泉
池正中,化作一块焦石。只见水气冲天,其状如云,煞是壮观。不一会儿,
云散雾收,泉池里的水变得滚热,红日仍映在潭中,只是红日上多了一个小
黑点。百姓无不为之欢呼,争往沐浴,果然病皆痊愈。
     这就是焦石和“汤泉浴日”的来历。新中国成立后,扩修了泉池,增辟
了浴室。现在,原佛殿、行宫已改建为遵化县工人疗养院等。
                                 秧歌拜年
     在冀东渤海岸边的昌黎、乐亭、抚宁等县,世代流传着一个奇妙的年俗:
拜年不磕头,而是扭秧歌。张家给李家拜年,张家的秧歌就扭进了李家;张
庄给李庄拜年,也是扭着秧歌进李庄。
     冀东秧歌是我国四大秧歌品种之一(另三种是陕北秧歌、胶东秧歌和东
北秧歌),属地秧歌。地秧歌,顾名思义是徒步于地上表演的一种民间舞蹈
形式,它不受演出场地和道具的限制,比较机动灵活,易学易演,是自娱性
和表演性相结合、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民间舞。传统的活动形式,基本上分过
街秧歌和场子秧歌两种。过街秧歌是走街串巷、沿途表演,其主要特点是:
节奏与动作统一,表演各异,舞姿简洁,边走边扭。场子秧歌是在广场或十
字街头,拉开场面,大扭一番,有时还扭一会儿唱一段,用锣、鼓、钗间奏,
然后表演带故事情节的“小出子”(即小型舞蹈节目),其主要特点是具有
人物性格,舞姿舒展、健美,灵活多变,引人入胜。
     冀东地秧歌的传统表演形式,大多是前边有两个武生打扮的人物(武松、
鲁智深)手舞花棒,开路打场,后跟提花篮、执佛尘的童子及田公、渔妇、
樵夫、书生等角色。在行当上分“妞”(少女或小媳妇)、丑(灰偕、幽默
的滑稽角色)、㧟(中年或老年妇女)、公子(文质彬彬的书生)。表演上
的共同特点是脚下步伐,上下颠颤,结合肩部与腰部扭动和双手摇摆为主,
就好像风摆杨柳一般。手中的道具根据不同的角色和人物性格,分别手持彩
扇、花绢、团扇、拨郎鼓、棒槌、烟袋等。手部的基本动作以八字翻花为主,
上下左右,前后抖动扇花,变化万千,宛如双双对对的彩蝶在花丛中飞舞,
既抒情、优美、典雅,又火爆、热情、欢快,富有诙谐、幽默、质朴健康的
生活情趣。伴奏以悠扬的大唢呐为主,配以中,小钗作打击乐。大多习惯于
吹奏《满堂红》、《句句双》、《柳青娘》等喇叭牌子曲,易于表现乐观、
欢快、喜悦的节日气氛。冀东昌黎一带的人民群众中流行秧歌拜年的习俗与
此不无关系。
     地秧歌中的妞、丑 (文丑、武丑)、㧟 (文㧟、武㧟)、公子等各种人
物的舞姿动作非常细腻,富于表现力,能在地秧歌的“小场子”、“小出子”
中,塑造各种不同人物的艺术形象,善于表现有故事情节的双人舞、三人舞
和小舞剧。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代初期,昌黎地秧歌曾组织演出队出访东
欧,表演了根据传统节目加工创作的民间舞跑驴等节目,受到热烈欢迎和好
评,并荣获国际舞蹈比赛二等奖。
                              民风浓郁的评戏
     评戏即评剧,它发源于渤海岸边的秦皇岛、唐山一带,后流布于东北、
华北各省,其前身是唐山地区的“莲花落”(民间演唱艺术形式),后与关
外的“二人转”(亦称蹦蹦,也是一种民间演唱形式)相结合,又吸收了河
北梆子、京剧、皮影的鼓经、唱腔,以及戏曲、秧歌等表演程式与动作,于
1912年前后,发展成为较为全面的戏曲形式,从而诞生了具有自己艺术特点
的崭新剧种——“平腔梆子”。它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音乐、艺术风格和浓
郁的冀东乡土生活气息,受到观众的欢迎。此后,又经过“唐山落子”与‘“奉
天落子”两个发展、补充阶段,于1924年定名为评剧,并在天津、北京、上
海等大中城市与北方的乡镇山村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评剧的定名有一个过
程:莲花落发展成为舞台戏剧之后,始称平腔梆子戏,简称平戏。因其名与
当时的京剧名字相混淆(彼时京剧亦名为平剧),为便于区别,遂改“平”
为“评”。
     评剧剧目有500余出,它的传统剧目也有200出左右,如《杜十娘》、
 《开店》、《花为媒》、《占花魁》、《安安送米》等。这些剧目多为评剧
主要创始人成兆才所作。起初,评戏以“三小”行当的剧目为主,多表现低
层群众的生活愿望。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前后,因受民主革命思想与新
文化思潮的影响,又产生了许多表现当代生活与同时代人的现代戏,如《杨
三姐告状》、《爱国娇》、《枪毙驼龙》、《安重根刺伊滕博文》、《冤怨
缘》等。其音乐为板腔体,属于梆子系统。板式有慢板、二六、快板、散板
四类,其伴奏乐器,除主奏的梆子板胡外,还有二胡、中胡、低胡、三弦、
琵琶、竹笛、笙等。其唱腔朴素、生动、健康、细腻、并富有浓郁的生活气
息和强烈的表现力。所以,在渤海岸边的老百姓一听到平戏的梆子声和音乐
响起,男女老少都会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起来。
                             看皮影与哼大鼓
     冀东皮影与乐亭大鼓是渤海岸边秦皇岛、唐山一带广为流传的民间艺
术。看皮影与哼大鼓是当地人民群众较为普遍的风俗习惯。
     皮影戏演出时,过去只用人工操纵影人,操纵者兼伴唱,叫做“贴唱”。
一个人操弦兼司鼓,一人操锣镲,也要伴唱。演员多是身兼数职,手口并用,
既是伴唱员,也是伴奏员,只有六、七人就能演出。其演出形式,是将驴皮
刻制的影人,用灯光映射在影幕 (俗称影窗)上,演员在幕内操纵影人,加
上配音演员和音乐伴奏,通过影人的形体动作来介绍故事情节,表达剧中人
物的思想感情。影人是五分侧面形象,道具是五分平面图案,没有层次,没
有深度,所以人和景物不能重叠。经常听皮影戏的人都知道,此艺术以唱见
长,男女声各有自己的唱腔,男腔高亢粗犷,女腔清脆婉转。在表演行当上
有髯 (老生)、小(旦)、大(二花脸)、老座子(大花脸)、毛净(武花
脸)、花生 (丑)等行,各行当均有自己的唱腔。在念白方面,多用渤海边
乐亭一带的方言土语,因此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其发声方法很奇特,演员
演唱时用手指掐着喉头发声,经过挤压后的声音,具有一种特异色彩,恰好
与影人的形象和动作浑然一体。据说这种唱法,是清末民初有个叫于化坤的
艺人首创的。皮影戏剧目甚多,传统剧目中以《五锋会》、《二度梅》、《青
云剑》、《镇冤塔》和新编神话剧《三打白骨精》等戏最为人所推崇。
     冀东一带的哼大鼓是指哼唱乐亭大鼓。乐亭大鼓亦称“乐亭调”,因其
发源于乐亭县一带的农村而得名。它具有比较完备且富于变化的板式和刻划
各种人物及不同情趣的曲牌。常见的曲牌有:四大口、南城腔、四平调、流
水板等10余个,有所谓“九腔八调七十二哼哼”之说。这些曲牌,或委婉清
秀、优美动听,或庄重严肃、高亢激昂,刚柔相裨,雅俗共赏。其基本板式
有大板、二性板、三性板、散板等。其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